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高桥镇
释义
1 湖北省红安县高桥镇

高桥镇为一乡镇名称,在我国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咸宁市咸安区、上海市浦东区、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广东省清远市、湛江市廉江市、安徽省桐城市、湖南省新宁县、湖南省长沙县、福建省沙县等19个地区均有同名乡镇,由于受自然条件影响,以及当地政策规划不同,在发展建设方面,各个乡镇存在差别。

简介

高桥镇是原国家主席李先念、原国务院副总理陈锡联等58位将军的故乡,位于红安县西南。东以倒水为界与永河镇隔河相望,西与二程镇、黄陂县塔耳镇接壤。南与八里、觅儿镇毗邻,北与城关镇相连,地跨东经114°29′-114°37′,北纬31°05-′31°14′。镇政府驻地占店,沿公路北抵县城15公里,南达八里湾火车站18公里。

高桥辖高桥河、曹门、六家边、程河、邓家垸、黄家田、河头畈、栗林咀、桥头边、王刘秀、高仕轩、高楼、陈家大湾、严家畈、大塘湾、张家田、羊子山、独山寨、石头湾、祠堂岗、汪家畈、詹店、长丰、岳家岗、夏家湾、吴家大湾、余家边、何家湾、阚家湾、王德湾、詹家湾、楼子石、董家大湾、夕阳寨、官木塘、四岭铺、龙王山、詹家塘、庙咀湾、二黄湾、耿家田、董家田、寨洼等43个行政村,448个村民小组,393个自然湾。镇南北长18.5公里,东西宽14公里,总面积15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3990亩(水田面积33721亩,旱地面积10269亩),山林面积73992亩,水产养殖面积6471亩。总户数14300户,总人口6.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4万人,非农业人口0.8万人。

地理特征与气候

高桥镇多为丘陵地区,高桥河两岸和倒水河畔少数平畈地。地势西北偏高,东南略低。位于占店西南6公里的标子山最高,海拔207米,位于庙咀湾东南6公里的崔家田最低,海拔40米。

这里属北亚热带气候,平均气温为16.7℃。冬季平均气温3.3℃,夏季平均气温29.5℃。无霜期238天左右。年平均降雨量1131毫米,多集中五、六七三个月,约占全年雨量的60%。高桥镇河流:倒水自北向南,流经镇东部边镜一段约长19公里。另有高桥河,为镇境内的唯一大河,发源于二程镇的张背山村,全长14.5公里,由西北向东南横贯高桥镇流入倒水。还有12条季节性的小河,9条汇集入倒水,3条流入滠水。

历史进程

高桥镇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老苏区之一。曾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是我县县南与邻县边界地区革命活动的中心。

1923年冬,王鉴同志在王兴六村办起第一所农民夜校,号召农民起来革命。

1930年6月,在这里建立起陂安南县,形成边界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

1931年9月,陂安南县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庙咀湾戴氏祠堂召开,陂安南县苏维埃区正式成立,李先念同志为县苏维埃主席。

1938年9月,戴克敏、黄仲山等同志在庙咀湾发展党组织,建立起该县南部地区第一个党支部。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58221

男 30746

女 27475

家庭户户数 15022

家庭户总人口(总) 56526

家庭户男 29614

家庭户女 26912

0-14岁(总) 15394

0-14岁男 8184

0-14岁女 7210

15-64岁(总) 40186

15-64岁男 21377

15-64岁女 18809

65岁及以上(总) 2641

65岁及以上男 1185

65岁及以上女 1456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57701


2 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高桥镇

高桥镇 位于大幕山北麓,镇内村级公路四通八达,纵横交错,二级公路东临大幕黄沙,西接107国道,架起了内联千家万户,外接五湖四海的桥梁。高桥全镇国土面积96平方公里,辖10个村,169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2.6万亩,其中水田面积2.1万亩;山林总面积8.1万亩,森林覆盖率42%,楠竹3万亩;林场2万亩;水面面积2.2万亩,大型水库3座,1万方以上塘堰47座,精养鱼场6个。

中文名称:湖北省咸宁市高桥镇

外文名称:Hubei province Xianning city town

行政区类别:乡镇

所属地区:中国华中

下辖地区:高桥、澄水洞、白水等村

政府驻地:高桥

电话区号:0715

邮政区码:437000

地理位置:大幕山北麓

面积:96平方公里

人口:19697人

方言:赣语

气候条件: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车牌代码:鄂L

概况

高桥镇位于大幕山北麓,镇内村级公路四通八达,纵横交错,二级公路东临大幕黄沙,西接107国道,架起了内联千家万户,外接五湖四海的桥梁。高桥全镇国土面积96平方公里,辖高桥、澄水洞、白水、黄铁、高桥、王旭、刘英、洪港、白岩泉、刘桢、石溪10个村,169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2.6万亩,其中水田面积2.1万亩;山林总面积8.1万亩,森林覆盖率42%,楠竹3万亩;林场2万亩;水面面积2.2万亩,大型水库3座,1万方以上塘堰47座,精养鱼场6个。

2004年,工农业生产总值9030万元,其中工业6498万元,农业2532万元,实现财政收入45万元,农村人平纯收入2478元。全镇粮食作物总量13643吨,油料1424吨。近年来,高桥镇共投入资金260万元,实现了高桥街道的硬化、绿化、亮化;15万伏输变电站和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已经完工;建起了5座联通、移动手机通讯基站;程控电话装机容量达2000门;四通八达的有线电视传输网给高桥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契机,为高桥经济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平台。

农业生产

作为农业大镇,农业资源丰富。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坚持板块式开发,集约化经营,规模式种养的发展思路,实行产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培育了一批基地,扶持了一批专业户,培训了一批经济能人,构建了一批产业,兴起了一股农业产业化的生产热潮。2004年,高桥镇先后建起了以刘英香菇基地、礼兴养殖厂、堰头绿化苗木基地、白水畈萝卜基地为代表的龙头产业,涌现出了一大批种养专业大户。在镇党委、镇政府富民政策的鼓励下,在专业户的带动下,目前全镇有500余人加入到办基地和生产专业产品的队伍中来,成为高桥镇农业一道亮丽的风景。

在注重农业特色化、产业化发展格局的同时,该镇还注重深化产品的加工,实施农业产品品牌发展战略。2004年初,政府出资,镇农业技术服务公司负责开发高桥镇干萝卜、干蘑菇、干豆角等山鲜菜特产,成功注册了高桥“碧水青山”干鲜菜的商标品牌,使高桥乡土产品在国内市场从此拥有一席之地。与此同时,高桥白水畈的萝卜、刘英香菇、肉兔品牌运作计划已付诸实施,高桥镇的农业正向产业化、集约化道路稳步迈进。

工业发展

在工业发展上,党委、政府始终遵循区委、区政府“化风险、打基础、求发展”的九字方针,依托当地丰富的资源优势和改革搭建的良好平台,紧紧咬住招商引资发展工业不放松,牢固树立“兴工强镇,引资富民”招商观念,大打“乡情”牌,巧念“回归”经,从而使该镇的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工业企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2004年,该镇共引进项目7个,协议总投资4900万元,到位资金1120万元。该镇立足资源优势,扬长避短,打好资源招商牌。引进了武汉江夏区老板投资300万元,成立高坪矿产开发公司,开发石灰石、白云石,区供销社下岗职工自筹资金280万元,成立兴隆采矿厂,开发石灰石,使高桥成为武钢集团最大的炼钢辅助材料基地。高塘村风化石资源丰富,利用这一优势,引进重庆市老板,投资兴办新型强力页岩砖厂,做到物尽其用。2004年,光矿石开发一块,全镇年产值突破3000万元,利税30万元。立足资产优势,盘活存量资产,引水活源。不但注重开发新项目,也注重盘活原有的闲置资产。高桥纸厂,因经营管理不善,三年多已没有生产,该镇从福建引来老板投资80万元,改造设备和工艺流程,及时转产,使老厂重新焕发生机。镇机械厂破产后,厂房闲置多年,他们联系当地美籍华侨刘平炎支助家乡创业,投资1200万美元创办双佳竹木(咸宁)有限公司,从事生产出口仿古家具,为高桥工业发展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立足生态优势,大力抓好旅游综合开发项目。镇党委、镇政府以著名的军事工程“131”旅游开发为契机,规划开发一条由“131”——龙泉寺——黄永胜故居环状旅游带,借以推动全镇经济的发展。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19697

男 10669

女 9028

家庭户户数 5258

家庭户总人口(总) 19095

家庭户男 10304

家庭户女 8791

0-14岁(总) 5530

0-14岁男 3196

0-14岁女 2334

15-64岁(总) 12916

15-64岁男 6884

15-64岁女 6032

65岁及以上(总) 1251

65岁及以上男 589

65岁及以上女 662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19115

教育事业

高桥镇中小学校

咸安区高桥镇中学 咸安区高桥镇中心小学 咸安区高桥镇刘桢小学

咸安区高桥镇夏林小学 咸安区高桥镇天桥小学 咸安区高桥镇李铺小学

咸安区高桥镇板桥小学 咸安区高桥镇王旭小学 咸安区高桥镇高塘小学

咸安区高桥镇高桥小学   

3 上海市浦东区高桥镇

乡镇概况

高桥,又名翁家桥,跨黄潼港(始建年不详,同治年间重建),桥不高而名颇著,镇以桥得名。镇东北一公里处有清浦镇,清初清浦港淤积,集市南移,遂兴高桥镇。高桥镇位于浦东新区北部,北毗长江口,西邻黄浦江,东与外高桥保税区相接,南与高行镇相连。总面积38.73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6平方公里。镇政府机关驻张杨北路5425号。总人口16.17万,其中户籍人口8.28万人,来沪人员(登记人数)7.89万人。下辖18个村民委员会和24个居民委员会。

