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高河镇
释义

高河镇,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辖镇,旧名高河埠,是安庆通往江淮的北大门,也是皖西南地区通江入海的咽喉要地,素有“襟江淮,控鄂赣”之说。距合肥152公里,距石牌40公里,距安庆、桐城、潜山均为30多公里,处于桐城、潜山、安庆中心位置。

建制沿革

高河镇,安徽怀宁县辖镇。1950年设高河镇,1958年改公社。1985年复设高河镇。位于县北部,距县城38公里。高河过境,注入芝麻湖。面积80.5平方公里,人口5.2万。合(肥)九(江)铁路和合(肥)安(庆)公路过境。辖高河、枫树、龙岗、金星、金塘、永丰、胜利、和平、双牧、群力、平安、白马、新建、前进、红旗、太极、查湾、独枫、粉铺、谢山、全丰、长铺、方祠、万兴、新山、凌桥、陶亭27个村委会。工业有建材、造纸、化工等。农业主产水稻。

交通条件

高河交通便利,是皖西南最重要的交通枢纽,具有得天独厚的交通优势。105、206、318国道相近,日过境车辆3万余次;合安、合九两条铁路在镇区交汇,位于高河镇境内的安庆火车站西站是全县利用铁路运输的门户;国家“九五”重点工程、国家“两纵两横”国道主骨干架之一的沪蓉高速、合安高速及京福高速从城区附近穿过,互通立交桥距城区仅5公里,成为高河联系华东、华中、大西南的又一条交通大动脉;高河南有安庆民航机场、长江码头,北有合肥民航机场。

区位优势

高河镇位于鲁西南平原纵深腹地,隶属孔孟之乡济宁市金乡县辖31个行政村,人口3.3万,55.8平方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基础设施齐备,省道东丰线穿境而过,向西4公里直通105国道,北依日荷铁路、 京九、京沪、京福高速公路 傍区而过, 距济宁机场仅20公里,境内河流成网码头林立 ,水运可直达京杭 大运河,程控电话和无线通信把高河同世界快捷 地联系在一起。高河乡地势平坦 ,土壤肥活,属温暖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适合多种农作物的种 植,尤其是蔬菜种植具有近百年的发展历史,作为省级生态示范乡镇,广泛推广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成为鲁西南最大的蔬菜标准化生产与销售基地,全乡年均种植大蒜4万余亩,其它各类蔬菜4.2万亩,先后建成了青盖优质长茄、脱毒优质土豆、拱棚辣椒等六处生产基地,蔬菜产品销 往全国各地并出口日本、东南亚、俄罗斯等70多 个国家和地区。 高河乡结合当地实际,大力实施“以农富 民、以工强乡”的发展策略,政策优惠,投资环境优越,民营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全乡现已建成府前、金桥、胡淳经济长廊三大工业园区。现有民营企业61家,个体工商户3280户,并拥有了一批名牌产品。高河乡经济繁荣,民情淳朴,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

经济建设

高河镇作为怀宁县首城首镇,如何进一步谋求大发展、实现新跨越?镇党委政府做出响亮回答: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思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走工业兴镇、农业稳镇、商业活镇、三产强镇、招商引资富镇之路,实现追赶式前进、跨越式发展,在全县率先奋力崛起。全镇个私联营企业已发展到350家,工商户达1046户,去年实现GDP6.2亿元,比上年增长10.1%,财政收入1159万元,比上年增长10%,人均纯收入2790元,比上年增长10%。高河镇党委政府一班人清醒地认识到,在新的时期,实现强镇富民目标,关键是发展工业,必须适时转换经济增长模式,尽快从极点开发向全面提升转变,培育一批新的经济增长板块。为此,该镇经过全面考察和讨论,确定工业园区建在206国道旁的城东村境内,毗邻县工业园,总规划面积3000亩,起步区面积300亩,起步区内将建成两纵一横的道路网,水、电、路、电信等各项基础设施与新县城对接。镇党委、政府把园区建设作为全镇首要任务和头号工程来抓,提出了举全镇之力、集全镇之财支持园区建设,并采取多方融资办法,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保障,决定向东延伸经四路和二号路,对道路两边的土地进行开发利用,目前已有多家开发商看好,纷纷前来洽谈投资开发事宜。

