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高凌
释义

高凌来自湖北武汉,8岁进入业余体校,1992年进入省队,1997年进入国家队。高凌与张军配对在悉尼奥运会上为中国夺得了奥运会历史上第1枚混双金牌,2004年雅典奥运会两人蝉联了混双冠军。此外,高凌还多次夺得女双世界冠军,是中国继葛菲之后又一位兼项混双和女双的优秀选手。

中文名:高凌

国籍:中国

出生地:湖北省应城市

出生日期:1979年4月14日

身高:169厘米

体重:体重:63公斤

运动项目:羽毛球

个人简介

高凌善于在网前为同伴做球。且斗志顽强。她和张军配对在悉尼奥运会混双比赛中一鸣惊人,连克世界排名前三的选手,最终夺得冠军。同时她还和秦艺源配对夺得女双铜牌。悉尼奥运会后高凌开始和黄穗配对女双,多次在国际大赛中折桂。她与张军配对还夺得了世锦赛混双冠军,以骄人的战绩当选2001年度国际羽联世界最佳运动员,随后成功卫冕雅典奥运会混双冠军。在世界排名中,高凌是女双和混双世界第一的常客。

辉煌战绩

1996年在羽毛球世青赛中与杨维配合夺得女双冠军

雅典混双冠军1999年第4届城运会女双、团体冠军和混双亚军

2000年泰国公开赛上,与张军配合获混双冠军

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获混双金牌、女双铜牌(与秦艺源)

2001年韩国公开赛混双亚军、女双第三(与黄穗)

2001年全英公开赛女双(与黄穗)、混双冠军

2001年日本公开赛女双冠军、混双第三

2001年亚洲锦标赛女双冠军

2001年第7届苏迪曼杯冠军主力成员

2001年世界锦标赛女双、混双冠军

2001年国际羽毛球超级大奖赛混双、女双第三

2002年日本、全英公开赛女双、混双冠军

2003年韩国、全英、中国、印尼公开赛女双冠军,日本公开赛女双亚军,亚运会女双亚军,亚锦赛混双亚军

2004年瑞士公开赛冠军2004年全英公开赛冠军2004年尤伯杯冠军成员

尤伯杯

2004年马来西亚公开赛女双、混双冠军

2004年雅典奥运会混双金牌、女双银牌2005年世锦赛女双亚军

2005年全英公开赛女双冠军

2005年苏迪曼杯团体冠军主力成员

2005年新加坡公开赛混双冠军

2006年全英公开赛女双、混双冠军

2006年中国大师杯赛女双冠军

运动历程

高凌来自湖北武汉,8岁进入业余体校,1992年进入省队,

1997年进入国家队。高凌与张军配对在悉尼奥运会上为中国夺得了奥运会历史上第1枚混双金牌,2004年雅典奥运会两人蝉联了混双冠军。此外,高凌还多次夺得女双世界冠军,是中国继葛菲之后又一位兼项混双和女双的优秀选手。 高凌善于在网前为同伴做球。且斗志顽强。她和张军配对在悉尼奥运会混双比赛中一鸣惊人,连克世界排名前三的选手,最终夺得冠军。同时她还和秦艺源配对夺得女双铜牌。

悉尼奥运会后高凌开始和黄穗配对女双,多次在国际大赛中折桂。她与张军配对还夺得了世锦赛混双冠军。并以骄人的战绩当选2001年度

国际羽联世界最佳运动员。在世界排名中,高凌是女双和混双世界第一的常客。她已经成为中国继葛菲之后又一位兼项混双和女双的优秀羽毛球选手。

1999年城运会女双、团体冠军,混双亚军;

微笑的力量

奥运会如此重大的聚会,参加者不紧张那才叫怪。有运动员得知第二天有比赛,竟然一夜睡不着,没法可想时,只有吃安眠药。头天晚上吃了安眠药,第二大还能打好球,那也才叫怪。

高凌仿佛不晓得厉害,她从不失眠。2l日下午决赛,中午她不但睡着了,而且睡过了头,4点决赛,路上还有一段路程需要坐车,她竟然睡到快三点了还没醒,张军去敲她的门时,她睡得正香,回头再看那场决赛,第一局没有打好,我真怀疑是没有睡醒的缘故。第二局开局不佳,往后却越打越精神,那不正是醒过来了才有的状态吗?事实当然不是我想的这么简单,但高凌那心清似水、乐而忘忧的心态却是真的,她的爸爸总结得更有意思:“你看他们第二局打完了,一边喝水一边谈笑风生,这哪有不赢的!”

