词条 | 高效课堂导学案设计 |
释义 | 图书信息作 者:张海晨,李炳亭 著 丛 书 名:出 版 社:山东文艺出版社ISBN:9787532933358 出版时间:2010-10-01 版 次:1 页 数:317 装 帧:平装 开 本:16开 所属分类:图书 > 教育与考试 > 教学理论 内容简介《高效课堂导学案设计》讲述了:我们反对教教材和学教材,主张把学习还给学生。我们认为,比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可学习能力总需要一个“来源”,这个来源只能是“导学案”。我们形象地将之比喻为“渡船”。对于导学案来讲,它顶重要的是必须具有“功能”,如果单纯从字面理解也没有错,“导”是引导,“学”是目的,“案”是设计。然而,遗憾的是,很多人仍然没有理解这个意图,把导学案变成了习题集。如果说我们反对?教材,那么,当然也应该反对“学导学案”,只为了应试的“案”,不管打什么名堂,统统都不是好东西。 对于课堂教学而言,其实顶低级的就是“惟知识”的讲授课堂,不教而教才是高级的课堂,或者换句话说,那些不需要教就能让学生学会的教师才是好教师。不教而会,这种可能性只能来自于渡船——摆渡。其实,靠摆渡过河还不能称得上“学习能力”,仍然算是借助外力,因此,要明白,导学案实在不是目的主体,它只能是工具和手段。 导学案相比传统的教师教案,它主张“服务于学”,它最终极的追求是“会学”和“创学”,因?,它一定是变传统的研究教材、研究教法为研究学生、研究学情、研究学法,变教学目标为学习目标,变传统的教师课堂为学生课堂,变传统的“惟教”为“惟学”、“惟师”为“惟生”,是教师新课改理念下的二次课程开发。 作者简介张海晨,中国教师报全国教师培训基地副主任,中国名校共同体副秘书长,全国优秀校长,中国西部教育顾问。近年来致力于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推广及应用。曾参与主持教育部重点课题“培养学生四会能力的和谐教育实验”等数项教育科研课题,主编《赢在课堂》(学科指导用书)、参加编写《高中学科优化设计》、《新高考备考方略与训练》、《初中总复习优化设计》(学生用书和教师用书)、《九年义务教育学科教学设计》等多部教育教学论著。 目录序 第一章 教案之殇 第二章 正名“导学案” 第三章 导学案设计行动研究 第四章 导学案设计要求 第五章 导学案设计基本规范 第六章 导学案使用 专题1:导学案基本版式设计 专题2:学习内容分析 专题3:学情调查 专题4:学习目标设计 专题5:学习过程设计 专题6:导学案问题设计 专题7:课堂评价 专题8:集智备课 专题9:“五步三查”普适性教学模式 专题10:导学案问答 附录:导学案选登及自评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