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甘土 |
释义 | 简介药名甘土 别名白单、白墡《石药尔雅》),膨润土(《黑龙江中药》),丹道、土精 汉语拼音Gān Tǔ 英文名Montmorillonite 拉丁名Montmorillonite 来源为硅酸盐类矿物蒙脱土、漂白土或其混合物。 归经肺;大肠经 考证出自《本草拾遗》。 科属分类铝化合物类 主治清热解毒。主食物或菌类中毒 《本草拾遗》:"主草叶诸菌毒。热汤末和服之。" 用法用量内服:适量,温开水调匀,饮服300-500ml。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凝灰岩或其他火山岩在碱性水的作用下蚀变而成。 资源分布主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浙江等地。 原形态①蒙脱土呈土状。白色、灰绿色或粉红色。有滑腻感。吸水性强,体积能随吸水而胀大,但在加热后又可失去所吸之水分。系凝灰岩或其他火山岩在碱性水的作用下蚀变而成。 ②漂白土呈分散状,具油腻感。颜色由浅灰、绿灰至近黑色。入水中即成粉末。 ③膨润土为以蒙脱石为主要组分的粘土。 蒙脱石 晶体结构属单斜晶系。常呈隐晶质土状块体,有时为小鳞片状、球粒状。白色,或为浅灰、浅红、浅绿等色。条痕白色。土状光泽。肉眼见不到其一组完全解理。硬度1-2。块体柔软、有滑感。相对密度2-2.7。加水膨胀,体积可增大几倍,并变成糊状物。具很强的吸附力和离子交换能力。 性味无毒 《本草拾遗》:"无毒。" 性状性状鉴别本品为土块状,白色或灰色,有的因含杂质而染成浅粉红色。不透明;土状光泽。硬度低,指甲可刻划成痕。具强吸水性,舐之有吸力。置水中即膨胀,继而崩散成细粒或粉。具滑腻感。微有土腥气,味淡。以色白、具滑腻感、吸水力强者为佳。 显微鉴别透射偏光镜下:薄片中无色、微带浅绿色。微晶质、隐晶质蒙脱石往往均匀分布着微粒状其他粘土质矿物,如石英、岩屑粉等矿物,粒径一般在0.001mm以下。微晶质蒙脱石往往似叶脉状、网状分布于岩石中,局部尚见到斑块状、鳞片状;鳞片状粒径在0.002mm。 蒙脱石含量70%-80%。其他粘土质矿物:隐晶石英、微晶石英、水云母及其他微晶矿物含量30%-20%。 化学成份蒙脱石为(Al,Si)4O10(OH)2·nH2O。漂白土化学组成与高岭土(Kaolinite)相近,即近似于Al2O3·2SiO2·2H2O。另有认为是x[9SiO2·6(Mg,Fe2+,Ca)O·12H2O]+y[9SiO2·2(Al,Fe3+)2O3·12H2O]。总之,甘土主要成分是水化硅酸铝及少量钙、镁和亚铁。 出处《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 又汉复姓有甘庄甘土甘先三氏。 《康熙字典》【午集上】【甘字部】甘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