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干栏居 |
释义 | 干栏居是一种将房屋同桩柱架离地面的宫室形式.是巢居的一种较高级形式,并与楼阁的起源有密切联系.干栏居以下部架空的桩柱或“干栏”,但上部结构形制并无确定关系。就整个建筑而言并不算一种结构类型。 浙江余姚河姆渡,在距今7000年前原始聚落遗址,发现最早的其的遗迹。桩柱可分为圆柱、矩形桩和板桩,直径在10-20厘米之间,入地60-80厘米。桩柱上用主梁和次梁起厚10厘米的地板,一般高出地面80厘米到1米左右。 河姆渡干栏居的“长屋”,是长江史前的一种特殊的家族聚居形式,即以家族长辈的房子为中心,左右毗邻的小房子“一”字型延伸开来。它的长度约30米,而属于大汶口文化的安徽尉迟寺长屋遗址长达25间,有80米左右浙川下王岗长屋遗址长达100米。此外,成都发现的干栏居(相当于商朝),主体建筑面积在100平方米以上。 干栏居也可建于水面上,如湖北蕲春毛家嘴遗址(相当于西周),便是在水塘上立桩架屋的。 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的结构构件结合部位,是一种榫卯的结点构造。梁与柱的交接,是在梁柱端做出榫头,有燕尾榫和销钉榫等,较之巢居的绑扎技术迈进了一大步。板之间的连接已用企口技术。这种榫卯构造在蕲春毛家嘴干栏居遗址中用得更为娴熟。榫卯就迄今掌握的材料看,最早发现于河姆渡的干栏居遗构中。 干栏居及其长屋,广泛地存在于我国南方以及东南亚等古代稻作文化圈中,并一直延用到近世。从河姆渡遗址中的榫卯构造可以推定,中国古代木构宫室产生的主要源头之一,是在长江流域,这里的宫室建筑以先进的榫卯构造方式,取代了原始的绑扎构造。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