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赶婚族
释义

面临近年来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一些高校女生或“相亲找对象”,或在网上发帖征婚,有的甚至走进了婚姻介绍所这一人群,被称为“赶婚族”。

摘要

迫于严峻的就业压力,女大学生毕业后不忙就业忙结婚,因为“干得好不如嫁得好”。

赶婚族-背景

又是一年毕业找工作的高峰期,苦读四年的大学生即将踏出迈入社会的第一步,而随着近年来就业难题凸显,其就业期望值也总体下降。这种情况下,“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观念在高校女生中继续拥有“市场”基础,不少女生或“相亲找对象”,或在网上发帖征婚,借此逃避就业难题。在此情况下,全国各大婚姻中介中心迎来一个“事业发展的热潮”,主力登记大军正是这群临近毕业的大四女生,婚介中心表示前来登记的准女大学毕业生数量呈现“井喷”。以某鹊桥中心为例,登记了生于1984~1988年的年轻女性共665人,其中,仅两个月登记者有64人(大专学历31人,本科学历33人)。

赶婚族-原因

就业压力

说白了就是视婚姻为就业捷径。某女生感言,以前自己还对未来充满憧憬,但现在反倒感觉没什么追求了,甚至总感觉身心俱疲,最近总想找个人嫁了算了,即便不上班,做个全职太太,那样也就不用再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了。

性别歧视

大学生就业一直都很难,而一些单位的许多岗位更是不太欢迎女性,女性的求职空间本来就比男性来得更窄。而且如今职场的高压状态也使女性恋爱的时间和机会大大减少,如果大学里没有谈对象的话,毕业时先相亲会来得更为妥当。而找个经济基础比较好的对象也没有什么不妥,毕竟我们都是成年人了,会有自己的判断能力,也不会盲目地见钱眼开。即便相亲,也是双方有感觉,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有一定的感情基础才会结婚,如果能在比较好的物质基础上收获到爱情。

赶婚族-评论

在调查中,发现征婚的女生几乎都把“房子”、“稳定的高薪”作为必要条件,对此,不少女生回答,物质是婚姻的基础,但是不能因此否定她们对精神需求的追求。

逃避压力留隐患

福州大学心理学系主任何少颖认为,出现大四“赶婚”现象折射出社会的浮躁风气,正如演艺界的明星、超女选秀等现象都向大学校园传递一个信息,成功是有“捷径”可走的。

据统计,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495万人,比2006年增加82万人,就业形势很严峻。这一现实确实给毕业生很大的压力,于是有人就想走“捷径”。“捷径”意味着可以躲避压力和艰苦奋斗,伴随着出现了以男生为主的考研“校漂”族,以及以女生为主的“赶婚”族。归根到底,这都是毕业生拒绝长大、承担压力的表现。即使不谈这样的“爱情”会给她们的婚姻带来什么样的隐患,这样逃避现实的人生态度对社会和个人都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再浮躁,不能对学问和人生浮躁,人生处处有压力,躲避不了。”

“给不起”婚姻

现在提到大四女生“赶婚”,社会表现出更多的宽容,不再一味以“傍大款”等带有侮辱性的语言斥责。福州大学社会学系博士郁贝红分析,作为大学生,本身对精神层面的要求肯定不会低,但是她们想通过与已经取得一定物质基础的男性结合,来逃避社会现实的压力,这让她们在同龄的男性中较难找到伴侣,从而转向婚介所寻找“成功人士”。

但是,这样为婚姻也留下隐患。郁博士说,寻找志同道合的人生伴侣是每个人的向往,但是方式不同可能导致方向的失误。

婚姻双方应对等

“在婚姻里,双方应该是对等的。”省社科院助理研究员赖文对“赶婚”现象一针见血地指出,“她们的作为,应该也可以算是往婚介所投一份简历。在双向选择下,等待投资的结局。”

赖文说,按照以往的社会调查结果,可以说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变得更加现实与自我,这是社会现实与教育体制共同合力的结果。但是,不要忽略了男性的看法,在社会压力剧增的今天,男性一样也希望生活伴侣能够自强自立,而不愿意买一个花瓶供着,或者当一张“长期饭票”,否则只能是对婚姻别有用心的人,不值得信任托付。

高校应作出反应

对于“赶婚”热潮,一些资深教育专家表示,这也同样反映中国大学校园婚恋教育的缺失。如何正确引导,是高校教育界应该深思的问题,不能一禁了之,更不能放任自由。“特别是在信息社会,社会功利色彩渗透入大学校园,这更需要高校作出反应。”

赖文表示,大学生“找工作难”应当更准确表述为“找好工作难”,希望一步到位实现理想生活的想法是不可取的。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9 17:2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