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高贤明 |
释义 |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性 别 男 民 族 汉族 出生年月 1956年6月生 籍 贯 河南省潢川县人 行政职务 专业技术职务 副研究员 研究方向与领域 植物生态学,主要研究方向为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群落生态学及森林的更新与演替。 学习与工作简历1978年9月-1982年7月:南京林业大学林学系林学专业,获学士学位; 1982年9月-1985年9月:南京林业大学林学系森林植物学专业,硕士学位; 1985-1994年:河南农业大学林学系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1994年9月-1996年8月: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博士生,主攻植物生态学专业; 1996年-至今:留所从事植物生态学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研究。 承担的项目2000~2002,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辽东栎林实生苗天然更新机制的研究》(年,年总经费13.5万元;批准号:39970136); 1999~20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关键地区生物多样性的保育》的三级专题《暖温带生物多样性编目》第二负责人(4年总经费25万元;批准号:); 2000~2004,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岷江上游典型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示范研究”的专题“中山地带植被类型不同阶段的抚育与封山育林试验示范”(KSCX1-07-01-02) 2002~2007,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重要外来种的入侵生态学效应及管理技术研究”的专题“紫茎泽兰除草剂筛选、化学合成及综合治理技术集成”(总经费40万元,KSCX1-SW-13-03-06) 国际合作与交流1999年5月-2000年4月在日本京都大学生态学研究中心工作1年,与该大学生态学领域有良好的合作关系。 论著、论文目录 孙书存, 高贤明,包维楷,王中磊. 岷江上游油松造林密度对油松生长和群落结构的影响.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5,11(1):8-13 张运春,杜晓军,张桥英,高贤明*,苏智先,2005,克隆乔木黄牛奶树两种繁殖方式的适合度分析。应用生态学报,2005, 16(9):1687-1692. 张运春,杜晓军,张桥英,高贤明,苏智先,2005,克隆乔木黄牛奶树枝条的功能特征植物。生态学报,2005,29(5):799-806. 王中磊,高贤明*,2005, 锐齿槲栎的天然更新——坚果、幼苗库和径级结构。生态学报,2005,25(5):986-993. 高贤明,2005,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生态系统。见孙鸿烈主编,中国生态系统。北京:科学出版社。158-199 高贤明,2005,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生态系统。见孙鸿烈主编,中国生态系统。北京:科学出版社。115-157 高贤明, 唐廷贵, 梁宇, 郑天翔, 桑卫国, 陈艺林. 2004. 外来植物黄顶菊的入侵警报及防控对策. 生物多样性, 12(2): 274-279.PDF下载 高贤明, 黄建辉等. 太白山弃耕地植物群落演替的生态学研究Ⅱ. 演替系列的群落 a 多样性特征. 生态学报, 1997, 17 (6): 619-625 高贤明, 陈灵芝. 北京山区辽东栎 (Quercus liaotungensis) 群落物种多样性的研究. 植物生态学报, 1998, 22 (1): 23-32 高贤明, 陈灵芝. 植物生活型分类系统的修订及中国暖温带森林植物生活型谱分析. 植物学报 , 1998,40 (6): 553-559 高贤明, 马克平等. 东灵山草甸群落 b 多样性的初步研究. 生态学报, 1998, 18 (1): 24-32. 高贤明, 万师强等. 秦岭太白山植物群落基本类型及其物种多样性. 植物生态学报, 1999, 23 (增刊): 22-27 高贤明, 史淑兰. 河南省珍稀濒危植物观赏特性的评价.武汉植物学研究, 1995, 13 (1): 87-94 Gao Xianming. The Ecosystems of Birch forests in Warm-temperate Zone of China. Collection of Abstracts of 18th Pacific Science Congress. 1995, 299 高贤明, 邵会祥.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稳定性关系的探讨. 见钱迎倩, 甄仁德 (主编). 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首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集, 1995, 476-481 高贤明, 万师强等. 秦岭太白山弃耕地植物群落演替的生态学研究Ⅰ. 演替系列的群落基本特征及其生活型谱分析. 见:陈宜瑜 (主编):生物多样性与人类未来 —— 第二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集. 北京:林业出版社,1998. 253-259 高贤明, 王 巍等. 河南省连康山自然保护区植被类型的研究. 见:陈宜瑜 (主编):生物多样性与人类未来 —— 第二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集. 北京:林业出版社,1998. 302-308 高贤明, 史淑兰等. 老界岭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途径的研究.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1995, 29 (1): 45-49 高贤明, 高立献等. 老界岭自然保护区观赏植物资源及其在园林中的应用.植物学通报, 12 (植物生态学专辑): 1995, 96-101 高贤明, 史淑兰等. 老界岭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途径的研究.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1995, 29 (1): 45-49 高贤明, 陈灵芝等. 人类活动对暖温带生态系统多样性影响. 见陈灵芝, 王祖望 (主编), 人类活动对暖温带森林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影响 (第三章). 杭州: 浙江科技出版社 1999, 79-138 黄建辉, 高贤明等. 地带性森林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梯度特征研究,生态学报 , 1997, 17 (6): 611-618 马克平, 高贤明等. 东灵山地区植物区系的基本特征与若干山区植物区系的关系. 植物研究, 1995, 15 (4): 501-515 马克平, 高贤明 (第三作者) 等. 北京东灵山地区植物区系分析. 见陈灵芝 (主编). 暖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研究,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7, 38-55 王 巍,高贤明 (第三作者) 等. 北京东灵山地区辽东栎幼林与成熟林物种多样性的比较研究. 见:陈宜瑜 (主编):生物多样性与人类未来 —— 第二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集. 北京:林业出版社,1998. 276-281 王 巍,马克平,高贤明. 东灵山地区脊椎动物对辽东栎坚果捕食的时空格局,植物学报, 2000,42(3):289-293 王 巍,马克平,高贤明. 土壤种子库与植被的关系. 见:陈宜瑜 (主编):生物多样性与人类未来 —— 第二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集. 北京:林业出版社,1998. 288-292 主要论著高贤明,2005,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生态系统。见孙鸿烈主编,中国生态系统。北京:科学出版社。158-199 高贤明,2005,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生态系统。见孙鸿烈主编,中国生态系统。北京:科学出版社。115-157 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首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集.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5, 编委成员 生物多样性与人类未来 —— 第二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集. 北京:林业出版社,1998, 编委成员 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影响. 北京:浙江科技出版社, 1999, 副主编 (唯一)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