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高密长公主挽歌 |
释义 | 基本信息【作品名称】高密长公主挽歌 【创作年代】唐朝 【作者姓名】上官仪 【作品体裁】五古 作品原文高密长公主挽歌 湘渚韬灵迹,娥台静瑞音。 凤逐清箫远,鸾随幽镜沉。 霜处华芙落,风前银烛侵。 寂寞平阳宅,月冷洞房深。 注释译文①高密:借指富贵之家、高门望族。 ②挽wǎn:挽歌:挽柩者所唱哀悼死者的歌。后泛指对死者悼念的诗歌或哀叹旧事物灭亡的文辞。 ③韬:掩藏。 ④娥台:对高密长公主的尊称。 作者简介上官仪(约608~665年1月4日)字游韶,陕州陕县(今河南三门峡陕县)人,家于江都。贞观初,擢进士第,召授弘文馆直学士,迁秘书郎。唐高宗时供职门下省,颇受高宗和武皇后的赏识。龙朔二年(662年),成为宰相。后来高宗不满武后跋扈,上官仪向高宗建议废后,高宗亦以为然,由上官仪草诏。武后涕泣陈请,事遂中缀,自此武后深恶上官仪。麟德元年(664年),上官仪被诛,家产和人口被抄没,其一子上官庭芝也同时被诛杀。中宗即位后,因上官庭芝女上官婉儿为昭容,对上官仪父子有所追赠,绣像凌烟阁,追封楚国公。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