的确,那是一场世界级的比赛,也是世界级的表演,人们都注意到了,高凌随时都在笑,在场下跟张军交流时也笑眯眯的,一个耳语,一个点头,有如小孩子玩游戏,显得轻松可爱,显得十分默契,他们的配合堪称天衣无缝,心灵的沟通都从那笑容中展现出来了。

我看双人项目时有一种感想,觉得那不仅是反映技术的,更像是一场心理健康程度的测试。

有人总结中国人的德性是,单独拼搏是一条龙,几个合伙就成了一条虫,话很刻薄,却未必没有道理。所以我在电视里常常看到这样有意思的画面:有两个人表情呆滞,彼此的目光从不接触;有一个在说,另一个点头,但说的很恼火,点头的也很勉强,这样的配合看着实在很难受。“不服输,争第一”本来是个好口号,一旦领会有误,变成了“争第一,不买账”,那就危险了。

相比之下,高凌和张军在配合中表现出来的和谐就特别有美感,特别感染人。她的笑容是一种心态,更是一种境界。让我们看看高凌在体育战线上道德风尚的记录吧。自1990年至1999年,高凌多次获得。“体育道德风格奖”;2000年,她被湖北省体育记者协会评为“十佳运动员”之一。可见,她是个很讨人喜爱的姑娘。被人喜爱的条件既简单又很不容易,首先是宽容待人,能够理解同情他人,善于与人相处等等。高凌的好品性,也正体现在这些方面。凡是跟高凌接触过的人,无不夸赞这姑娘不错。在国家队,从领导和教练到食堂的工人师傅,都给她的评分很高。这个评价不是技术,而是人品。

高凌很看重别人的意见,尤其在与比她成绩更大年龄也大些的人配对时,她尽量跟上别人的需要和特点。但人总是难得满足的。撇开工作不说,即使平时玩耍,也有磕磕绊绊的时候,工作中又怎能没有意见呢?有一位年龄比她大的运动员,常常冲她发脾气,甚至在自己心情不佳时拿她出气,或是爱理不理。这些难堪对一个小运动员,尤其对女孩子来说,无异精神的折磨。但高凌总是忍耐着。也有难以忍受的时候,满腹的苦水没个人说说,因为合不拢的一对总是说对方不对,自己跟人讲,谁能理解那不是她的错呢?因此,只有跟母亲诉苦。母亲常常安慰她,人家不跟你说话,你就主动跟人家说,凡事自己让着些。

她就是在这种“让着些”的处境中走过了几年。几年过去了,那位大姐发自内心地感叹,说在她的运动生涯中,能够遇到高凌这样的伙伴是最感欣慰的。高凌则认为,她在跟这些大姐们训练中,学到了不少好东西,她说的不是客套话,的确是发自内心。

高凌说,她最看重别人。看重别人,不只是看重别人的技术,重要的是别人的人格和自尊,也是别人对她友爱的情谊。我问她,是否可以这样说,只要能够办到,你都是宁肯放弃自己的意见,宁肯自己受委屈,按照别人的路子走呢?她点头说是这样的。尊重别人的意愿并非都能够得到回报,但高凌绝不因为人家如何自己就如何。

