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释义

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于2004年5月在原赣州市黄金开发区基础上更名成立,是江西省省级开发区,2010年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开发区。地处赣州市新城区,区域面积119平方公里,辖2个镇1个街道办事处,15万人口。中共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委员会和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受市委、市政府委托全权负责处理区内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管理事务。

中文名: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建立时间:2004年5月

区域面积:119平方公里

人口:15万

气候:亚热带丘陵区湿润季风气候

基本介绍

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赣州市中心城区的西南部,区位良好,交通便捷,资源丰富,具备发展工业经济,对接沿海产业转移的巨大潜力。工业园区规划超前,设施配套,较好地满足了经济发展、成果转化、科技创新与人居生活的高标准要求,具备对各种资源和要素的强劲吸引力。科技创新体系完善,高校园区初具规模,集聚了江西理工大学、赣南师范学院、江西应用技术学院等高等院校和赣州卫生学校、赣南文艺学校等多所中专学校,在校大学生目前达2.5万人,完全建成后将达5万人以上,可为企业培养素质较高的管理、研发人才及高级技工人员。

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发展实践中始终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推进“工业园区现代化、中心区域城市化、农业产业示范化、办事效能特区化”发展战略,致力于营造法治、宽松、有序的优质经济发展环境。经过几年的努力,在为投资者创造良好投资环境方面不遗余力、诚信踏实的形象已赢得广大客商的高度赞誉,经济发展保持了持续增长的势头,并已形成制鞋、新材料、机械制造、生物制药和食品等主导产业,培育了华坚国际鞋城有限公司、华夏金属线制品有限公司、金苹果农业有限公司、美园畜牧有限公司、三通新材料有限公司等支柱型企业。全区共有各类企业163家,其中外资企业22家。

目前,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已成为赣粤闽湘四省边际地区环境优美、人气旺盛、商务繁荣、创新活跃、产业蓬勃发展的经济区域,是赣南具有现代化、国际化特色的开放型经济发展平台。在今后的发展中,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将继续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创建和谐平安江西,共创富民兴赣大业”的总体部署,深入推进“对接长珠闽,建设新赣州”发展战略,优化发展环境,增强发展活力,提升发展水平,在新的起点上努力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

区内交通

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交通、区位优势明显,105国道、323国道、赣粤高速公路、京九铁路连南接北,昆厦高速公路贯穿东西,黄金机场近在咫尺。各项现代化基础设施和城市配套功能日益完善。开发区环境优美,经济活跃,社会稳定,已逐步成长为赣州市改革开放的窗口,对接长珠闽的前沿阵地和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重要平台。

区内气候

赣州市地处中亚热带南缘,具有典型的亚热带丘陵区湿润季风气候。其主要特点是: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丰沛,无霜期长,冷暖变化显著,降水概率大。境内平均气温20.9℃,7月为最热月,累年月平均气温为29.4℃,1月为最冷月,累年月平均气温为8.0℃;年日照时数为1888.5小时,日照百分率为42%;年降水量为1400—1500毫米,累年平均降水量为1494.8毫米,年最大降水量2183.9毫米,年最小降水量969.6毫米;常年主导风向为北风,一般每年9月至次年3月盛行偏北风,4—6月南北风势均力敌,仍以北风稍多,7—8月南风最多,年平均风速为1.9米/秒,最大风速为18米/秒。

基础设施

在整合工业园一、二期规划的同时,完成了工业园三期土地利用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核心工业区框架面积由10平方公里扩展到37平方公里。自05年8月以来,截止到2007年5月,共投资、融资投入近7亿元完善园区基础设施,新修建道路23.5公里,另现正在建道路12.6公里,市政道路亮化36.1公里;绿化40.41公里;建成桥梁3座;新铺自来水管52.06公里;迁移电力杆线106.93公里,迁移通信光缆117公里,迁移通信电缆254公里,迁移通信水泥杆924根;安装变压器121台(套),迁移变压器81台(套)。园区内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园区道路、水、电网络;初步形成了以电话、互联网为主的现代通讯网络;逐渐形成了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社会服务网络;基本形成了商贸、生产资料、金融、人才为主的市场网络。国家级出口加工区已获国务院批准,于2008年建设完成。

旅游资源

赣州市位于江西南部,东接福建三明、龙岩,南邻广东梅州、河源、韶关,西靠湖南郴州,北连江西省吉安、抚州,辖18县(市、区),面积3万9千多平方公里,人口840多万,是江西省最大的行政市。赣州建制至今已有两千二百多年历史,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卫生城市,有“世界钨都”、“稀土王国”、“脐橙之乡”美誉。赣州森林覆盖率达百分之七十六,旅游资源丰富,有国家级文化保护单位5处19个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4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个,省级风景名胜区8处;国家自然保护区1处,省级自然保护区18处;国家森林公园7个;国家4A和3A级旅游区各1处。

