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高国瑞 |
释义 | 个人简介高国瑞教授,男,1927年8月生,江苏昆山人,1946年考入上海大同大学化学系,1948年转入土木系,1949年提前毕业。1950年初应中央重工业部干部学校招聘,3月到北京通县受训,10月结业后分配到中央重工业部化工局工作。1963晋升为工程师,1981年晋升为高级工程师,1987年江苏省教委发文晋升为教授,1993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曾担任成都地质学院客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工程地质协会”中国国家组成员,江苏国际科技中心理事。高国瑞教授是国内外知名的“土微结构”专家、我国“近代土质学”学科奠基人,入录入典国内多种名录和辞典,1995年载入美国《世界名人辞典》并授荣誉证书。 工作简历1950.10-1965.12 太原化工区工作。参与太原化工区各厂的筹建工作,参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的“黄土野外科学试验”研究,总结了东部黄土的非自重湿陷性质。1962受邀参加全国性黄土地基规范的编制。被聘为太原市土木建筑工程学会副理事长。 1966.01-1979.09 兰州化工区工作,负责化工部第五设计院技术室工作。1978年率首先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中国黄土、海洋土、红土和膨胀土进行了系统的微结构研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黄土”,把黄土的宏观研究推进到微观研究领域,在国内开创了使用扫描电镜研究黄土湿陷奥秘的微观机制,受到国内黄土学术界普遍重视,认为这是对湿陷性黄土研究的突破。 1979.10-1985.12 石油化工部勘察公司负责科研工作。论文“黄土微结构分类和湿陷性”在1980年《中国科学》中文版和1981年英文版发表;同时以题为“中国黄土微结构”在《科学通报》的中英文版上发表,受到国内外同行们的高度重视;1983年8月应加拿大蒙特利尔McGill大学,国际著名土微结构专家R.N.Yong教授的邀请,访问了该校并在该校讲学,论文“中国黄土微结构与地质环境”经R.N.Yong教授推荐,在美国土木工程协会1983年《ASCE》特刊上发表;经中国工程地质学会推荐,1982年论文“中国海洋土微结构特征” 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国际工程地质协会《IAEG》第四届大会宣读,刊登在印度新德里《四届国际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引起国际同行们的极大重视;1984年《中国科学》B辑以中英文两种文字发表了“中国海相沉积土微结构研究和工程性质”,1986年,美国试验与材料协会《ASTM》岩土学刊主编钱奈博士(R.C. Chaney) 选中该论文,修改为“中国海洋土微结构分类、微组构特征和物质成分”,发表在美国费城出版的《ASTM-STP-923》海洋岩土专集中,创造了用扫描电镜研究土的微结构、通过微结构的类型判别土的工程性质的先例。研究黄土、海洋土的同时,还对膨胀土、红土和残积土进行研究,1986年在阿根廷Buenos Aires的《五届国际工程地质大会IAEG》上发表“残积粘性土微结构特征研究”。 1985.12-1992.09 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勘测工程系工作。1988年,由美国克拉克逊(Clarkson)大学勒坦奈格(A.J.Lutennegger)教授组稿,论文“中国湿陷性黄土的形成和发展”在荷兰《工程地质学》《黄土专刊》上发表;应英国利斯脱(Leicester) 大学黄土研究中心主任斯米莱(Iam Smallay)的邀请,撰写的论文“中国第四纪黄土的分布、形成和工程性质”,提交给1988 年召开的英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25届年会;1987年12月,课题“湿陷性黄土湿陷变形和机理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提批准,这是南京建筑工程学院第一次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资助项目,该项目成果1991年获江苏省人民政府二等奖状,1992年获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988年,主译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James K. Mitchell教授的专著、国际上唯一的一部近代土质力学著作《岩土工程土性分析原理》;研究创立了以“土结构理论”为中心的《近代土质学》,1992年独立撰写出版专著《近代土质学》;同时,对海洋土作了深入研究,特别是在海洋土微结构分类的工程和应用问题,“海洋土微结构分类在工程中的应用”入选1991年出版的美国《沉积地质学前沿》系列著作; 1992.9-1999.12 南京建筑工程学院“退而不休”的7年。1993年9月,课题“中国区域性土(包括黄土、红土、膨胀土)的分布和岩土工程性质形成的研究”(59379400)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1995年专著《近代土质学》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996年在南京召开的《区域性土的岩土工程论文学术讨论会》上作“中国区域性土的分布、岩土工程性质和它们的形成”的大会主题报告;1996年, 为阐明中国区域性土形成的理论,在荷兰《工程地质学》42期上发表论文“中国黄土、红土和粘性土的分布和岩土工程性质形成”;1997年在希腊雅典《国际工程地质学术会议》上作“中国红土的分布和岩土工程性质” 的学术报告;1998年在加拿大温哥华《八届国际工程地质大会》上作“中国膨胀土性状研究” 学术报告。 