李永波教练对她的敬业精神赞美有加,而尊重别人委屈自己,就是敬业精神最具体最现实的体现。

有人说,运动员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在跟高凌的接触中,我发现不是这样,至少不全是这样,高凌就不是。她乐于助人,不是为了得表扬。李春香有一年去北京看望女儿,见高凌和另几位女孩住在地下室里,同伴都出去玩了,高凌却在家帮人家洗衣服。衣服干了,她又帮忙收拾进来。别看这都是小事,正因为它小,才能显出一个人的品性来。李春香平常也是好心性,此时竟也有些看不过去,说,要是人家病了,那当然应该帮助,没说的,问题是人家都在玩,你凭什么要帮她们洗衣服呢?母亲的话她听进去没有不知道,但她一如既往,还是帮着人家。现在,跟她住在一起的是比她小的同行,她还是那样跟人家相亲相爱,相处得蛮好。

在她的一大沓照片中,有这样一张:高凌牵着一件运动衣,教练李永波正在衣服上签名,原来武汉的《楚天都市报》登载了一个叫胡驰的人的文章,文章的题目是《奥运为我岳父注入活力》这位作者在文章中说,他的岳父得了癌症住在医院里,为了看那场决赛,央求医生准他回家去看,因为家里有电视机。高峰一个电话打到悉尼,让高凌感动万分,她对李教练讲了这事,李永波也被感动了,即刻就在高凌的运动服上签了自己的名字,答谢这位关心体育的老人,高凌回到北京的第一件事,就是将这件签了名的衣服和父亲带回武汉,请他务必要找到这位病人,转达她对老人家的感谢。

1999年,她捧得了尤伯杯之后回国,放了5天假。男女运动员20人,别人都乘飞机走了,高凌也想回家见父母,却不乘飞机,因为她的工资在省队拿,省队规定不能乘飞机,只能坐火车,高凌于是就坐火车回来了。她不愿做让省队为难的事,更不做自以为是的事。其实省队并不在乎她坐一趟飞机,一位队长说,她真的乘飞机同来,我们怎么会为难她呢?

处处都不以自己为中心考虑问题,是她能够跟同伴愉快合作、与他人亲密共处的基础。这是一种健康的心态,更是一种高尚的境界,她约束自己尊重别人,在家人与集体问题L,她同样如此对待,从悉尼挂着奖牌回国,霍英东请了一次客,每块奖牌一张请柬,高凌得的是一块金牌再加一块铜牌,就有两张请柬,那时高峰已经到了北京迎接女儿,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人家只认请柬不认人,你那张铜牌请柬不会坐在前排,已经是在20排以后了,谁认得了谁?让我去参加吧,高凌向来尊重爸爸,这时却毅然拒绝:那怎么行!连想都没想。

她爱这个集体,看重的是集体的荣誉。“不服输,争第一”在她的心目中,不只是个人的第一,小点说是两个人的第一,集体的第一。站高了说就是中国的第一!

再看看她的笑吧,那是愿天下和美的笑!

教练眼中的高崚:天才和勤奋造就了今天的高崚

在整个女双组,高崚的前半场技术是最好的。

高崚在平时非常注意伤病控制和身体保护,这对一名老运动员是至关重要的。

高崚能够这么成功,最主要的一点还在于她对事业不懈的追求。

1997年2月,当时高崚和杨维拿了世青赛女双冠军,于是破格提前进入国家队女双二队,我从那时候就开始带高崚,一直到今天。十年的朝夕相处,我看着她从一个初出茅庐的新秀成长为一名女双领军人物。两届奥运会混双冠军、三届世锦赛女双冠军,这样的成绩不是一般人可以达到的,高崚的成功有着多方面的因素,她的成功是一个综合的结果。

个人技术和特点是一个运动员最主要的硬件条件,这也决定这个人能不能成长为一名优秀的运动员。高崚从刚进队开始就显露出明显的技术风格和特点,那就是网前的抓球意识好,技术动作非常细腻。经过此后的进步和提高,高崚在保持原有特点的基础上,又加强了抓球的准确性和技术动作的成功率,把自己在前半场的优势发挥到淋漓尽致。可以说,她在我们整个女双组里是前半场技术最好的。

