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高美运
释义

高美运,北京人。为了养活身残的儿子和智障的孙子,七十岁的她独自扛起了养活一家人的重担。为了生计,她开了一家水站,成了石景山区杨庄中区社区里有名的“送水老太太”。

感人故事

送水老太难撑儿孙治疗费

慢慢地弯下腰,左手紧紧握住饮水桶的出水口,将饮水桶一点点倾斜,右手把住桶底,咬着牙用膝盖将水桶顶起。

年至七旬的高美运,为了糊养全家、为儿孙治病,每天都要重复这个动作近百次。40斤的水桶在这个只有75斤的老人面前,实在是太沉了。

为了生活 风雨无阻送水

为了养活身残的儿子和智障的孙子,七十岁的老人高美运独自扛起了养活一家人的重担。为了生计,她开了一家水站,成了石景山区杨庄中区社区里有名的“送水老太太”。

每天早晚都是送水高峰,不论是早上6点还是晚上10点,不论刮风下雨,只要顾客一个电话,老人便会送水上门。长时间的搬运,导致她的背驼得十分严重。

而她的口袋里还随时放着速效救心丸,“有时候骑着车送水,忽然就会觉得心慌,我就得赶紧吃点药”。

水站为家 没有像样家当

2010年10月20日下午,推开高美运的家门,首先看到的就是满地的饮水桶,对她来说,这是家,也是水站。家里连一件像样的家具和电器都没有,屋子一角的旧沙发也是她从外面捡来的。

十二年前,二儿子不告而别,至今音信全无,留给高美运的只有一个智力障碍的孙子。随后的一场车祸,又夺去了大儿子的肝和脾,导致其失去劳动能力。老人唯一的精神支柱——她的老伴,也在去年二月离开了人世。“没有什么词,比家破人亡这四个字更能形容我家的情况了。”说到这,老人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2002年,高美运在家开办了这个送水站,可令她没有想到的是,送水的重担竟然会落在她一个人的身上。“我不送水,这个家就真过不下去了啊。”

祸不单行儿孙无钱医病

高美运告诉记者,她自己每个月只有900元的退养金,大儿子和小孙子每个月能领到450元的低保,加上水站一个月能有1000元的收入,将近3000元的收入,按说省着点花也就够了,可偏偏就是祸不单行啊。

2008年小孙子的腿被电梯夹伤,“如果不做手术,以后就会变成瘸子”。高美运给记者出示了医院开具的病情诊断书和一张写有“预交费用一万元”的手术通知单。

拿着通知单,老人不断地叹气,“你说我孙子本来就是智障残疾,以后腿脚再不好,他可怎么活下去啊。”老人眼里第二次盈满泪水。

为了给小孙子和大儿子治病,老人想尽办法和别人借钱,但借到的钱,对儿孙的病来说,简直是杯水车薪。“我现在真是没了办法,我得给他们看病,让他们活着,这是我这个老太太现在唯一能做的。”

送水支撑全家 儿孙患重病

屋子里的白墙已经发霉,没有任何像样的家具,不透光的门厅里白天、夜里全靠这盏陈旧的日光灯照亮。

2010年7月29日,北京石景山区杨庄,年至七旬的高美运,为了糊养全家、为儿孙治病,每天都要重复这个动作近百次。40斤的水桶在这个只有75斤的老人面前,实在是太沉了。为了养活身残的儿子和智障的孙子,七十岁的老人高美运独自扛起了养活一家人的重担。

为了生计,她开了一家水站,成了石景山区杨庄中区社区里有名的“送水老太太”。每天早晚都是送水高峰,不论是早上6点还是晚上10点,不论刮风下雨,只要顾客一个电话,老人便会送水上门。长时间的搬运,导致她的背驼得十分严重。“真是干不动了,有时候真想把水站给关了,但再一看生病的儿子和年幼的孙子,咳,咬紧牙关再撑撑吧!”时隔一年半,记者再次见到家住石景山杨庄中区的七旬送水老人高美运,老人明显显得消瘦和单薄了许多,本应到了享受天伦之乐年纪的高美运老人仍然在为生计操劳着。

黑布褂、花短裤,白发老人刚刚骑着三轮车送水回来就马不停蹄的和光着膀子的儿子、孙子呼哧呼哧边走边喘的从厂家的送水车上往屋子里搬水,每桶水足有40斤重,家住一层,不到20平方米的屋内堆满了各种品牌的桶装水,没有电扇、更没有空调,连把扇子都找不着,闷得让人有些透不过气来,不过这一切在他们看来都已经习惯了。每次送水回来,咕咚咕咚喝下一大杯凉水,才真叫痛快,三口人一天就能喝完一大桶水。本来想把水站放手给儿子和孙子操持,由于儿子身体越来越不好,孙子还小,高美运老人不得不硬着头皮又挑起大梁送起水来。

