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改则县
释义

改则县地处西藏西北部、阿里地区的东部、藏北高原腹地。面积97437平方公里。草场面积1亿亩,可利用草场面积7000万亩。总人口1.5万。现辖5个区,21个乡,75个村民委员会。

中文名称:改则县

外文名称:Gaize Xian

别名:不详

行政区类别:县

所属地区:中国西北

下辖地区:改则镇 路北

政府驻地:改则镇鲁仁居委会

电话区号:0897

邮政区码:542526

地理位置:西藏阿里地区

面积:9.7万平方公里

人口:1.5万

方言:藏语

气候条件:寒冷、干旱、多大风、温差大

著名景点:雪山

机场:无

火车站:无

车牌代码:不详

基本概况

简介

西藏民主改革前,这里为改则、色锅和帮巴三大部落之地。"改则"、"色锅"、"帮巴"原是族名,后演变为部落的名称。分别隶属于西藏噶厦政府和后藏的扎什伦布寺管辖。1960年10月改则县人民政府成立,辖路南、路北共4个区。1961年3月23日,县址由门董村迁至现在的隆仁。年底将路南2个区划出,新成立了措勤县。两县均隶属阿里地区管辖至今。

气候特征

改则县地处南羌塘高湖盆区,均为高山河谷地带,无平原。山势平缓,地形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境内主要有山脉有昆仑山、隆格尔山、夏康坚、达日龙、波杂、查多岗日等,海拔均在6000米以上的山峰。全县平均海拔4700米,最低海拔4416米,属高原亚寒干旱季风气候区,日照时间长。以隆仁为界,南北朝气候差异较大。年日照时数3160小时,年降水量189.60毫米,年降雪日60天左右。

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主要有砂金、铜、天然碱、食盐、钾盐、冰洲石、石膏等。野生动物主要有野牦牛、野驴、黄羊、藏羚羊、岩羊、大头羊、狗熊、猞猁、草狐、旱獭、雪鸡、黄白鸭等。此外,风能和太阳能可满足小型发电机工作。

经济基础

改则县境内有广阔的牧场,经济以牧业为主。主要饲养牦牛、犏牛、马、绵羊、山羊等。

交通条件

改则县已形成以隆仁为中心的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络。安狮公路贯穿改则县境,各区、乡均通公路,通车里程已达1000多公里。

特产品

特产品主要有酥油、皮张、牛羊绒、食盐等。

社会事业

隆仁,因其北面的鲁玛仁布河而得名。居民500多人。城区建筑面积1万多平方米。现有小学、医院、国营商业零售门市部、银行营业部、影剧院、招待所、电视台、广播站、电影站等设施。公用房屋配有太阳能取暖设施。

野生动物

改则地处"世界屋脊"之巅,平均海拔在4700米以上。壮丽多姿的高原自然景观,对探险旅游者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这里地广人稀,自然生态至朴至真。许多珍稀野生动物得以保存,如藏羚羊、野牦牛、野驴、盘羊以及濒临绝迹的黑颈鹤等,为研究它们繁衍生息、进行变异等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实为科学考察的理想之地。

地理气候

改则县位于西藏阿里地区东部,藏北高原腹地。东经81°59′—86°,北纬31°30 ′—35°40′,东与那曲地区的双湖、尼玛县相接,东南与措勤县相连,南与日喀则地区的仲巴县毗邻,西与革吉县、日土县接壤,北以昆仑山为界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交界。东西长450公里,南北宽670公里,总面积13.5616万平方公里(注:最新勘界面积),是阿里地区面积最大的一个纯牧业县,约占阿里地区总面积的五分之二。

改则地处南羌塘高原湖盆区。全县均为高山河谷地带,山势平缓,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境内有昆仑山、隆格尔山、达日龙、波杂、查多岗日、藏萨岗日、岗阿若、夏岗坚等主要山脉。海拔均在6000米以上。最高峰琼木孜塔格峰,海拔6962米。

全县平均海拔4700米,最低海拔4394米,属高原亚寒干旱高原季风型气候。干旱,多大风,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年平均气温-0.2 ℃,1月平均气温-12.8 ℃,极端最低气温-44. 6 ℃(1987年12月);7月平均气温11.9 ℃,极端最高气温26 ℃(1979年6月),平均气温日较差14 ℃左右。年平均日照3168小时。年平均风速4.3米/秒,最大风速36米/秒,年出现17米/秒的大风日数平均为46天。年均降水量189.60毫米,年极端降水量最大295.8毫米(1977年),年极端降水量最小84.5毫米(1982年),年降雪日60天左右。有冰雹、积雪、干旱、风沙等灾害性天气。

