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高觉慧
释义

高觉慧,男,1953年9月出生,籍贯福建厦门。1982年2月毕业于三明师专中文专业,1999年10月福建师大汉语言文学专业自考毕业。98年被确认为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先后在永安五中、石狮华侨中学任教。现任石狮石光华侨联合中学(初中部)语文教研组长,石狮语文校际教研组长,石狮中学语文教研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

石狮石光华侨联合中学高级教师

从教以来所教班级高考及中考语文成绩均居所在县(市)前茅。99年前曾15次受到县(市、区)级以上表彰。99年被评为泉州市首批语文学科带头人;01年被评为石狮市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04年被评为省优秀教师;2006年9月被省政府授予特级教师。

任教以来共撰写论文30多篇,约12万字,在各级刊物或会议发表、交流,并曾获得国家、省、市各级奖项,代表作有《试论初一新教材的不足之处》、《中考语文改革的反思》、《将语文教活》、《关于研究性学习的思考》、《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语文课程新的评价标准的探索》、《平平淡淡才是真--有关语文课改的几点反思》、《有关语文课改的若干思考》等。参与编写全市中学使用的期末复习资料十数次,并曾承担语文出版社的《初中语文教学设计(八年级上)》一书的部分撰写工作。03-05年曾主持泉州市级科研课题《语文课程新的评价标准》

事迹:高老师从教28年来,天天早出晚归,风雨无阻。由于长期的忘我工作,他得了严重的胃溃疡,可为了不耽误学生的学习,他全然不顾自己的身体不适,坚持到校上课,还经常加班加点。2006年1月13日,是期末考试前的最后一天,他上午上完了自己的课,下午第三节还到校加班辅导学生,谁知就在那天半夜,他却因胃溃疡大吐血突然休克被送到华侨医院急救。可他病好出院后还是一往既如地拼命干。他说:“我剩下的工作时间不多了,只有短短的五六年了,现在不干,以后就干不成了。”

高觉慧公平、公正地对待班上的每一个学生,不管是好生差生他一样关爱,从不嫌弃。05届他班上有个叫陈XX的男同学,背诵一首四句的古诗怎么读也背不完整,写作文一篇才一两百字 按要求必须600字以上 ,而且很不通顺,入学之初语文考试只有一二十分。但就是这样的一个学生,高老师也不放弃。他课外精心辅导陈XX,还经常给予鼓励,只要他有一点点进步,就利用各种场合大力表扬他。在他耐心辛勤的教育下,陈XX同学中考语文考了100分 满分150分 。100分对一般人来说不算好成绩,但陈XX的这个100分凝聚了高老师的多少心血啊 培育“差生”尚且如此,培育优生就不用说了。由于高老师在教书育人方面的不懈努力,他所教班级高考及中考语文成绩均居所在县 市 前茅

高觉慧上课认真。语言亲切。被同学们亲切的称呼为高高。Lady 高高

巴金小说《家》中的人物

大胆的叛徒—高觉慧

《家》一部反映封建大家族崩溃的历史和“人之子”觉醒的历程。《家》中,作者一方面对封建家族制度进行了毫无容情的批判,一方面对新生力量充满了希望。

高觉慧是作者理想中比较先进的英雄人物,是高公馆这个封建的黑暗王国中的一颗明星,通过这个人物形象,从正面表现了作者平等、博爱、自由的人道主义思想。他“从来不坐轿子”,他认为“‘底下人’跟主人一样有感情”,他对鸣凤说:“我想起你,总觉得很惭愧,我一天过得舒舒服服,你却在我家里受罪!”他认为自己跟鸣凤是一样的人,如果永远让鸣凤做自己的丫头那就是欺负她。他对所有的下人都是平等的,他憎恨封建的等级制度。他要求作为一个人就应该有自己的命运,他敢于违反祖父的命令帮助觉民逃婚。在那没有自由,没有活力的封建家庭中,他想到那是沙漠,是一个:“狭的笼”,因此,他要逃出这个家,他要到一个自由的天地中去寻找新的生活,他宣誓“要做一个旧礼教的叛徒!”他追求的是丰实、充实的生命.