历史沿革

高桥地区,原属昆山县临江乡,南宋嘉定十年(1217年)改属嘉定县。元、明隶属不变。清初高桥镇属依仁乡,仍隶嘉定县,雍正三年改隶宝山县,乾隆二十四年曾设宝山分县县署,宣统二年属高桥乡。民国17年属高桥区隶上海特别市。建国初,仍属高桥区隶上海市。1956年属东郊区,1958年属浦东县,1961年并入川沙

县,1990年划归浦东新区。

现代发展

高桥镇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小城镇建设为龙头,不断加快"区镇联动"步伐,加速构筑"一业特强,多业发展"经济新格局,加大城镇建设和管理力度,加强精神文明和卫生创建活动,推动了全镇经济建设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城镇面貌日新月异,社区建设不断加强,社会秩序稳定良好,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先后荣获"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上海市双拥模范镇"、"上海市文明镇"、"国家卫生镇"等荣誉称号。2007年,全镇三业总收入达到255亿元,同比增长15.3%;税收收入实现13.34亿元,同比增长66.6%;企业增加值完成27.9亿元,同比增长16.1%;农民人均净收入11570元,同比增长7%。

高桥镇是上海市小城镇建设重点镇之一,同时也是浦东新区规划重点建设的四个新市镇之一外高桥新市镇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高桥镇正按照"一业特强、多业并举"的经济发展战略,以"区镇联动"为契机,加快镇经济园区开发,努力构筑以现代物流为主导产业的港口经济新格局。同时,坚持小城镇建设不动摇,加速推进小城镇建设,加快1平方公里荷兰新城重点项目建设,着手启动老镇保护改造工程,努力用3-5年的时间,把高桥镇建成具有典型荷兰风貌特色,又具古镇风韵,生态环境一流,集现代物流、商贸、旅游、生态、休闲、度假、城镇居住为一体的现代化港口重镇。

2008年,高桥镇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刻领会和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观,按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要求,围绕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目标,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提升经济能级,关注民生改善,促进社会和谐,优化综合环境,探索党建创新,努力推动高桥经济社会各项工作实现新跨越、攀登新高峰。全年主要经济目标与任务是:三业总收入增长12%,完成280亿元;企业增加值增长10%,完成30亿元;税收增长10%,完成14.3亿元;农民人均净收入增长6%。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116630

男 61507

女 55123

家庭户户数 37737

家庭户总人口(总) 104110

家庭户男 52398

家庭户女 51712

0-14岁(总) 14561

0-14岁男 7635

0-14岁女 6926

15-64岁(总) 91255

15-64岁男 49111

15-64岁女 42144

65岁及以上(总) 10814

65岁及以上男 4761

65岁及以上女 6053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69326

4 重庆市开县高桥镇

基本情况:高桥镇位于开县西北部,西面与四川省宣汉县接壤。镇人民政府驻地晓阳村距县城53公里。总幅员面积78平方公里。辖10个村、2个居委会;99个村民小组和6个居民小组,全镇2005年末总户数8754户,总人口32866人,现有耕地面积20400亩,其中田12330亩,2005年末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4398万元,人平纯收入1940元,财政总收入480万元。粮食总产量16249吨。

农业生产:1500亩撂荒地全部复耕地;完成优质水稻8000亩,优质高梁100亩。全年出生猪3.6万头、家畜10万只、兔6.68万只、无公害蔬菜基地反季节蔬菜产业,实现种植面积8500亩,完成了640名劳动力技能培训,劳动力转移15023人,获得劳务收入3980万元,(其中县外资金300万元)。引进业主10人,新建企业10家,增加固定资产投入1000万元

高桥镇位于新宁县西北部,东接清江桥乡,南靠白沙镇,北连安山乡,西与武冈市交界。全镇总面积164.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5066亩,其中水田22398亩,旱土12668亩。辖29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288个村民小组,9412户,37597人。镇政府驻高桥村,距县城24公里。

近年来,高桥镇党委、县政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思想政治建设和基层党建工作成果丰硕。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掀起新高潮,深入开展了“十抓十评十比”活动和“工作阵地靠拢农村基层前沿线,工作重点扭紧经济发展中心线,工作方法把住政策法律高压线,工作目标维护群众利益生命线”四线教育活动,倾力于巩固战斗堡垒,狠抓农村基层建设,涌现了王征和等一批先进典型。该镇静荣获1996年“邵阳市农村党的建设先进党委”、1998年“邵阳市先进基层党校”、2001年“湖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2003年“新宁县新宁县基层党建示范点创建单位”等荣誉称号。镇派出所荣获2003年“新宁县防范和处理邪教工作先进单位”。并于2003年率先成立全县首家乡镇社区服务中心,中心设主任班1名,副主任1名,职工3名,负责社区内的清洁卫生、环境保护和其他社区服务工作。

近年来,高桥镇党委、政府以“烤烟兴镇、企业富镇、市场活镇、项目强镇”为总体思路,构建“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产品经营模式,依托资源培育壮大支柱产业,以优质烤烟、优质脐橙种植为主的效益农业迅猛发展。新建烤烟生产基地2个,实现年产烤烟1500担,搞好一个冰糖橙基地和千亩脐橙走廊,实现年产量达1000万吨。突出本镇特色,大力发展常青食用菌基地、千秋人造板厂、大富食品厂等农产品加工企业,其中常青食用菌基地占地70亩,实现年产值1400万元;千秋人造板厂新增一条生产线,实现年产值达670万元。通过壮大农产品加工企业,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310余人,增加农民收入1000万元。并且结合本镇实际发展以生猪、牛羊为主的畜牧业继续保持优势。辣椒、大豆、玉米、生漆、药材等土特产驰名省内外。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29047

男 15310

女 13737

家庭户户数 8026

家庭户总人口(总) 29047

家庭户男 15310

家庭户女 13737

0-14岁(总) 9529

0-14岁男 5241

0-14岁女 4288

15-64岁(总) 17986

15-64岁男 9276

15-64岁女 8710

65岁及以上(总) 1532

65岁及以上男 793

65岁及以上女 739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28946

5 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高桥镇

乡镇概况

位于遵义市西北部,汇川区中心城区,东与礼仪镇接壤,南与南关相邻,西接巷口,北抵董公寺镇。面积35平方公里。全镇辖11个行政村(社区),95个村(居)民组,7705户25217人。

经过近十年的建设和发展,高桥镇基本实现了基础实施完善、投资环境宽松、城市功能较为齐全的新城区。辖区内崇遵高速公路横穿境内,南京路、上海路、大连路、宁波路、人民路等10多条主干道纵横其间,市委、市政府、汇川区行政办公区、汇川体育中心坐落镇内,交通便利,城市繁荣。

经济发展

镇党委、政府沿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着力改善镇、村投资环境,依靠全镇人民开拓创新,于时俱进,镇域经济稳定、快速、健康增长。2005年,全镇生产总值实现3.8亿元,同比增长18%。财政收入1089万元,同比增长31%,首次突破千万大关。全镇11个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到94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069元,同比增长8%。

社会事业

镇内社会治安良好,人心稳定,安居乐业。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15周岁人口完成初等教育达99%。全镇计划生育率达99.5%,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0.3‰。伴随经济的强势发展,社会事业与时俱进,精神文明、民主法制建设和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

高桥镇是全市首批建设的30个经济强镇之一,镇党委、政府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发挥区位优势,创新工作机制,抢抓机遇,经济强镇建设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农业结构调整成绩显著,市场群落建设步伐加快,第三产业比重逐步提高,经济建设稳步发展,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外高桥工业园区整体规划和建设加快进行。美化绿化工程启动,农村生产、生活环境进一步改善。镇、村建立了农村远程教育接收站,构建了信息平台,在2006年全市的30个建强镇综合考核评比中,高桥镇名列第二。

6 贵州省桐梓县高桥镇

高桥镇位于桐梓县城南面,距县城27公里,全镇辖9个行政村89个村民组,共31752人。国土面积111.68平方公里,耕地23889亩,其中田10400亩,土13489亩,森林覆盖率达33%。该镇地处低热河谷地带,气候宜人,适宜农作物生长,矿产资源稀薄,属典型的纯农业乡镇,主要支柱产业有烤烟、畜牧和常规农业。近几年来,镇党委、政府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县委提出的“强基固本、提速增效”的总体要求,不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烤烟生产呈现良好发展势头,超任务完成县委、县政府下达的各项经济指标,真正做到了“三赢”,进一步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促进了地方经济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畜牧业坚持“品种改良、科学饲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发展方针,大力引进外地优质良种,加大疫病防治力度,开创了该镇畜牧业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农业生产方面,良种普及率达100%,科学种植得到了普遍推广,粮食产量稳定增产,人民群众丰衣足食。并充分利用该镇地处低热河谷地带的气候优势,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主动对接市场需求,做强做大无公害蔬菜产业。县道桐花公路越境而过,各条通村公路四通八达,交通十分便捷。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各种开发项目正在积极筹备当中。民风淳朴,社会安定团结,各项事业和谐发展!

