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
释义 |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作者刘福军、成文章,本书主要是从对高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全面了解、分析入手,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旨在研究和探索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有实效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使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真正培养出知识经济社会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高技能人才。本书可供教育管理职能部门、普通高等院校、教育科研部门、企事业单位等的管理人员、教师及科研人员参考。 作者:刘福军成文章 ISBN:10位[7030186532]13位[9787030186539]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01 定价:¥28.00元 内容简介《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从对高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全面了解、分析入手,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一是在把握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整体内涵及新时期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基础上,探讨了新时期高等职业教育应把握的思想观念;二是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历史沿革、现状,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类型及典型案例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之上探讨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三是在进行以上研究的同时,对国际上几种典型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归纳分析了它们的相同点、不同点,提出国外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趋势;四是进一步分析了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科技发展的趋势,探讨了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及人才素质的需求:五是在研究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建构的理论基础、基本原则、改革取向的基础上,提出了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建构类型;六是进一步提出了加速新时期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构建的对策措施。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可供教育管理职能部门、普通高等院校、教育科研部门、企事业单位等的管理人员、教师及科研人员参考。 编辑推荐《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旨在研究和探索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有实效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使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真正培养出知识经济社会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高技能人才。《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从对高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全面调查、分析入手,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目录第一章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概述 第一节 人才培养模式 一、模式 二、人才培养模式 三、人才培养模式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四、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第二节 高等职业教育 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 二、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三、新时期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应把握的思想观念 第二章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历史沿革、现状与问题 第一节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历史沿革 一、清朝末年实业学堂的人才培养 二、民国政府时期专门学校和实业学校的人才培养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 四、改革开放后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 第二节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 一、学科本位模式向能力本位模式转变 二、人才培养模式呈现出多样性发展趋势 三、学历教育制度向双证书制度转变 第三节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类型及典型案例 一、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三、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 四、双证书制人才培养模式 第四节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教育工作不到位 二、人才培养定位不够准确 三、为地区经济发展服务的力度不够 四、人文关怀体现不够 五、生源整体素质偏低,起点不一 六、师资队伍力量还较薄弱 七、教育质量不高,就业渠道不畅 八、质量评价方式有待完善 第三章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国际比较 第一节 国外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一、美国高等职业教育 二、加拿大高等职业教育 三、澳大利亚高等职业教育 四、德国高等职业教育 五、新加坡高等职业教育 六、英国高等职业救育 第二节 国外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几种典型模式 一、英国的BTEc模式 二、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 三、新加坡的“教学工厂”模式 四、加拿大、美国的CBE模式 五、德国的双元制模式 第三节 国外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同之处 一、体现了以学生(受训者)为主体的思想 二、培养目标以职业能力为本位 三、注重实践 四、注重校内外教育资源的整合 五、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 第四节 国外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不同之处 一、产生背景不相同 二、理论基础不相同 三、课程模式不相同 四、培养途径不相同 五、评价方法不相同 第五节 国外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趋势 一、注重吸纳新的教育理念、开放度愈来愈强 二、更加重视能力本位模式 三、由单一模式向多种模式融合发展 四、从注重“教”转向注重“教”与“学”并行 五、注重培养模式本身的可操作性 六、从注重知识、技能的发展到注重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提高 第四章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及人才素质的需求 第一节 经济社会发展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 一、经济发展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关系 二、科技发展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关系 三、市场机制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四、文化发展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第二节 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 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趋势 二、我国政治发展趋势¨ 三、我国科技发展趋势 四、我国文化发展趋势 第三节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的需求 一、人才 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的需求 第四节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素质的要求 一、素质及人才素质 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素质的要求 第五章 新时期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 第一节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建构的理论基础 一、社会发展决定论——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必须为社会发展服务 二、教育发展规律论——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必须遵循高等职业教育规律 