虽然高崚后场进攻的凶狠性不及其他许多队员,但是她的进攻不以力量为主,而是采取多点进攻、以打点为主、以突击杀球为手段、点吊结合的方式,看似球过去的不是很重,但是落点却非常刁钻,吊球会非常近网,让对手很难舒服地接到球。当然,高崚也不是无懈可击的,她以往在防守上也存在着一些漏洞,但是她会利用其它的方法来弥补,比如她会提前判断做准备,会勾对角。甚至会用一些非常规动作来接球,这也就是她比别人高明的地方。

在训练中,高崚不是那种特别花体力的队员,她练的很巧、很聪明,训练效率非常高。但是该狠的时候她会狠,该拼的时候绝不放松。记得1997年年底,高崚的右脚踝关节连续几次一上量训练就崴脚,查了以后证实是踝关节韧带断裂,这是她很小的时候就落下的毛病。医生提出来要么开刀,要么保守治疗,但是保守治疗需要非常艰苦的康复训练来配合。我们教练员考虑到,高崚是刚上二队第一年,还处在打基础阶段和技术的上升期,如果开刀治疗,那么停止训练几个月,会对今后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我们还是说不要开刀了。找高崚谈,说不开刀你以后的额外训练会很艰苦,你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本以为她会犹豫,没想到高崚的态度很坚决,她说:“那就不开刀,没关系。”接下来的康复和训练很艰苦,针对踝关节的训练,高崚每天都需要增加大量的专项步法和跑楼梯等训练,训练时还要加上沙袋、沙衣,一件不够,有时还需要两件。那个冬训之后,高崚的踝关节再没有出现过大问题。

2004年3月在韩国比赛,高崚又伤了一次,是右腿。结果她5月就能打尤杯,8月就能拿到奥运冠军,其中一点是由于她很积极地进行康复训练,另一点也是由于她技术运用的合理性,对伤病的损伤减小到了最低程度。其实,这两个例子不仅仅说明高崚对自己的严要求和不怕困难的精神,也说明她平时非常注意伤病控制和身体保护,这对一名老运动员是至关重要的。

不论是多么艰苦的训练和多么疼痛的伤病,高崚都能坚持下来,这也缘于她乐观的性格,而自身的性格对高崚的成功有着直接的影响。高崚给大家印象最深的可能不是她的技术,也不是她的金牌,而是她特别灿烂的笑容。她乐观积极,平和淡然,专注认真,在场上,她不会过多考虑胜败得失,只会把全部精力放在如何发挥自己的优点去限制对手上。她不仅在顺境的时候能够打出好球,在逆境的时候同样能够发挥出色。像去年尤杯赛前,她也遇到了个人感情的问题,这个挫折应该是很大的,但是她很快就能调整自己,像以往任何时候一样全力征战。

除了技术、身体、性格的原因,高崚能够这么成功,最主要的一点还在于对事业不懈的追求。她也有低潮,有不如意的时候,但是她都能够坚持下来,她认定了,她就不会放弃。作为教练,我想说,高崚真的是太优秀了,是天分和勤奋造就了她,我很自豪有这样一名队员。我相信,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赛场上,她依旧能给大家带来惊喜。

永不言败

没有一个人能够像她那样,面对如此密集的赛程,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没有一个人能够像她那样,在对手已拿到赛点的情况下,显示出极佳的心态;没有一个人能够像她那样,比赛自始至终都面带微笑。这就是高凌,一个被人们称之为“超人”的人,一个让对手胆寒的人,一个人品球品皆佳的人。在刚刚落下帷幕的亚运会羽毛球比赛中,凌姐一人独揽女团、女双、混双三项冠军,成为多哈羽毛球赛场上最耀眼的明星。 由于赛程安排的不合理,凌姐三天内打了七场比赛,其中包括女双、混双的半决赛和决赛,一场未输,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可场上的凌姐看不出一点疲态,依然完美地发挥着自己的水平。要说本届比赛的MVP,非凌姐莫属!