觉慧是个大胆、正直、热情、乐观进取的进步青年,他敢于蔑视和反抗封建专制势力,追求新社会、新生活,是这个封建家庭的叛逆者。但作家塑造的这个叛逆者形象的成功之处不仅在于此,而更主要的是在于,他使我们看到这个叛逆者是出身于大家庭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叛逆者,他是在“五四”思潮影响下逐渐觉醒的叛逆者。读完作品,会使我们感觉到,觉慧是在不断克服旧思想的斗争中变化成长的,使我们觉得他是一个有着复杂感情的,有血有肉的,带有各种烙印,多方特征的真实的人。和一个丫头的爱情,是出于“高尚”的思想 ;抛开了这个少女,是出于“自尊心”。实际上,左右觉慧行为的,常常是个人的,这就不难看出觉慧的思想行为的矛盾和软弱来。

首先,觉慧对鸣凤的爱就是充满矛盾的。他生活在那个腐朽、糜烂,人与人之间互相倾轧,勾心斗角,没有温暖、没有爱的家庭中,他感到只有象鸣凤这样美丽、纯洁的婢女最可爱,所以他深深地爱着鸣凤。“然而他一旦走到外面,进入新的环境,跟新的朋友接触,他的眼界又放宽了。他觉得在他的面前还有一个广大的世界,在那里他的青春的热血可以找到发泄的地方,在那里才有值得他献身的工作”。他对新社会、新生活的追求是真诚和热烈的,胜过对一个美丽纯洁少女的爱,然而这也只是暂时的。他在外面活动的时候,的确忘记了鸣凤,但是回到家里,他又不能不想她,不能不因思念她而苦恼。“而这种思想在他的脑子里战斗,或者可以说是‘社会’跟鸣凤的战斗。鸣凤是孤立的,而且还有整个的礼教和高家全体家族做她的敌人。所以在他脑子里的战斗中,鸣凤完全失败了。”这就写出了他这个高公馆三少爷的头脑中,还没有摆脱本阶级的意识,他还是向封建礼教、封建家长制表现了自己的软弱。于是他把鸣凤放弃了。有两样东西在背后支持他的这个决定:那就是有进步思想的年轻人的献身热诚和小资产阶级的自尊心。然而他究竞是一个有丰实感情的人,他对鸣凤的爱绝不是轻而易举地就能忘却的,他还不能使自己的心不颤动。特别是当他刚刚得知鸣凤投湖自尽的消息时,简直是痛不欲生,在这里,人情得到充分的表现。只有这样,才让读者感到他是一个具体真实的人。

觉慧与祖父各自走着不同的人生道路,在政治思想上他们是根本对立的。因此,觉慧感到祖父对自己不是慈爱,而是沉重地压迫,使他时刻都想进行反抗。他参加学生运动,祖父禁止,他反抗了,他爱鸣凤,祖父把她逼死了,他愤怒;觉民的婚事,祖父专横包办,他帮助觉民逃婚。这些重大问题上的尖锐对立,使他毫不让步,坚持斗争。但在爷爷临终之前,他却带着一种悲哀的感情呼喊“爷爷”,出现一种因为祖孙之间的膈膜并未解决,也将永远不能解决的遗憾。当然,他的遗憾是天真而幼稚的,其实他们之间的膈膜是根本无法解决的。有人认为这里表现了资产阶级人性论的思想。我认为他对爷爷的这点怜悯之心是可以理解的,这是一种人类共同的感情。只要我们与当时的具体情况联系起来进行分析,就会认为这是正常的现象。

高觉慧,年轻一代群体中“一个幼稚而大胆的叛徒”,他从封建大家庭的黑暗王国里成长起来,从切身的体验中,看到了旧制度和丑恶的现象。他顺应时代的大潮,吸取力量,最终成为了激流勇进的新人。

其他介绍

高觉慧,一个血气方刚的青年,可以说他是小说中的一个亮点,也可以说他是觉新的另一个极端。在小说中,高家经历了由盛到衰的大起大落,但他唯一的意愿就是能走出这个家,走出这个满是封建礼教的世界。家中,老太爷是至高无上的,惟有他会在老太爷面前因感到不满而冲撞他,也正是这次他被禁闭了很长一段时间,从而坚定了他走出这个家的信念。他爱丫鬟鸣凤,他恨老太爷,与觉民相比他敢爱敢恨,毫不掩饰。最后,他勇敢地走出了高家。

巴金是觉慧吗?诚然,从某种角度说来,觉慧似乎要比巴金经受的痛苦更直接,因为他所爱恋的对象鸣凤投池塘自杀了,使他的心灵刻下永生难忘的创伤。但从更深一层的意义说来,高家的悲剧源于李公馆经历的悲剧;鸣凤、瑞珏、梅表姐这些悲剧人物的诞生,是巴金从李家悲剧生活的经历中提炼出来的,这是因为巴金所感受到的不仅仅是个人的悲剧,他感受的是一代人的悲剧。正是巴金在封建大家庭中经受了大量的心灵折磨以后,最后才演化成了小说《家》中觉慧的决心和眼泪。他比觉慧看到的更广,也更深。

因此我说,巴金是觉慧,但又不是觉慧。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4 8:2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