齐云山

海拔2061.3米,极目眺望,山势巍峨,云腾雾绕,山峰仿佛浸在云朵里,山与云高,云游山头,齐云山因此而得名。齐云山位于崇义县思顺乡、上犹县五指峰乡与湖南桂东县普乐乡交界处,总面积15平方公里。山顶有一平台,面积约500平方米,绿草如茵。海拔1000米以上仅有灌木林,越高林越稀少,山顶只有厚厚的野草。据悉,山中栖息着多种野生动物,主要有猴子、乌獐、麂、石羊、锦鸡等。登主峰可鸟瞰三省(湘、赣、粤)八县(桂东、汝城、资兴、炎陵、上犹、崇义、大余、南雄),眼皮下的三丫石,如同3支巨笔,耸立于主峰南侧;悠悠白云如羊群,奔走于峡谷之间、丛林之上;群峰之谷,条条江水如同白练游离,鳞光闪烁。从崇义思顺乡进齐云山的山麓间,一条被当地人叫桶河的溪水,涧底奇石峥嵘、瀑布飞溅峡谷、悬崖峻峭,四季变幻莫测。春夏杜鹃花开点缀两岸,秋冬碧水如镜映衬红叶。

陡水湖

距赣州市区70公里.湖内岛屿星罗棋布,沿湖四周群山逶迤,层峦叠翠,湖中烟波浩渺,与水上人家构成一幅天然油画。走进赣南树木园,则宛若走进了一个绿色世界,那千余种珍贵树木最吸人眼球,真可谓是天然的自然科普博物馆。

三清山

三清山位于江西省东北部的上饶市境内,玉山和德兴两县交界处,距赣州约600公里,因玉京、玉虚、玉华三座山峰高耸入云,宛如道教玉清、上清、太清三个最高境界而得名,是我国道教圣地之一。三清山以山岳景致为主,东险西奇,北秀南绝。它峰峦林立,怪石峥嵘,四季景色绮丽秀美,素有“小黄山”的美称。这里空气清新,曲水响波,连绵群峰,千峰竞秀,迷离幽壑,美如一幅幅泼墨山水画。坐上缆车,我的心被惊喜和感动包围。云蒸雾腾的三清山是姿态万千的,秀美时松涛阵阵,险峻时山石裸露如被神剑从天以90度劈下。俯下身,山涧里白练一条,在山色掩

映中慢慢前行,时而有一股清泉沿峭壁飞下,时而又有瀑布与岩石共舞。收回视线,缆车缓缓上升,脚下那深深的幽谷,让人有点心惊胆战的感觉。三清山的奇峰异石和苍松老树,和黄山之美在伯仲之间,兼具“泰山之雄伟,华山之峻峭,衡山之烟云,匡庐之飞瀑”的特点,各山体似乎都有灵气,呈现出不同的神态,人们依据它们的造型,赋予它们贴切的名称,流传着的不少神话传说,使它们有了鲜活的生命。沿途的一线天、玉女开怀、司春女神、万笏朝天、观音赏曲、巨蟒出山、仙苑秀峰、猴王献宝、观音送子、老道拜月、葛洪献丹等景点,都较分散,有些距离很远,有些山路也比较险峻,最好走的要数西海岸、东海岸景区。西海岸景区游玩步行道完全由高空栈道构成,全长四公里,架设在海拔1600余米的悬崖上,是国内最高最长的空中栈道。它将自然绝景云集的南部诸景区和人文荟萃的北部三清宫景区连为一体,沿涂有花果山、猴王观宝、观音送子、飞仙谷等稀世景观,是观看壮阔云海、连绵群峰、恢宏晚霞和俯看原始森林、飞仙谷、国戚谷、螺丝谷、红花油茶谷等大峡谷的最佳位置。东海岸因为在东面,也叫阳光海岸。如果说西海岸看的是峰峦叠翠,那么东海岸看的就是高山石林了。木栈道散发着新鲜松木的香气,溪谷上的索桥会给你一些惊险和刺激。当然,玻璃观景台是最为刺激的!站在从栈道延伸至峡谷上空的透明观景台,感觉人是悬在天上的,浮云就在你身边悠游着,以为很勇敢的我也不敢往下看。登高望远,幽谷秀峰、奇松古树尽收眼底,半山腰一片一片的白云飘来又飘去。远山是蓝色的,近的山却是苍翠欲滴的。面对自然神奇的伟力,我只感到人生的短促以及自己的渺小。

