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港澳台联考
释义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大陆的高等教育也有了长足的发展。自1978年以来,大陆有大量的精英留学海外。大陆的高速发展,吸引了大批留学人员回国工作,使大陆高校的教师结构产生了较大的变化。尤其近年来大陆的中央和地方政府都加大了对高等教育的投入,高等院校无论在办学条件或师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善。许多大学的校园设施已不逊于世界发达地区的院校,甚至更好。北京清华大学等一些院校的年度科研经费已经超过香港和台湾的大学。

中国经济正处于飞跃式发展时期,国力及国际影响力正急速提升,国家的高速发展将为新一代年青学生提供良好的发展机遇。

中国发展趋势

中国对外贸易总额2007年超越德国成世界第二,并有可能于2010年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

世界货币基金会认为,2007年中国已超越美国,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火车头。

美国量子基金创办人罗杰斯预言二十一世纪将是中国的世纪。

香港经济对内地依赖日益增加﹕访港旅客过半数是内地游客、香港股市成交额中超过七成是中资企业股票。

内地大学优势

内地学生赴港求学的同时,也有大批港澳台学生前来内地学习,这种交流也折射出内地大学教育的部分优势所在

高考过后,香港的诸多大学向内地学生敞开大门。良好的教学条件、高额的奖学金吸引了大批高分考生的目光。当他们纷纷弃内地高校而去,选择赴港深造时,也有一批学生走上与之相反的求学旅程,他们就是到内地高校就读的港澳台学生。

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的蔡晶莹来自于香港,现在是商学院2005级企业管理硕士研究生。她是因父母到内地工作而到人大上学的。她对《国际先驱导报》记者说,香港的商业活动相对饱和,内地是个很大的市场,以后很可能成为亚洲的商业金融中心,到内地来学习可以得到很多在香港得不到的机会。

夏雯震来自台湾,本科就读于台湾辅仁大学,硕士毕业于台湾大学,现在北京大学法学院攻读博士学位。由于硕士论文是关于大陆经济法方面的,夏雯震想在这方面作进一步的研究,索性就到大陆的学府来读书。他觉得大陆的研究生教育中比较强调师徒传承的观念。导师的人品、学品会对学生有很深刻的影响,导师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也很关心,师生之间充满人情味。这一点与台湾不太相同。他介绍,在台湾读博士,前两年不会分配导师,完全靠自己摸索学习。只有在最后一年才根据论文选题方向选定一位学位论文指导教师,专门负责指导论文写作。

在三所学校受过高等教育的夏雯震总结出北大的两大优势:一是国际化程度很高。他告诉《国际先驱导报》记者,北京大学为学生提供了很多到国外交流的机会,此外,在一些国际性的研讨会上可以遇到很多在台湾没机会见到的大师。北京大学还开设了许多外教讲授的课程,通过这些老师可以直接了解到外国文化,这也是台湾大学无法比拟的。第二个特点是讲座很多。北京大学几乎每天都会有十几场讲座,密度远远高于台湾的大学,这非常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并拓宽知识面。

现在同样就读于北京大学的台湾学生张锦芬则认为,北京大学悠久的传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她一直都十分向往的,能够到这里读书是她长久以来的梦想。在北京大学,让她感受最深的就是那些学术等身却又淡泊名利、不追求物质生活的老教授,他们严谨的治学精神给她留下深刻印象。

家住澳门的吴瑞康现在是中国人民大学法律专业2005级硕士研究生。当被问及内地大学教育有何优势时,他说,大陆老师掌握的知识比较全面。此外,内地大学的学习氛围也比澳门浓厚。没来内地之前,吴瑞康想像中的人民大学应该政治风气很重,学生讲话都是教条式的。但是来了之后,他发现这里的学生也很活跃,社团活动也很丰富,在这些方面与澳门的学校并没有太大差别。

内地港澳台学生日益增多

内地大学教育同港澳台比起来优势和劣势何在?就此问题,记者采访了北京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中心教授项贤明。项贤明说,香港的大学教师来自世界各地,以中英双语或者全英文授课,奖学金也要比内地高得多,这应该是很多内地学生愿意到香港读书的重要原因。但是香港的大学也有一些问题,比如由于学制比内地要短(三年),所以有些学科不一定有内地的那么扎实。

对于台湾的情况,项贤明说:“由于台湾当局对大陆学历的不认可,台湾学生来大陆上学的阻碍比香港和澳门要大一些。但是台湾岛内的高等学历非常普遍,就业压力比大陆要大很多,加上很多台湾的孩子从小就和经商的父母一起到大陆来,所以台湾学生来大陆学校读书的越来越多,这也是很正常的。”

据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系教授许子东向《国际先驱导报》记者介绍,香港学生首选去英联邦国家读大学,像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其次是去美国。因为英美大学的奖学金比较高。只有大约20%的高中毕业生会留在香港上大学。

至于选择来内地读书的学生,许子东分析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有理想、有抱负,具有前瞻性的青年。因为香港地区狭小,对很多专业和领域的发展都是有限制的,比如想在香港读航天、沙漠化治理这样的专业显然不现实,而在内地的学校相对容易实现。具有前瞻眼光的香港青年是会愿意到内地来上学的。当然,还有一些人就很现实了,他们成绩不好,考不上香港的大学,到内地来读书就成了退而求其次的选择。因为香港的大学录取率比内地要低很多。

“内地大学的优势就在于生源广阔,另一大优势还在于它的劳工市场,很多香港的学生在内地学成后就会留在那里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而持有北大、清华这样的内地名校毕业文凭的香港学生回到香港就业也是受到认可的。如果有一天内地的名校能更大程度地受到香港公司、企业的认可,那么香港就会有更多的学生到内地读书,超过出国和留港的,也未可知。”

学制简介

目前,中国的教育主要包括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各级、各类学校学制概述如下:

内地高等教育概括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的发展

中国大学大有百多年的发展历史,不少老牌大学都有过百年历史,一些大学更是外国人办的,最初的学制都是参照西方的学制,作为多科性综合大学,即每所大学一般都有文、理、商、工、医、农等多个学院,一直到中国解放为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被英美为首的西方国家孤立,工业、教育等的发展都是全面依赖苏联的经验。

1952年按照苏联的高等教育模式对全国高校进行「院系调整」,建立了以专门学院为主体的高等教育体制。在这个体制下,全国的大学被重整成182所大学,实行按学科分类,除少数大学保留若干个学科外,大部分大学都只有一个学科,全国大学分为文理(也称综合,14所)、工科(38所)、农科、林科(农林科合共29所)、医药(29所)、师范(31所)、语言(8所)、财经(6所)、政法(4所)、艺术(15所)、体育(4所)、民族(3所)等12种类型。如清华变身为工科大学,主要培养工程师,中山医学院培养医生,中央音乐学院培养音乐家、北京外语学院培养语言学家等。同时,在国家创新体制方面,实行教学与科研分离。高等学校只从事教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等科学研究所则专事科学研究。中国并在1952年开始实施全国统考招收大学生的制度。1966年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高等教育受到很大破坏,全国统考被废除,高等院校数目由1965年的434所减少至1971年的328所,学生人数由67.44万减至8.34万人。1977年底在邓小平的推动下中国恢复了高考,高等教育得以从新纳入正轨。中国自50年代开始大学都是推行免费教育,所有学校都是国立的,而学生毕业后都是由国家统一分配工作的。1986年开始大学逐步增加了自费学生名额(取录统考分数较低的学生),到1997年开始,全部学生都要缴纳学费,清贫学生则由国家奖学金资助。而学生毕业亦改为自行择业。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4 4: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