历史沿革

据改则县考古发现及相关资料分析,公元6世纪前,改则一带住有“门”人,是在改则境内最早活动的人类。

清初顺治年间,改则境内先后形成了改则本、帮巴部落、色果部落三大部落。改则本、色果部落属噶夏政府和达赖喇嘛辖区。1680年,五世达赖派噶丹次旺进军阿里,击败拉达克军队,1686年建立了阿里噶尔本政府。帮巴部落隶属噶尔本辖区。此后,随着改则境内部落的不断兴起壮大,到改则本第三代头人贡布顿珠后期(1925年)改则本头人受封为世袭四品官,改则本相当于宗级。

在和平解放前,改则境(包括措勤)除了帮巴部落、改则本、色果部落(后分为色果罗玛部落,色果江玛部落)外,还有罗美部落、秋夏部落、露途部落、下玛部落、强图部落、那让部落、江让部落、秋夏老部落、赤玛部落、雄玛部落、塔尔美部落、塔尔计部落、巴果部落、参朵部落、江都部落、江美部落、白尔寺部落、东果江玛部落、昂无部落、偏吉部落等大小二十多个部落。最早的色果部落在距今约900年以前就已居住在改则麻米一带,是最早活动在改则境内的部落。改则本、帮巴部落等部落大多由青海、昌都等地迁徙而形成。

1950年8月2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进藏部队独立骑兵师一团一连(先遣连)在团党代表李狄三的率领下抵达改则西北扎麻芒保(在今先遣乡境内)地区。与噶尔本取得联系,双方达成协议后,噶尔本政府承认人民解放军进驻扎麻芒保,并协助人民解放军开展群众工作。1951年5月6日,独立骑兵师二团副团长安志明率领后续部队进入阿里,5月28日与先遣连会师,8月3日进驻阿里首府噶大克,宣告阿里分工委在昆莎(今噶尔县昆莎乡)成立。1956年9月28日,经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批准,阿里地区基巧办事处成立,1959年撤销。1959年3月,西藏地方政府和上层反动集团公然撕毁十七条协议,发动全面武装叛乱,改则东南局部地区发生武装叛乱,中国人民解放军西藏军区第十一师三十三团进驻改则平息叛乱。

1960年4月29日,西藏军区十一师三十三团在门董(现措勤县驻地)成立改则县筹建工作组,组长傅荣贵。5月3日,中共改则县委员会在门董成立,傅荣贵任书记。10月1日,改则县人民政府在门董成立。下辖路南一区(现属措勤县)、路南二区(现属措勤县)、路北三区(现改则县洞措乡以北)、路北四区(现改则县物玛乡以北)。1961年3月,县驻地由门董迁罗玛仁波(现址)。至1962年,相继建立了康托区、麻米区、洞措区、物玛区、磁石区、达雄区、措勤区、江让区8个区委、区公所。1970年,国务院批准筹建措勤县。1971年10月,原改则县所辖达雄、措勤、磁石、江让4个区,21个乡划归新成立的措勤县。(改则县地理位置、面积、人口等,除1971年以前需特殊说明的,其余均为1971年后数据。编者注)。

1966年7月15日,改则县文革领导小组成立,张明贵任组长,马才华任副组长,“文化大革命”运动在全县铺开。1967年2月,受上海一月夺权风暴的影响,“文化大革命”运动在全县范围内推向高潮,县委、县人民委员会的部分领导被罢官、批斗。党政机关被夺权,陷入瘫痪、半瘫痪状态。4月1日,改则县军管小组成立,全县实行军事管制。1968年12月25日,改则县革命委员会和革命委员会党的核心领导小组成立,取代了县人民政府。1969年2月7日,改则县革命委员成立“四大组”,即办事组,政治工作组,人民保卫组,生产指挥组,分别取代原县委、政府各工作机构。