7 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高桥镇

?高桥镇位于清远市清城区东南部,东邻从化县,北接佛冈县。镇以驻地名。明代渐成圩集,因附近架设一座高大木桥跨浈江庙河,故名。1977年成立高桥公社,1986年设镇。2003年,清城区将高桥镇撤并入源潭镇,原高桥镇所在地设立高桥社区,全社区650户、3618人,这里村民以搞种养业为多,有养母猪的,有养鱼的,有养鸡的,办果园种砂糖桔的,有连片承包田地种稻谷的。2004年社区人平收入仅2700多元;2005年就涨到了3500多元,2006年增至3900元。2007年达到4300多元。高桥社区街道集市容貌焕然一新,改善了墟镇的整个环境;办起了医疗室,群众小病在社区就可治疗,健康有了保障;办起了文化室,群众学知识用知识的氛围越来越浓。社区集体收入也从2004年的4万元增至2007年的12万元。他们引进的草皮种植场也在当地群众致富中发挥了效益,农民又收租金、又拿工资,效果很好。

8 广东省廉江市高桥镇

高桥镇位于广东省湛江市廉江市西部,南濒北部湾,西与广西合浦山口镇接壤,北与广西玉林博白县龙潭镇交界,辖区面积76平方公里,海岸线长达25公里,8个村委1个居委会,108条自然村,总人口3.1万人。

高桥镇靠山面海,属南亚热带气候,阳光充足,土壤肥沃,盛产廉江红橙、荔枝、龙眼等名优水果,尤以红橙最为盛名。高桥镇是"廉江红橙"原产地,所产红橙果大型靓、皮薄肉红、汁多化渣,甜酸适中,有"人间仙桃"之美称,1984年被列为国宴佳果。高桥镇境内有全国面积最大的国家级红树林保护区,核心区连片面积4万亩,有红树林种类24种、多种海洋动物373种、鸟类170多种,风景迷人,有海上森林公园之誉称,大文豪苏东坡在往合浦任职时曾在此留下足迹,1999年被省政府命名为全省环境保护教育基地。2001年,中荷合作广东雷州半岛红树林综合管理和沿海保护重要项目在高桥实施。

高桥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发达,国道325线自东至西横贯而过,渝湛高速与国道主干线在境内交汇,距湛江市、北海市仅一小时车程。近年来,高桥镇充分发挥地缘资源优势,特色产业蓬勃发展。现有红橙面积1.5万亩,形成了盛丰千亩红橙基地,席草陂、牛皮河红橙专业村,沿325国道3公里红橙产业带的生产格局。海洋产业发展快速,建立了德耀、红寨5000亩海水对虾、膏蟹养殖基地。红树林被列为廉江八景之一,沿325国道以通达、广茂等龙头的非公经济蓬勃发展,全镇乡镇企业发展到392家。

乡土风情

红树林的来由

在广东省廉江市公安围、凤地围、红寨围27公里的海岸线上,生长着数万亩连绵不断的红树林,吸引着无数国内外生态专家前来观光考察。这带红树林的形成,在当地可有一段美丽的传说呢。

相传宋朝大观三年(公元1100年),当朝大学士苏东坡因参与弹劾宰相赵晋龙,被贬谪到黄州、海南等地。苏东坡所到之处,积极倡议设馆授学、改革赋税、秉公执法,深受民众爱戴。消息传到京城,奸党更加妒忌。赵晋龙又生一诡计,诬蔑苏东坡营私结党。于是,苏东坡贬到海南不久,就被贬到廉州府任学典。公元1100年6月28日,苏东坡乘舟从海南启程,到廉州赴任。7月4日申时,苏东坡抵达官寨(即现在的廉江市高桥镇红寨),海上波浪翻滚,涛声似虎啸狼嚎,时近时远。附近村民满脸愁容,纷纷焚香向天朝拜,祈祷上苍赐福减灾。原来,这里附近海中有一只修炼千年得道成妖的龟精,常常兴风作浪毒害生灵,方圆几十里村民拿它没办法。其实,苏东坡有所不知,赵晋龙预料苏东坡要途径官寨,心生杀机,就通过妖道螟河姥姥,串通龟精,等苏东坡出现,将他害死,当苏东坡出现时,龟精施妖术兴风作浪,意欲制造沉船事件,殊不知狂风将岸堤上一个挖虫的民女的斗笠吹掉,露出靓丽面孔。刹时,龟精兽性大发,它垂涎三尺,窜到岸堤,抱起民女,冲向海底,狂笑道:“苏东坡,明日才是你的忌日!哈哈——”此时,汹涌的海水淹没一半临海村庄的房屋,围田上的农作物早已给淹没。

当晚,纯朴好客的官寨人备上酒菜款待苏东坡,苏东坡与他们畅谈到深夜,难以成眠,写下《蒸豚诗》:“嘴长毛短浅含膘,久向山中食药苗,蒸处已将焦叶裹,熟时兼用杏浆浇。红鲜雅称金盘竹,熟软真堪玉筋挑,若把毡根来比并,毡根自给吃藤条。”

次日,海面上风平浪静,涨潮退去,唯有惨遭厄运的村民伤神流泪。苏东坡与众惜别,乘舟往廉州。江舟驶到海中间,突然阴风四起,怪叫声令人毛骨悚然,连续不断的浪涛翻滚丈余高,浪涛上站着个光头滑脑面目狰狞手执九环大刀的龟精。龟精叽叽呱呱说着什么,一个浪涛劈过来,苏东坡、书童及船工摔落海中苦苦挣扎着,龟精见状哈哈大笑,用刀尖刮着胡须。正在危难之际,管辖东海的海神天后娘娘巡海路过这里,见龟精暴行,她勃然大怒,玉指一挥,几朵莲花将苏东坡、书童、船工托上岸堤。然后,天后娘娘厉声责骂龟精,数述它的罪行。恼羞成怒的龟精见天后娘娘坏了它好事,挥舞九环大刀气势汹汹扑过来。天后娘娘口中念念有声,将一个金色的乾坤环掷过去,只见寒光一闪,龟精一声惨叫,沉落海底。此后,龟精潜缩海底,法术全无,再也没法为非作歹了。

随后,天后娘娘和苏东坡寒暄片刻,她拔下几根青丝,口中念念有词。只见她驾起祥云,玉指挥弹,一阵金光闪闪,海滩涂上生起一望无际的海榄树(即是红树林)。此后,海榄树世代生长在这里,任凭风吹浪打,保一方安宁。

再后,人们为纪念苏东坡曾留宿此地,便将红寨谭福村对面那片坡地命名为东坡,苏东坡留宿时曾在那口井边洗漱的井称之为东坡井。再者,为了纪念天后娘娘的恩泽,人们在红树林毗邻建起天后宫庙宇,权作缅怀感恩。

“海钳”和“雷打石”的传说

廉江县车板镇龙头沙村附近的英罗港中,有个“海钳”(港两岸石头堵过来,形状仿佛是大螃蟹的钳,当地人做称为海钳);高桥镇冲尾村背后,有一岭名叫雷打石(该岭大部份是石头)、这两个地方,流传乓辉蛑σ断嗔?墓适隆?

传说不知那个朝代,一天,皇帝睡得香甜时,天上星君太白金星托梦给他,说龙头沙属两广交界,乃是卧龙藏虎之宝地,若迁都到那儿为国都,则世代子孙皆可为皇,万代千秋帝业昌盛。皇帝醒来满心欢喜,立即召来国师,令他速速南下龙头沙,观察地理,看龙头沙是否是块宝地。

国师日夜兼程,不日即到龙头沙。国师手托罗盘,细细观看,但见龙头沙四面八方风景别致宜人;土地肥沃万物旺盛,黎民和睦生活美满,宛若世外桃源;有一股缕缕袅袅不断的仙气,飘飘冲向南天宫,气势非凡,确是一宝地。然而,遗憾的就是毗邻英罗港将广东和广西分开相隔,不够雄壮威武。

国师火速赶回京都禀报皇帝。皇帝随即和朝中左右文武大臣相商,迁都还是不迁都。列位大臣摸测皇帝的心,纷纷附和,都说迁都到龙头沙为佳。皇帝可又犯难了,闷闷不乐。原因是英罗港遥遥万里之长,相隔两广,如何才能平整呢?国师眉头一皱,计上心头,他建议设四面八方神仙之位,由皇帝率领文武大臣朝拜,祈祷神仙广施法术,填平英罗港,接连广东和广西成一脉,都迁往龙头沙。皇帝抚掌称妙,委托国师照办。

国师设立四面八方神仙万众之位,皇帝亲自率领文武大臣朝拜,因一时忙中疏忽,国师忘记了设土地伯公的神位,这下可得罪了他。

太白金星等神仙为皇帝虔诚所感动。这天夜晚,四周漆黑,他们广施法术驱山赶石,先在龙头沙附近的英罗港堵断水,再分作两段填平。三更时,还差一堆石,即可堵断英罗港。由于众神仙川流不息的来往赶路声,惊醒了土地伯公,他怀恨心里,顿萌报复之心,装作雄鸡啼鸣,引起附近村庄雄鸡啼鸣报晓。各路神仙听到雄鸡报晓,吓得调头赶回天上。这时,正好五大雷神赶石到冲尾村背后,听到雄鸡报晓,觉得不妙,心惊胆寒地打碎正赶着的一巨石掉下,速速赶回天宫。后来,五大雷神打碎的石形成了一个岭,人们就称这岭为雷打石,只因欠缺雷打石这岭中的石,堵不断英罗港,形成了一个“海钳”。

