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杆菊石
释义

杆菊石属于菊石亚目,杆菊石科。俗名为菊石,处于白垩纪晚期,分布在全世界。菊石是已绝灭的海生无脊椎动物,它最早出现在古生代泥盆纪初期(距今约4亿年),繁盛于中生代(距今约2.25亿年),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三叠纪海洋中,白垩纪末期(距今约6500万年)绝迹。

特征

杆菊石可以长达2米,相信它们是头向下直立的。由于壳的另一端并没有平衡物,所以学者认为这是杆菊石唯一可有的形态。不过近期的研究发现,一些杆菊石物种可能会以较接近水平的方向生活。

杆菊石壳初期是以盘绕形式生长,直径约为1厘米。当它们成熟时,壳就会笔直的生长。成年杆菊石可以长7厘米至2米。从壳的同位素分析,相信杆菊石是生活在水柱的中间部份,并不接近海床或海面。

在一些地层中,杆菊石十分普遍,估计它们是一大群生活的。但是,它们却不及直角石般稠密。雄性杆菊石的长度只有雌性的三分之一至一半,壳上的棱纹也较浅。它们的壳也像其菊石目般有住室,住室内藏有气体来保持它们的浮力。这些住室之间有连室细管,与头部连接。动物自身则在最末及最大的住室中,可以控制每个住室的气体水平及浮潜。分隔住室的隔壁与外壳互接,互接处有缝合线。不同的杆菊石物种有不同的缝合线纹。杆菊石化石非常脆,一般发现时都已经断裂。普遍是断成两截或分成几片,往往断裂都是位于缝合线。

混淆

杆菊石及白垩纪笔直的菊石目很多时会与直角石混淆。两者都是长管状,在石市场也同样普遍。两个分支分别地在不同时代演化成长管状。直角石的时代比杆菊石长很多。不过,直角石的缝合线较简单,而杆菊石的则较复杂。这种笔直菊石的生活方式仍无定论:有的古雅生物学家认为它们在水中是垂直生活的,触须在海床中搜索食物;有的则认为它们是水平地生活在靠近海面的地方

物种

现时已发现了大量的物种,详列如下:

Baculites anceps

Baculites aquilaensis

Baculites asper

Baculites asperiformis

Baculites baculus

Baculites bailyi

Baculites buttensis

Baculites capensis

Baculites chicoensis

Baculites clinolobatus

Baculites compressus

Baculites crickmayi

Baculites fairbanksi

Baculites fuchsi

Baculites grandis

Baculites haresi

Baculites incurvatus

Baculites inornatus

Baculites jenseni

Baculites kirki

Baculites knorrianus

Baculites lechitides

Baculites lomaensis

Baculites mclearni

Baculites meeki

Baculites minerensis

Baculites nugssuaqensis

Baculites occidentalis

Baculites obtusus

Baculites ovatus

Baculites pseudovatus

Baculites rectus

Baculites reesidei

Baculites scotti

Baculites subanceps

Baculites teres

Baculites undatus

Baculites undulatus

Baculites vaalsensis

Baculites vertebralis

这种白垩纪晚期的属只有壳上最最早期的部分保持盘卷,以后长出的部分成为笔直的杆。杆菊石在一处地方会大量存在,常常没有其它种的存在,

它能够长至1米。

产地:这种笔直菊石的生活方式仍无定论:有的古生物学家认为它们在水中是垂直生活的,触须在海床中搜索食物;有的则认为它们是水平地生活在靠近海面的地方。

、杆菊石(Baculites),是一种菊石软体动物,这种动物的壳是一种特殊的笔直的杆,它能够长至1米。有的古生物学家认为它们在水中是垂直生活的,触须在海床中搜索食物;有的则认为它们是水平地生活在靠近海面的地方。

它具有一个没有螺旋的壳,因此也被称为直菊石。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5:2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