1969年6月至9月近4个月的时间里,相继成立了洞措区、滋石区、江让区、措勤区、康托区、物玛区、麻米区、达雄区革命委员会。1977年5月18日,经西藏自治区批准,开始筹建察布区。1978年10月30日,察布区委、区革命委员会成立。1981年12月25日,改则县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县人大常委会成立,选举产生了县人民政府组成人员。1984年,全县乡一级换届选举工作开展。以人民公社为单位成立了为各选举委员会,“撤社建乡”。至此,全县从县到乡的革命委员会组织全部撤销。到1999年,全县辖5个区,21个乡和75个自然村。1999年8月,改则县撤区并乡,重新调整行政区划,撤区并乡后全县辖物玛乡、洞措乡、麻米乡、先遣乡、察布乡、古姆乡6个乡及改则镇,75个自然村。

改则县世居民族为单一藏族。和平解放前,由于缺乏可靠的人口统计资料,其各个时期人口数据不可考。1962年,据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十一师兼日喀则军分区政治部调查报告显示,当时全县(包括措勤县)总计有32个部落,2738户,10897人。2000年,全县有6乡1镇75个自然村,总人口17532人,其中农牧民人口16104人,农牧业劳动力7915个。

自然资源

改则县自然资源丰富。东经83°13′—86°,北纬31°44′—35°04′之间,属羌塘自然保护区。

据生物化石与孢粉分析证实,羌塘地区在更新世中期尚是温带森林草原,晚更新世至全新世青藏高原急剧隆起过程中,原来的森林草原退出该地。同时蒙新世等地的草原成分逐渐进入,许多植物适应了高原生态环境,成了这一地区的代表种。现代植被类型在我国植物区划系统中属青藏高原高寒植被区域,高原中部草原区域,北羌塘高原高寒草原区。植被类型简单,以高原寒带荒漠草原为主,主要有紫花针茅型,垫北蒿草型,硬叶苔草——垫北驼绒藜型组成。

这里有野生动物乐园之美誉,栖息着许多野生动物。有野牦牛、藏羚羊、藏野驴、黑颈鹤、盘羊、岩羊、黄羊、黄白鸭、猞猁、雪鸡、高原免、狐狸、狼、旱獭、岩鸽等。数量最多的数藏羚羊、野驴、黄羊等。

改则县盛产酥油、牛羊皮张、牛羊绒、食盐等。酥油是藏族人民必不可少的食品,从牛、羊奶中提炼而成,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在藏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中,用酥油做成的酥油茶,油滑而不腻,温润可口,营养丰富。具抵御寒冷,生津止渴和消除疲劳之功效。牛、羊皮张质地优良,是制革的最好原料。牛羊绒产量丰富,具有优良的质地,可用于制衣、被等,有软黄金之称。

改则县境内散布了大小逾三十个(已探明的有26个)温泉。比较大的有夏岗坚温泉、康托微温泉、温泉湖温泉、高温泉、鸭子湖西微温泉等。

改则县水资源丰富,境内分布有大量冰川,河流(均为内流河)、湖泊、温泉和丰富的地下水。境内冰川主要分布在昆仑山脉、夏岗坚、藏萨岗日、琼布岗拉、昂龙岗日山脉等,总面积约7200万平方米。水质良好,是境内河流、湖泊、泉水的重要补给源。境内较大的河流(总长在20公里以上的)有12条,湖泊面积在60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有14个,其中绝大多数为咸水湖。黑石北湖为境内最高的湖泊,湖面海拔5048米。

畜牧业

改则县是阿里地区最大的纯牧业县之一,畜牧业是改则县经济的支柱产业。

和平解放初期,由于经济基础薄弱,经济发展缓慢。1962年,据陆军第十一师兼日喀则军分区改则县社情调查报告资料显示,当时全县总计有32个部落(其中已改革的有28个部落),2738户,10879人。牲畜存栏中牛有33001头、马1085匹、羊416416只。从当时已改革部落阶级成份划分状况来看,贫牧民1746户,6920人、占78.7%;中等牧户423户、1830人,占18.8%;富裕户85户453人,仅占3.8%。可见,在封建农奴制的旧西藏时期,农奴在领主(注:改则县1962年统计数字,当时有领主19户,136人,代理人3户,29人)及其代理人的盘剥下,仅靠在领主及其代理人的庄园从事放牧或其他重体力的劳动,挣取微薄的收入,生活状况极为艰苦,生产条件极为恶劣。