每次从水厂进水的时候老人都要盘算一下手里的钱能够进几桶的,进少了不够卖的,进多了就没钱吃饭了。图片作者:芙翰/CFP

“太悬了,差点就去见老头子了,现在身体越来越不好了,每天都得吃药顶着。”老人念叨着。原来,几天前高美运老人刚刚因胸膜炎和脑供血不足休克住院,幸亏西城区职工服务中心的志愿者帮助老人垫付医疗费并帮忙办理住院手续,老人才得基本康复。从此之后,每周三志愿者们都会来老人家中帮忙进水、送水,一干就是一下午,帮了不少的忙。

“看人家这老太太多棒啊,都70了还能送水。”邻居羡慕的说。在外人看似“身体好”的高老太如今却是在硬撑着,虽说双手抱起一桶水走上一段路没有太大问题,但一路上也是又喘又咳、颤颤巍巍的,咬紧牙关为了就是能维持这个水站,用微薄的收入维持生计,以及为儿子治病。“最担心的就是儿子和孙子俩,儿子由于腹部积水肚子越来越大,一直想去医院看看但算来算去手里的钱还是不够,虽说都有‘一老一小’医保,但不是还得自个先垫钱不是,现在都不敢让他开三轮摩托去送水,好几次都是开着车就睡着了,曾经有一次还撞到了电线杆上。”

每天40至60桶水的送水量对于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不算什么,但对于这支“老、弱、病”的送水队伍来讲已经是超负荷了。不送,没有生活和看病的来源;送,已经有些吃不消了。真是令人纠结啊!

每天都要吃上一堆药的高美运老人一咳嗽就是好一阵,有的时候难受的趴在桌子上或是靠喝一大口冰水才能顶住咳嗽,本应进一步检查一下却又不舍得花钱。每次送水老人都得双手紧紧抱住水桶才得以缓步前进,随后又是一阵不停的咳嗽声。

采访后记

在采访过程中,老人家的电话一直没闲着,不断地有顾客打电话来要老人送水。为了不影响老人生意,记者没有做过多的停留。

老人把记者送到楼门口,握着记者的手说:“谢谢你们来关注我,这就让我觉得生活有希望。”

这一次,老人眼中的泪水终于流下。

真相调查

老太为给儿孙治病送水续:街道办称其月入3千

高美运和儿子不满邻居称其“骗钱”,称“他们嫉妒,眼红,所以诬陷”。石景山八角街道办事处负责人称,高美运全家今年1至10月收入3万元,期间儿子和孙子的药费共计1217元,其中个人承担532元。

■ 关注动机

近几年,“送水老太”高美运的故事被各大媒体报道:在石景山杨庄中区,七十岁的她靠运送桶装水养活身残的儿子和智障的孙子。众多市民向她伸出援手。近日,爱心人士从媒体得知“送水老太”无钱给孙子治病,再次提供帮助。老太感动了好心市民,却遭到邻居质疑,陷入冰火两重天。对此,其所在的街道办发布情况说明称,高家月收入3000元,基本生活有保障。

本报讯 近日,高美运送水养家,孙子患病无钱治疗的遭遇经媒体报道后,短短三天就收到爱心市民的捐款超10万元。不少网友称被“送水老太”的坚强打动。

昨日,高美运所在的石景山区杨庄中区,居民们却提出质疑,指高美运有意找媒体报道,以达到募集捐款的目的。高美运则表示,因为得到众多好心人资助,导致邻居嫉妒和诬陷。

昨日,石景山八角街道办发出书面说明,称部分媒体的报道与事实不符。高美运的家庭月收入约3000元,她本人及儿子、孙子都有医疗保险,基本生活完全有保障。

好心人受感动帮忙送水捐款

2003年,高美运在家里开办了送水站,给附近居民运送桶装水。近几天,高美运家里的客人络绎不绝。他们都是从媒体上得知“送水老太”的遭遇后,自发来看望高美运的。

昨日,高美运的儿子杨斌说,有一个昌平的网友,花400元打车来到他家,给他们送来1000元钱。昨日采访时,高美运家的电话响个不停。电话来自全国各地,打电话的人们在慰问高美运的同时记下她的邮政地址,表示要给她汇款。“70岁老人坚持送水,养活全家,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去帮助她”,来帮老人送水的一名网友说。

据相关媒体报道,截至昨日上午,老人在几天内已收到捐款10万元。

“每天送水近百次”被指不实

昨日,针对部分媒体的报道,21日,八角街道办发出情况说明称,高的儿子、孙子每月低保金共943元,老太有900多元退休金。三人都有医保。今年9月,儿子生病,其户口所在街道垫付5000元治疗费。高家水站送水基本是儿子、孙子来做,高美运并没有像报道的那样“每天送水近百次”。部分媒体称“高美运靠送水为生”的说法与事实不符。高家月收入3000元,基本有保障。

