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高善继
释义

高善继(?——1894年),字次浦,江西彭泽县人。“由附生举孝廉方正”。1888年(光绪十四年),中戊子科本省举人,保举五品衔知县。

高善继简介

高善继,字次浦,彭泽县黄花乡虎厂坞高村人,清咸丰四年(1854年)十一月二十七日亥时出生。清光绪元年(1875年)举乙亥科孝廉方正,朝考县职,任江西弋阳县训导。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戊子科举人,保后选一品知县。

1894年,日本出兵朝鲜,战局一触即发。高善继感到国家处在多事之秋,正是男儿挺身卫国之时,便去天津见李鸿章,自请投笔从戎,为国效命。之后因朝鲜形势日趋紧张,清廷增兵朝鲜。1894年7月23日高善继所带的仁字军两营二哨,共一千一百多人,以及武器辎重蹬英籍商船高升号开往朝鲜牙山。7月25日高升号在朝鲜西海岸丰岛附近遭日本炮舰拦截,高善继所部官兵严词拒绝日舰的无理要求,宁死不降;在武力面前没有屈服,视死如归。在当时中日两国尚未宣战的情况下,日舰竟悍然将高升号击沉。船上人员除245人被附近外轮救起,其余871人殉国。

高善继生平

高善继,字次浦,彭泽县黄花乡虎厂坞高村人,清咸丰四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出生。其父高梯,字云浦,清政府徐海兵备道,清廉有政声,清史载入《循史传》。清光绪元年(1875年)举乙亥科孝廉方正,朝考县职,任江西弋阳县训导。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戊子科举人,保后选一品知县。

1894年,日本出兵朝鲜,战局一触即发。高善继感到国家处在多事之秋,正是男儿挺身卫国之时,便去天津见李鸿章,自请投笔从戎,为国效命。当时,李鸿章秉承慈禧太后的意旨,希望保全和局,对日本存在幻想。高善继因言语不合愤然辞去,又转投直隶通永镇总兵吴育仁幕下,被吴育仁留为仁字军营务处帮办。其后,朝鲜形势日趋紧张,李鸿章决定派仁字等军五营增援朝鲜。吴育仁派遣翼长江自康带队赴朝。高善继见为国报效的时机已致便“慷慨陈辞,请赴前敌”。吴育仁为高善继的爱国热情所感动,命他与江自康带队同往。

仁字等军五营分两批出发:第一批,江自康自带两营三哨,分乘英国小商轮爱仁、飞鲸先于七月二十一日起碇;第二批,高善继与营官骆佩德、吴炳文带两营二哨,乘英国商船高升号,随后起碇。高升号是英国怡和公司的商船,原于七月二十日由上海驶抵大沽口,被李鸿章专门租来运送陆军援朝。高善继所带的仁字军两营二哨,共一千一百多人,行营炮十四门及大量枪支、弹药等,于七月二十三日上午十时乘高升号开往朝鲜牙山。高升号出大沽口后,途遇中国运输船操江号,两船遂相伴而行。

1894年7月23日上午九时左右,当高升、操江二船驶至牙山附近海面时,适遇日本吉野、浪速、秋津洲三舰尾追中国济远舰而来。操江管带参将王永发见状,急忙转舵,向西逃避,因操江舰航速缓慢,日舰遣秋津洲号将操江俘虏。高升号船长英国人高惠悌虽感事出突然,但他“坚信该船为英国船又挂英国旗足以保护它免受一切敌对行为”。因此,仍按原航线前进,并从日舰浪速号右舷侧通过。上午九点半钟,浪速号忽然直冲高升号而来,挂出“下锚停驶”信号,并放空炮两响,以示警告。英国船长高惠悌不敢违抗,立即遵行。浪速号驶近距高升号四百米处停下,将舰上所有的二十一门大炮都露出来,用右舷炮对准高升号船腹,并挂出第二次信号:“原地不动!不然,承担一切后果”这时,高善继对情况的严重性已经有充分的估计。他面对严峻的考验,异常镇静,鼓励将士说:“我辈自请杀敌而来,岂可贪生伯死?今日之事,有死而已!”骆、吴二营官也齐表必死的决心:“公死,我辈岂可独生!”高善继的这种宁死不屈的爱国精神和沉着刚毅的坚决态度,在关键时刻稳定了军心,鼓舞了士气。

此时,情况愈益紧迫。浪速号放下一小艇向高升号驶来,日本海军大尉人见善五郎登上高升号,要求检查商船执照,实则窥察船上情况,并当即向英国船长提出要高升号跟浪速舰走。高惠悌却回答说:“如果命令跟着志我没有别的办法,只有在抗议下服从。”人见善五郎回舰后,浪速号上又挂出第三次信号:“立即斩断绳缆,或者起锚,随我前进”将士们看到信号,无不愤怒万分,顿时人声鼎沸,全船骚动。高善继奔向英国船长,提出强烈抗议。因言语不通,临时让乘客德国人汉纳根担任翻译,将中国将士的决心告知高惠梯;“宁愿死,决不服从日本人的命令!”高惠悌还企图劝说清军将士向敌人投降。于是高善继以仁字军帮带的身份同英国船长进行了一场激烈的争论:

船长:“抵抗是无用的,因为一颗炮弹即能在短时间内使船沉没。”

帮带:“我们宁死不当俘虏。”

船长:“请再考虑,投降实为上策。”

帮带:“除非日本人同意让高升号退回大沽口,否则拚死一战决不投降!”

船长:“倘使你们决计要打,外国船员必须离船。”

高善继见英国船长不予合作,便下令将他看守起来,并看管了全船的所有吊艇,不准任何人离船。高惠悌要求用信号请日舰再次派人谈判,于是人见善五郎又来到高升号。船长高惠悌对日本人说:“华人拒绝高升船当作俘虏,坚持退回大沽口。考虑到我们出发尚在和平时期,即使己宣战,这也是个公乎合理的请求。”人见善五郎答应将意见带给舰长东乡平八郎。这时已是中午十二点半钟,交涉历时整整三个小时。

浪速舰长东乡平八郎,见计谋难逞,决定要下毒手。于是下令挂出第四次信号,“欧洲人立刻离船!”高惠悌立即用信号回答;“中国人不准我们离船,请派一小船来。”东乡平八郎不予理睬,先对高升号施放一颗鱼雷未能击中。接着,又下令六门右舷炮一齐瞄准,猛放排炮。在此危急关头,高善继镇定自若,号令将士誓死抵抗。在根速舶炮火的猛烈轰击下,两营士兵毫无畏惧,手持步枪,勇敢还击。在高升号垂沉之际,中国将士视死如归,奋力还击,一直坚持到船身沉没。高善继与骆、吴二营官,以及千余名士兵,其中除少数被外轮救起或凫水获生外,全部壮烈牺牲。

社会评价

高善继忠骸没入海中,邑民将其衣冠葬于其乡虎厂坞高村之长岭岗上。墓前巨碑刻有高善继的殉国事迹,碑两侧刻有清庆亲王奕劻为之撰写的对联:“旗(碑文上是旗的异体字)常(王的旗帜)特表牙山色,冠服长留幽冢香”。他的墓与墓碑至今犹在,其浩气长存,为本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供后人凭吊瞻仰。

个人名言

“我辈自请杀敌而来,岂可贪生怕死?今日之事,有死而已!”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4 0: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