和平解放后,1960年6月,改则县路南地区28个乡开展了“三反两利”(即反叛乱、反乌拉差役、反奴役,牧工和牧主两利)运动,采取了与农区不同的阶级路线教育,即依靠劳动牧民,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打击叛乱牧主及其代理人进行民主改革。改则县民主改革经历了四个阶段,即发动牧民群众协助人民解放军,平息叛乱,建立各级政权阶段;废除牧区封建特权和封建剥削制度阶段;反对牧区各种类型的乌拉差役阶段;实行赎买政策,把牧主,寺院及头人的部分牲畜及生产工具进行赎买后分配给牧工阶段。民主改革后,牧区经济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1964年,改则县试办互助组。1969年,开始试办人民公社。1970年,改则县实现人民公社化。人民公社时期,社员除每人留3—5只“自留畜”之外其余均归集体。这一时期由于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经济发展缓慢。1972年,全县牲畜存栏总数为43.95万头(只、匹)(不含措勤县)。到1977年,牲畜存栏数为57万头(只、匹),5年间增长3.05万头(只、匹)。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系统地进行了拔乱反正,落实了各项政策,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1980年,中央召开第一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制定了一系列休养生息、治穷致富的政策。即农牧区生产队(组、户)下放生产经营自主权,免征农牧业税,废除一切形式的用工摊派任务;保障城市职工、居民必需品供应等。1980年5月,改则县各公社相继实行了“五定一奖”(即定草场、定畜群、定劳力、定产量、定报酬,超产奖励)的生产责任制,改变了过去集体劳动,平均分配的“大锅饭”现象。1984年,中央召开了第二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明确提出了“在牧区牲畜归户、私有私养、自主经营,长期不变”的政策。1984年8月,全县实行“撤社建乡”工作,经济发展有所恢复。

1984年全县收入达到397万元,人均收入达到333.99元,群众住房有所改善,“花帐篷变成了黑帐篷”,条件稍好的群众置有冬夏两季用帐篷,个别群众修建有土木结构住房。牧民生活水平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改善,家里有了收录机、手表、各种藏卡等日用品,极个别家庭已拥有了汽车。1985年,群众存款达200万元,过上了银行(信用社)有存款,家里有余粮的殷实日子。1984年,全县有万元户5户,随着收入的增加,群众对商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仅1984年一年,全县各种商品销售额就达130万元,人均120元。

1994年7月,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召开,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加强西藏发展的政策。此后,阿里地区实行了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的政策,加强了牧业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投资,调动了农牧民群众和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全县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1995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达3776.14万元,比1994年增长99.47%。比“八五”规划的800万元,增加2976.14万元,增长372%。年末各类牲畜存栏数达74.36万头(只、匹),比1994年增加5.7万头(只、匹),总增率为29.72%,比“八五”计划增长6.72%。商品畜为3.4万头(只、匹),商品率达28.42%。羊毛产量达400.78吨,比1994年增长9.45%,羊绒产量达44.58吨,比1994年增长53.49%,牛绒总产量达13.55吨,比1994年增长37.18%。酥油产量达70.05吨,比1994年净增9%,畜产品综合商品率为57.34%。人均收入达1417.75元(扣除物价因素),比“八五”计划的1000元,人均净增417.75元,增长率为41.78%。粮食总数为1669.18吨,人均占有227.53斤。1995年,牧民群众的存款已达960万元,人均存款达654元。群众住房条件,生活条件不断得到大幅度改善。大多数群众已住上扶贫项目援建的定居点(土木结构住房)或自筹资金建设的住房。电视机、汽车等已进入普通牧民群众家庭。

1998年,全年牧业总产值完成4005.28万元(按1990年不变价算),牲畜存栏数达到80.5万头(只、匹),牲畜总增率(比1997年,下同)为9.5%。幼畜成活率达到77.34%。1998年底,共完成收购绵羊毛496吨,比1997同比增长28%,山羊绒47.9吨,增长10.7%,牛绒16.2吨,增长62%,酥油产量86.2吨,奶渣产量164.11吨,农畜产品综合商品率44.49%。1998年共完成牧民半定居点576间(包括1997年续建工程241间),完成半封闭羊圈574套,标准羊圈172套,太阳能采暖水井6眼,饲草饲料基地建设500亩。在1998年全县遭受雪灾期间,收到各种救灾资金143万元,救灾粮食161.8吨,衣被3587套,饲料40吨,抗灾药品折合人民币36.1万元,抗灾油料折合人民币8万元。1998年,完成财政收入352万元,完成计划的100.5%,财政支出1051万元,完成计划的108%(包括各种专款)。

