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高氯酸
释义

高氯酸,无机化合物,氯的含氧酸。是无色透明的发烟液体。高氯酸在无机酸中酸性最强。可助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工业上用于高氯酸盐的制备,人造金刚石提纯,电影胶片制造,医药工业,电抛光工业,用于生产砂轮,除去碳粒杂质,还可用作氧化剂等。

中文名:高氯酸

外文名:perchloric acid

别名:过氯酸

化学式:HClO4

相对分子质量:100.46

化学品类别:无机物--酸

管制类型:高氯酸(*)(腐蚀)(易制爆)

储存:密封干燥阴凉保存

简介

管制信息

高氯酸(*)(腐蚀)(易制爆)

该品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受公安部门管制。

CAS号

7601-90-3

理化性质

物理性质

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的发烟液体。

熔点(℃):-122

相对密度(水=1):1.76

沸点(℃):130(爆炸)

分子式:HClO4

分子量:100.46

含量:优级纯、分析纯均在70~72%之间。

饱和蒸气压(kPa):2.00(14℃)

溶解性:与水混溶。

酸性:是目前已发现的含氧酸与无机酸中酸性最强的酸。

化学性质

强氧化剂。与有机物、还原剂、易燃物如硫、磷等接触或混合时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在室温下分解,加热则爆炸。无水物与水起猛烈作用而放热。具有强氧化作用和腐蚀性。

化学反应

高氯酸和碱金属、碱土金属剧烈反应,猛烈爆炸,生成大量白雾。

稀的高氯酸和镁、铝等活泼金属快速反应,生成大量气泡,放出大量热。

木炭、硫磺和纯度较高的高氯酸反应,立刻发生烯烧然后爆炸。

高氯酸能铁、铬、镍、锌等剧烈反应生成氧化物,还能将元素磷和硫分别氧化成磷酸和硫酸。

高氯酸和五氧化二磷反应:2 HClO4 + 2P2O5 → Cl2O7 + H2P4O11

高氯酸和硫酸钡反应:HClO4+BaSO4→Ba(HSO4)(ClO4)

高氯酸和氢氧化钠反应(放出大量热):NaOH+HClO4→NaClO4+H2O

高氯酸和氟气剧烈反应(爆炸):2F2 + 2HClO4 → 2HF + 2FClO3+O2

氢氧化镁和高氯酸反应:Mg(OH)2 + 2HClO4 →Mg(ClO4)2 + 2H2O

氢氧化铝和高氯酸反应:Al(OH)3 + 3HClO4→Al(ClO4)3 + 3H2O

高氯酸和氨水反应(放出大量热):HClO4+NH3·H2O→NH4ClO4+H2O

高氯酸和盐酸反应(氧化还原反应):HClO4+7HCl→4Cl2+4H2O

氢氧化钾和高氯酸反应(放出大量热):KOH+HClO4→KClO4(微溶)+H2O

乳酸钠和高氯酸反应:C3H5O3Na+HClO4→C3H6O3+NaClO4 (如果高氯酸比较多,有可能把乳酸的醇羟基氧化为羧基,即变成丙酮酸)

其他信息:室温时氧化活性很弱,与Zn Al Cr 等都不反应,与Sn,Ti,V反应缓慢,但浓热的高氯酸是强氧化剂可与大多数金属包括金,银发生反应将他们氧化,生成对应的高氯酸盐和水

浓热的高氯酸是强氧化剂可与大多数金属包括金,银发生反应将他们氧化,生成对应的“高价金属高氯酸盐”和水

作用与用途

用于电镀工业、电影胶片、人造金刚石工业、电抛光工业和医药工业。也用于生产砂轮除去碳粒杂质。用作强氧化剂。还用于生产烟花和炸药。50%高氯酸用作丙烯腈聚合物的溶剂。是制造金属高氯酸盐的原料。可作化学分析试剂。

使用注意事项

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该品有强烈腐蚀性。皮肤粘膜接触、误服或吸入后,引起强烈刺激症状。

燃爆危险:该品助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消防措施

有害燃烧产物:氯化氢。

灭火方法:考虑到火场中可能存在有机物会引起爆炸,不可轻易接近。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勿使泄漏物与有机物、还原剂、易燃物接触。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自给式呼吸器,穿聚乙烯防毒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酸类、碱类、胺类接触。尤其要注意避免与水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禁止震动、撞击和摩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稀释或制备溶液时,应把酸加入水中,避免沸腾和飞溅。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酸类、碱类、胺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制备

高氯酸钠法将氯酸钠在溶解槽内加水,通入蒸汽于45~50℃下溶解,使其饱和后加入氢氧化钡除去铬酸根等杂质,经压滤,清液送去电解,制得高氯酸钠。把高氯酸钠加入反应器,再加入31%盐酸(用量为理论量的110%~120%)进行复分解反应,生成高氯酸,过滤除去氯化钠结晶,滤液经蒸发浓缩至高氯酸含量60%以上,制得工业高氯酸。其化学方程式为:

NaClO3+H2O→NaClO4+H2↑

NaClO4+HCl→HClO4+NaCl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8 8: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