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甘肃省肿瘤医院 |
释义 | 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甘肃省肿瘤医院是两块牌子、一套班子,集医疗、科研、教学、肿瘤防治、卫生信息化建设为一体的全省最大的医学科研及肿瘤防治机构,为省、市医疗保险定点单位,全省第一批省属重点科研院所。始建于1972年。现有科研、临床、医技和职能科室44个,省卫生厅重点学科4个,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中医药专科1个,临床科室设有病床450张,全院正式职工共444人,其中专业人员346人,正高级22人,副高级52人。 医院简介甘肃省肿瘤医院是集医疗、科研、教学、肿瘤防治、卫生信息化建设为一体的全省最大医学科研和肿瘤防治医疗机构。位于兰州市七里河区小西湖什字东北角。 医院现有省肿瘤研究所、省医学情报所(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查新咨询单位)、《甘肃医药》编辑部、省肿瘤防办、省抗癌协会、省健康相关产品毒理检验机构、省止痛中心、省乳腺病诊治中心、省放射治疗研究中心、爱德甘肃流动医院、卫生专业考试甘肃考区兰州(西)考点办等省级机构。有医学生物技术中心、分析实验中心、药物研究所、实验动物中心等科研机构,其中内设的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中药分析实验室及中药药理实验室为国家中医药三级实验室,中药制剂和中药毒理室为国家中医药二级实验室。设有病床300张,临床、科研、医技和职能科室40余个。全院429人,其中专业人员352人,正高级12人,副高级54人。国务院特贴专家2人,人事部333人才2人,省级专家2人,省卫生厅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12人,硕士7人,博士1人,院聘首席专家4人。 医院的医疗科研设备有:德国西门子直线加速器,国产直线加速器,头、颈、体部X刀及全身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高精度模拟定位机,后装治疗机,微波热疗机,高频热疗机,激光疼痛治疗机,德国超声刀、氩气刀,德国西门子螺旋CT,德国腹腔镜,日本电子胃镜,美国GE彩超,日本阿洛卡B超,美国惠普中央监护仪、呼吸机,芬兰钼靶乳腺X光机,日本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美国冰冻切片机,德国石蜡切片机,日本彩色病理诊断系统,百级层流病房,电子阴道镜,800MA遥控床X光机,500MA X光机,DSA数字减影系统,美国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紫外分光光度计、荧光分光光度计,超低温高速离心机,超净工作台,多媒体教学中心,细胞融合、金标试纸条中试车间及通过省级验收达标的中药制剂车间等。利用这些设备,在科研临床方面已形成了以肿瘤防治、科研和标准化综合治疗为主线,以手术治疗、化疗、放射治疗、生物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为重点,辅以热疗、介入治疗、心理治疗等多种治疗方法的肿瘤综合治疗体系。 建院以来,医院共取得42项科研成果,完成科研课题75项,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6项,甘肃医学科技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24项。2000年以来,在研课题28项。获甘肃医学科技二等奖3项,三等奖8项,兰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申请国家专利8项。根据我省科技发展战略,结合医院科技能力和学科优势,对科研科室设置作出了全面调整,提出“突出重点,提高能力,研发结合,开拓发展”的发展思路和战略方针,确定了以生物技术和中药现代化的研究开发为该院优先科技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已被鉴定达国际先进水平的《抗人血红蛋白单克隆抗体及免疫试剂盒的研发》、获国家自然基金支持的《抗体Fc片段特异寡核苷酸配基作为免疫传感器的研发》及《潜血金标试纸条中试及申报新药》、《安乳颗粒的开发研究》等7项省科研院所研发项目正在顺利执行。建院30年以来,在省内外杂志发表论文650余篇。 领导班子院长:陈学忠,男,汉族,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1954年10月出生,甘肃静宁人。1978年9月毕业于兰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毕业后分配到兰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工作,先后任医师、主治医师;1992年6月调入医院,先后任副主任医师、肿瘤外科主任医师兼任胸外科主任;2003年1月至2006年6月,任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甘肃省肿瘤医院副院长。2006年6月至今,担任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甘肃省肿瘤医院院长、党委委员。现兼任职务有:中国抗癌协会理事,中华医学会甘肃分会胸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甘肃省卫生厅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甘肃省抗癌协会副理事长,甘肃省医师协会副会长,甘肃省医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委,甘肃预防医学会肿瘤流行病调查专业委员会副主委。 党委书记:魏宏荣,男,汉族,中共党员,研究生结业,1956年3月出生,甘肃皋兰人。1993年毕业于长沙工程兵学院管理学专业。2004年7月四川大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研究生班结业。