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高石碑镇 |
释义 | 高石碑镇地处潜江市西北部,位于汉水之滨,古称“长脑渊”,因清朝的开国皇帝顺治十七年(1660年),当地人在修复的汉江干堤立一高大石碑作为纪念而得名的,有“水乡园林”之美称,幅员平方公里,5.4万亩耕地,4万人口,辖1个居民委员会,24个行政村,181个村民小组,是一个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民风淳朴的平原乡镇。 乡镇简介高石碑镇地处湖北省潜江市西北部,位于汉水之滨,古称“长脑渊”,因清朝的开国皇帝顺治十七年(1660年),当地人在修复的汉江干堤立一高大石碑作为纪念而得名的,有“水乡园林”之美称,全镇5.4万亩耕地,4万人,辖1个居民委员会,24个行政村,181个村民小组,是一个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民风淳朴的平原乡镇。 地理位置高石碑地缘优越,交通便利。北依“黄金水道”——汉水,南拥江汉石油管理局总部,紧靠“宜(湖北省宜昌市)--黄(湖北省黄石市)”高速公路,“襄(湖北省襄樊市)--岳(湖南省岳阳市)”公路自北向南贯穿全境,距武汉市180公里、荆州市80公里、荆门市80公里,上“沪蓉”高速公路20公里。 自然资源高石碑环境优美,资源丰富。境内河渠密布,绿树成荫,林地面积1.5万亩,森林覆盖率21%,兴隆河生态林是全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1978年市林木良种场的《水杉、池杉、落羽杉良种繁育技术研究》获全国科学大会先进单位奖,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曾在其培育的水杉种子园和兴隆河杉林带拍摄《水乡园林》纪录片在联合国公映。江汉干堤3000亩草场,5000亩精养水面带动了良种猪、优质牛羊的发展;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性气候适宜各种作物生长,粮棉油和蔬菜生产优势明显,是国家商品粮、优质棉、优质油基地,“长脑渊”品牌正成为蔬菜市场的名牌产品;地下蕴藏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岩盐等矿产资源,电力资源充足,国家一级输变线路供电,可保证常年全天候稳定用电的需要。 城镇规划总体思路是:依托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推进新一轮城镇化建设,形成八横三纵的集镇新格局,(八横:汉江堤面的硬化路、老街、步行街、府前路、陈岭中心路、兴隆河堤路、王兴路、渔淌中心路;三纵:东长路、新街、董高公路集镇段),将集镇现域面积一平方公里扩展为六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由现有的三千人增加到五千人,把高石碑建设成水乡园林生态城镇。 乡镇建设高石碑镇农民林地养鸡08年悄然兴起,已涌现养鸡大户20户,饲养林地鸡25万只。养鸡户借用农民承包的成片林圈养环保土鸡,鸡吃树林虫草,鸡粪肥林,不仅解决了养鸡场地狭小难题,而且收到了鸡肥林壮的双赢效果。 依托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推进新一轮城镇化建设,形成八横三纵的集镇新格局,(八横:汉江堤面的硬化路、老街、步行街、府前路、陈岭中心路、兴隆河堤路、王兴路、渔淌中心路;三纵:东长路、新街、董高公路集镇段),将集镇现域面积一平方公里扩展为六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由现有的三千人增加到五千人,把高石碑建设成水乡园林生态城镇。 潜江市高石碑镇农民工留守家属综合服务运作,首批入住了80人,国家补助40万元。到2008年5月,各项筹备工作基本到位。改造留守儿童专用宿舍14间,新辟了专用食堂,维修了图书室、电教室、微机室、美术室、音乐室、娱乐室和专用教室。