和平解放前,改则一带的经济活动存在两种交易方式,一种即最原始的物物交换。最早的物物交换,主要以羊易其它生活用品为主。据考,物物交换中,一只羊可交换七米质地较好的布料,可交换十五公斤粮食。规模最大,行程最远的要数盐粮交换。一支驮队由几十头牦牛,数百只羊组成,驮盐上万斤,行程最远可达印度,尼泊尔等地,以盐易粮或其它日用品。据考,在盐粮交换过程中,交易较好可以1:1的比例进行交换,稍差则以1:3的比例进行交易,即3斤盐换一斤粮(米或小麦)。随后,随着章嘎(一种铜质货币),大洋(银元)的出现,物物交换活动日渐减少,使用货币交易成为一种既方便省事,又快捷的交易方式。但由于交通不便,直到20世纪70年代,物物交换尤其是以盐粮交换为主的经营方式仍然存在。

1961年,改则县罗玛仁波银行小组成立,人民币成为牧民群众经济生活中一种不可缺少的流通货币。1965年,中国人民银行改则县支行成立。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改则县支行分设为中国农业银行改则县支行。下设中国农业银行察布营业所、洞措营业所、物玛营业所、麻米营业所、康托营业所(1998年并入改则支行)。开展银行信贷,储蓄等业务。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人民群众的收入逐年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牧民群众银行储蓄也逐年增加。1985年,全县牧民存款达200万元,到1990年,牧民存款款已达690万元。比1980年增加490万元。到2000年,牧民储蓄额达到3290万元,比1990年增加2600万元。

随着经济的发展,改则县个体商业日趋兴盛。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了第一家茶馆。之后,改革开放以来,各种从事餐饮、娱乐、小商品批发零售的个体户逐年增加。据统计,1990年,改则县有个体工商户32户,注册资金2.74万元。到2000年,上升到有个体工商户161户,注册资金275万元。各种商品琅玡满目、餐厅、茶园、舞厅一应俱全,丰富了改则县人民的商品需求和饮食文化生活需要,活跃了改则县经济。改则县第三产业的发展亦随着个体工商户的出现而不断发展壮大,成为改则县服务业的主力军。1990年,全县个体工商户完成税收59万元,占全县税收总收入的29.94%,到1995年,完成税收101万元,占全县税收总收入的59.76%。2000年,随着规模扩大,投资增多,全县个体工商户共计完成税收143万元,占全县税收总收入的69.08%。

改则县民族手工业以加工业和简易手工制作为基础。和平解放前的加工业主要是原始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加工。如加工拉古尔(注:一种加工糌粑的石磨),董末(一种打酥油茶用的条形桶),扎拉(一种三条腿的铁质火炉支架)等。改则北部由于特殊的生存需要,制造打猎工具。“尼”是捕猎工具,用鹰羽或用草卷成椭圆形,牛毛线捆紧、中间夹着羚羊角若干细条,上面放短绳,放在地坑里套野兽。“续落”也是打猎的一种工具。这些捕猎工具直至1997年才停止使用。

和平解放后,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原始的生产工具不再被牧民群众接受,代之以更为先进的生产工具。以家庭作业为主的加工业不再盛行,民族手工制作占主导地位。民族手工制作以简易生活用品制作为主,主要制作服装(衣帽鞋等)、氆氇、帐蓬、土枪、袋、尼网,捕捉野兽用的套索、刀具、博(一种缝纫工具)等。这种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方式,在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形成了以联合生产的手工业组式的生产方式。1973年12月,古昌乡手工业小组成立,但人员少(仅有一个师傅,三个徒弟),生产规模不大(加工或生产马掌、马掌钉、剪毛刀、镰刀、粑磨、杖、炉子、烟囱、门窗、锅、筛子、帐蓬楔子、铁箱、水桶等),这是改则首次出现的手工业雏形。后由于缺乏原材料,手工业小组没有得到发展,80年代初解体。