邻居“暗示”网友引发冲突

昨日,在高美运家,陈设简陋,但冰箱等电器俱全,屋内堆满水桶等杂物,桌子上放着网友送的盒饭。

几位居民对帮高美运送水的网友说:“你们都是傻孩子”。高美运的孙子和儿子因此与居民发生冲突。多位居民说,高家多次联系媒体报道,以谋得捐款。而高美运表示,邻居嫉妒,所以诬陷。

“街道办情况说明”摘要

某媒体报道中提到的儿孙无钱医病,经与金融街街道核实,该区已为低保人员办理大病医保。

报道中提到的高美运每天近百次送水,经与居民了解与事实有出入,送水基本是儿孙来做。

高家月收入约3000元,高享受退休医保,儿子、孙子的药费共1217元,自己仅负担532元。

■ 疑问

收入尚可却求助媒体?

从2006年开始,高美运的故事被媒体相继报道。居民们说,高美运夸大她家的困难。

居民马先生说,2008年其孙子杨一帆的腿部被电梯夹伤,他看到几天后杨一帆就骑着28自行车送水。居民质疑,为何两年后,媒体报道她家无钱给孙子治病。昨日,记者看到杨一帆的一条腿的膝关节肿胀。

此外,居民们称,杨一帆就读的石景山培智学校是书本费、学杂费全免的。每学年政府部门还会付给其家人300元就读费。并不需要高美运送水供孙子上学。“好心人的善款,究竟用到何处”?

居委会书记国女士称,高美运全家的户口在西城,高美运有退休金,其儿子、孙子都有低保,送水也有收入。街道、居委会也多次给予高家帮助。但是,高美运还是一再求助媒体,引起很多居民不满。

被指与邻居冲突不断?

昨日,在高美运所在的小区,多位居民表示不愿谈及他们一家。“没人敢惹他们。”一名大妈私下说,有一次,她把贴在电梯间的高家水站小广告清理了,随后,她家门口就被贴满了小广告。

居民马先生说,他曾订高家的水两年,后来退订。高美运的儿子曾对他说:“用我的水你是上帝,不用我的水你是孙子”。随后,他家车被划七次。该小区保安称,亲眼看到高美运的孙子划马先生的车。

高美运则表示,其孙子并未划车,纯属误会。

■ 对话

“想用善款给孙子留一条后路”

高美运表示余下善款打算捐给残联

昨日,面对邻居们的种种质疑,本报记者对话“送水老太”高美运。她表示生活的确艰难,从未欺骗公众。

新京报:您都70岁了,为什么还要坚持送水?

高美运:去年,我老伴去世了,现在家里就我和儿子、孙子,儿子、孙子都有病。我一个月有900多元的退休金,儿子、孙子有900元多元低保费,加起来1800多,生活苦啊。送一桶水能挣三四块钱,一个月能挣2000元左右,如果家里没有大事发生,生活还是可以维持的。

我是家里唯一的顶梁柱,生活都得靠我一个人,同时,送水也能锻炼身体。

新京报:有许多居民反映,你家的收入还可以,为何你多次求助各家媒体?

高美运:现在生活费那么高,孙子膝盖最近肿了,关节积液,要花很多钱治疗。低保户吃得起饭,看不起病。

我绝不是骗钱,邻居们可能是嫉妒我们家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是在诽谤我。

新京报:是你想到找媒体求助吗?

高美运:以前,我多次找过妇联和政府部门,可是都没有给我解决问题,我只有联系媒体。有的是记者联系了我,有的是我自己主动联系的记者。

新京报:人们捐给你家的善款有多少?有什么打算?

高美运:2006年时,收到2万5的捐款,多数用于儿子治病及我老伴的丧事。

今年的捐款到手的有4万多,银行里的没看。会全部用于给孙子、儿子看病。

孙子才14岁,将来的路还很长,想给他留些善款,让他有一条后路。其余多的,打算捐给残联。

新京报:为什么和邻居关系不融洽?

高美运:儿子和孙子爱嚷嚷,孙子是智障,正常人不能跟智障人一般见识。

■ 网友声音

老太独挑重担坚强值得关爱

面对居民的指责,几名前来帮忙送水的网友并不理会。网友Radon认为,老太为生活奔波,每天送水是事实。儿子孙子有病也是事实。难得的是老太这么坚强。“我们献爱心,是针对事情本身,并不是针对这个人。希望能把爱心传播。”

昨日,在前来看望高美运的人们中,有一位年轻姑娘。一进屋就抱着高美运哭。她说,老太的坚强让她想起自己的奶奶。网友李先生则带来5000元钱。在从居民口中听到关于高美运的“负面”评论后,仍坚持把钱交给高家。“不管她的家人为人如何,毕竟是弱势群体”,李先生说。但他认为,老太的儿子、孙子的确需要教育。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2:5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