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高效保健养猪技术
释义

前 言

【动物保健防病的总原则】

动物生活在自然环境中,时刻会受到各种致病因子的攻击,而动物机体也每刻在调动机体抗病机制抵抗攻击,使之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因此,动物处于绝对健康状态的是少数,处于疾病状态也是少数,更多的时候是处在亚健康状态。当致病因子的攻击力不变,而动物本身的抵抗力下降时,亚健康状态才转化为疾病状态,所以动物保健防病的总原则是扶正祛邪。扶正就是保持或增强机体本身特导性和非特导性别的抗病能力,我们又称为主动性动物保健。祛邪就是减少或消除各种致病因素,我们又称为被动保健,如搞好环境卫生、消毒、保持猪舍通风、供给充足饮水和适当的添加药物。

【保健养猪】

保健养猪就是通过减少或消除各种致病因素,保持和提高动物机体本身的特导性和非特导性抗病能力以达到保健防病和增加效益的养猪新方法。

【养猪中的瓶颈HACCP】

近年,全世界养猪事业发展很快,饲养周期大大缩短,先进水平平均达到165日龄出栏,但是目前养猪生产中还存在诸多制约因素(HACCP),使猪饲养期延长,效益下降。重点是以下因素:免疫应激;母猪生产繁殖应激;出生关的黄痢问题;补料关的白痢问题;断奶关的断奶应激;保育关的仔猪营养应激、氨慢性中毒和呼吸道综合征、免疫力低下和圆环病毒等问题;贩运仔猪腹泻综合症;各种因素特别是霉菌毒素造成的免疫抑制,机体抗病力下降,使临床上常见的30多种疾病如气喘病、流感、附红体等发病率增高;被动保健不当等问题。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目前养猪生产从理论上来说,如果能解决上述制约因素,还可缩短饲养周期35-55天,每头猪增收40-110元,这也正是135保健养猪技术提出的前提。

【135高效保健养猪技术】

135技术是文利新、袁慧、蒋政云等专家从理论上提出,以母猪为中心,通过营养保健,大幅减少和控制常见多发疾病,可将目前牲猪出栏平均时间165天,缩短为135天,并且肉品品质有所提高,每头猪有望增收40-110元的养猪新技术。

保健养殖是今后的发展趋势,保健医学和保健技术的发展也将掀起一场养殖业的革命,鉴于篇幅有限,因此,本文主要只介绍笔者近年在保健养猪技术研究以及已产业化了的有关技术。

高效保健技术一

增强疫苗免疫效果,提高特导性抗病力

通过打疫苗方法,增加机体特导性抗病能力。具体的免疫程序,本文略。在疫苗免疫中,关键是减少免疫应激,避免免疫失败。

【免疫应激】免疫应激是指在注射疫苗后个别猪只出现过敏,少数体温升高,大部分出现减食,15天内生长减缓,饲养期延长的现象。

【免疫失败】免疫失败是指注射了某种疫苗后,还患了这种病,其原因是疫苗本身保护力不够;疫苗保管、运输、贮存过程中失效;疫苗注射的剂量、使用方法不当(如打在皮下脂肪里或注射活菌苗后马上又用抗生素);免疫程序不当如受母源抗体干扰;动物已经感染但处在潜伏期;机体处在免疫抑制的原因有多方面如霉菌毒素、疾病如圆环病毒感染、胚胎期和初生期免疫器管发育不完善、免疫应激以及产生抗体的营养供给不足。

【保健方法】如何增强打疫苗后机体的特导性免疫功能,减少免疫应激,增加免疫效果?我们建议添加免疫增强剂“促免1号”,即在注射疫苗前5-10天和后10天内添加促免1号;具体方法是母猪、公猪和肥猪在注射疫苗前5天和后10天内日粮中添加0.5%促免1号;仔猪在注射疫苗前5天和后10天内添加0.5-1%促免1号。

高效保健技术二

母猪生产繁殖应激及牲命1号的保健功效

保健养猪须以母猪为中心。保健工作为:应用牲命1号做好母猪工作,消除母猪生产繁殖应激,大幅提高母猪的生产性能。

【母猪生产繁殖应激】

母猪生产繁殖应激导致母猪产后乏情、不发情、子宫复旧不全、仔猪出生重小、弱仔多、不均匀,母猪泌乳量不足等,不仅长期严重影响了母猪的生产性能,而且在产下的后一代及生长育肥期都有一定影响,据笔者初步估算,全国每年因母猪生产繁殖应激造成的损失达了150亿元以上。解决好“母猪生产繁殖应激综合征”,使仔猪初生重达1.5-2.5公斤,断奶重9-10公斤,全期饲养期缩短10天。