改则县矿产资源丰富,有砂金、煤、盐、硼矿、石膏、铜、铁等。金、硼矿蕴藏量丰富。在和平解放前,已有一定程度的开发利用。据考、在和平解放前,改则境内开采金矿的既有本地牧民(现改则丁昌一带),也有来自日喀则、印度、尼泊尔等地的商人。由于技术落后,其利用率相当低下,资源保护意识差,属典型的掠夺式开采。在当时,开采金矿收入较从事放牧收入高 ,尽管条件艰苦,甚至会有生命危险,还是有相当一部分人以从事采金谋生。其规模大的有五六十人,较小的亦有十几人。除开采金矿之外,改则县得天独厚的食盐资源,在和平解放前已得到一定程度的利用。在和平解放前甚至和平解放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改则境内牧民的诸多日常用品如粮食、茶叶、布匹、食糖等,均靠盐粮交换满足。可见当时的食盐开发利用已达相当规模。

1971年,阿里地区革命委员会批准同意开发位于洞措乡境内的川巴煤矿,但由于煤质差,技术条件落后,1984年停产。1992年,改则县人民政府与那曲交通综合公司签约,联合开采“基布茶卡”硼矿,从而揭开了全县矿产资源大规模开发的序幕。此后,大批金矿开发商进入改则,开采金矿,带来了一定经济效益。1999年财政收入中,仅金矿收入就达101.5万元,占1999年全年财政收入的25%。此外,从1999年伊始,改则县开始开发卤虫资源。2000年,卤虫开发收入达50.9万元,占整个财政收入的12.7%。

千百年来,生息繁衍在这块土地上的藏族人民,祖祖辈辈靠的是人背畜驮。在进行一次盐粮交换的过程中,就有十几乃至几十人上百头牦牛或数百只羊的驮队风餐露宿,往返最快得两个月,路程远一点的需近四个月时间,其艰辛可窥一斑。

1956年3月23日,从黑河(今那曲)到阿里首府噶大克的简易公路试通车(1956年2月24日,由西藏一支勘察队的汽车队从那曲往阿里方向进发,边勘察边修路,历时20余天,行程1300公里,始抵噶大克),翻开了阿里地区交通史上新的一页。这一年伊始,改则境内有了一条长约280公里的简易公路,具有现代意义的交通工具——汽车的轰鸣声打破了这块沉寂而亘古的高原的沉静。之后,几经扩建,维修、这条最早途经改则的简易公路演化而成一条横贯改则的公路主干道——安(安多)狮(狮泉河)公路。此后,由拉萨经日喀则途经改则至狮泉河的另一条公路拉(拉萨)狮(狮泉河)公路建成通车,经过多年发展,改则县公路网络日趋成熟。到2000年,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安狮、拉狮公路为主线,向各乡镇、村辐射的公路交通网。据统计,到2000年底,全县各种公路(包括乡村道路)里程达2657 公里。

运输工具方面,在和平解放前,主要以牲畜(牦牛、羊、马)为主,一头成年牦牛能(驮)负重达120—150斤,一只成年羊能负重20—25斤。民主改革时期,有少数畜力车出现,代替了人背畜驮。1963年,改则县人民政府购置了一辆解放牌货车和一辆北京牌吉普车。1972年起,逐年增加了大小车,解决了县上部分干部职工的生活用品运输和外出难的问题。1983年,原麻米区古昌乡两户牧民集资购置了两辆解放牌卡车,这是改则县群众最早拥有的现代交通工具。1987年,改则县社会车辆运输大队(集体所有制)成立,由个体运输户组成,承包县里各种进出货物的运输任务和县内货物的周转任务,最初拥有车辆30台,到1991年,发展到拥有各种运输车辆87台,全县的车主有700余人,固定资产达400万元,年收入达260万元。1990年,县人民政府动员社会闲散资金30万元,集资入股成立了有70户股民参加,有60辆汽车的运输联营公司。

1996年,经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改则县征稽站成立,负责改则县、措勤县、革吉县盐湖乡,文布当桑乡境内车辆的公路养路费征收工作。从而使改则县车辆运输得到了有效管理。2000年,改则县交通局成立,进一步加大了对交通运输的管理。到2000年,全县拥有各种公车,私车数达246辆,拖拉机254台。年完成货运量近400吨。

