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甘肃法政学堂
释义

学堂简介

甘肃法政学堂创办于1909年,即兰州大学前身。

1909年9月17日,甘肃法政学堂正式成立:兰大的校庆日定在这一天,也就是基于这一史实确定的。甘肃法政学堂是一所较正规的学堂,其堂址也从某署东公寓迁到兰州城内侯府街。

维新派“戊戌变法”之后,以八股取士的腐朽没落的科举制度无法适应清政府需要,新型学校教育制度遂逐步确立。清政府参考了欧美日本等国学校教育体制,陆续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1902)、《奏定学堂章程》(1903),规定了清末学校教育的基本结构,形成了我国现代教育体制的骨架。

在这种形势下,甘肃省的学校教育也逐步形成。

1889年,兰州府发审局附设了学吏局,用于专门培训地方候补官吏,这是一个具有教育性质的场所。

1900年8月,陕甘总督魏广焘将学吏局改为学律馆,别称法官养成所。学律馆专门培养法律行政人员,和当时进行普通教育的书院有所不同,分科开设课程,采纳一些西学的方法,具有现代课程的某些特点,因而它已初步具有学校教育的性质,但仍没有达到正规学校教育的程度。

1903年学律馆改为课吏馆,1907年署某司白迂道将课吏馆又改为法政馆,别称法政讲习所。以上所述,即是法政学堂成立之前的沿革,即从学吏馆到法政馆的演变过程。

1906年5月16日,清政府命令各省开办通省法政学堂,并规定各省法政学堂由各省提学使司主管。陕甘总督升允就将甘肃法政馆改为法政学堂,移交提学使司主管:1908年11月8日,两司办理了移交手续。从那时起,才正式筹备甘肃法政学堂,并予备案。是年7月,公布招收学生名单,学生开始入学。

甘肃法政学堂创办的四年(1909—1913),正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力量日益发展并取得辛亥革命成功的时期。这一时期,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力量推翻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而与此同时,封建残余也企图复群。

在这个革命大发展的形势下,甘肃法政学堂在甘肃积极促进了革命形势的发展。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2月2日,甘肃省教育界知名人士28人在甘肃法政学堂集会,提出建议,拥护共和。甘肃省于3月19日宣布共和,甘肃法政学堂在其中做出重大贡献。南京临时政府于1912年1月19日成立教育部,由蔡元培任首任教育总长。9月21日,马邻冀被任命为甘肃提学使。1913年1月马邻冀委任蔡大愚为甘肃法政学堂教务主任,3月又委任其为校长兼教务主任。这样,甘肃法政学堂正式进入恢复与整顿的新阶段。

蔡大愚校长面对思想活跃的法政学堂的学生,加之经费不足,条件极差,师资奇缺等困难,他不畏困难,不因法政学堂积重难返而敷衍了事,而是不畏艰难,不辞劳苦,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利用当时有限的经费,遵照教育部的规章制度,从学生的学习纪律和考试管理抓起,他严格要求学生学好功课外,还以身作则地进行管理工作,遇到经费不足时,就拿出自己的薪俸来弥补;一时聘不到教员时,就亲自上堂授课;当教育部提出某些应届毕业生必须继续补习时,他就认真按规定给学生补课。在蔡大愚校长的领导和带动下,在短短的几个月里,学习纪律有很大的转变,学习成绩也有明显的提高,学生反映说:“在蔡校长的领导下,我们学到的知识,超过以前两年学到的知识。”从而省城各界对法政学堂表示信任,毕业生水平也达到当时教育部的要求,学堂的声誉大大提高。

1913年7月,开始在法政学堂基础上筹办甘肃公立法政专门学校,法政学堂就此结束。

历史沿革

清初,甘肃省全境隶属于陕西省,后虽陕甘分省,然乡试合闱,设科场于西安,甘肃学子应试不便。

清末,时任甘陕总督的湘军名将左宗棠有感于此,遂于兰州萃英门设立甘肃贡院举办乡试。其时建筑“至公堂”,现仍存于兰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匾额本为左公手书,原件毁于“文革”。

兰州大学的历史可以追述到1889年之“学吏局”。然而1909年成立之“甘肃法政学堂”开始按照现代大学模式设置系科,故被认为兰州大学建校之始。

1909年,“甘肃法政学堂”成立。

1913年,革命之后,学校改名“甘肃公立法政专门学校”。校长蔡大愚。

1928年扩建为兰州中山大学。

1931年2月,时国民政府教育部下令,全国各地除广东中山大学外,一律取消“中山”二字。兰州大学遂更名甘肃大学。

1931年5月,更名为“省立甘肃学院”。

1944年3月,改为国立。

1946年,在原基础上成立“国立兰州大学”,由教育部委任辛树帜筹办,并为校长。上任之前,辛校长先赴全国四处网罗人才、图书、设备,奠定了今日兰州大学系科基础。其所募图书,数量超过当时甘肃图书馆,历史学家顾颉刚赞誉:“卓然西北巨藏矣”。

1949年,兰州解放。辛树帜校长率兰州大学迎接解放,兰州大学完整地回到了人民手中。

其后,奉人民政府教育部令,全国各地学校一律丢掉居首的“国立”、“省立”等字样,国立兰州大学更为兰州大学,沿用至今。

1952年,院系调整中,兰州大学俄文、英文、少数民族语言系分出。

1953年,西北艺术学院文学系并入。被确立为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

1954年,医学系分出,成立兰州医学院。

1959年,原北大副校长、党委书记江隆基奉调入主兰州大学,成为校长。江隆基校长对兰州大学的发展,起了深远的作用。江校长治校,关爱师生,保护同事,即使饿着肚子,也以学术研究、教学为重。兰大朴素向学之风,江校长十成八九。

1965年,南开大学核物理系、放化专业并入兰州大学现代物理系。

1996年首批通过“211工程”部门预审,成为国家在“九五”期间重点建设的高校。

2001年,进入“985工程”建设行列,教育部与甘肃省政府签订省部重点共建协议,成为国家“985工程”重点支持建设高水平大学的高校之一。

2002年,甘肃省草原生态研究所并入兰州大学。

2004年11月18日,兰州医学院重新并入兰州大学,学校的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

2008年,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指出“兰州大学有它独特的优势,要精心办好这所学校!”

2009年,兰大迎来百年校庆。国家主席胡锦涛发来贺信,祝贺兰州大学建校100周年,并寄予厚望;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莅临百年校庆庆典,并发表重要讲话。

自1909年甘肃法政学院建成以来,兰州大学在广袤的西北大地上,自强不息,独树一帜。如今,兰大已走过百年。回首往昔,正是先辈的不懈努力,使兰大由一所法政学校,成长为雄镇西北,傲视东南,人才惠泽天下的高等学府,是西北地区不可多得的学术重镇。兰州大学当立足过去,放眼未来,立足黄土,放眼世界,方能高踞而腾跃,长驻青春,声彻华夏。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4:1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