【保健方法】

根据生产繁殖应激综合征的发病机理,显然不能以治疗为主,必须转变观念,以保健预防为主,由被动治病转变为主动保健。笔者针对母猪高强度的生产繁殖任务补充的营养物质,避免大量动员机体贮备,同时,应用中药调控糖皮质激素水平和提高机体免疫力,研制了抗母猪生产繁殖应激剂“牲命1号”(长沙绿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并制定了预防母猪生产繁殖应激的保健方案即从质和量两个方面抓好四个关键。

一是后备母猪从6月龄开始至配种后7 天。抓质是针对促进母猪性成熟供给营养,方法是在日粮中添加1%的“牲命1号”;抓量是促进体成熟,母猪6月龄体重应达到80~90 kg,8~10月龄达120~140 kg,如体重不达标,应适度增加饲喂量。

二是母猪怀孕后期70~114 天,胎儿初生重的70~80%以及胎儿免疫器官的发育在此期间形成。抓质主要是供给胎儿和胎儿免疫器官发育的营养物质,方法是按1~1.5%比例添加“牲命1号”;抓量是指怀孕后期应适当增加饲喂量,增加幅度为30%~50%。(如果母猪有药源性便秘现象,影响采食量,则应先消除便秘,方法是将原预混料用量减少40~50%,然后再加入“牲命1号”1.5%)。

三是哺乳期,哺乳期是关键之关键,抓质是针对母猪泌乳、母猪子宫修复所需营养物质供给,方法是按2%比例添加“牲命1号”;抓量是指母猪产仔10头以上,最好采用自由采食(如果母猪有药源性便秘现象,则应先消除便秘,方法是将原预混料用量减少50%,然后再加入2%的“牲命1号”)。

四是经产母猪断奶至配种后7天,抓质是饲料添加1%牲命1号,促进母猪多排卵、多排活力强的卵,促进子宫乳分泌,饲喂量据母猪膘情适度减少。

【保健效果】

母猪生产繁殖应激的防治实践:上述综合保健方案,经过多年的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效果。向明江[5]等应用上述保健方案,试验组和对照组相比,仔猪白痢下降了80.2%,仔猪成活率提高了9%;断奶体重对照组为6.5kg,试验组为11.1kg,与对照组相比,提高了70%;母猪平均发情时间试验组为3.8天,对照组为6.4天,平均缩短了2.6天。吴利发[6]等在湖南新五丰股份有限公司应用上述保健方案试验,选择长白初产母猪30头,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与对照组各15头,试验组哺乳期添加2% “牲命1号”;结果表明:试验组和对照组相比,6天仔猪表现差别明显;28日龄断奶,试验组仔猪均重为9.12kg,成活率为98.4%,对照组为7.62kg,成活率92.3%,断奶重提高了19.6%,成活率提高了6.1%;试验组的发情率为100%,对照组为86.6%,试验组比对照组平均缩短了2天发情且相对集中。蒋政云[7]等在湖南省涔澹农场七千头猪场进行的试验等也取得了类似效果。文利新等[8]总结了应用上述保健方案预防母猪生产繁殖应激的12个猪场和多个临床实验报告以及湖南、江西、河南等几十个县的推广应用,其结果表明,仔猪初生重平均提高30%以上达1.5 kg以上;胎儿均匀一致,抗病力显著增强,黄白痢减少50%以上;规范猪场配合早期补料技术,25-28 天断奶体重达10 kg以上,最高记录达14 kg,育肥猪饲养期缩短10 天,母猪每胎次平均多产仔1-3头,后备母猪和经产母猪断奶后乏情甚至不发情的现象减少90%,子宫内膜炎发病率明显降低,每头猪节省成本10-50元。

高效保健技术三

仔猪断奶应激及护仔康1号的保健功效

在养猪生产中,断奶应激普遍存在,对养猪经济效益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做好断奶仔猪的保健饲养工作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本文就“仔猪早期断奶应激综合征”的概念、原因、危害,如何应用“护仔康1号”进行保健防控,以及发现问题后的治疗方法等予以简要阐述。