三、人的全面发展需求论-一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必须满足人的全面发展需求 第二节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建构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需求目标相适应的原则 二、坚持人才培养内容与技术发展状况相适应的原则 三、坚持人才培养方式与学生充分发展相适应的原则 四、坚持人才培养手段与职业岗位实际相适应的原则 第三节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建构的改革取向 一、培养目标从着眼“现在”向“现在与未来并重”拓展 二、专业设置从服务行业部门向服务区域经济拓展 三、课程体系从主干型向树丛型拓展 四、教学内容从单一专业教育向与人文教育融合拓展 五、教学方式从传统的口传身授向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转变 六、教学理念从重视教师主导向注重学生主体转变 第四节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建构的主要类型 一、多元目标引导型 二、弹性学制型 三、过程探索型 四、双元主体型 第六章 加速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构建的对策措施 第一节 转变教育观念,准确定位职业技术教育 一、正确认识高等职业教育 二、正确定位高等职业教育 第二节 深化教学改革,构建新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一、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学设置专业 三、优化课程体系,改进教学环节 四、改革培养方式,分类教学,分流培养 五、实施动态管理,推行学分制下的弹性学制 六、加强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指导 第三节 重视师资队伍,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一、以终身教育理论作为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 二、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建立专兼职教师库 三、借鉴先进高等职业教育教师管理经验,做好教师引进与进修 四、积极开展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教师科研 五、改革高等职业教育教师职称评审机制 六、建立开放的高等职业教育师资管理体制 第四节 坚持“双证”并重,加快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建立和推广 第五节 注重环境育人,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第六节 坚持为区域经济服务思想,强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与活力 第七节 坚持开门办学,引入产学研结合模式 一、积极开门办学,充分利用外部教育资源 二、引入产学研结合模式 第八节 推进相关配套改革,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 一、拓展高等职业院校服务功能,增强高等职业教育自身活力 二、深化高等职业院校招生制度改革,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三、改革评价机制,引导培养模式发展 四、加大职教经费投入,保障改革需求 五、加强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增强培养模式改革的发展后劲 序言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伴随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型的高等教育类型,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职业教育的龙头。随着“十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有了较快的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了一大批急需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保持社会稳定的“支撑点”,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的“主渠道”,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大熔炉”,许多地方把高等职业教育称之为地方经济发展的秘密武器,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由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起步较晚,发展相对滞后,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仍然存在着很大差距。目前,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都十分重视职业技术教育,全国各地都在积极研究和探索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在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中,最核心、最重要的是人才培养模式问题。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系统、全面的专门研究,有利于加速这一关键问题的解决,有利于加速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为此,在云南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的支持下,我们申报了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4年科研规划项目“新时期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的支持和帮助下,经过两年多的艰苦努力,较好地完成了研究项目,并撰写了该书稿。 本书旨在研究和探索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有实效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使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真正培养出知识经济社会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高技能人才。本书从对高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全面调查、分析入手,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文摘四、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一)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与外延 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1995年开始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来,逐步形成了多种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三种说法①: 第一种是目标方式说。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培养方式,它决定着高校人才的基本特征,集中体现了高等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第二种是结构方式说。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方案,它集中反映在人才培养计划(教学计划)上,包括专业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及培养过程等。 第三种是综合方式说。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目标、业务规格、培养过程、培养方法、教育管理等方面的综合特征或主要特点,人才培养模式是由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目标、内容、方式、质量评价标准等要素所构成的相互协调的系统,是高等职业学校办学思想、办学水平和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既具有一般人才培养模式的共性,又具有其自身的个性。就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本质属性而言,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为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而采取的人才培养活动的组织样式和运行方式。其内涵包括: (1)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教育思想,凝聚着教育主体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认识,主要包括高等职业教育主张、教育理论和教育学说等。 (2)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有明确目标的活动,以培养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为目标,这一目标既体现了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也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依据。 (3)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所涉及到的人才培养活动,既包括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活动,也包括由学校设计并组织的校外教育教学活动。虽然教育教学活动的地点不同,但高等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教学方式、教学形式、运行机制以及非教学培养途径等各方面的特殊性。 (4)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组织样式和运行方式,人才培养是多要素参与的集体劳动成果。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