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高华平 |
释义 | 高华平,男,1962年6月生,湖北监利人,现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文献学专业博士生指导组组长。1990年以来,共出版专著6部(其中合作2部),发表论文约40篇,《明实录类纂》、《资治通鉴全译》等古籍整理著作共数百万字。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校级课题3项,参加完成省部级课题5项。 人物生平1990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师从南京大学著名文学史家周勋初先生等),1999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师从武汉大学著名哲学史家萧萐父先生)。 高华平教授是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学科组长、学科带头人,创建了华中师大中国古典文献学博士点,建立了中国古典文献博士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为我校培养了第一个中国古典文献学博士,并合作培养了第一个中国古代文学博士。 入选2010年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 著作专 著1、《中国学术批评史论略》,广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 2、《中华巫术》,合作,台湾文津出版社1995年 3、《玄学趣味》,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 4、《王霸与法术----法家的人生智慧》,武汉出版社1998年 5、《魏晋玄学人格美研究》,巴蜀书社2000年 6、《玄学与魏晋社会》,合作,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 代表性论文1、 试论《文心雕龙·诠赋》的重大意义及理论成就,《南京大学学报》1990年第3期 2、 古乐的沉浮与诗体的变迁----四言诗的音乐文学属性及兴衰探源,《中国社会科学》1991年第5期 3、 玄学清谈与魏晋四言诗的复兴,《中国社会科学》1993年第2期 4、 佛理嬗变与文风趋新----兼论晋宋之际山水文学兴盛的原因,《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5期 5、 the evolution of Buddhist doctrine and new literary style, 《social science in china》, 1996年1月 6、 士族宗教信仰的分野与南北朝文学的差异,《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 7、 阮籍、嵇康与酒及道释宗教之关系,《江汉论坛》1999年第10期 8、 魏晋的围棋与范汪的《棋品》,《文献》2000年第4期 9、 中国文学史上东西部文学的交融,《文学评论丛刊》第4卷第2期,江苏文艺出版社2001。 10、 梁代三家书论述略,《东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年第5期 11、 玄学思潮下的魏晋山水文学之一瞥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版)2001年第1期 12、 试析中国传统哲学的美育与素质教育思想《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6期 13、 中国传统哲学美育与素质教育资源的现代转换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14、 上博简《孔子诗论》的论诗特色及作者问题,《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 15、 郭店本、帛书本、河上公注本三种《老子》之比较,《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2002年第6期 16、 道家思想与汉赋创作 《长江学术》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第4辑 17、 略论禅宗哲学思想的几个源头 《闽南佛学》第一卷 岳麓书社2002年 18、 论两晋佛教僧侣的文学创作 《华林》第三辑,中华书局2002年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