社会评价及成就国家最高奖获奖者、著名黄土专家刘东生教授和清华大学著名岩土工程专家《岩土工程学报》主编沈珠江教授,两位院士明确表示同意推荐高国瑞教授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奖,尤其是沈珠江教授2004年12月还寄来具体推荐意见: “高国瑞教授长期从事土微结构研究,对我国广泛分布的黄土、膨胀土、红土和海洋土的微结构与工程性质之间的关系和微结构成因做出了合理解释,取得一系列创新性成果: 1.发现“粒状架空结构”是黄土具有湿陷性的主要原因; 2.发现海洋土微结构可分为4类,并成功地解释了微结构类型与工程特性之间的关系; 3.发现我国膨胀土的主要矿物成分是依利石,并成功地解释了它们具有胀缩性的原因; 4.发现红土中游离氧化铁的胶结程度是抗剪强度高低的决定因素,而这一特性的形成与当地的气候条件密切相关; 5.发现了黄土、膨胀土和红土的形成和区域分布与它们受到的化学风化程度密切相关,后者又取决于当地的气候条件。 在以上成果基础上,高国瑞教授创建了“近代土质学”理论体系,出版了专著。 综上所述,高国瑞教授结合我们国情所做的研究成果独创性强,具有重大的学术意义和实用价值,应予奖励。 2006年2月底国家奖励办公室通过对专家推荐书的中英文文本.pdf的审查,沈珠江教授因患癌症住院,另请了张宗祜院士、王思敬院士和刘东生院士一起推荐;2006年5月,研究了65年的成果“中国区域性土分布规律研究和近代土质学理论的建立”,入围网上公布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初步审查入围项目。 主流科技文档目录1.“兰州黄土湿陷机理探讨”, 1979,《兰州大学学报》,2期,123-134。 2.“黄土微结构分类和湿陷性”, 1980,《中国科学》中文版12期,1203,英文版1981,7期,962-974。3.“中国黄土微结构”, 1980,《科学通报》中文版,20期,945-948;英文版1980,7卷,507-601。 4.“中国海洋土微结构特征”,1982,《四届国际工程地质大会IAEG》,英文版,印度,Vol.VII,263-274。 5.“中国黄土微结构与地质环境”,1983,《ASCE特刊》,英文版,美国,121-136。 6.“中国海洋土微结构和工程性质的关系”,1983,上海,《国际海洋岩土和结构会议论文集》。 7.“中国海洋土微结构分类、微组构特征和物质成分”,1986,美国费城,《ASTM-STP-923》。 8.“中国海相沉积土微结构研究和工程性质”,1984,《中国科学》中文版,9期;英文版1984,Vol.27。 9.“中国黄土的微结构与地理、地质环境的关系”,1984,《地质学报》中文版,北京,58卷3期265。 10.“膨胀土的微结构和膨胀势”, 1984,《岩土工程学报》,6卷2期,40-48。 11.“中国红土的微结构和工程性质” ,1985,《岩土工程学报》,7卷5期,10-21。 12.“残积粘性土微结构特征研究”,1986,《五届国际工程地质大会IAEG》英文版,阿根廷Vol.3,803-810。13.“论中国湿陷性黄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 1986,《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论丛》,1期;中文版,147-152。 14.“山西潞城黄土湿陷性质和微结构特征分析”,1986,《中国第四纪研究》,Vol.7,No1,中文版,10-17。 15.“中国湿陷性黄土的形成和评价” ,1987,《黄土研究状况》,刘东生主编,英文版,392-395。 16.“中国湿陷性黄土的形成和发展”, 1988,荷兰《工程地质学》黄土专刊,英文版,235-246。 17.“中国第四纪黄土的分布、形成和工程性质”, 1989,英国《第四纪工程地质》英文版,393-412。 18.“湿陷性黄土变形的结构理论”, 1990,《岩土工程学报》,12卷4期,1-10。 19.《岩土工程土性分析原理》,(美)James K. Mitchell著,1988,高国瑞等译,南京工学院出版社。 20.《近代土质学》,1990,高国瑞著,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 21.“中国近海沉积物的物质成分、微结构及工程性质的关系” ,1986,《海洋学报》,8卷5期,581-589。 22.“近海沉积微结构分类在工程地质评价应用”,1987,广州,《全国海洋开发工程技术会》下,741-745。 23.“近海沉积土微结构分类的应用”,1991,美国,《沉积地质学前沿》英文版,531-537。 24.“中国地区性土的分布和形成”,1988,《地质论评》,34卷6期,533-543。 25.“中国区域性土的分布、岩土工程性质和形成”,1996,南京《区域性土的岩土工程问题》,24-31。 26.“中国黄土、红土和粘性土的分布和岩土性质形成”,1996,荷兰《工程地质学》Vol.42,95-104。 27.“中国红土的分布和岩土性质”,《国际工程地质学术会议IAEG》,1997,希腊雅典,Vol.1,139-143, 28.“中国膨胀土发送研究”,《八届国际工程地质大会IAEG》,1998,加拿大温哥华,Vol.1,295-298。 29.“论中国区域性土的分布和岩土性质的形成”,2005,《岩土工程学报》,22卷,5期,511-515。 30.2006年,“国家自然科学奖推荐书”中英文版本,2004年沈珠江推荐意见原稿。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