说皇帝见英罗港的堵不断,众神仙速速收兵,误以为不合天意,只好作罢,放弃迁都念头。

无巧不成书,象英罗港“海钳”和雷打石的传说,硇洲岛也有类似这样的传说,为什么呢?这是个谜,有待人们的考究。

特色产业

廉江市高桥镇是湛江发展乡镇企业先进镇,2003年企业总产值2.2亿元,集木制品、藤制品、化工等行业于一体,投资环境一流,投资政策优惠。目前,乡镇企业效益较好的有:

1、湛江高桥世纪工艺厂,创建于2002年,占地面积80亩。该厂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所生产的藤制品有三十多个品种,主要销往加拿大、美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2003年产值达325万元,被评为廉江市非公经济先进单位。

2、广茂加油花园,创建于1994年,2003年由福建企业家投入资金扩大经营。目前该花园以经营汽油、柴油为主,其他燃料为辅,目前有员工60人,年产值2660万元。

3、茂盛石化汽有限公司,该公司主要经营石化汽、汽瓶等日常产品,经优质的服务,赢得顾客青睐,年产值达1462元。

4、强盛高岭土有限公司,该公司位于本镇大冲村,主要经营高岭土深加工,远销世界各地,为化妆品、日常用品提供宝贵原料,该年产值782万元。

特色产品

1、廉江红橙

廉江红橙是高桥特定土壤质地和气候条件下,栽培出来的具有较强地方特色的名优产品,果型大靓、皮薄肉红、汁多化渣、味纯清香、甜酸适中等特点。廉江红橙驰名中外,远销香港、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被誉为人间仙桃。多次被国家评为优质水果,其中,1984年被列为国宴佳果;1995年被国家命名为中国红橙之乡。

2、金萱茶

高桥镇山清水秀,广阔的丘陵地带远离城市工厂,没有任何污染,适合发展茶叶生产,自20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开始引进种植,经过几十年改良,逐步培育品质优良的金萱茶品种。该茶茶色碧绿清沏,滋味鲜醉甘香,香气扑鼻清高,叶底嫩绿明亮,产品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质量认证,畅销全国各地。

3、龙眼

龙眼是我国南方著名特产。高桥龙眼清甜爽口,富有营养。据分析,高桥龙眼每100克果内含维生素C68.7-144.8毫克、蛋白质5克、糖份10-20%。高桥龙眼还有补心益脾,安血养种之功效。高桥龙眼主要品种有黄壳石硖、储良、古山二号,全镇计种植3268亩,年产量约356吨。

4、水产品

高桥镇濒临北部湾英罗巷,有四个沿海村委会,海岸线27公里,海滩涂面积辽阔,适合各种鱼、虾、蟹、贝藻类养殖,对发展海水养殖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目前全镇海水养殖面积5000亩,主要以养殖对虾、膏蟹、贝类为主,年产量可达10530吨。

高桥镇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24572

男 12914

女 11658

家庭户户数 5852

家庭户总人口(总) 24495

家庭户男 12879

家庭户女 11616

0-14岁(总) 10002

0-14岁男 5468

0-14岁女 4534

15-64岁(总) 12924

15-64岁男 6625

15-64岁女 6299

65岁及以上(总) 1646

65岁及以上男 821

65岁及以上女 825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21505

9 湖南省新宁县高桥镇

高桥镇是新宁县西北部的中心镇,镇境内煤矿储量丰富,有全县最大的社教煤矿,持证小煤矿7座;水电资源充足,拥有中型变电站一座,日供水量1000立方米的自来水厂一座;以本地资源为依托,实施小城镇开发带动战略,在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加强城镇科学经营管理,打造经济发展的多层操作平台,使小城镇成为镇域经济增长的新亮点。规划一条过境公路,建设成为高桥主街道;拆建车站,兴建农畜综合大市场和中心广场,现已进入施工阶段,并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同时,利用本地农产品资源丰富的优势,狠抓农产品加工;以城镇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菜篮子工程;以食用菌总基地为龙头,辣椒及其它农副产品工企业为辅,推进农业产业化、结构合理化进程,增加农民收入;以本地丰富的煤炭资源为原料,大力发展以煤为主的加工企业及化工企业。通过支柱产业带动,形成特色经济区域,优化产业布局,高桥镇建设成为功能齐全、设施配备、环境优美、管理科学、经济繁荣、生活富强的新型西部中心镇。

高桥镇境内有初级中学3所,完小4所,其中县属中学1所。文化生活丰富,祁剧文化源远流长,镇境内有村民自编自组的乐队15个,自发开展各种业余文化生活。名胜古迹较多,尤以“烟村古道”、千秋寨驰名。烟村古道始扬名于宋代,为新宁十二景之一,它位于烟村轿顶山,古道石径道幽,道旁古木参天,石柱林立,如村舍之炊烟袅袅升起,给人以清远高迈之感,宋人吴同卿有诗为证“千山环拱号烟村,名曰烟村不是村。”

10 湖南省长沙县高桥镇

邮编:410145

面积:103平方公里

人口:3.1万

长沙县辖镇。1949年属沙田、石门乡部分,1956年分属百禄、耕庆乡,1958年属百禄、高桥公社(后统属高桥公社),1983年置高桥、范林乡,1994年建高桥镇。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府48公里,面积112平方公里,人口3.1万。镇政府驻高桥。长平省道过境。辖桥里、双凤、百禄、峡山、螺岭、虹桥、中南、高桥、涧山岭、白石源、凤山、涂冲、松竹、范林、金桥、岳龙、兴隆、耕庆、洞里、思公、幸福、万金22个村委会和河塘、茜草塘2个居委会。乡镇企业有印刷、皮革、电机、农机等。农业主产水稻、生猪、楠竹、茶叶。红茶有近百年生产历史,精制“高桥银峰”、“湘波绿”列全国名茶。大革命时期农协主席、红军高级指挥员柳直荀,前中共中央统战部长、中顾委副主任李维汉出生于此。纪念地有“直荀纪念馆”、“维汉纪念馆”。

11 湖南省慈利县高桥镇

高桥镇位于慈利县城正南53公里处,东连龙潭河镇,南临桃源县钟家铺、瓦儿岗两乡,西抵洞溪乡,北界金坪乡,总面积17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8600亩,旱地2600亩,林地面积20万亩,草场面积1.1万亩;辖21个村(居)民委员会,2个镇直林场,194个村(居)民小组,3650户,13560人,其中土家族8587人。高桥人民自古以来淳朴善良,热情好客,勤劳勇敢,创造出许多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名胜古迹较多,尤以云朝山道教金顶、白竹峪和厢子岩古悬棺群、谢家坪古吊脚楼为景,可资游览和研究。

高桥镇物产富饶,特产众多,盛产木材、大理石,素有“大理石之乡”、“杜仲之乡”、“木材之乡”的美誉,桐油、茶油、板栗、七星椒、生猪、山羊、湘西黄牛等产量及出口量位居全县前列。矿产资源主要以古青玉、荷花绿、汞、磷、镍、钼等为主,其工艺产品及原料远销广东、深圳、武汉、新加坡等省内外,特别是石青玉工艺产品以其质密细润,制作精良而定点销往张家界森林公园、黄龙洞、凤凰古城、荷花机场等国内名胜古迹及国家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上,享誉省内外。

高桥镇按照“八分经济九分粮,多养生猪多养羊,劳务输出作弥补,依托山林奔小康。”的发展思路,加强科技兴农力度,狠抓农技推广,狠抓“三级完善、四个统一”,完善镇农技站、村农校和科技示范户三级科技推广体系,加强科技推广网络建设;农技推广人员围绕新技术、新品种,大力推进统一供种,统一施肥,统一防治,统一技术指导的“四统服务”,努力拓宽服务范围,增强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推进农业生产向前发展,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形成真正的高、新、优、特的商品基地,大力发展周期短、收效快的产业,大力开展实用技术培训,依靠科技示范户向周围辐射,全镇农民90%以上的都能掌握1-2门实用技术,彻底改变以往的那种耗资源、拼劳力的“粮—猪”型单一低效结构,逐步缩小普通水稻种植面积,扩大经济作物面积、优质水稻面积和高产高蛋白玉米面积。从温饱型农业向高效农业、产品农业、市场农业转变,大力发展名、贵、优、稀、特产品,形成区域性拳头产业,围绕拳头产业舞活龙头,合理布局,以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依托市场和科技逐步形成“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科学化管理”的主体化格式。建立“一村一品”的拳头产业。

12 安徽省桐城市高桥镇

高桥镇位于市区东郊,沪蓉高速公路沿镇区西侧穿境而过,桐枞公路、高双公路呈丁字形纵横其中。全镇面积79.4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72万亩,属丘陵圩畈地带。2004年5月由原25个行政村合并为12个行政村,人口总数42224人,