【概述】

仔猪早期断奶应激综合征(PWSD)主要临床表现为:断奶仔猪采食量下降15%-20%,生长停滞(俗称掉奶膘),饲养周期延长5天以上;腹泻,腹泻率达30-100%,平均为50%,严重的死亡率达15%;并发水肿病;抗病力下降。仔猪早期断奶应激综合征是全世界养猪生产中的一大难题,俗称“断奶关”,临床上,仔猪断奶应激造成的损失达150元/窝,每年给中国养猪业造成经济损失60亿元以上。

【原因】

1.断奶应激。早期断奶应激主要包括母仔分离、营养从乳转向配合口粮和仔猪从分娩栏到保育栏的环境变换三个方面。Funde-rburke等(1990)曾研究了三种应激对28日龄断奶仔猪生理和生长的影响,其中以营养应激最强烈,影响营养应激组仔猪出现失重,血糖、胰岛素和生长激素水原、胃内容物重均降低,胃pH值、氢化可的松、游离脂肪酸水平升高。而心理应激和环境应激的影响则较小。其影响的结果表现在临床上为断奶仔猪采食量和饲料利用率降低,消化不良,和引起腹泻的发生。

2.免疫抑制。据Kelley等(1980)报道,早期断奶应激可降低循环抗体水平,抑制细胞免疫力。Blecha等(1983)还证实,与自然吮乳仔猪相比,2~3周断奶仔猪表现显著的免疫反应抑制,引起仔猪抗病力弱,容易腹泻。另一方面是因为仔猪的主动免疫一般在2月龄时才趋于完善。Aumaitre等(1978)和Pierzno等(1 991)提出,早期断奶仔猪存在的问题是使仔猪通过母乳获得的被动免疫中断,而此时仔猪本身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早期断奶仔猪在由吃液状母乳转为吃固体的饲料时,容易造成肠壁损伤、绒毛萎缩的肠道“免疫反应”。由于肠道的消化、吸收面积暂时变小,使食糜中的蛋白质不能很好地得到消化、吸收,因此以腹泻的形式排出。

3.消化酶活性降低。Lindeman等(1986)发现,在仔猪0~4周龄期间,胰脂肪酶、胰蛋白酶、胃蛋白酶。胃蛋白分解酶活性逐周成倍增长,但28日龄断奶后一周内各种消化酶活性降低到断奶前水平的l/3。早期断奶仔猪胃酸分泌降低,乳酸来源终止,胃pH值上升也直接影响胃蛋白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凌肽酶、淀粉酶、脂肪酶、麦芽糖酶、乳糖酶的功能,各种酶的活性经l~2周后才会重新增长,这是仔猪早期断奶后l~2周期间消化不良,导致腹泻的重要原因之一。

4.消化生理功能不健全和病菌感染。早期断奶仔猪消化生理功能还不健全,仔猪消化道发育不成熟,消化腺的分泌功能还不完善,胃酸分泌不足,还不能维持pH值为3.0的正常胃内酸度。由于没有足够的胃酸,无活性的胃蛋白酶原不能被激素转化为具有消化作用的胃蛋白酶。而补给仔猪的料或断奶时的料的pH值为5.8~6.5,食入胃内将使胃内的酸度更加减少,使pH稍高于阈值4.0。再加之胰腺和小肠腺分泌的消化酶的活性都还不高,所以仔猪只能消化、吸收食入饲料中蛋白质的一小部分,特别是不适应植物性蛋白质高的饲料,易引起胃肠功能紊乱,诱发腹泻的发生。断奶仔猪从吃母乳到饲喂含大量植物蛋白质饲料,胃pH值的升高,使蛋白质不能被有效地消化吸收,而这些大量未被消化的蛋白质进入大肠,导致肠道菌群失衡,从而为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增殖、附着和产生毒素创造了条件。因此微生物感染和微生态失衡是腹泻的继发性病因。

