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高坡村
释义
1 云南昆明市官渡区阿拉彝族乡辖村

村貌高坡村隶属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阿拉彝族乡,地处乡政府北边,距乡政府所在地8公里,到乡政府道路为柏油路,贵昆铁路、贵昆公路、昆明机场高速公路、昆明东绕城高速公路均从境内通过,距市区13 公里。东邻大板桥镇,南邻阿拉村委会,北邻金马街道办事处。村内有风景秀丽的山场和依山伴水的铜牛寺水库,环境优美。村辖金马村、小高坡村、大高坡村、小普莲村、三瓦村等5个村民小组。 截止2006年底,有农户573户,有乡村人口1970人,其中农业人口1970人,劳动力1223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796人。

村情概况

全村国土面积17.25平方公里,海拔1947.5米,年平均气温14℃,年降水量900毫米,适合种植葡萄等农作物。有耕地面积1391亩,人均耕地0.7亩,林地17028 亩。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699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462元,以种植葡萄为主,葡萄面积达1099亩。

自然资源

全村现有耕地总面积1391亩,人均耕地面积0.7亩,主要种植葡萄等作物;拥有林地17028亩,其中经济林果地120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 .61亩,主要种植葡萄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200亩,其他面积7256亩。

基础设施

截止2006年底,该村已实现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无路灯。全村有573户通自来水、通电,占农户总数的100%;有501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562户(分别占农户总数87%和98%);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480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458户(分别占总数的84%和80%)。

该村到乡政府道路为柏油路;进村道路为水泥路面(水泥路、柏油路、弹石路或土路);村内主干道均为硬化的路面;距离最的近车站1公里,无集贸市场。全村共拥有汽车94辆,拖拉机17辆,摩托车10辆。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1034.5亩,有效灌溉率为74%,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25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07亩。

到2006年底,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1户:装有太阳能农户253 户。全村有5个自然村已通自来水;有5个自然村已通电;有5个自然村已通路,有5个自然村已通电视;有5个自然村已通电话。该村农户住房以砖混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270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104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199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还有0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

农村经济

该村200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36997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241万元,占总收入的0.007%;畜牧业收入192万元,占总收入的0.005%(其中,年内出栏肉猪数量达5857头);渔业收入7万元,占总收入的0.0001%;第二、三产业收入36557万元,占总收入的98%。农民人均纯收入4462元,农民收入以种植葡萄等为主。

特色产业

该村特色产业为葡萄,主要产业是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和饮食服务业等2006年葡萄销售总收入206 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0.6%。该村发展 葡萄 特色产业,计划大力发展无公害葡萄种植产业。拥有企业339个;专业合作组织1个,其中已经登记注册的有1个;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人数106人。

人口卫生

截止2006年底,该村有农户573户,共有乡村人口1970人,其中男性905人,女性1065人。其中农业人口1970人,劳动力1223人。该村以彝族为主(是彝族、汉族混居地),其中彝族1693人,汉族262人,其他民族15人。

到2006年底,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384人,占人口总数的19%;参加农村合作医疗1963人,参合率100%;享受低保56人,村民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乡卫生院,卫生所面积为300平方米,有乡村医生3人,该村距离乡卫生院5公里。该村建有公厕1个,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场地9个,建有村内生活排水沟渠设施个,人畜混居的农户88户,占农户总数的15 %。

文化教育

该村建有小学2所,校舍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拥有教师15人,在校学生283人,距离乡中学7公里。

全村建有文化活动室5个、宣传队2个,极大的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村务公开

全村村务公开项目主要有。主要以(粘贴公告、黑板报、会议)方式公开。

到2006年底,该村现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473 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2072亩。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年末集体总收入784万元,有固定资产631万元,年末集体有收益182万元,农村财务管理实行 委托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张榜公布方式公开财务。

基层组织

该村建有党支部5个,共有党员108人,少数民族党员94人,其中男党员75人、女党员33人。该村党支部2002年被阿拉乡党委评为先进基层党总支;2003年被官渡区委评为先进集体等。

