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高大鹏 |
释义 | 著名画家高大鹏1940年生于西安,全国中等师范美术教育教材编委、国家一级美术师。1961年从兰州艺术学院美术系毕业。曾先后师从常书鸿、吕斯百、黄胄等艺术名家教授。学贯中西、兼收并蓄。艺术涵盖全面、艺术基础扎实。半个世纪以来,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及”长安画派”“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的艺术主张作为座右铭、确立了山水画的发展方向。为了拓展创作的道路,曾深入南方、跑遍长江流域、描绘江南的青山绿水、沉浸在浓郁的人文气息之中。然而北方的黄土高坡、大漠戈壁、华岳雄奇、渭水梯田更能满足其审美情趣、从而创作了大量风格写实,淳朴、厚重、完整和庄严、意义深刻、苍茫和神秘,文化内涵极为丰富的作品。 艺术成就多次参加各级展览并获奖。“陕西日报”“陕西教育”“陕西档案”“山西老年”“团结报”“消费者导报",甘肃电视台、西安电视台以及珠海、深圳等多家新闻媒体都作了专题报道和作品介绍。作品先后被法国、日本、朝鲜等地博物馆收藏。出版有《高大鹏画集》。高大鹏的山水画达到了山和水的统一,人和自然的统一一,以严谨、缜密、宁静、和谐为特点,以自强不息的精神面对大好河山,通过山水画传递的诗情画意,成为“精神乐园”。 现任陕西美协会员,陕西书画艺术协会副主席、中国现代艺术协会副主席、全国中等师范美术教育研究会委员,全国中师美术教材绷委、中国书画研究院常务理事、中国书法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国学研究会名誉会长、燕京书画院终身高级院士。《世界美术集》、《中国美术选集》、《当代美术》、《翰墨中国》、《20世纪国际现代美术精品荟萃》、《20世纪国际美术精作博览》、《中国画当代名家邀请展作品集》、《中国艺术大家》 。 学术论文谈艺录 高大鹏 绘画在反映生活方面,有自己特殊的社会功能,即认识作用,教育作用。“使民知神好。”“令人识万世礼乐。”“一画有千秋之遐想”是它的认识作用。“明劝戒,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存乎鉴戒者图画也。”是它的教育作用,人物画体现这方面的功能较为突出。“畅神”“悦情”“快人意”则是它的审美作用,山水画、花鸟画就体现审美作用。“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与大自然溶为一体。亲近自然,热爱自然,欣赏自然。山水画的体现,就是满足了人们的这个愿望,提供了审美,悦情的媒介。因而山水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从唐以后成为美术发展的主流,并从艺术观念带艺术语言都形成了自身的美学体系。 我是地道的北方人,长期生活在黄土高原,面对北方的崇山俊岭,大河奔流,更能满足我的审美情结。“长安画派”的出现,赵望云先生、石鲁先生的创作和为中国美术发展奉献的创新精神,使我心逸神往,敬佩万分。他们提倡的“一手伸向生活,一手伸向传统”是我艺术深涯的座右铭。为了拓展自己山水画创作的路子,丰富山水画的题材内容曾深入南方、跑遍长江流域,登黄山访九华,游峨眉旅青城,过山峡上黄鹤楼,走湖广而临大海,饱览祖国大好河山,开阔了山水画的空间。使自己的创作延着“以形写神”“师法造化”的传统途径。保持了作品纯朴、厚重,完整的广严、意境能够更深刻,苍茫和神秘,使其表现形式更加多样,文化内涵更为丰富。在我近半个世纪的创作实践中,深深体会到不深入生活,没有丰厚的生活实践,是绝对创作不出有艺术质量的作品的。 在体味生活中览找创作题材,是创作的源泉。只有热爱生活,热爱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将这份情感和对生活的理解感悟注入作品之中,才能在与世人的交流中被理解和喜爱。表现生活,要有时代气息,“笔墨当随时代”,只有把民族的文化积淀,民族的审美情趣,民族喜爱的艺术形式,民族的自豪气概,在深入生活中去发掘和理解,才能加深作品的深度和内涵,使作品更具广泛的民族性。 观察体验生活是多方面的。现在是信息时代,作者可以直接到生活中去,也可以间接地从其它信息获得感知。我喜欢看书、看电视、看一些能获信息的各种媒介,从中受益匪浅。“学无止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没有深刻的学养和长期的知识积淀,也是不会达到理想的艺术高度的。 “石为山之骨,水为山之脉,树为山之衣,云为山之魂”山水画的意境就从中体现出来了。“阁画天地、品类群性、杂物奇怪、山神海灵、事各缪形、随色象类、曲得其情。”中国山水画历来喜好描绘大山水,讲究层次,空间和多变的景观,这就是中国叫山水画而不叫风景画的原因。现在一些人喜画小品,画局部、画特写,作为从多元代、多角度的反映生活都无可厚菲,只是不要忘记中国山水画的主题宗旨和传统规律。我认为作为中国优秀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现应有一种对民族对社会的责任感。只有牢记肩负的重任,才可能不断的去研究、去变革、去发展。民族的观念、信仰、审美、情趣等等是在长期生活实践中积累形成的,它不会一时间消失和改变。我们只有老老实实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的观察体验生活,加深作品的现代性内涵,才能可能使中国绘画发生质的变化。 绘画是寂寞之道,是个体劳动,只有摆脱世俗的干扰、不随流、不浮躁、不为名累,不为钱累、平心静气于斗室、默默耕耘自己的天地,才能创作出有较高水平和广大人民喜闻乐见的好作品。绘画作品作为当代人民需求的高档商品进入市场是合乎情理的。但别人掏钱买画,书画家就应对别人负责,只有将自己的创作到位、满意而有代表性风格的作品推向市场,而不是粗制滥造,只卖名气而不顾质量的行为,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对社会、对买家、对自己都是不负责的态度,是应受到良心的责备。 绘画是一种坚持不懈的劳动,永无止尽。没有一定的数量,质量也无从谈起。“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废纸三千”讲的都是这个道理。只有长期伏案,不断的审视自己,不断的否定自己,虚心向别人求教,多吸收别人的长处,永远向高层次去追求,就会多一些成功,少一些遗憾,这当是我艺术一生的作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