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甘肃多榔菊
释义

基本内容

【种中文名】:甘肃多榔菊

【种拉丁名】:Doronicum gansuense Y. L. Chen

【科中文名】:菊科

【科拉丁名】:Compositae

【属中文名】:多榔菊属

【属拉丁名】:Doronicum

【国内分布】:产甘肃洮河盆地及迭部西固。生于草坡、林下,海拔3 100米。模式标本采自西固。

【海 拔】:3100

【命名来源】:[Acta Phytotax.Sin 36(1): 73. 1998]

【中国植物志】:77(1):007

【亚族中文名】:款冬亚族

【亚族拉丁名】:Subtrib.TUSSILAGINAE Dum.

【族中文名】:千里光族

【族拉丁名】:SENECIONEAE CaSS.

【亚科中文名】:管状花亚科

【亚科拉丁名】:CARDUOIDEAE KITAM.

【纲中文名】:双子叶植物纲

【纲拉丁名】:DICOTYLEDONEAE

【门中文名】:被子植物门

【门拉丁名】:ANGIOSPERMAE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细,直立或斜升,颈部覆盖以褐色残叶基。茎单生或稀有不育的匍枝,直立,高10--20厘米,不分枝,绿色,无毛或上部,特别在头状花序下被黄褐色腺毛。基部叶及匍枝上叶具长柄,倒卵状长圆形,长2.5厘米,宽1.5--2厘米,顶端圆形,基部微心形,叶柄细,长3.5—7.5厘米,无翅,下部茎叶倒卵形或倒卵状匙形,顶端圆形或钝,基部狭成长达2厘米具翅的叶柄,叶柄基部稍扩大,多少膜质,中部及上部茎叶无柄,卵形至卵状长圆形,长2.5—4厘米,宽1--2.5厘米,顶端钝或圆形,基部心形抱茎,全缘或稀具不明显细齿,具缘毛,两面无毛或被极疏短毛。头状花序单生于茎端,连同舌状花径3—5厘米;总苞半球形或宽钟形,径1.5--2厘米,总苞片2层,绿色,草质近等长,外层狭披针形,长10—13毫米,宽1.5一1.8毫米,内层线状披针形,宽1—1.3毫米,全部渐尖,背面被疏或较密白色短毛;舌状花长1.8—2.3厘米,管部长2毫米,无毛;舌片黄色,长16--20毫米,宽1.5—2毫米,具4脉,顶端具3细齿;管状花花冠黄色,长4.5—5毫米,管部长2毫米;檐部钟状,裂片卵形,长约1毫米;花药基部钝;花柱分枝顶端截形;瘦果圆柱形,长约2毫米,具肋,无毛,全部小花有冠毛,冠毛黄褐色,长3—4毫米,糙毛状。花期7—8月。

本种提示

Rehder和Kobuski(1933)曾将采自甘肃的上述标本定名为DoronicumthibetanumCavill·,据该种的原始记载及云南、四川及西藏产的植物具有较大的头状花序[径5--6(7)厘米];茎、叶及总苞片均被密或较密具横隔的长卷毛,杂有少数具短柄腺毛;瘦果沿肋有疏短毛;冠毛常长于瘦果的3倍,与本种有明显的区别。本种根状茎细;茎单生或有1--2个不育的匍匐枝;茎无毛或仅上部有黄褐色腺毛;头状花序较小(径3—5厘米);总苞片被疏或较密白色短毛,无腺毛;瘦果无毛;冠毛较短,长3---4毫米,与西藏多榔菊D.thibetanumCavill.显然不同。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3:4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