村委会由(支书、主任、副主任等)组成,下设金马村、小高坡村、大高坡村、小普莲村、三瓦村等5个村民小组。

该村建有团总支1个,团支部5个,共有团员94人。该村团总支2005年被评为先进基层团总支;2006年被评为红旗团组织先进集体等等。

人文地理

高坡村委会位于昆明市以东,毗邻320国道及贵昆铁路,交通十分便利。村内主干道柏油化,水、电配套成网,用电户、安全饮用水普及率达100%,通讯设施健全,水资源极为丰富。村内建有由东方艺术社陈香梅女士授牌的近300多年历史的定风寺,是民族文化遗存的产物。全村共有农业人口1970人,其中彝族1693人,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村。彝族是中国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少数民族之一,农业是广大彝族地区的主要经济部门,"高坡优质葡萄"在当地也是小有名气。彝族支系繁多,当地以撒梅人为主。撒梅人民能歌善舞、民风淳朴,民居别具一格,彝族服饰更是绚丽多彩。"火把节"是彝族的狂欢节,"火把节"一般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至二十六日晚上举行,是彝族盛大的节日。当夜幕降临后,人们挥动火把,成群结队绕村串寨,翻山过田,互相往对方的火把上撒松香粉,打火把仗,满山遍野照耀得如同白昼。在火把上撒松香粉,使火把扬起一股香气,表示一种美好心愿:后辈对老辈撒,是尊敬,祝福长寿;长辈对晚辈撒,是爱抚,祝愿吉利;同辈互撒,是亲密友爱;青年男女互撒,则是恋爱的开始。火把节一般欢度三天,头一天全家欢聚,后两天举办摔跤、赛马、斗牛、竞舟、拔河等丰富多彩的活动,然后举行盛大的篝火晚会,彻夜狂欢。

新农村建设

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各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施方案,高坡村委会各村小组投资180多万元,实施道路硬化10000多平方米,建设进入葡萄园便道2160平方米,改善了进出葡萄园的问题。各村小组还建设完成了文化室和老年人活动中心,极大地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为改善村内环境卫生,投资近5万元,建成了垃圾处理池11个,规范了垃圾的储运。购置、新增部分消防器材、安装消防栓,保障村民生命好财产安全。以三瓦村小组为试点,开展了关于新农村建设图文并貌墙画、标语、村容村貌简介宣传册等的制作宣传。通过以上改造建设,为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发展重点

由于资金短缺,基础设施相对滞后,在文化体系试点建设中,反应出科技含量不高、服务单一等问题。集体资金薄弱,道路及排灌设施等跟不上经济发展,制约了种植业的发展壮大。主要产业葡萄品种搭配不合理,造成上市期短,上市集中且不耐储运,应加大产业内部调整,合理品种布局,提升产品质量,延长产业链,促进农民增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稳定工作任务较重,要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村民综合素质,增加失地农民的就业率。

2 云南马龙县通泉镇辖村

村情概况

高坡村隶属于通泉镇桃园村委会行政村,属于半山区。位于通泉镇西边,距离村委会4公里,距离镇20公里。国土面积7.14平方公里,海拔2110米,年平均气温13.5 ℃,年降水量1050毫米,适宜种植粮食、烤烟等农作物。有耕地876.31亩,其中人均耕地.97亩;有林地4619亩。全村辖2个村民小组,有农户213户,有乡村人口919人,其中农业人口919人,劳动力581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504人。200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9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775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烤烟、林果为主

农村经济

该村2009年农村经济总收入391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62万元,占总收入的41.43%;畜牧业收入179万元,占总收入的45.78%(其中,年内出栏肉猪2250头,肉牛104头,肉羊717只);渔业收入5万元,占总收入的1.28%;林业收入5万元,占总收入的1.28%;第二、三产业收入21万元,占总收入的5.37%;工资性收入25万元,占总收入的6.39%。农民人均纯收入2775元,农民收入以烤烟、林果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25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44人(占劳动力的7.57%),在省内务工44人。

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2009年底,已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无路灯。全村有213户通自来水,有213户通电,有82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205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100%和91.52%);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162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157户(分别占总数的76.06%和73.71%)。 该村到乡镇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13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21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8辆,拖拉机2辆,摩托车32辆。

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31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667.9亩,有效灌溉率为76.22%,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567.7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63 亩。

该村到2009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54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3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167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3 云南通海县秀山镇辖村

乡村概况

高坡村隶属于秀山镇城郊村委会,位于秀山镇西南边,距离秀山镇政府2公里,到镇政府道路为水泥路,交通方便。全村国土面积1220亩,海拔1820米,年平均气温15.6℃。全村林地1100亩,共有经济林果地120亩。全村有农户164户,共510人,其中农业人口总数为491人,劳动力239人。2007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05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855元,农民收入以二、三产业为主。

高坡村今后发展的重点: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引导群众积极发展个体工商业,充分利用本村现有的土地(如:观音阁坝塘内20余亩坡地)资源,发展社员的住宅区,使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同时又解决了社员的住房困难。

农村经济

200年高坡村农村经济总收入30580000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4000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0.03%;畜牧业收入60000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0.24%。外出劳务收入20000元。农民人均总收入58971元,人均纯收入5855元。

该村村民的住房以砖混结构为主,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的农户63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的有81户。

2007年底全村拥有汽车8辆,没有拖拉机,摩托车30辆。

基础设施

该村目前已实现通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全村全部农户均通自来水;163户通电,163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160户;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140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130户。

该村进村道路为水泥路,村内主干道均为硬化的水泥路。全村装有太阳能的农户有150户。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3 5: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