高桥镇具有较强的工业配套基础,素以“高桥速度”而闻名遐迩的高桥乡镇企业继续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民营及个私企业蓬勃兴起,现有各类企业500多家,骨干企业24家,逐步形成纸类包装、机械配件、日用化工、藤制工艺、建筑建材、塑料制品等七大系列主导产品。

高桥镇大力发展“两高一优”农业,该镇的十大农产品基地初具规模,即千亩杂交稻制种基地,千亩商品瓜菜生产基地,千亩经果林基地,千亩良棉原种基地,千亩优质西瓜基地,三千亩商品用材林基地,团结圩四千亩水面综合养殖基地,万亩优质米基地,镇东、长岗村禽蛋基地,南口、新桥村食用菌生产基地,达到了“建成基地带农户,建成基地连万家”的效果。

13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高桥镇

高桥,位于中国沿海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港口城市宁波的西部,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十分优越。东依宁波市城区,南眺栎社国际机场,西濒河姆渡古文化遗址,北枕黄金水道姚江,杭甬高速公路和省道甬梁线从东到西横贯全境。全镇户籍人口4.87万人,辖20个行政村、1个渔业社和3个居民会,镇域面积53平方公里,境内“三山二水五田”和谐分布,西部山区盛产茶叶花果,中东部为平原地区,土地肥沃,水网密布,是宁波重要的蔺草、蔬菜基地,享有“中国蔺草之乡”之美誉。

高桥素称“文化之乡”,名人名胜荟萃,著名地质学家翁文灏和著名钛专家、原美国总统顾问翁心梓均出自该镇。坐落在高桥的梁山伯庙是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梁祝》的发源地,自古就有“若要夫妻同到老,梁山伯庙到一到”之佳话。建于宋代的高桥和国宁寺高桥会,又有一番美丽的传说,与梁祝胜景相映成辉。

改革开放以来,凭借紧贴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区位优势和对外开放的时代际遇,高桥的经济有了飞速发展,全镇经济综合实力跻身宁波市廿强镇之列。2006年实现地方生产总值19.13亿元,财政总收入4.43亿元,工业产值156.8亿元,销售154亿元,利润10.2亿元,农民人均收入11875元,镇域经济呈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1998年到2006年,高桥镇先后被浙江省政府,宁波市政府等单位授予 “省百强乡镇”、“省社会主义现代化农村建设先进镇”、“省教育强镇”、“省文明镇” 、“市卫生镇”、“市文明城镇”、“市综合工作先进镇”等荣誉称号

14 浙江省富阳市高桥镇

高桥镇面积104.03平方千米,人口2.92万人。代码330183113。镇政府驻高桥村,邮编311402。辖37个行政村。

15 福建省沙县高桥镇

高桥镇位于沙县正北部,距县城25公里,省道304线贯穿镇域,京福高速公路穿境而过,村村通水泥路,交通非常便利,具有较好的区位优势。

概况:

高桥镇总面积215.6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1万亩,水果面积1.65万亩,林业用地26.8万亩,毛竹林面积2.7万亩,自然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占83.3%。全镇辖14个村,67个村民小组,4670户,总人口1.65万,其中外出经营沙县小吃3200人。

历史人文:

高桥镇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素有“千年古镇,状元之乡”的美称,南唐保大三年沙县第一状元张确为高桥人。

经济发展:

2006年高桥镇完成工农业总产值4.17亿元,财政收入35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800元。属农业大镇、林业强镇、工业重镇。十五期间,高桥镇逐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上下功夫,农业有较大的发展。2006年全镇粮食总产量13747吨,其中稻谷12000吨,是国家商品粮基地之一。近年来,水果业迅速发展,不断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水果种植面积达16500亩,实现人均1亩,年生产水果万吨以上。1996年曾获得省芦柑品质评比第二名。水果主要品种有天草、特早熟温密、纽荷尔脐橙、西选水蜜桃、金水2号梨等,水果结构优化。畜牧养殖不断壮大,全镇2006年生猪养殖出栏达2万头,培育出一个养猪专业示范基地村——黄溪坑村。1993年1月创办的闽星种鸡场,年产节粮型青脚矮脚种鸡2.5万只、育成鸡1.5万只,是我县精品肉鸡良种繁育基地,其辐射力推广到华东、华南、西南等地区。水产特种养殖不断壮大,2006年养殖面积210亩,主要品种是日本鳗、欧鳗,经济效益良好。

林业是高桥镇的一项经济支柱,商品材面积128008亩,每年完成造林面积3000亩以上,总蓄积量834134立方米,年可出商品材2万立方米,毛竹立竹量440万根,已建立丰产片19500亩,“二高一优”示范片3000亩,年可出毛竹10万根。

近年来,高桥镇现代规模农业得到较大发展,全镇共流转土地近6000亩,在官林窠、高桥、官庄等村建立了千亩黄花菜示范基地,千亩大球盖菇示范基地,千亩烟叶生产基地,千亩超级稻生产基地,百亩蘑菇生产基地,百亩红梢苦竹培育基地,百亩台湾金丝竹培育基地,35万只福缘兔业养殖基地等。

高桥镇工业起步较早,企业为集体、股份制、私营等多种经济成份并存共同发展。2006年,高桥镇工业企业达到103家。其中销售收入10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3家,500万元以上的3家,200万元——500万元的10家。全镇形成了造纸及纸制包装业、水电业、木竹加工业等三大工业经济的主导产业。造纸规模达到万吨以上,其中低定量牛皮箱板纸曾获得部优、省优产品。纸制包装业有五条生产线,年规摸总量达到1000万平方米,在省内有很大的销售市场。小型水电形成一定规摸,总装机容量6325千瓦,与县大电网联网,满足工农业生产需要。木竹加工主要以深度加工为主,品种有竹胶板、细木工板、木胶板、具城材板等。年生产规模2万立方米左右。碳化硅冶炼及制品也初具雏形,品种有微粉系列、建筑用管桩端头板、还原灌等,恒升碳化硅有限公司被省企业局授予碳化硅金刚砂技术中心“省级乡镇技术中心”。碳化硅金刚砂被命名为“福建省乡镇企业名牌产品”称号。

区域优势:

高桥镇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投资环境良好,于1998年经县计划局批准,高桥镇洋芜山工业区规划总体规模600亩,2003年通过省建筑工程学院设计完成。工业区紧靠304省道和京福高速公路旁,位置优越,目前,已进入招商阶段,高桥镇将欢迎各界能人参加开发投资,并给予开发让利。为了加快高桥镇经济发展,提高高桥镇经济总量,今后五年,继续以项目发展为主导,借助京福高速公路的交通便利优势,搭好招商引资平台,做大做强工业,鼓励引导民间资本参与融资,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做好“筑巢引凤”这篇文章,全面推进我镇经济社会的发展。

产业园区:

新坡绿农土鸡养殖基地:位于高桥镇新坡村,距集镇1公里,系高桥镇经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引进的生态养殖项目。该项目于2008年1月落户,以野外放养土鸡、鸡粪收集发酵养鱼为主,规划面积150亩,分为生活管理区、集中饲养区、野外放养区、牧草种植区和水产养殖区等5个单元。目前,已投入资金30万元,完成生活管理区、鸡舍以及50亩野外放养区的建设,引进土鸡6000只,预计年出栏土鸡2万只,产值160万元。下阶段,新坡绿农土鸡养殖场将新建鸡舍2座,种植青饲料20亩,扩建鱼溏5亩,逐步形成“禽-渔-草”立体生态产业基地。

高桥镇千亩黄花菜基地:是高桥镇开展土地流转工作以来,首个引进的规模农业种植基地。该基地是外出经营沙县小吃回归农民黄连发从国家重点农业龙头企业——湖南映武黄花集团有限公司引进种植技术及种苗创建的,现已成立“兴丰”黄花菜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流转土地1005亩,流转期限20年,涉及农户110户。该社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方式,建立起了一个集种植、加工、观光为一体的千亩黄花菜产业项目。项目总投资700万元,分两期完成:第一期通过两年时间(2006年12月-2008年12月),投入资金400万元,建成规模1000亩的黄花菜种植示范基地,同时完成路、沟、渠等基础设施建设;第二期(2008年-2009年)继续投入资金300万元,完成500平方米保鲜厂房和加工生产线建设。

黄花菜又名金针菜、萱草花,属当年种植多年生草本植物,其以花蕾干制品供食用,对人体具有催眠安神之功效;其根、叶可入药,是一种菜药兼用的名贵珍稀蔬菜,采摘期在每年的5月至8月,经济效益可观。千亩基地建成后,盛产年份可产新鲜黄花菜35万公斤,实现产值400万元。

福缘兔业养殖基地:位于高桥镇官林窠村,距集镇3公里,是高桥镇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引进的重点农业龙头企业。该项目由外来投资者邓方赢会同当地5位农民投资兴建,流转期限15年,涉及农户15户。该项目于2007年3月落户,分二期建设。一期建设300亩,分为生活管理区、集中饲养区、野外放养区和牧草种植区等4个单元,其中:生活管理区和集中饲养面积60亩,野外放养区面积40亩,牧草种植区面积200亩。目前已完成一期建设,共投入资金400万元,完成了基础设施、野外放养区以及13000个种兔笼位的兔舍建设,引进种兔5000只。二期规划面积30亩,建设一个年可加工肉兔50万只的生产车间,主要加工糟兔、板兔、兔肉丸等系列产品,预计年产值达5000万元。该基地建成后,存栏种兔可达1万只以上,年可供种兔1.5万只,年产商品兔35万只,将成为省最大规模的现代养兔场。