1974年12月入伍,先后在西藏军区53师157团、边防六团、五团、三团服役,先后任排长、政治处宣传干事、连副政治指导员、连政治指导员、营政治副教导员、营政治教导员;团政治处主任;团副政委、团政委;1996年9月转业,先后任甘肃省红十字血液中心党委支书记、甘肃省卫生厅卫生监督所党委书记;2002年9月起至今,担任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甘肃省肿瘤医院党委书记(期间,2002年9月至2004年7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研究生课程班在职学习)。 副院长:刘元强,男,汉族,中共党员,研究生结业,1963年2月出生,江苏扬州人。1985年7月毕业于兰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毕业后分配到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至今,先后任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并兼任院原科技发展部主任;2003年1月至今,被聘任为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甘肃省肿瘤医院副院长;2003年7月四川大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研究生班结业。2006年6月至今,担任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甘肃省肿瘤医院党委委员。 副院长:刘勤江,男,汉族,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1962年9月出生,甘肃天水人。1984年8月毕业于西安医学院(现西安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毕业后分配到甘肃省肿瘤医院至今,先后任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1987年5月在兰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普外科进修;1993年参加卫生部全国肿瘤医师进修班(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专修头颈肿瘤专业;1994年甘肃省肿瘤医院成立头颈外科,先后任该科副主任、主任;2001年12月,晋升为肿瘤外科主任医师;2003年1月至今任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甘肃省肿瘤医院党委委员(期间,2002年9月至2004年7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研究生课程班在职学习;2003年3月至2004年6月,在大连外国语学院参加出国培训;2004年1月被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联合授予甘肃省优秀专家;2004年11月至2005年11月,在日本癌研究会医院头颈外科研修);2006年6月至今,担任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甘肃省肿瘤医院副院长、党委委员。现兼任职务有:中国抗癌协会头颈专业委员会委员,甘肃省卫生厅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甘肃省抗癌协会理事。 副院长:张敦义,男,汉族,中共党员,党校在职研究生学历,1954年10月出生,甘肃兰州人。1995年9月毕业于甘肃省委党校经济管理专业专科。1972年4月参加工作,1999年3月在甘肃省地方病研究所担任党委副书记;2001年8月在甘肃省疾控中心担任副主任兼纪委书记(期间,2002年9月至2004年7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研究生课程班在职学习);2006年6月至今,担任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甘肃省肿瘤医院委员,并被聘任为副院长。 科室介绍乳腺科乳腺科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为甘肃省乳腺病诊治中心的基地。院首席专家李玉田主任医师为中国抗癌协会理事、省医学会肿瘤学会主任委员、省优秀专家、国务院政府津贴享受者。科主任杨碎胜主任医师为甘肃省医疗卫生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会员。科副主任张斌明副主任医师在乳房整形及乳房再造方面有较深的研究。本中心配备有高精度、高分辨的乳腺钼靶机、快速冰冻机、彩超、红外线诊断仪、纤维乳管镜及麦默通真空辅助乳腺微创旋切系统等先进设备,可开展各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尤其在乳腺癌的诊治方面,已达国内先进水平。 血液科在院聘首席专家李睦昭主任医师和省卫生厅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科主任崔杰主任医师的带领下,主要诊治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的化疗和生物免疫治疗。聘请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全国著名血液病专家马兰芳教授长年定期指导工作。层流病房是全省首家拥有的三级洁净级别的化疗病房。开展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支持下的大剂量化疗根治白血病和恶性实体瘤新技术,已成功开展自体和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达国内先进水平。 中西医结合科中西医结合科是由全国著名的中西医结合专家裴正学教授创建的全省唯一的中西医结合医、教、研基地,它的前身是甘肃省西医学习中医讲习班,甘肃省新医药研究所。科室从1984年建科后就以全国著名的中西医结合专家裴正学教授提出的“西医诊断、中医辨证、中药为主、西药为辅”这十六字方针为指导,在恶性肿瘤、肝病及其它疑难病症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面在全省乃至整个西北地区享有很高的声望。2005年5月被省中医管理局定为甘肃省重点中医专科。同时也是甘肃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国家级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培养点。 