城区建设

在和平解放前,改则县的教育基本上是一片空白,仅局限于有限的寺庙教育。改则县境有麻米寺、扎江寺、罗波拉康、洞措拉康四座寺庙(拉康)。其中麻米寺距今已有近八百年历史,属黄教宁玛派。在寺庙所在辖区内,牧主(领主或代理人等)每户如有两子以上,需送一子进寺庙修行,这些被送寺庙当和尚的孩子也就是接受寺庙教育的仅有的生源,学习内容以各种经书为主。此外,在有条件的家庭(如领主),其子女则由聘用之家教或由亲属言传身教接受一些文化教育,其受教育面相当狭窄。农奴子女很少有机会接受教育。

和平解放后,1964年,改则县第一所民办小学成立,这是改则县第一所学校,系改则县完小前身。首届学生有20名,教职员工3人,开设藏语、数学两个科目。从而结束了农牧民子女没有机会接受教育的历史。后由于办学条件差,遂撤销。1974年3月恢复招生,招收学生37名,有教职员工4人,开设藏文、算术、汉文三门课程。1975年,学校扩大招生规模,更名为改则县农牧中学,课程设置有所增加,开设藏文、汉文、数学、体育、音乐五门课程。

。1983年,国家加大教育投资力度,停止使用改则县“农牧中学”的名称,改则县小学正式建校。1983年,改则县小学有学生96名、5个教学班级,开设藏文、数学、语文、政治、体育、音乐六门课程。1990年,改则县小学更名为“改则县完全小学”。

1999年,改则县中学成立,招收来自措勤县,改则县新生27名(初中一年级),有教员2名,开设藏文、语文、数学、英语、生物、音乐、体育、美术八门课程。改则县完小,中学同址,学校占地面积60亩,有教学楼一栋,学生宿舍楼一栋,学生平房宿舍四栋,职工宿舍三栋,教学设施日臻完善。

到2000年,全县有小学6所,教师43人,在校学生1005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46.6%;幼儿园一所,有保育员2名,入园儿童34名;中学一所,教师2人,学生21人。

千百年来,繁衍生息在改则这片土地上的藏族人民,创造了独特的文化和习俗。有热情奔放的歌舞,有曲折离奇的民间故事,有独具特色的服饰。

色果服饰乃改则县各部落服饰中较有特色的服饰之一。传说色果女王卓姆,升天时穿一袭带有一对翅膀的长裙,后经演化,形成今色果服饰。色果女装以长裙为主,分有袖和无袖两种。无袖的称布,传说卓姆女王升天时,以袖为翅,为继念女王,后世去袖为布。无论有袖或无袖之服装,后均辍红、黑、蓝、青、绿五色。五色代表彩虹,象征其对彩虹的一种原始崇拜(注:彩虹在藏族人民的心中代表仙女)。

改则县医疗卫生事业是从民主改革后逐步发展起来的。和平解放前,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群众只能靠数量极少的藏医解除病患,在大多数地方,只能求神问卜听天由命。

民主改革后,1963年,改则县卫生所成立,之后经过多年的发展,到1990年,全县有医院1所,卫生所5所,防疫站1个,各区设有兽防机构,全县有医务人员26人,乡村医生54人。到2000年,随着对医疗卫生投入的加大,发展到拥有医院1所,卫生服务中心1处,病床60张,医务人员34名,各乡拥有卫生所,赤脚医生。医疗条件大为改善,医疗设施逐渐跟上了时代的步伐。此外,县城还出现了数家私人西医门诊,为外来务工经商人员带来了极大方便。

2000年,县人民医院已拥有藏医门诊,西医门诊,开设有内、外、儿、妇、传染、流病、急诊等科。改则县群众治病难的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

和平解放前,改则县人均寿命大抵为40—50岁,到2000年,已增长到50—60岁。人口死亡率从1990年的9%0,降低到2000年的2.6%0,婴儿死亡率从1990年的10%0,下降到2000年的2.5%0。

2000年,预防免疫注射率达95%以上,牧民群众就医率达到85%,各种传染病控制率达60%以上,藏医覆盖率达65%,公费合作医疗覆盖率达70%。在校生、驻军部队、“五保户”及困难户群众实行优惠就医或免费就医。