福缘兔业开发公司将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引领周边5个行政村215户农户发展肉兔养殖,使之成为我镇农民增收的又一渠道。目前,该公司通过土地流转,在邻近的官庄村已发展青饲料基地300亩。

高桥镇惠丰生态农庄:位于高桥村后坑,距高桥镇集镇所在地3公里,紧临沙将公路,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空气新鲜,更有天然泉水长年流淌,既适宜旅游,也适合于水产、畜禽和作物的生长。惠丰生态农庄是高桥镇通过土地流转,开发利用抛荒山垄田引进的项目,引进泉州籍业主姚双清和高桥本地业主王辉煌等合作,与73户农户签订了20年的土地流转协议。该项目规划总面积300亩,分为种养、休闲、等功能区,计划投资300万元,分二期进行建设。目前,第一期已开发抛荒山垄田200亩,投入资金100万元,完成山塘、鸭棚、孵化室等配套设施建设,投放白鲳、花鲢、鲤鱼、草鱼等鱼类7万尾,引进种鸭5000羽、蛋鸭3000羽,种植甜橙、山梨等果树100株,当年可实现产值290万元。第二期计划投入资金200万元,完成餐饮区、垂钓活动区、休闲小别墅及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建设,继续引进蛋鸭3000羽、肉鸡3万羽、肉鸭50万羽,开发果蔬种植区面积20亩。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集种养、餐饮、休闲于一体的现代生态农庄。

为推进农业朝规模化经营,提高土地经营效益,自2006年开始,高桥镇主动配合、支持官林窠村主任罗可炳从三明兴农生态有限公司引进大球盖菇菌种及栽培新技术,通过土地流转形式,利用冬闲田建立了大球盖菇百亩试种基地,自2007年2月份采摘以来,平均亩产大球盖菇2500公斤,实现产值5000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推动生产基地朝规模化方向发展,高桥镇积极扶持基地带头人组建了“裕农”菌业合作社,该合作社从2007年冬以来,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的形式,投资200万元,从140户农户中流转冬闲田700亩,山地20亩,建立了690亩大球盖菇生产示范基地和占地15亩的深加工厂房。该加工厂除了消化基地生产的大球盖菇外,还从建殴、将乐、连城等周边10个县、区大量收购一次盐水菇,进行二次盐水成品菇加工,产品主要销往德国、意大利、新西兰等国家。今年3月,该合作社与厦门莱英达贸易有限公司达成长期合作协议,计划投资300万元,引进大球盖菇精加工生产线,进一步提高产品附加值。项目投产后,年可加工盐水菇3000吨,实现产值1800万元,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210人。目前,该项目已动工兴建,同时,出口二次盐水菇1020吨,创产值600万元。

16 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高桥镇

高桥镇位于内江市东兴城区东北,海拔高度:322米。东与男家镇,柳桥乡相邻,南接郭北镇,西毗东兴街道,胜利镇,北抵双才镇。地处内高内吴公路与内江市区交汇处,距东兴城区6公里。1992年7月由原松柏乡,三溪乡撤乡合并新建立高桥镇。镇政府驻高桥,辖16个村,一个居委会,134个社,总人口30233人(其中农业人口27704户人),幅员面积33.7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4825亩,粮食作物以产稻谷、小麦、玉米、红薯为主,经济作物生产甘蔗、花生、油菜、蔬菜。拥有17户以造纸、塑料加工、铸造、制鞋为主的企业。

高桥镇下辖村:

油坊村 松柏村 凤庙村 高桥村 双烈村 大明村 圣林村 晒峨村 陡坎村 桐麻村 三溪村 楠桥村 谢冲村 晏湾村 跳墩村 般若村 高桥镇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30107

男 15223

女 14884

家庭户户数 7605

家庭户总人口(总) 29633

家庭户男 14945

家庭户女 14688

0-14岁(总) 6731

0-14岁男 3499

0-14岁女 3232

15-64岁(总) 21134

15-64岁男 10647

15-64岁女 10487

65岁及以上(总) 2242

65岁及以上男 1077

65岁及以上女 1165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29001

17 辽宁省葫芦岛市南票区高桥镇

简介

高桥镇地处葫芦岛、锦州西部工业城市之间。依山傍海,是中国辽西走廊上一座新兴的沿海经济开发区。它北靠虹螺山,南临渤海湾。镇政府驻高桥,辖3个社区居委会:站前、东街、西街;15个村委会:高桥、高丰、高桥城子、朱家洼、甜水河子、万家屯、四方台、季家屯、孙家屯、颜家屯、王善屯、杜家屯、九股屯、新民屯、苗家屯。总面积为57.3平方公里,人口3.2万人,是历史商贸重镇。

高桥经济技术开发区坐落该镇,这里有极便利的交通优势,京哈铁路、102国道横贯境内,京沈高速公路出口设在高桥东侧与102国道相接。高速铁路与高速公路并列,距锦州机场30公里。

境内自然资源丰富。有充足的水电和配套的城市基础设施。有较大的商贸集市,又临近医巫闾山、笔架山、兴城、北戴河等旅游胜地。

境内工业门类齐全,其中食品酿造行业有荣获三届国家银牌的“高桥牌”陈醋,省、部双优的“锦港牌”海鲜原浆虾油,获国际博览会奖项的清淡型小菜。最近又研制开发6种电磁波产品,厚金属加热器、磁波热水器等正在投产并与有关部门加紧运作,前景良好。

高前镇原属辽宁省葫芦岛市连山区,2011年划归葫芦岛市南票区。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28251

男 14312

女 13939

家庭户户数 8864

家庭户总人口(总) 28009

家庭户男 14093

家庭户女 13916

0-14岁(总) 5327

0-14岁男 2734

0-14岁女 2593

15-64岁(总) 20802

15-64岁男 10588

15-64岁女 10214

65岁及以上(总) 2122

65岁及以上男 990

65岁及以上女 1132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25244

18 山东省沂水县高桥镇

简介

高桥镇位于山东省沂水县县城北20公里,东与善疃乡为邻,西与诸葛镇相连,南与道托乡接壤,北至沭河南岸与马站、沙沟两镇相望。总面积120平方公里,耕地5268公顷,辖60个行政村,18193户,6.07万人。

沿革

高桥镇政府驻地高桥村。相传高桥南宋末期建村,因村北一长7米、高4米的石拱桥而得名。1942年前为沂水县第二区所辖地。1949年8月沂北县与莒沂边合并后,为莒沂县高桥区。1958年9月成立高桥公社。1985年9月,改称高桥镇。

遗址

东郓故城遗址

位于徐家荣仁村,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春秋时期,鲁国有二郓邑。一在今沂水县北,公元前616年,季孙行父所筑。鲁、莒屡次争夺,称“东郓”。一在今郓城县东,公元前588年鲁成公所筑,称“西郓”。1965年前后,此地曾出土一批鹿角、马镫、石刀、砚台、坛子、盘子、碗等文物。经考证,古城遗址东西400米,南北500米。传说齐、楚两国为争夺城池,此处曾发生一场激战。

团山汉墓群遗址

位于高桥镇团山村南和西南两处。村南500米处有南北并排3座墓葬,当地群众称为“三崮墩”。西南岭上7座墓葬,“文革”中有6座被挖去封土,仅存1座封土高6米,周长150米,群众称为“王坟”。已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刘家山宋村汉代文化遗址

镇内刘家山宋村,有很多圆形古墓,曾出土了宝剑、铜镜、瓦罐等文物。经考证,此处曾经是汉朝的一个大村落。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沭水街村

坐落在沭河南岸,西靠南北通渠青沂大道,据载大道始建于金天会五年(1127年)。沭水街四面靠山,周遭环水。南有梨山,西有母住山,北有砚台山、笔架山,东有九头山;北靠沭河,西有鸭子汪,十二莲汪连成一片,汪内都有水桶粗的喷泉,水花四溅,莲荷相映,鹅鸭戏水,一派水乡景象。西南向来水,经南门奔东门流去;东南方来水,径直奔向东门。两股水都流经双龙桥下的沭河水道,自然形成了一圈护村河。

沭水街村西有古驿站,附近有“官店林”。其中一座大墓内有铁缆吊着的两口棺木,墓地两侧有红、绿两株芙蓉树,树干一人合抱,花开时节,红绿相配,霞光映射下,紫气冲天,一片祥瑞景象。沭水街有四大门,都是大块青石地基,青砖门洞,门楼檐下挂3个瓮大的宫灯,夜来灯燃,几十里外都能看到。门楼垛口或墙顶上架着大炮12门。沭水街今存有宋朝、清朝石碑百余通,仅观音堂就有几十通。村南有4座石狮,村北官铺汪处有两面石鼓。据老人传说,在元朝时官方在此设一“小四衙”,管理沭水街一方事务,以后此地成了官家的草料场。

沭水街双龙桥

驰名大江南北,曾被著成评书《响马传》,民间广为流传。其中一节说罗成打破龙泉寺,鸭子江搬兵路过双龙桥,大战三天三夜等。双龙桥上原有一块灵石,上面刻有两条乌龙,因此得名双龙桥。传说通过观察乌龙表面颜色变化,可以预测天气。双龙桥东百米处有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所建牌坊一座。牌坊实为一块碑,碑分两块,高3米。顶部刻有二龙戏珠,微妙逼真;中间有“圣旨”二字;下部书写“巾帼贻徽”四字,遒劲有力。碑身左边书:钦命翰林院侍讲编修提督山东学政。

