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高凤翰故居 |
释义 | 简介位于胶州古城城南三里河。高凤翰(1683-1749),清代著名左手书画、篆刻家。高氏自幼聪颖,博览群书,才华出众,惜学运不济,屡试不第,直到45岁时方得人仕。然宦海坎坷,后遭诬陷入狱。虽终昭雪,但右肢却残,遂抱病隐退于扬州,寓居僧舍,靠书画度日。因其画艺超群,被列为“扬州八怪”之一,与郑板桥等私交甚笃。高氏一生除书画外,文学著述亦颇丰。此外,高氏对发掘三里河古代文物做出厂不可磨灭的贡献,正是他的—些以古遗址残片为题的画作,成为后世考古工作者发现三里河3990年前古文化遗址的重要线索。高氏病逝于故里,年67岁。郑板桥等为其题写墓碑。现在其故居遗址新建纪念馆,已对社会开放。 凤翰纪念馆是为纪念胶州历史名人——高凤翰而建的,位于胶州市南涅河西北,占地0.93公顷,分为故居和附属设施两部分,被青岛市评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高凤翰是我国17世纪末18世纪初的扬州派左笔书画家及篆刻家、诗人,他的一生在仕途上是坎坷不平,但他对艺术的追求却永无止境,在右手病痹后,又用左手坚持练字。此外,在绘画、制砚、篆刻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是“扬州八怪”之一(“扬州八怪”一般所指的八位画家是:金农、黄慎、郑燮、李鱓、李方膺、高翔、高凤翰、罗聘)。 建筑构成故居分为石鳌馆、北堂、春草堂、西亭和南斋五大部分。馆内环境幽雅,游人步入其中,会对一代艺术大师肃然起敬。 人物资料高凤翰(1683-1749),工书、画,善山水,纵逸不拘于法,纯以气胜,兼北宋之雄浑,元人之静逸。花卉亦妙是天趣。老年患风 ,右臂不仁,用左手作画,笔益苍辣,故号尚左生,归云老人,博学精艺,尤豪于诗,早为王士祯所赏识。性嗜砚,所藏至千余,大半手琢,自为铭词。因刻“丁巳残人”“尚左生”二印,官徽州绩溪县令,有政声,康熙五十九年(1720)客安邱张卯居家,张为作《南村草堂图》,西园为作《杞城别墅图》以报之,乾隆十二年(1747)为其孙攀鳞作《寒香图》卷,有《砚史》、《南阜诗抄》。卒年六十六岁。(按高凤翰生卒年,王伯敏《中国绘画史》作(16338-1719),享年八十二岁;秦岭云《杨州八家丛话》作(1863-1749)六十七岁。其说不一,待考。雍正十一年官泰州巡盐分司。去职后流寓扬州。工于山水,花卉,山水师法宋人,近赵令穰、郭熙一路,中年以后,到了江南,与扬州画派画家如金农、郑燮、高翔、李方膺、边寿民等相往还,画风相互影响,多作花卉树石,笔法奔放,纵逸不拘成法。亦能画人物,造型准确,神态潇洒秀逸。晚年则趋于奔放纵逸。乾隆二年丁巳右臂病发,坚持用左臂,自号后尚左先、丁巳残人,艰苦力学,书、画为之一变,生拗苍劲,更富奇趣,为时所称。传世画迹有南京博物院藏《层雪炉香图》轴、中央美术学院藏《秋山读书图》轴等。 工书法,善篆刻,喜收藏,精鉴赏,曾收藏秦汉印章及明清名家制印至万余方,各制有谱录,又收藏砚石至千百方,并制有铭词,手书后大半自行刻凿,著有《砚史》等行世。亦被列为扬州八怪之一。有《南阜山人全集》等著作传于世。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