5.缺铁性腹泻:初生仔猪常常发生缺铁现象,这是因为:①妊娠母猪对无机铁盐的“胎盘屏障”作用,限制了母体铁质向胎儿的传递,致使初生仔猪体内贮铁量不足;②母乳含铁量少,难以满足哺乳仔猪的需要;③生长发育正常的3周龄仔猪体重达到其初生重的4-5倍,快速生长需要有足够的铁质予以不断补充支持。缺铁的危害,不仅直接造成生理性贫血,还会容易导致感染大肠杆菌,并导致腹泻甚至死亡的恶果。一般情况下,若不及时补充有效铁质,仔猪生后3周便会发生腹泻。

6. 其他不利的外因条件:不良的小气候(低温、潮湿)、补饲不均衡(仔猪过饥或过食)、突然更换口粮、饲喂发霉变质的饲料、饲料中缺少微量元素和维生素、饮水被细菌污染,均会使腹泻加重。

【保健对策】

为了攻克这一世界难题,湖南农业大学文利新教授和课题组专家另避蹊径,提出了“断奶仔猪保健饲养技术”这一新的技术模式,研制了抗仔猪断奶应激剂“护仔康1号”。方法:按2%添加“护仔康1号”至断奶仔猪日粮中,可有效预防仔猪断奶应激引起的采食量下降、腹泻、掉膘和抗病力下降。

高效保健技术四

仔猪营养应激及护仔康2号的保健功效

【仔猪保育关和仔猪营养应激及发病原因】

断奶15天以后至20kg左右的仔猪习惯上称为保育猪,文利新等认为仔猪的保育是养好仔猪的第四关,又称为保育关。影响保育仔猪生长和成活率的主要因素是仔猪营养应激、氨慢性中毒和呼吸道综合征以及免疫力低下和圆环病毒感染三大因素。其中最常见的是仔猪营养应激。

【保育猪常见仔猪营养应激现象】

腹泻率高、生长慢、臀尖背突、吃多则拉、长快则死,皮粗毛乱、长毛不长肉、机体抵抗力弱、闹栏、异嗜、咬耳、拱肚,饲养周期延长5天以上。

【仔猪营养应激发生原因】

仔猪生理功能不完善;部分营养成分过高:如豆粕过高;营养水平不够;抗营养因子作用;慢性消耗性疾病:如寄生虫,疥螨,气喘病以及长期腹泻或便秘引起的胃肠损害。

【仔猪营养应激综合保健防治】

针对仔猪营养应激,建议应用抗仔猪营养应激剂“护仔康2号”配制保育仔猪专用保健日粮。目前,该技术在全国22个省市推广,500万头以上的仔猪应用这一技术,为养殖户节省成本或增加效益达5000万元以上,取得了显著效果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高效保健技术五

肥猪的保健技术

【肥猪饲养中的常见问题】

首先,我们须认识肥猪饲养中的常见问题。我们知道,育肥猪从20公斤开始,进入了一个快速生长发育的阶段,我们希望它快速生长,同时又疾病少,因此,在肥猪饲养中我们最重要是在饲料营养上予以充分支持,同时加强保健工作,预防疾病带来巨大风险。近年出现了一些高致病的病毒、细菌等,对养猪业危害是十分严重的,如高致病性蓝耳病、非典型猪瘟、圆环病毒病、附红细胞体病、猪气喘病等。另外,由于部分玉米等饲料原材料产区如山东阴雨连绵,饲料中受到霉菌污染,而受霉菌污染的饲料对动物机体造成严重的免疫抑制,导致机体抗病力低,疾病暴发,动物生产潜能得不到好的发挥,这些因素对养猪业均造成了广泛影响。那么如何解决育肥猪饲养中的常见问题呢?答案就是“保健养猪”。那么,保健养猪技术有哪些最新的研究进展呢?以及如何加以利用呢?

【小肽营养原理及保健功效】

这些年来,动物营养学家有了最新发现,即发现了小肽营养原理及保健功效。以往的观点认为,蛋白质的消化均是在肠道中消化成单个游离氨基酸,然后被吸收。近二十年研究认为,蛋白质在肠道中并不是全部消化为游离氨基酸,还有部分消化为小肽(二肽、三肽)。并且发现小肽具有以下四大作用:1.消除游离氨基酸的吸收竞争;2.加快蛋白质的合成,提高胴体瘦肉率和胴体品质,减少PSE肉;3.提高生产性能;4.有利于矿物质吸收和利用。长沙绿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绿叶小太素”具有使进入机体内的蛋白质产生多量二肽和增加二肽吸收载体活性的作用,实践证明,将“绿叶小太素”按0.2-0.3%的量添加到日粮中提高了蛋白质利用率15%,PSE肉显著减少,饲料转化率、日增重、胴体瘦肉率和肉品质均有明显的提高,具体使用方法是:小猪、中猪日粮中添加0.3%,大猪日粮中添加0.2%。