名泉

九头山西坡有清泉名为马蹄泉;东坡半山腰间一清泉名龙泉,泉眼如碗口,泉水喷涌而出。传说一小白龙因犯天条被绑在南天门外候斩,被太白金星所救,贬在此泉,故名。龙泉附近建一道观,原名“碧霞观”,观内供奉碧霞仙子,香火极盛,有道士十多人。洪武年间,一游僧至此,改名“龙泉寺”,成为佛教场所。后经扩建,占地十多亩,四面红墙、绿瓦,古树参天。

观音堂庙宇雄伟,堂内菩萨面北背南,称倒坐观音。观音堂大殿前有一方石,石上画有棋盘。传说能记载东海水平数据,老人们称为海志子。沭水街龙泉寺、观音堂两处庙宇的泥塑文物极为罕见,具有极高艺术的价值。旧时,沭水街一年两次山会,各地商家云集。货品有苏杭绸缎,江浙木梳、水粉,黑龙江山参、鹿茸,青海、四川、新疆各地药材。

孟母庙

位于龙泉寺东南,今存一株伞状的奇松。相传孟母择邻而处,曾来此教子养性,在山前种下一棵葫芦。葫芦根深叶茂,秧爬满山。沂山百丈崖古洞内一修炼者,夜晚打坐时,见东南下紫气冲天,知有宝物出现,来到孟母处,见是葫芦放光,用手一掐,不到成熟期,即返回沂山。几日后铁拐李从此路过,见葫芦宝气冲天,住足一摸正好成熟,顺手摘下,挂在腰间,飘然而去。

特色

戏曲

从清朝到1950年代前,沭水街都是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南来北往的客商云集,东西两街商家字号达几十家。商家们以唱戏来聚集人气,促销货品,也发展繁荣了戏曲文化。大年过后,正月初五唱到正月十六,此后每逢节令必唱。其中仅沭水街戏班就能演唱京剧60出。《白蛇传》《梁祝》《打鱼杀家》《美人计》《杜十娘》《监江驿》《凤还巢》《苏三起解》《三堂会审》《拾玉镯》等。吕剧有《小姑贤》《王定宝借当》《墙头记》等。

沭水手绣

是传统的手工艺品,最早发源于镇驻地北3.5公里沭水南岭村。多年来,当地女红好的姑娘、媳妇们,在田间地头小憩时,即掏出针线,缝制一些绣球、荷花、燕子、鲤鱼、蜈蚣等传统小玩具。每逢年节喜庆,拿来馈赠亲友。下至幼女,上至老妪,都能飞针走线。当地孩子是在手绣作品陪伴下长大的。出生时,街坊好友即送来虎头枕道贺,男孩儿用红线,女孩儿用绿线。孩子们喜爱的布娃娃,都是自己妈妈、婶婶们做的。近年来,妇女们用布头、彩钱绣制的饰品已走向市场。农家妇女加入到手绣队伍,手绣品种越来越多,质量越来越好。1991年,高桥镇从事手绣的妇女达到2000多人。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和十月初八高桥山会,成为手绣工艺品的展销会。如今,高桥手绣工艺已形成祺榴、龙、凤、虎、荷包、牡丹、桃、燕子、蝴蝶、羊、兔、花篮、中国结等20大类、180多个品种,年产量达120万件。全镇手绣加工户发展到27个村,从业8000余人。产品远销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俄罗斯、美国等国家及国内部分省市。在2003年3月福州“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命名暨经验交流大会”上,高桥镇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手绣)之乡”。2007年,高桥手绣被市政府公布为临沂市首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19 陕西省紫阳县高桥镇

高桥镇位于紫阳县西南部,距县城26公里,因清代跨东、西权河修建的两座木凉桥而得名。全镇总面积为150.77平方公里。东接双桥镇,南与四川万源县庙子乡相邻,西连高滩镇,北邻芭蕉乡。辖11个村民委员会,94个村民小组,1个居委会,共有人口5382户20520人。有耕地30512亩(其中水田2472亩),有桑园近万亩,茶园6800余亩,有9个名优茶厂,年加工名优茶15吨。黄姜、杜仲、厚朴等药材以及核桃、板栗、生漆等经济作物都有一定规模。

镇情概况

高桥镇位于紫阳县西南部,距县城26公里,因清代跨东、西权河修建的两座木凉桥而得名。全镇总面积为150.77平方公里,东接双桥镇,南与四川万源县庙子乡相邻,西连高滩镇,北邻芭蕉乡。辖11个村民委员会,94个村民小组,1个居委会,共有人口5382户20520人。有耕地30512亩(其中水田2472亩),有桑园近万亩,茶园6800余亩,有9个名优茶厂,年加工名优茶15吨。黄姜、杜仲、厚朴等药材以及核桃、板栗、生漆等经济作物都有一定规模。

经济状况

二00二年我镇已退耕还林8395亩,粮食总产量为5455吨,人均280公斤,工农业总产值3559万元,人均纯收入1277元。

地下矿藏丰富,主要矿藏有煤、钛磁、硫铁、板石、大理石,已在开发的有煤和板石。待开发的矿产有钛磁、硫铁、大理石等,其中钛磁矿储量达10014万吨、二氧化钛533万吨,且伴生矾磷多种有用矿种,综合回收效益大,属全国大型矿床,具有极大的开采价值。镇内已建成砖厂一座,年产红砖1500万匹;有煤矿四个,年产煤10万吨;有板石厂一个,年生产板石3万平方米。

近年来,我镇干部学习白河精神,充分发扬“三苦四实”作风。计划三年内养蚕达5000张,名优茶产量达40吨,养羊总量达20000只,养猪总量达30000头,户均出栏商品猪6头。促使钛磁铁矿尽早开发利用及农贸市场的建成。

五年来,全镇固定资产投资由250万元提高到3300万元,增长了12倍;粮食总产量由6375吨提高到7886吨,增长了23%;农业产值由5428万元提高到12545万元,增长1.3倍。工业产值从1687万元提高到3930万元,增长1.33倍。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170元提高到4452元,增长了1.1倍;劳务收入由300万元提高到2200万元,增加了6.3倍。

农业

农村产业快速发展,综合实力全面提升。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茶桑畜药产业规模逐年扩张,经济效益不断增加。产业化建设初步突显。

茶园面积由2006年的5000余亩增加到2011年的12000余亩,其中,精品茶园400亩,丰产密植茶园3000亩,改造低产茶园4000亩。截至目前,全镇共有8个名优茶加工厂,年加工鲜叶1500吨,茶叶产量从2006年的84吨,增长到2010年的288吨。其中,名优茶120吨。产值从2006年的200万元,增加到2010年的1800万元。蚕桑产业持续发展,年养蚕2500张以上。

成功实施了东桑西移项目,新建标准桑园5000亩。推广使用方格簇10万片。畜牧产业大幅上升,通过实施强村大户带动战略,建设畜牧强村4个,畜牧产业大户60户。生猪年出栏达到21000余头,家禽出栏达到 6万余只。新兴产业势头良好,累计新建厚朴园6万亩,镇内厚朴面积达到7万余亩,厚朴种植基地打造成型。每年规范种植魔芋2500亩以上,发展种芋100亩,新建魔芋加工厂1个,实施了订单种植、保护价收购;基本实现了山上种植,门前出售。

旅游业

旅游新村建设开局良好。以裴坝苍鹭栖息地、集镇廊桥和兰草水产养殖为依托的旅游新村建设初具规模,新培育农家乐3家,实施了200余户民居改造,村容村貌大大改观。

工业

工业经济健康发展。五年来,高桥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工业强镇的重要手段来抓,努力净化招商引资环境,全力服务企业生产,先后引进外地客商投资铁矿开采、大鲵养殖、水电开发、木材加工等领域,总投资额达到7750万元,工业产值逐年递增。

基础建设

重点加大农村公路、人畜饮水、农田水利、电力通讯等项目的争取和实施力度。五年来,累计新修农村公路115公里,硬化公路80公里,新修3座公路桥,两座吊桥,15座便民桥,农村公路网络建设基本形成,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目标,极大方便了群众出行。

新建移动、联通基站4个,实现了移动通信全覆盖。改造农村电网103杆公里,实现城乡用电同网同价。新建饮水工程15处,解决5100余人和8600余头牲畜饮水难问题。严格管护19699亩退耕还林面积,完成土地综合治理150亩,保护基本农田3万余亩。完成“丹治”一期工程,新修河堤4600米,完成生物工程造林18000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0平方公里。

“7.18”灾后重建取得决定性胜利。累计修复农村公路214处69公里,维修校舍7所21间,完成灾民建房223户848间,截止今年一季度末已全部搬入新居,群众生产生活基本恢复正常。

新农村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人居环境得到改善。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方针,捆绑项目资金1655万多元,集中开展主导产业、基础设施、家居环境和社会事业等方面建设,分别完成兰草、裴坝新农村建设任务,在龙潭、何家堡、板厂、铁佛推进了扶贫重点村建设,在深磨完成了特困村建设。

