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高衡 |
释义 | 1 前黑龙江省政协副主席高衡,北京人,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建国后,历任黑龙江省教育厅厅长、齐齐哈尔市市长、中共齐齐哈尔市委第二书记、黑龙江大学党委第一书记兼校长、中共哈尔滨市委副书记、黑龙江省第四届政协副主席;同时还有云南的天文高级工程师高衡。 ◎ 前黑龙江省政协副主席◎ 基本资料高衡,北京人。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鲁西筑先纵队政治部民运科科长。后入延安中央党校学习。1948年后任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副校长。建国后,历任黑龙江省教育厅厅长、齐齐哈尔市市长、中共齐齐哈尔市委第二书记、黑龙江大学党委第一书记兼校长、中共哈尔滨市委副书记、黑龙江省第四届政协副主席。 ◎ 生平简介1918年6月11日:生于北京市安定门内国子监西大街一个城市贫民家庭; 1919年至1923年:随双亲迁居京西门头沟玻璃渠; 1924年初:随双亲迁居北京通县,入潞河小学一年级; 1925年初:因父亲失业,从通县迁回北京; 1927年:因贫困失学; 1931年夏:入朝阳大学民众学校学习,开始接触革命思想和共产党人; 1933年下半年:为寻求职业入基督教长老会创办的英文夜校学习; 1934年至1935年初:在表兄帮助下进行自修学习; 1935年8月:入求实中学学习; 12月9日:参加一二,九运动; 1936年1月3日:参加北平学生南下扩大宣传团; 1月23日:参加民族解放先锋队; 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中共北平市委北区交通,北平学委和大学干事会交通; 1937年8月11日:离平赴津,月底抵济南: 1937年9月至1938年4月:在济南入第三集团军政训班一周后,任六区政训班服务员,在濮县工作; 1937年9月:与韩希明,徐少岩组成聊城特委,任委员; 1938年5月至年末:六区政治部秘书,政干校二队指导员; 1939年初至年底:任鲁西筑先纵队政治部民运科科长; 5月26日:与王也甲结婚: 1940年5月至9月:因病休养; 1940年10月至1942年末:任冀鲁豫抗战学院教导主任; 1942年12月至1943年6月:离开鲁西去延安,参加延安整风和大生产运动; 1944年11月:入延安中央党校二部新三部学习; 1945年9月2日:随干部团从延安出发赴东北; 11月中旬:任黑龙江省军政干校教育长; 1946年8月11日:撰文《悼念陶行知先生——悼念我没见过面的老师》; 1947年2月:提出《关于目前师范教育的一点意见》; 3 月3日 :创办德都萌芽乡村师范学校; 5月22日:制定《萌芽教育纲要》; 1948年7月起至1952年夏:先后任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副校长,黑龙江省教育厅厅长、黑龙江省文教厅厅长; 1950年7月:教育部初教司黄伯良等人来萌芽学校,写出调查报告《北大荒萌芽学校》; 9月26日:毛主席给萌芽乡村师范学校题写《萌芽学校》校名; 1951年2月10日:在萌芽学校颁发校徽和挂牌仪式上,高衡与师生发出《上毛主席的信》; 2月24日:中央办公厅秘书室给高衡和萌芽学校师生回信; 2月:高衡等著 方与厳编《萌芽学校》出版; 1952年夏:在东北教育部受到批判,《东北教育》发表多篇批判文章,免去省文教厅长职务,任省委宣传部副部长; 1953年7月2日:任齐齐哈尔市代理市长; 12月:任齐齐哈尔市委常委,市长; 1955年春:创办幸福之路集体农庄: 1956年4月:任中共齐齐哈尔市委第二书记兼市长; 5月4日:正式创办青年集体农庄; 1958年3月:创建育成学校; 5月4日:齐齐哈尔大学建立; 8月:提出把齐齐哈尔市建设成“钢铁机器城,鱼米瓜果乡”的口号; 1960年5月:任黑龙江大学党委书记兼付校长; 9月 :兼任校长; 9月至1961年1月:率黑龙江大学师生下乡支援秋收,下乡办学; 1963年夏:因病休息治疗; 1964年9月:经中央批准,免去校长职务; 1965年2月:离职休养; 1966年5月4日:参加齐齐哈尔大学复办庆祝会; 9月:随齐齐哈尔大学师生赴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参观; 1967年3月:写出《关于五七师范大学的建议》; 1968年4月:任黑龙江大学革委会主任,后任党的核心小组组长: 1970年年底:因病休养; 1978年2月:任中共哈尔滨市委常委,革委会副主任,市委副书记;哈尔滨市政协主席; 1982年4月:任省委统战部副部长,黑龙江省第四届政协副主席; 1983年7月:任黑龙江省顾问委员会常委; 1987年1月24日:逝世。 本文主要参考中共齐齐哈尔市委党史研究室编《高衡研究(专辑)》 2 云南天文台高级工程师◎ 简介高衡同志是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的一名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红外天文学研究工作,在国际国内学术刊物上发表过很多科研论文,其科研成果曾荣获中国科学院二等奖、云南省优秀科研论文特等奖。 他在潜心科研的同时,还热心于科普事业。自1996年以来,在云南省内外科普刊物和报纸上发表科普文章80余篇。由他撰写的,2004年出版的青少年科普著作——《站在科学的前沿》获2004年冰心儿童文学奖。目前他是两个科普刊物、三份报纸的编委和科普专栏作者。 ◎ 科普工作在广播电台、电视台制作科普节目是他的另一项经常性的科普工作。在“彗-木”相撞、百武彗星、海尔-波普彗星观测期间以及“闰八月”、“99年大灾难”、“狮子座流星雨”等专题上,他曾经担任了科普节目的特邀主持人。特别是在漠河日全食全国现场直播时,他被中央电视台聘请为昆明直播点主持人。1999年,他为昆明电视台少儿专栏“胖太阳”作了10集电视系列节目“跟高老师看星星”。2001年,他为云南人民广播电台卫星频道的“金色童年”专栏作了20集的“高老师讲科学”系列科普节目,获全国三等奖。从2003年起到现在,他担任了云南人民广播电台卫星频道“文化与科学”栏目科学顾问,并自己播讲每周的科普专题节目——“高衡话题”,至目前,已播出近两年。 作为云南省科协专家报告团最主要的成员,近10年来,他为各级干部、教师、学生、群众等作过近800场科普报告,直接听众达23万余人。目前,他已走遍云南省16个地、州、市,其中半数以上的地、州、市去过两次以上。仅从1998年到2004年10月,就做过382场科普报告,听众达157,800多人次。 高衡同志是中国科普作协会员,云南省和昆明市科普专家团成员,1996年在云南省首届科普大会上,他被省政府授予云南省科普先进工作者,被指定在大会上作典型发言。1997年,他被评为云南省优秀青少年科技辅导员,1998年被推选为全国优秀青少年科技辅导员,1998年被中国天文学会评为科普先进工作者,2001年被评为全国科协先进工作者,2002年被评为云南省科协先进工作者。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