女团决赛,作为中国队第一双打的她和黄穗一起为中国队牢牢地守住了第二个关口。

混双决赛,凌姐用自己娴熟的技术给师妹张亚雯好好的上了一课。赛前没有人看好他们,认为他们不可能复制六年前张军高凌的奇迹,因为他们配合时间短,而且对手实力很强。出乎大多数人的意料,他们一路斩掉了七号种子、头号种子,半决赛淘汰马来西亚组合,决赛战胜队友从而登上了亚运会的最高领奖台。又印证了那句话:高凌是一个能够把不可能变为可能的人。

女双决赛,她那种永不放弃、顽强拼搏的精神令每一个人感动。第二局20:21,对手的冠军点,坐在电脑前的我的心“怦怦”地跳着。对手进攻,凌姐防守,防守,反击,得分,她们艰难地把比分扳平,随后一鼓作气拿下了这局。第三局,凌姐她们始终领先三四分。看着场上体力已严重透支的凌姐,脸白白的,可还是坚持着,好心疼啊!她出色地发挥着自己的水平,网前封网,后场进攻无所不能。场上的她始终带着笑容,仿佛让人忘记了这是一场世界大赛的决赛,让人们去享受这场比赛。21:14,比赛终于结束了。凌姐的“魔鬼”亚运征程终于结束了。黄穗在赛后接受采访时说的一段话令我感动:高凌前天打三场,昨天打三场,确实已经很累了!但她还没有放弃,包括打到20平的时候,一个很被动的球她都能接起来,所以作为我,必须摆出一种姿态,我也要挺住!不管输赢,都要给同伴一个交代!高凌是老江湖了,奥运会、亚运会都拿过金牌,而我还没有拿过,感谢高凌帮我圆梦,谢谢高凌!”说着把手放在了凌姐的肩上,我看到凌姐的眼睛红了,此时的她一定是很幸福的。

凌姐不仅感动了球迷,感动了搭档,还赢得了对手的尊重。赛后,杨维说:“高凌无论是球技还是人品都很优秀,所以我们都很尊敬她。”谢中博说:“我发挥得很好,但是高凌姐打得更好!”

如果说四年前的釜山给凌姐留下了遗憾的话,这一次她没有任何遗憾。女团比赛为中国队立下赫赫战功;混双比赛报了四年前负于印尼组合的一箭之仇;女双则圆了四年前未圆的梦,把银牌换成了金闪闪的金牌。

我觉得凌姐是中国女队当之无愧的人物。每次比赛肩负着混双、女双两项夺金重任的她总是能很好的完成任务。她的比赛气质和心理素质更是无人能及。不仅球打得好,人品也十分出色,深得球迷的喜爱。

一个运动员以无畏的勇气支撑起国家所赋予的责任,以永不言败拼搏进取的坚毅演绎着一个传奇。

她就是高崚。

与搭档张军

一对混双选手,能从根本不被看好打到成为奥运冠军,彼此间的默契和熟悉应该是非常深的。但当记者问张军:“你和高凌两人在个性爱好上是不是比较相近。”憨憨的张军低头笑了笑,用他那腼腆的声音说道:“高凌吧,性格比较外向。我呢,属于中性一点的。我比她大两岁,我们还是有些差别的。”

张军与高凌拿同样的问题问高凌,她还是那样甜甜地笑着说:“不是啦。我的性格比较内向,平时爱安静,喜欢听听音乐、看看书。张军呢,好像要活跃一点。”

他俩好像都不太了解对方似的。

高凌满脸笑容,她身边的张军则显得比较羞涩。半小时前,在场上玩命拼杀的他俩表情完全相反。黝黑健硕的张军咄咄逼人,而白皙秀气的高凌就要内敛一些,不论赢球输球,她脸上都带着笑容。

“我们配对时间不长,防守都不太好,决赛对手手法比我们要强。我俩在大奖赛中成绩不错,但还没有达到世界一流水平,所以打奥运会没有任何包袱,队里也没给我们下任务,反而打得比较轻松。”这是张军质朴的评价。