企业发展

高河镇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确保招商与筑巢同步。园区内投资4000万元、占地46亩的皖西南批发市场已动工兴建;天津的马老板拟投资500万元征地30亩筹建电子厂;合肥的崔老板拟投资500万元征地70亩筹建驾校;本镇新山村的黄老板拟投资1000万元征地30亩筹建奶制品加工厂,这些项目已达成意向性协议。大王庙市场、皖西南家俱城、长江商贸城、商业步行街、天发加油中心、高森集团造纸厂、赛斯帝诺新型材料有限公司、金鑫生化厂、赫威斯电子加工厂、查湾PVC电缆料厂等一批重点项目和企业落户高河镇,强力拉动了镇域经济大发展、快发展。高河镇是古老繁华的商埠,又是新县城不可分割的连体,镇党委政府始终把城镇建设作为经济发展重头戏来唱,在着力提升小城镇品位上,增加城镇吸纳农村富裕劳动力就业,集聚商界企业界精英前来投资兴业的功能上下功夫。投资2500万元,对高河汽车站对面金三角的矮平房、违章建筑实施拆迁改貌;投资480万元对高河镇至高河新大楼206国道两旁实施了一隔五化工程,安装了下水道;铺设路沿石砖1万多平方米;安装双排高标灯200多盏;栽樟树1000多株,实现了硬化、净化、绿化、香化、美化;引进长江房地产开发公司投资1500万元,创办了长江商贸城,为广大木材经营户提供了经营场所。

农业生产

该镇全丰村村民方精标投资7800万元开发的新县城亮点工程——商业步行街,投入市场后销售一空,高河村江淮泗开发的大王庙市场第二期工程也正在施工,2005年,高河镇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5%,企业营销收入增长20%,财政收入增长17%,全镇人均纯收入增长12%。为确保上述预期目标的实现,该镇主抓:稳农强农,把“三农”问题摆在突出位置来抓。狠抓粮食生产主导产业的同时,因地制宜,按照市场需求,优化经济结构,鼓励引导农民发展市场需求的经济效益好的经济作物,推动农业大镇向农业强镇迈进。大力发展个私企业,打造板块经济发展平台。今年该镇打造板块经济主攻重点是加工制造业,充分利用富余劳动力资源条件,以招商引资为手段,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制造业;利用高河在外创业有成人士的优势,走亲情招商引资之路,鼓励和引导组织他们回乡创业,为家乡做贡献,继续聘请高河籍在外事业有成人士当镇政府经济顾问,为地方经济发展献计献策。优化发展环境,大力招商引资,在全镇营造亲商、招商、安商、富商的良好氛围。对已引进的客商,尽力帮助他们解决建厂和生产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同时借助县工业园的招商引资平台和镇工业小区平台,积极开展多种形式招商引资活动,使更多的金凤凰落户这片热土。

发展特色

坚持城乡统筹发展,营造事业和谐氛围。进一步优化社会环境,强化信访工作,及时妥善处理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化解矛盾;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巩固发展的大好局面;密切关注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配合县政府妥善解决好征地转户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符合条件的及时纳入城镇低保,切实抓好农村特困群众救助工作;加强流动人口计生管理和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促进计生工作整体水平再上新台阶。昂起龙头舞东风。目标已经锁定,蓝图已经绘就。高河镇党委政府按照“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奋力崛起”的目标,带领全镇人民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扎实工作,为实现高河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在全县率先崛起、再创新辉煌而努力奋斗!

