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冈仁波钦 |
释义 | 神山冈仁波钦概述冈仁波钦是冈底斯山的主峰。藏语的意思是“雪山之宝”或“雪圣”。被西藏苯教、佛教、印度教及古耆那教的信奉者尊为神灵之所在的世界中心。相传它是佛主释迦牟尼的道场。印度教说它是湿婆大圣的殿堂,在〖西游记〗里佛教中称的须弥山便指此山。冈仁波钦峰顶终年冰雪覆盖,在阳光照耀下光芒四射,而其形状奇特而壮美,峰形似金字塔,山尖如刺,直插云天,四壁十分对称,与周围的山峰迥然不同。由南面望去可见到它著名的标志:自峰顶垂直而下的巨大冰槽与水平方向岩层构成的佛教万字符(佛教中精神力量的标志,意为佛法永存,代表着吉祥与护佑)。冈仁波钦外形有如巨大水晶钻石,四周有八瓣莲花状的群峦护绕,雪峰洁白晶莹,一如圣女。其周围自然风景非常美丽:与藏族人称之为“圣母之山”的纳木那尼峰相距100公里遥遥相望,两峰之间是圣湖玛旁雍错和鬼湖拉昂错。它也是亚洲四大河流的发源地。 神山冈仁波钦简介由冈仁波钦、纳木那尼、玛旁雍错和拉昂错两山两湖组成的地带被藏胞称为“神山圣湖”之地,藏语名为“冈错”。自古以来冈仁波钦和玛旁雍措湖被佛教、印度教、耆教和笨教誉为神山、圣湖,佛教信徒和苯教徒更把它看作是圣地和“世界中心”。神山、圣湖周围各教派的寺庙林立,古迹众多,还存留着相传是苯佛相争早期,佛教尊者米拉日巴与苯教徒纳若本琼于冈仁波钦斗法时的若干遗迹。 神山冈仁波钦是朝圣者心中的明灯,万千佛教徒的精神家园。佛教、印度教、耆教和笨教都有围绕象征纯洁与仁慈的冈仁波钦转山可以洗去罪孽的传说,因此转山是来自不同地方朝圣者最常采用的方式。 神山冈仁波钦的地位冈仁波钦被西藏原始宗教本教、藏传佛教、那教、印度教一致认定为世界中心,是众神聚会的香巴拉。西藏的原始宗教本教认为它是“九重万字山”,山内居住着本教的360位神灵;而佛教称其为著名的须弥山,“一小世界之中心也”,在冈仁波钦腹中筑有金碧辉煌的宫殿和法轮常转的经堂,据说佛祖释迦牟尼曾在此为各方菩萨讲经说法;那教把它视为最高之山“阿什塔婆达”,坚信他们的创始人瑞斯哈巴那刹就是在这里获得了解脱;印度教则把冈仁波钦看作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即法力最大、地位最高的毁灭之神湿婆的天堂。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