“我们只是在拼每一个球,并没有太多的想法。我打丢一个球,他会安慰我鼓励我,下次再来;同样我也是这样对他的。我们在拼每一个对手,不管以前和他们战绩怎样。”高凌的话语和张军何其相似。

“刘永、葛菲在第一轮被淘汰,我们也觉得意外,我和高凌讨论过这个问题,不过我们能做的只有和对手拼到底。对手强大不强大,我们都觉得无所谓。”张军回想起了他们的夺冠征程。

“其实我们都知道每个对手都有可能战胜我们。半决赛和对手打成14平,无非是抱着拼到底的心理在坚持,没想到居然也顶住了,今天在第2局和第3局,我们都是这样顶过来的。”高凌的感慨和张军的体会完全是一个版本。

面对记者,张军还是不愿抬头面对闪光灯,不停地低头喝水。高凌一直抬着头,用甜甜的笑脸面对每一次提问。这绝不是个性、喜好相同的两个人,但他们在球场上却是“天生的一对”。问他俩在场下相处得如何?张军回答得快而干脆:“很好!”

教练

张军、高崚能蝉联奥运会混双冠军,主管教练陈兴东功不可没,而他的法宝就是“狮子吼”。赛后,两位冠军一致表示,“如果没有陈指导一直在场边大吼,提醒我们要冷静沉住气,我俩绝对不会拿到这块金牌。”当英国队最后一击回球落网后,激动的张军、高崚立刻冲向教练席,与李永波和陈兴东抱成一团。赛后,激动的高崚透露了他们上演逆转的诀窍:“在输了第二局后,我们在第三局中又落后于对手,当时我感觉脑袋都有些懵,幸亏陈指导在场边大声提醒,让我们冷静,才没有慌神。在慢慢稳定自己的情绪后,我和张军也慢慢找回比赛的节奏,并最终获得冠军。”

陈兴东是国家队中为数不多的有过奥运会经历的教练,他说,“第一局张军高崚赢得太顺,因此第二局心态有些失控,在场上显得非常着急,总是希望一两拍就打死对手,结果反而是自己连连失误,被对手抓住机会拿下一局,并且这一心态一直持续到第三局开始。我当时就告诉他们,一定要沉住气,不要老想快速解决战斗。好在第三局后半段他俩调整过来了。”

本场比赛,双方都有大批拉拉队到场,球迷们在场外也进行了一番“口舌风暴”,这不可避免地影响到队员的情绪。陈兴东在场边不停地用两手指着太阳穴,提醒张军、高崚在场上集中精力。而他第二个习惯动作则是单手下压,这表示要沉住气,不要心浮气躁。

“卫冕的道路真是太艰难了,因为我们是大家公认的靶子,所有人都在针对你来比赛,只有付出超人的努力,才能取得好成绩”,陈兴东无比感慨地表示,“进入奥运会4强的对手都不好打,今天这对英国选手发挥得非常出色,给我们制造了很多的麻烦。但是让我高兴的是张军、高崚还是顶住了压力。”

目标奥运三连冠

2000年悉尼奥运会、2004年雅典奥运会羽毛球混双冠军

虽然年过30,但以事业为主的吴圣对婚姻大事可谓慎之又慎,与高凌的第一次接触,小伙子真情吐露:“这是我第一次谈恋爱。”本就内向的高凌被他的诚实打动。两个年轻人在坦诚中一见如故,双方家长也非常满意。高凌的父亲高峰在电话中笑着说:“感情的事由他们去努力和包装,但愿明年的8月8日,与高凌一起分享喜悦的是小吴,我和她妈排在第二位也无所谓了。”

对于自己目前的竞技状态,高凌充满自信:“就像首次夺得奥运冠军一样,仿佛在做梦。”也正是这种平和的心态一直趋使着她不断超越新的高度,现在,高凌已是世界上获得最多世界冠军的羽毛球选手了,到北京奥运会前这个纪录还可能打破,“所以对自己而言,坚持就是刷新。”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9:2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