中心开辟了“温馨书屋”,开通了“亲情电话”,添置了乒乓球台、电脑、钢琴、电视机、DVD、桌椅、图书等文体活动器材。长期组织教师开展“志愿者”关爱留守学生活动。中心有学习指导教师指导学生的学习、娱乐,有心理辅导教师定期同留守学生交心谈心,有生活指导教师悉心照顾留守学生的衣食住行等。 留守学生活动区域相对独立,专人关爱照顾,学习交流,与其他儿童同等对待的格局。一个全面交融而又相对独立,关爱而不溺爱,学业有人辅导,心理有人交流,生活有人照顾,让家长放心,学生舒心,教师开心的新型留守儿童托管服务模式业已起步。 农业发展高石碑镇农业总产值达3.63亿元,增长4%以上;工业总产值达2.12亿元,增长30%左右;招商引资1500万元,固定资产投入1亿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840元以上,增长8%,增加350元以上;2008年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总量达1.4万人,新增1800人;财政总收入超额完成,突破200万元大关,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快速发展。高石碑镇认真研究冬明春水利建设工作。确定冬明春全镇水利建设任务是,完成土方129712方,标工95667个。其中,市办工程彭河渠疏挖完成土方49742方,标工49272个;村级“一事一议”家门口水利工程,完成土方79970方,标工46395个。涉及全镇24个村、25条渠道。 旅游资源潜江八景之一的“蚌湖秋月”,毁于清道光八年(1828年)的一场大水。这年,汉江蚌湖堤溃,把七里长街的蚌湖镇拦腰冲断三里许,遂有了今日的上蚌湖和下蚌湖之分,蚌湖秋月也因此从地表上抹去,今人不得复见。传说蚌湖决口的那一天,汉江里一只从上游来的民船行至荷花月堤(今高石碑镇长市村六组)处,两个妖艳的女人要求搭船,艄公欣然应允。船到蚌湖下街(今高石碑镇蚌湖村二组),这两个女人又要下船,艄公依然高兴停泊。这时,她们和颜悦色地对艄公说:“你要不停地摇橹前行,切不可回头观望,否则将有葬身鱼腹之祸。”艄公听这话颇是蹊跷,一阵寒栗,哪敢丝毫怠慢!待船行到今高石碑砖瓦厂处,突然听到轰隆一声巨响,蚌湖堤决,方知是那两位搭船的女人给他指了生路。但这两位女人也并非心地善良,她们是两条化作人形专门作恶的蛇精,蚌湖堤决就是它们的恶行之一。据说在堤决前3天,蚌湖附近钟滚伍家庙的住持和尚就预见到了这场灾难,他用盘子端着糕点,高举过头,到街头大声叫卖:“盘糕!盘糕!”“盘糕”与“搬高”谐音,提醒人们快作预防。有人意会到了,迅即搬往高处,而更多的人则被洪水吞没。仅为此,这两蛇妖后来刺瞎了住持和尚的双眼,并逼他去了巫山巴东。这虽是当地人编造出来的神话,却也不失为一首唱给蚌湖和蚌湖秋月的悲凉挽歌。 旅游景点蚌湖秋月 潜江八景之一的“蚌湖秋月”,毁于清道光八年(1828年)的一场大水。这年,汉江蚌湖堤溃,把七里长街的蚌湖镇拦腰冲断三里许,遂有了今日的上蚌湖和下蚌湖之分,蚌湖秋月也因此从地表上抹去,今人不得复见。传说蚌湖决口的那一天,汉江里一只从上游来的民船行至荷花月堤(今高石碑镇长市村六组)处,两个妖艳的女人要求搭船,艄公欣然应允。船到蚌湖下街(今高石碑镇蚌湖村二组),这两个女人又要下船,艄公依然高兴停泊。这时,她们和颜悦色地对艄公说:“你要不停地摇橹前行,切不可回头观望,否则将有葬身鱼腹之祸。”艄公听这话颇是蹊跷,一阵寒栗,哪敢丝毫怠慢!待船行到今高石碑砖瓦厂处,突然听到轰隆一声巨响,蚌湖堤决,方知是那两位搭船的女人给他指了生路。但这两位女人也并非心地善良,她们是两条化作人形专门作恶的蛇精,蚌湖堤决就是它们的恶行之一。据说在堤决前3天,蚌湖附近钟滚伍家庙的住持和尚就预见到了这场灾难,他用盘子端着糕点,高举过头,到街头大声叫卖:“盘糕!盘糕!”“盘糕”与“搬高”谐音,提醒人们快作预防。有人意会到了,迅即搬往高处,而更多的人则被洪水吞没。仅为此,这两蛇妖后来刺瞎了住持和尚的双眼,并逼他去了巫山巴东。这虽是当地人编造出来的神话,却也不失为一首唱给蚌湖和蚌湖秋月的悲凉挽歌。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