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甘南合作粮站山清真寺 |
释义 | 基本信息名称:甘南合作粮站山清真寺 地址:甘肃省甘南州合作镇西山坡 邮编:747000 年代:1978年 清真寺简介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甘南合作的社会进步和经济建设呈现出高速发展的窗势,临夏、临潭、青海周边各县的回族、撒拉族、东乡族小商贩、工匠等福集于此,总数估计过万。合作原有清真寺早已无法容纳日渐增多的礼拜人群,到1978年时,便有汪金海、拜富堂、马阿不都等人倡导另建新寺。当时,合作镇北边居民老区已有两座清真寺,而人口集中,新发展起来的市区中心及南边居民新区尚无清真寺,遂决定在合作中心地区西山坡购地建寺。西山坡原有甘南州最大的粮食仓库,因此当地群众称作粮站山,清真寺也就以此得名。 据相关资料显示,粮站山清真寺有教民约500户,2500人,多数为20世纪末期来此经商的外地客户,他们含辛茹苦,惨淡经营,获利甚微,似无巨富之人,但也丰衣足食,大部分人已定居合作,并已有了自己的铺面和住房,教民属老格迪目,尊奉华寺,大拱北、毕家场,灵明堂教礼。 清真寺布局寺占地1.6亩,建筑分属上下两院。下院北面是一栋二层楼,面宽5间,砖混结构,是宿舍和经学、东西4间是净水堂,砖混结构,平顶、西面4间是仓库、厨房,形制和东面对称,南面是台阶,拾级而上就到了上院。上院是寺的主体,西边是大殿,修在水泥台基之上,面宽5间,歇山顶,前面是3间卷棚抱厦,二顶勾连搭成,简瓦兽脊、上耸宝瓶。东面是宣礼塔,高三层,六角攒尖,二层、三层亦俱出挑,使塔上下三层都有飞檐,从山下仰望,有高出云表之感。南边是6间宿舍,也是砖木结构。北边通下院。上下院各有大门,以便大礼时疏通密集寺内的人流。整个寺依山就势。 布局合理,结构紧凑。据相关资料显示,寺有阿訇3人,念经满拉26人,藏经丰富。近几年赴麦加朝觐的哈吉有:马阿不都、马明坤、马少柏等。 历届教长1980—1983年 吴四七 临潭县人 1983—1985年 伊阿旬 东乡县人 1985—1989年 马忠义 广河县人 1989—1992年 马鸿章 临夏市人 1992一 马努海 循化县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