海子

海子原名査海生,生于1964年3月24日的高河镇查湾村,在这里长大。1979年15岁时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1982年开始诗歌创作,被称为“北大三诗人”之一。1983年自北大毕业后分配至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工作。1984年创作成名作《亚洲铜》和《阿尔的太阳》开始使用“海子”作为笔名。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关卧轨自杀,年仅25岁。在诗人短暂的生命里,保持了一颗圣洁的心。他曾长期不被世人理解,但他是中国70年代新文学史中一位全力冲击文学与生命极限的诗人。从1982年至1989年不到7年的时间里,海子用超乎寻常的热情和勤奋,才华横溢地创作了近200万字的作品,结集出版了《土地》、《海子、骆一禾作品集》、《海子的诗》、《海子诗全编》等。其主要作品有:二百五十余首优秀抒情短诗,《太阳七部书》,即诗剧《太阳》、诗剧《断头篇》、诗剧《但是水,水》、长诗《土地篇》、第一合唱剧《弥赛亚》、仪式和祭祀剧《弑》、诗体小说《你是父亲的好女儿》。其部分作品被收入近20种诗歌选集、以及各类大学中文系《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教材。因其诗歌的杰出成就,海子1986年获北京大学第一届艺术节五四文学大奖赛特别奖; 1988年获第三届《十月》文学奖荣誉奖; 2001年4月28日荣获中国文学最高奖项之一——第三届“人民文学奖诗歌奖”; 2001年,其被广为传诵的明快亲切的短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入选高中语文课本; 2003年,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语文》教材选入另一篇经典代表作《麦地》; 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人一生要读的60首诗》,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入选而跻身于几十位中外名家的名作之中。

在中国当代诗坛,海子常常被评价为“一个诗歌时代的象征”和“我们祖国给世界文学奉献的一位具有世界眼光的诗人”。作为20世纪80年代后期新诗潮的代表人物,海子在中国诗坛占有十分独特的地位,他的诗不但影响了一代人的写作,也彻底改变了一个时代的诗歌概念,成为中国诗歌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创作的优秀抒情短诗是继“朦胧诗”之后独特而又诗艺出众的作品,兼具抒情性、可诵性和先锋性风格,在当时极为罕见。海子去世后,其作品和“麦子”意象系统。很快得到诗坛承认并给予极高评价,有关海子诗歌的深度研究已经成为学术界的关注热点之一。

海子墓朴素,大方,一条黄龙盘在墓碑的顶端,墓身正面有两个小龛,海子从西藏背回来的那两块玛尼石,被他父亲镶嵌在右边的佛龛里,那两块石头重约20公斤。父亲深知那是海子深爱之物,便把它留在墓上陪伴海子。海子墓初修时无碑,1994年以海子年幼的侄子、侄女的名义立了这块碑。按照当地的风俗,自杀是不吉利的,村民们很难理解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来查湾祭奠,缅怀一个自杀的人。2008年,海子故居被政府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政府组织的一系列纪念活动,包括瞻仰海子故居,凭吊海子墓,召开“中国·海子诗歌研讨会”。2009年,03月26日,北京大学第十届未名诗歌节开幕式暨海子逝世20周年纪念活动在北大百年讲堂举行。

山东省金乡县高河镇

高河镇位于金乡县城东部,毗邻正在建设的东城区,辖区面积55.7平方公里,人口3.3万人,下辖31个行政村。东与鱼台清河镇接壤。济徐高速连线(下半年开工建设)、省道金丰线(正在建设)在该镇中部成“十”字交错,新万福河、老万福、东沟、莱河在高河境内交织成网,水运可直达京杭大运河,区位、水路交通优势明显,基础设施健全。

高河镇经济社会繁荣,2009年,该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5.3亿元,财政收入1089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 6700元。近年来先后被省、市、县授予“山东省村民自治模范乡镇”、“市级文明乡镇”、“经济发展先进乡镇“、“平安建设先进乡镇”等荣誉称号。2010年7月撤乡设镇。

高河镇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常年种植优质大蒜4万亩。另外,高河长茄、脱毒土豆、辣椒、池藕、黑木耳等特色蔬菜种植已初具规模。该镇境内煤炭资源丰富,省重点矿金桥煤矿(劳改矿)坐落在高河境内,年产量达90万吨。

民营经济发展迅速,目前全镇民营企业个数已达到100余家,规模企业近20家,初步形成了以变压器生产、机械制造、蔬菜冷藏加工、煤炭加工、码头运输为主的五大产业体系。较大企业主要有金变电气有限公司、山东亿九电气有限公司、山东通用机械有限公司、山东鲍德煤炭有限公司、山东洪源煤业有限公司、山东金润煤业有限公司、山东金威合金钢有限公司、粤宣城果蔬制品有限公司、聚鑫源公司等。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