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赣上食莲有感
释义

《赣上食莲有感》是宋代黄庭坚的一首诗作,通过所见到的莲子联想到母亲的慈爱以及对兄弟和众小儿的的思恋,而通过莲心的苦和莲出污泥而不染的品质表达了自己做官的气节和操守。

作品名称:赣上食莲有感

创作年代:宋代

文学体裁:古诗

作者:黄庭坚

作品原文

莲实大如指,分甘念母慈。

共房头(角戢)(角戢),更深兄弟思。

实中有幺荷,拳如小儿手。

令我忆众雏,迎门索梨枣。

莲心正自苦,食苦何能甘。

甘餐恐腊毒,素食则怀惭。

莲生淤泥中,不与泥同调。

食莲谁不甘,知味良独少。

吾家双井塘,十里秋风香。

安得同袍子,归制芙蓉裳。

作品赏析

1080年(元丰三年),黄庭坚在吉州太和县(在今江西,原本作“泰和”)做知县。第二年,有事到虔州(今江西赣县),即诗题所说的赣上,因吃莲子而作此诗。

开头说:“莲实大如指,分甘念母慈。”看到莲子像手指一样大,就想到在家里时,母亲分莲子给他们吃,怀念母亲的慈爱。吃莲子时,是先拿到莲房,即莲蓬,一个莲蓬里有好多莲子,共占一房,头露出在房外。“共房头(角戢)(角戢),更深兄弟思。”看到一房里的许多莲子,就想到一房里的众多兄弟,也像莲房里的莲子那样相处。(角戢)(角戢),聚集的样子,当作“濈濈”。《诗经·小雅·无羊》:“尔羊来思,其角濈濈。”羊群里,羊角相聚集,而羊与羊不相斗,有和睦意。正像一房莲子相处,因此加深对兄弟的怀念。“实中有幺荷,拳如小儿手。”莲子中间有莲心,莲心头上有些拳曲,像小儿的手。“幺荷”指莲心。“令我念众雏,近门索梨枣。”从小儿手就想到家里众小儿,作者回家时,众小儿在门口迎接,要梨枣吃。这是从看到莲房、莲子、莲心,引起对母亲、兄弟和众小儿的怀念。

接下来从诗人自身的体会上说。“莲心正自苦,食苦何能甘。甘餐恐腊毒,素食则怀惭。”承接上句,就莲心说,莲心正是苦的,吃苦的东西不可能感到甜。“甘餐恐腊毒”,吃甜的怕有极毒。《国语·周语下》:“高位实疾颠,厚味实腊毒。”意思是,官位高的,实在很快会倒下来,味道厚的,实在有极毒。这里是就他自己的经历来说,吃甜的怕有毒,如同做大官拿重禄,贪图享受,害了自己。“素食则怀惭”,做官不办事吃白食,便感到惭愧。《诗经·魏风·伐檀》:“彼君子兮,不素餐兮。”素餐即白吃,白吃是可耻的。黄庭坚做知县,既不是高官,不拿重禄,又不白吃饭。在这里也表示了他的志节。

诗人然后又从另一角度发生感想。“莲生于泥中,不与泥同调。”莲生在淤泥之中,出淤泥却不受污染,指品德高洁的人能保持操守,像《史记·屈原传》赞美屈原那样:“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食莲谁不甘,知味良独少。”讲到吃莲子的多,知味的却很少。这首诗主要是讲他食莲而能知味,由于知味的少,这首诗写出了很少有人知道的东西。

最后跟开头的“念母慈”呼应,想到“吾家双井塘”,双井在分宁县(今江西修水),那里有池塘。“十里秋风香”,池塘里荷花盛开,在初秋时香闻十里。这里又跟开头的“兄弟思”相应,“安得同袍子,归制芙蓉裳。”同袍,《诗经·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袍,长衣。同袍本指友爱,这里当指兄弟。屈原《离骚》:“进不入以离尤(遇祸)兮,退将复修吾初服。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归”,指惧祸而退归。制芙蓉(荷花)裳,比喻保持高洁的情操。这里借用屈原的话,上文的“不与泥同调”也含有赞美屈原一尘不染的意思在内。

这首诗构思很新,写出了前人未写过的食莲知味。他从食莲子的分甘“念母慈”,从莲房的共房多莲子想到“兄弟思”,从莲子心的“拳如小儿手”而“念众雏”,这是因食莲而起的对家人的怀念。再从莲心苦引出食甘,比喻做官拿重禄的有害、素餐的怀惭,这是他入仕经历的有感之言。再从莲生淤泥而不染而产生新的感受。这样的食莲知味,就是从“分甘”“食苦”中引出各种感想来。最后想到归隐,仿效屈原的“修吾初服”,含蓄地表达了做官容易遇祸,还不如退归的思想,具有深切的感慨。

作者简介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治平年间(1064—1067)进士。宋哲宗时以校书郎为《神宗实录》检讨官,迁著作佐郎。后因修史“多诬”遭贬。早年以诗文受知于苏轼,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诗以杜甫为宗,有“夺胎换骨”、“点铁成金”之论,风格奇硬拗涩,开创江西诗派,在宋代影响颇大。又能词。兼擅行书、草书,为“宋四家”之一。有《山谷集》、《山谷琴趣外篇》。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4 3: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