【饲料霉菌的危害及“大壮素”的保健功效】

近期饲料中的霉菌及其毒素对养猪生产的危害很大,特别是亚临床水平的霉菌毒素能损害免疫系统,导致抗病力下降,诱发各种疾病如气喘病、蓝耳病等,抑制猪瘦肉生长潜能。针对这一生产难题,绿叶公司课题组专家袁慧、文利新等研制了高新技术产品“大壮素”。大壮素有三大功能:1.消除亚临床水平的霉菌毒素;2.解除免疫抑制,增强抗病力,减少疾病;3.促进生长,提高瘦肉率。大壮素的使用方法:方法一:用于抗病促生长,30-75公斤,大壮素添加0.8%;75公斤以上,添加0.5%;方法二:与小太素配合促生长,提高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30-75公斤,添加0.4%大壮素+0.4%小太素;75公斤以上,添加0.2%大壮素+0.2%小太素。

【猪舍的氨气的危害及畜舍除氨发明专利技术的应用】

动物呼吸道粘膜能分泌大量粘液和溶菌酶,能粘附细菌、病毒和粉尘,杀灭病原微生物,呼吸道粘膜上还分泌大量的纤毛,它能将粘附的细菌病毒和粉尘排除体外。猪舍的氨气,硫化氢浓度高,会使呼吸道粘膜造成损伤,抗病力下降,不能有效粘附细菌、病毒和粉尘,杀灭病原微生物,从而使动物呼吸系统的天然屏障被破坏,导致各种细菌和病毒的混合感染,畜舍中高浓度的氨气已成为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高的最重要的诱因之一。因此,除氨除臭对预防呼吸道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除氨除臭必须采用综合保健措施,具体做好以下工作: (一)搞好环境卫生,及时清扫粪便;(二)适当通风;(三)应用理想蛋白原理,适当减少豆粕用量,减少氨气的排放;(四)应用除氨除臭型保健预混料“氨净王”(已获国家发明专利技术证书)。

【猪气喘病的危害及“康喘1号”的保健功效】

猪气喘病由猪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以咳嗽、气喘为临床特征。病原体主要侵害呼吸道粘膜纤毛,使粘膜纤毛这个呼吸最重要的防御体系被破坏,为其它呼吸道病原感染打开了门户,已成为呼吸道疾病综合症的元凶和核心病原体。中国90%的猪场存在此病,全国每年由于气喘病造成的经济损失达70亿元。气喘病康复猪可获得坚强免疫力,文利新等专家研究发现,急性气喘病发病机理是类似于免疫应激中的过敏现象,慢性气喘病临床表现类似于免疫应激,课题组专家把气喘病感染当作天然免疫和免疫引起的免疫应激,研制了“康喘1号”消除免疫应激,从而获得对猪气喘病的特异性抗病力,研究取得了成功(已获国家发明专利证书)。康喘1号的具体使用方法:(一)老疫区的慢性气喘病保健康复:按2%比例添加“康喘1号”饲喂10-15天,然后按1%比例饲喂10天;(二)急性气喘病康复期的保健护理:急性气喘病先用药物治疗,待症状有所缓解,猪开始采食后,饲料中添加2%康喘1号保健护理15天,促进康复。

总之,在育肥猪饲养中,做好保健养猪可显著提高养猪经济效益。育肥猪应用“小太素”的小肽营养原理,促进生长;应用“大壮素”消除饲料中的霉菌毒素可提高机体抗病力,大幅减少疾病的发生;应用“康喘一号”预防猪气喘病,控制呼吸道疾病综合征,以及消除畜舍中的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等措施,预防疾病,促进生长,缩短饲养期10-20天以上,提高饲料转化率和肉品品质。

结束语

总之,保健养猪技术是今后的发展趋势,保健医学和保健技术的应用也决不仅限于上面的这些论述,在防治其他疾病方面均有很好的效果,可以预言,保健医学和保健技术的发展将掀起一场养殖业的革命兴起。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9 21:3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