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杠天神
释义

“杠天神”,又名“唱天神”、“灶爷卷”,是1918年发源于河南省 新蔡县,流传在驻马店市东南部新蔡县、正阳县及豫皖接壤地区的一个地方剧种。该剧种唱腔曲调口语化,特别是方言俚语的运用让人们感到朴实亲切,曾一度流行田间地头、寻常巷陌。其仅用打击乐伴奏、唱腔无固定音高的地方稀有剧种。该剧演出形式轻便灵活、演出场地大小皆易、演出时间可长可短、唱词通俗易懂等特点。在演出剧目内容上,经常演出生活小戏、邻里和睦戏、劝善劝赌戏。

发展历程

1918年,北方逃荒艺人周瞎子创造了“杠天神”剧种,到解放前夕达到鼎盛。

使“杠天神”传承下来的,是一个戏班班主刘志明。1941年,刘志明在饰演《张郎休妻》中的郭三姐把眼睛哭瞎后,为了传承发扬,他招收了一班学员,才得以把这一剧种保留至今。发现“杠天神”并一直致力于该剧种研究的龚国强说:“当时正值解放战争时期,社会动荡,另有梆剧、曲剧等大剧种盛行,加上老艺人相继去世,演出举步维艰,1947年戏班宣告解散。”

“杠天神”再现风采1987年10月,新蔡县在普查、收集传统戏曲艺术遗产的工作中,时任该县文化局局长艺术股副股长的龚国强在佛阁寺镇发现已失传40余年的地方稀有剧种——“杠天神”。

1987年12月4日,河南省戏剧研究所有关同志在该县录制大型传统连台戏《张郎休妻》“迎门打”一折。

2004年,为迎接河南省首届稀有剧种及曲艺会演,驻马店市文联根据资料记载,在新蔡县费尽周折找到了刘敬州。通过刘敬州,又找到了同门师兄弟71岁的梅泽运和66岁的吴根荣,这是止2009“杠天神”剧种最后的三个传人。

2004年10月31日。三位老人在省城20分钟的深情演绎,征服了评委的心。“杠天神”曲调《张郎休妻》第4折“迎门打”荣获河南省首届民间传统优秀戏曲会演最高荣誉——特别贡献奖。

艺术特色

杠天神是由曲牌体向板腔体过渡的中介形式,由唱腔及打击乐两部分组成。传统曲牌不分行当,只有“杨调”、“花调”等少数曲牌为老生及丫鬟旦的专用曲牌。演员全用大嗓演唱,由于无管弦乐伴奏,唱腔无固定音高。

杠天神唱腔音乐的形式与当地民歌、小调、方言俚语有密切关系。汝河下游的新蔡、正阳两县的民歌小调是杠天神剧种曲牌的重要乐汇来源。其特色既保留着民歌中四句、两句为单一曲体的特点,又吸收了板腔体中一些板式转换的方法,形式灵活,运用自如,唱中夹白,白中有唱,并可数板联句以尽其意。特别是地方语言音韵、语调语气的强调,更突出了杠天神剧种唱腔音乐的地方特色和鲜明的民间风格。

杠天神的唱腔曲牌,其音阶以五声音阶为主,辅以变宫或清角的六音阶。在向板腔体过渡的曲牌唱腔中也有变宫清角出现的七声音阶。它的唱调以宫腔调为主,间或亦用徵调式、羽调式。

剧目分类

杠天神演出剧目主要分为三类:一是祭神还愿戏;二是农村家庭生活小戏;三是民间传说的传统故事戏。目前杠天神演出的代表作品为《张郎休妻》、《站花墙》等。节目的特点是情节生动、通俗易懂、内容曲折、有头有尾,能调动观众的感情。

发展现状

目前,“杠天神”老艺人大部分已经去世,健在的仅有几位。他们已无力再组建“杠天神”戏班,仅仅在闲暇之余自娱自乐。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17:5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