科室现有医生7人,其中包括全国著名的中西医结合专家、甘肃省肿瘤医院首席专家裴正学教授,科室主任、甘肃省中青年学科技术带头人薛文翰主任医师,科室副主任李微副主任医师及张太峰副主任医师、张惠芳副主任医师、万强副主任医师以及鲁维得主治医师、张桂琼医学硕士,病床27张。 科室以“十六字”方针为指导,在继续对肝病、结缔组织病、心血管疾病进行诊治外,把医疗重点发放在对恶性肿瘤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一方面该科发扬中医中药扶正固本和整体调节的优势,另一方面积极掌握现代肿瘤内科学的最新进展。在临床上主要开展了原发性肝癌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食道癌、胃癌、大肠癌的中医辨证配合放、化疗,中药益气养阴配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并在临床上取得了很好的疗效,通过多年的临床工作总结到中医药在肿瘤防治中的作用概括起来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配合肿瘤放、化疗,最大程度上减轻放、化疗毒性,增加疗效:二是用于肿瘤术后患者,促进其康复,一定程度上防止术后复发:三是用于不能适用手术和放、化疗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以减轻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缓肿瘤发展;四是治疗癌前病变,预防和减少恶性肿瘤的发生。 科室在国家级和省级学术刊物上共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已完成或正在进行科研课题10项,其中裴氏升血颗粒在治疗恶性肿瘤中扶正固本作用的研究获2002年甘肃省皇甫谧科技进步二等奖,裴氏妇炎颗粒治疗慢性附件炎的临床研究获2002年甘肃省皇甫谧科技进步三等奖,裴氏胆胰颗粒治疗慢性胰腺炎的临床研究获兰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出版著作三部, 《裴正学临床经验集》 、《裴正学医案、医话选》和《裴正学医学笔记》,近年来科室在开发名老中医传统验方上大下功夫,目前已开发了裴氏升血颗粒、裴氏胆胰颗粒、裴氏妇炎颗粒等10余种中药抗癌制剂,它们以疗效肯定,服用方便,价格低廉而深受广大患者欢迎,在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主要成果科研与教育工作:1980年以来,共承担各级科研项目200余项,取得科技成果126项,获奖成果80项,其中省(部)级抖技进步奖17项,省医学科技进步奖46项,省皇甫谧奖5项,兰州市科技进步奖10项,省教育厅高校科技进步奖1项,省轻纺总会科技奖1项。获国家专利9项。拥有国家“十五”攻关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甘肃省重大科技研发项目及省级各类科研项目37项。2003年确定为省属重点科研院所科技能力建设单位。医学生物技术开发研究、中药现代化研究、键康相关产品监测、肿瘤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肿瘤基础平台建设研究是医院科技发展的目标和方向。2000年以来,先后与兰州大学、甘肃农业大学、兰州医学院、甘肃中医学院、西北师范大学等院校,已在生物、药学、中西医结合、肿瘤放射治疗等学科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10余名。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700余篇。 荣誉称号 2003年初,顺应卫生、科技体制改革的时代要求,医院逐步开展以竞争上岗、全员聘用合同制为主体的人事制度改革和分配制度改革。通过专家评审,被省科技厅确定为甘肃第一批重点科研院所,连续四年在省卫生厅组织的全省医疗质量督查中取得前三名的优异成绩(其中2003年、2005年两度取得了全省第一名),被省卫生厅确定为全省医患沟通试点单位。先后获得了全国“百姓放心医院”活动达标医院、全国卫生系统行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医院文化建设先进集体、甘肃省级文明单位、甘肃省医院管理先进集体、甘肃省医德医风示范医院等。目前,在以陈学忠为院长的新一届院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全院上下齐心协力,为把医院建成甘肃一流、西北知名的肿瘤医院和科研院所而努力奋斗。 医疗设备1、心腹两用高档彩色多普勒诊断仪VIVID3 2、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LOGIQ9 3、光导纤维乳管内视镜系统(FT-201) 4、麦默通真空辅助乳腺微创旋切系统(Mammotome,简称麦默通) 5、2010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6、DiscoveryVH成像系统(hPET-CT) 7、介入治疗室 8、芬兰普克梅高频乳腺钼靶机 9、大型C型臂X线机DSA 10、BMD-2型放射治疗模拟机 11、后装治疗机 12、BMD-2型放射治疗模拟机 13、HG-2000型体外高频热疗机 14、PRIMUS型高能直线加速器 科室介绍外科系统:麻醉科 头颈外科 泌尿外科 胃肠外科 妇瘤科 乳腺科 胸外科 肝胆外科 骨与软组织肿瘤科 内科系统:放疗科 中西医结合科 血液科 呼吸内科 消化内科 门(急)诊部 科研系统:医学情报研究所 肿瘤流行病研究中心 药物研究所 分析实验中心 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心 《甘肃医药》编辑部 药理毒理实验研究中心 医学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医技系统:放射科 检验科 核医学科 病理诊断中心 功能科 药学部 行政系统:院长办公室 党办 人事科 财务科 工会 科教科 医务科 护理部 后勤保障科 基建办 网络中心 审计科 感染管理办公室 公共卫生科 精神理念1、院训 科学 仁爱 敬业 创新 2、管理理念 民主 科学 务实 高效 3、经营理念 以人为本 至诚至信 4、服务理念 一切为了病人 5、科研宗旨 严谨 求实 进取 6、医科院作风 严肃认真 团结进取 精医求真 7、职工警 自尊 自爱 自信 自强 8、奋斗目标 铸一流科研院所 创肿瘤专科品牌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