重点项目

年产5000吨新型稀土铝合金型材项目

年产1600吨稀土锆新材料及制品200吨项目

年产600吨稀土三基色荧光粉项目

年产2000吨钨钼条块项目

年产200吨抗震耐热白直钨丝项目

年产1000吨高性能高精度硬质合金生产项目

年产4000吨热风无纺布生产线项目

新建赣州市物流配送中心项目

入园标准

禁止和限制入园的项目

1、坚决贯彻落实国土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国土资发〔2006〕296号)文件精神,凡列入《禁止目录》的建设项目或采用所列工艺技术、装备的建设项目一律不准入园;凡列入《限制目录》的建设项目或采用所列工艺技术、装备的建设项目,必须按照规定或一律不得引进,或必须符合目录规定条件方可引进。

2、凡是采用国家产业政策明令淘汰的落后工艺技术、装备或者生产淘汰产品的项目一律不准入园。

3、凡是高耗能、高污染、有较大安全隐患的项目一律不准入园。

4、凡是初级有色冶炼加工项目(如仲铅酸铵、稀土分离等项目)一律不准入园。

项目入园标准与条件

我区要按照赣州市四大产业集群和六大主导产业的规划和布局,发挥区位优势,尽快形成我区具有比较优势和特色优势的板块经济,重点引进钨、稀土为主的有色金属深加工及新材料、机械制造业、电子电器业等行业生产企业和建设项目,以及与之相配套的上、下游企业。同时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项目投资规模要求:企业固定资产总投资(厂房、设备和地价款)必须达到1亿元人民币或1000万美元以上;配套企业必须达到5000万元人民币以上。

2、项目纳税要求:项目达产后,用地范围内税收贡献率每亩达到5万元人民币以上。

3、项目用地要求:土地资源要向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能源消耗少、环境保护好的企业倾斜。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强度要达到每亩100-120万元以上才能供地;原则上一般性工业项目用地控制在30至50亩以内。项目用地根据合法程序取得。

4、项目开工及建设要求。工业项目的建筑系数不得低于30%;新需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面积不得超过工业项目总用地面积的7%。企业要通过建设适用性的多层标准厂房,节约使用土地。建设项目必须在土地交付使用之日起45日内实施项目工程建设,一般性工业项目要确保在开工之日起12个月内竣工投产。

产业基础

产业现状

园区内已有来自欧美、日韩、港台等国度和地域的200多家企业落户,其中投资亿元以上项目56个,初步形成了有色冶金及新资料、机械电子、生物制药、食品加工、新型建材、现代轻纺等产业。

产业特点

①园区内设有省级钨和稀土产业基地,致力于建成在国内乃至世界规模内有影响力的有色产业深加工和运用产品的研发、制作基地。基地内有生产硬质合金、合金工具等钨制品及运用产品的钨企业13家,年生产才能达1万吨。代表企业有:江西钨业团体投资的赣州有色冶金深加工基地和铜材循环应用生产项目,赣州章源英弗曼新资料有限公司;基地内有以生产钕铁硼及荧光资料为主的稀土企业20家,年生产才能达1.5万吨。代表企业有:日本昭和电工株式会社投资的赣州昭日稀土新资料有限公司,浙江横店团体东磁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英洛华磁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年销售收入均在3亿元以上。

②区内集聚了一批机械电子加工制作企业,汽车制作和零配件制作业初步形成产业链。重要企业有江铃汽车团体与德国格特拉克公司合资项目格特拉克(江西)传动体系有限公司,年产车用变速器200万台套;赣州五环机器有限义务公司,年产JCM叉车变速器总成20000台,CPC3、CPC4叉车变速器总成10000台,高尔夫电动车减速桥总成30000台、传动法兰50万件和其他传动装置20000台;由中国一汽投资兴建的江西南方汽车专用有限公司,引进先进生产装备和工艺,实现了范围生产。

③区内集中了制鞋、制衣、纺织等一批轻纺企业,已初步形成产业集聚效应。重要企业有台湾宝成团体投资的赣州华坚(BVI)国际鞋城,致力于建成世界最大的女鞋生产基地,是一家集化工、制鞋、制革、鞋材、模具、印刷、鞋机制作为一体的大型企业,年外贸出口额超1亿美元。

④食品制作业发达,云集了一批在国内具有较高著名度的食品制作企业。重要企业有香港五丰行有限公司投资兴建的江西五丰腊味有限公司、赣州酒业公司、江西双胞胎团体等,其中江西双胞胎团体,进入全国行业30强,年产值20多亿元,具有年120多万吨饲料的生产才能,“双胞胎牌”猪饲料荣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区内还有“好街坊”、“煌上煌”等名牌产品。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6: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