社会事业

1、困难群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基本建立,惠民政策落到实处。五年来,高桥镇党委政府着力研究解决弱势群体生活困难问题,建立了规范的最低生活保障评审申报制度,各项惠民政策全面落实。全镇共落实农村和城镇低保覆盖1060户2215人,累计发放最低生活保障资金420万元,实现了弱势群体应保尽保。五保户在提高分散供养水平的基础上,新建的集中安置点住房进度过半,下半年可竣工投入使用。城乡低保、种粮直补、良种补贴、退耕还林等惠农资金实现足额、及时、公平兑付。

大力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五年来,共实施创业培训5000余人次,每年组织劳务输出5000余人次,实现年劳务收入2200万元以上。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对经济建设促进作用十分明显。

2、计划生育工作常抓不懈,奖抚政策全面落实。全面落实人口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进一步完善了基层基础工作,规范了社会抚养费征收程序,加大计划生育经费投入,加强了流动人口的管理及计划生育工作队伍建设,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和服务水平,通过创建人口和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活动,稳定了低生育水平。五年来,全镇人口出生率保持在10‰以内,计划生育率在98%以上,多孩出生率在3‰以下,节育手术到位率达100%。育龄妇女重点“三查”对象到位率达到100%。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以内。同时,全面落实了计划生育奖励抚助政策,累计发放奖励扶助金50万元。大力推行计生利益导向机制,倡导少生快富奔小康思想,切实转变了群众的计划生育观念,优生优育目标得以实现。

3、文化、教育、卫生事业不断发展,各项工作齐头并进。在两基攻坚达标基础上以创建市级教育乡镇为平台,乘冲刺省级教育强乡镇之机,修建4所学校校舍16间,维修6所学校校舍20间,改善了教育教学环境和生活条件,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保学控缀工作成效明显,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8%以上,缀学率控制在2%以下,毕业率达到98%,高考上榜人数连创新高,累计向各类高校输送优秀毕业生300余人。新修了文化活动场所,丰富了干部群众的文化生活。文化站建设进度加快,兰草、铁佛等村的农家书屋对外开放。农村医疗卫生条件极大改善,以人人享有基本卫生服务为目标,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从空白到走向规范,农民参合率长年保持在93%,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有效缓解。镇中心卫生院门诊住院大楼建成投入使用,规范建设了村级卫生室11个,群众医疗保障水平有新的提高。林权制度改革和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顺利完成。

4、和谐社会建设力度不断加大,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稳定第一责任”,始终把确保一方平安作为我们的首要任务来抓,逐步加大对综治工作的投入,深入开展“五五”普法活动,强化公民法律意识,“平安高桥”创建工作成效显著。进一步完善了公安、司法、综治、调解、信访等一系列防控体系,强化了社会管理,健全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网络,深入开展社会矛盾大排查、大走访、大调处工作,及时化解群众矛盾,积极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巩固信访“三无”镇成果;加强“平安高桥”建设和“两率”抽查,营造全民共建“平安高桥”的氛围。先后开展了“天眼工程”和“清网行动”,打击违法犯罪和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继续推行 “一帮一”刑释帮教工作。深入落实安全生产和防汛防滑工作,重点强化安全检查和监管,严查农用车、摩托车违章载人,加大了对煤矿、非煤矿山和道路交通安全、食品药品安全、校园安全的检查整治力度。完善了对民爆物品的审批、使用和管理制度。落实防汛防滑工作责任,在暴雨洪灾等自然灾害中,实现了人员零伤亡和财产损失最小化目标。确保了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居乐业,为打造平安高桥、和谐高桥奠定了基础。

总体目标

到2015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到3.5亿元;财政收入超过3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以内;农村小学适龄人口入学率、初中生在校巩固率保持在100%,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100%;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覆盖率达到100%,农村人口参合率达到93%以上;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控制在1%以下;村务公开、政务公开、财务公开率达到100%,90%的村级党组织达到“五好”标准。

优化投资环境,推动重点项目实施

今后五年,我镇始终要把优化投资环境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一是要强化农村政策法规宣传教育,着力解决群众思想认识上的问题,形成人人自觉维护投资环境,个个为经济发展出谋划策的良好氛围。二是要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在今年村级两委班子换届中,镇党委要坚持公开、民主、合法、择优的原则,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人选进村两委队伍,配好配强村级班子。三是改进工作方法。通过干部和企业代表与群众交心,建立企业和群众的紧密关系,解决群众最关注的热点问题,为项目的顺利实施铺平道路;四是严厉打击破坏经济发展环境的人和事。对阻碍经济发展环境的行为,严厉处理,杜绝“行政不作为、乱作为、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问题。通过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促成双龙和板厂钛磁铁矿、裴坝木材加工厂等工业项目尽快落地、开工、投产。

夯实基础设施,筑牢经济发展基础

1、大力发展农田水利。结合第一次水利普查成果,继续搞好我镇水利工程维修,加大基本农田保护和农田修复,争取“丹治”二期工程尽快实施,加快小流域治理,确保农田灌溉用水和人畜安全用水。

2、重点发展交通与能源。继续实施通畅工程和通村到组公路建设,优化路网结构,农村通组公路从现在的45%上升到80%,改善全镇交通运输条件;进一步落实村级公路养护责任,使全镇村组公路得到全面养护;大力推广使用沼气能源,结合农户“五改三建”,推进家居环境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村卫生状况;加大农村电网改造力度,农村电网全部改造完毕。实现城乡用电同网同价,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

3、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完成高桥集镇规划编制修改工作,争取国家小集镇建设项目,完善集镇道路、供排水、农贸市场等配套设施。进一步实现街道绿化亮化美化。建成下街公路桥,打通环绕集镇公路,拉大城镇建设骨架,建设两个新区,发展成为功能齐全的文明集镇。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大力实施通信、有线电视入户,全面提升信息网络质量,提高广播电视、宽带网络普及率。

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农民增收步伐

1、稳定传统产业,发展现代农业。稳定粮食生产,从粮食安全的高度出发,实行良种良法,全面推广农业新技术。要加快农业产业升级,进一步完善立体农业发展路子,重点发展茶、桑、畜、药等特色产业。在“低山茶叶、中山魔芋蚕桑、高山药材”区域布局上狠下功夫,实现集约生产和规模效益。继续实施“科教兴镇”战略,巩固茶叶生产在农业产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加大茶叶基地建设力度,扩大全镇茶叶生产规模,提高科技含量,到“十二五”末,全镇茶园面积稳定在12000亩以上,产量达到400吨以上,其中名优茶达到200吨以上。巩固蚕桑产业,扩大畜牧产业。继续发挥畜牧产业优势和潜力,实施强村大户带动战略,大幅提高畜牧业产值。扩大药材生产,建设标准化厚朴园基地,实现山更绿,水更清,人更富的目标。积极发展魔芋产业,加快大鲵养殖,成功培育新型产业。继续推行“一村一品”格局,使主导产业建设有质的提高。

千年古镇-双木桥

高桥镇是一个千年古镇,镇上有两座清朝乾隆末年修建的名桥"双木桥"。高桥镇四面环山,在镇子的中间有一条清澈透底的河流--权河。这里有乾隆末年承建现仍保存完好的"双木桥",一座叫东河桥,一座叫西河桥。据《紫阳县志.建置志》载"高桥,在县南内权河,一跨西河,一跨东河,乾隆末杨道仁建,嘉庆九年周桂重建。道光三年周泰兴倡建石桥,道光七年庞泰然捐修西河桥。十二年周一刚捐修东河桥,光绪乙己年武生金玉堂,左伦忠词募补修。"东河桥造型独特,全是木式结构,廊盖桥洞,跨度约15米,高约10米,西河桥造形别致,也是木式结构,也是廊盖桥洞,跨度也约15米,高约8米,高桥镇因双木桥而得名"高桥",镇街在两桥岸边依山傍水而建。居住在东河桥和西河桥两岸的居民约有两万余人,住在双木桥两岸的一位年过八十的老人曾对我说:"两座木桥年代久远,风吹雨淋,1982年曾翻盖补修,才保持到完好如初,这是咱们千年古镇高桥的宝桥!"权河水清清冽冽地从那遍布斗大的乱石滩里流过,哗哗啦啦地奔波了二三十公里后汇入了紫阳县最有名的河流任河里。

20 云南省武定县高桥镇

云南省武定县高桥镇

简介:高桥镇地处武定县镇西边,距县政府所在地40公里,到县道路为柏油路,交通方便,距县40公里。东邻近城镇,南邻猫街镇,西邻白路乡,北邻插甸乡。辖高桥、海子、花桥、老滔、唐家、勒外、马鞍、大村、石腊它、高姑拉、树沟、庄良、己梯、小河、弯腰树、尼嘎古、西菊拉17个村委会。现有农户8583户,有乡村人口34968人,其中农业人口34968人,劳动力23699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6829人。 全镇国土面积404.6平方公里,海拔1920米,年平均气温19℃,年降水量800-1000毫米,适合种植水稻、玉米、烤烟等农作物。有耕地面积35625亩,人均耕地1.02亩,林地436723亩。200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179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12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

21 镇江市丹徒区高桥镇

镇江市丹徒区高桥镇,三面环江接壤扬州,行政区划属于镇江市,方言近扬州,皮革业历史悠久,现如今被称作中国雪地靴之乡。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1:5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