改则县体育以民间体育活动为主,每年夏季,牧民群众都有规模或大或小的赛马活动。除赛马外,如抱沙袋,摔跤等传统项目颇受群众的欢迎。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经济发展,县城陆续修建了一些简易篮球场,足球场。并开辟了一处地势平整的赛马场。每逢盛大节庆日,都有规模较大的赛马及其它如自行车比赛,足球、篮球、长短跑比赛等。

自然地理

改则县地处南羌塘高湖盆区,均为高山河谷地带,无平原。山势平媛,地形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隆门雄和才玛尔错西沼泽

沼泽地位于西藏自治区改则县中部,有3片沼泽湿地,面积合计36900hm。其地理位置分别为北纬33°53′—33°05′、33°13′—33°19′、33°35′—33°40′,东经83°15′—83°23′、83°50′—84°02′、84°21′—84°31′。所在地海拔高程4500m。综合自然区划属青藏高原荒漠、半荒漠地带(干旱)羌塘高原区。

仓木错沼泽

沼泽地位于西藏自治区改则县西南仓木错及其南部入湖河流的上游,地理坐标分别为北纬31°58′—32°06′、东经83°30′—83°36′,北纬31°37′—31°53′、东经83°34′—83°46′。海拔高程约为4500m左右。共有3片沼泽,总面积21600hm2。所在地综合自然区划属青藏高原荒漠、半荒漠地带(干旱)羌塘高原区。

拉果错东南沼泽

沼泽地分布在西藏自治区改则县境的拉果错东南方,系入湖河流中游段因地势低洼积水形成的。地理坐标为北纬31°50′—32°01′,东经84°17′—84°32′。沼泽面积为18000hm2。海拔高程4500m左右。综合自然区划属ⅥD1(1)青藏高原荒漠、半荒漠地带(干旱)羌塘高原区。

果普错沼泽

沼泽地分布在西藏自治区改则县西南,昂拉仁错北部,地理坐标为北纬31°49′—31°58′,东经83°02′—83°19′,海拔高程4500m左右,沼泽湿地面积16200hm?2。所在地综合自然区划属青藏高原荒漠、半荒漠地带(干旱)羌塘高原区。

沼泽类型东西两部有所不同,西侧拉果错湖滨为盐碱沼泽,而东侧有河流补给,发育淡水沼泽。

洞错沼泽

沼泽地分布在西藏自治区改则县东面的洞错周围,地理坐标为北纬32°05′—32°19′,东经84°23′—84°59′,海拔高程4416—4420m。沼泽呈东西方向展布,面积42300hm。在综合自然区划中属青藏高原荒漠、半荒漠地带(干旱)羌塘高原区。

洞错,藏意为荒凉湖,受班公错—怒江断裂带的控制,位于洞错—扎西盆地低洼处,湖体呈北宽南窄的元宝形,面积100km2,为一盐湖。湖区西部为芒硝沉积区,东北部为石盐沉积区。湖相沉积的主要粘土矿物为伊利石、绿泥石及蒙脱石;主要盐类矿物有石盐、芒硝;碳酸盐矿物有白云石、方解石和文石。湖水的平均深度1m,最大深度1.5m以上,湖水的化学成分见表6-32。

洞错位于盆地最低处,四周高地发育的短小河流在汇入盆地过程中,沿途渗漏、蒸发,经常断流,而且大都为季节性河流,只有东部发源于巴林冈日山的较大河流向西注入洞错,在湖东面和西面形成大片沼泽湿地。

根据改则气象站资料,本区年平均气温0.1℃,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11.9℃,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12.1℃,极端最低温-33.8℃,极端最高温24.4℃;≥10℃积温只有52.8天,共645.5℃;无霜期只有50天,年平均降水量166.1mm,6—9月占全年降水量的93%;年平均蒸发量2341.6mm;≥17m/s的大风日数可达200.1天;年日照时数为?3168.2小时,日照百分率73%。沼泽区的土壤为盐化草甸沼泽土。

沼泽的植被类型和动物种属与扎布耶茶卡沼泽区基本一致。

洞错为一大型芒硝、石盐盐湖卤水矿床,尚未大规模开发,目前只有少数牧民前来捞取石盐作为食用和牲畜用盐。沼泽湿地是重要的放牧场。

美马错沼泽

沼泽区位于西藏自治区改则县境内,地理坐标为北纬33°58′—34°03′,东经82°30′—82°40′。面积9900hm2,为嵩草—青藏苔草沼泽。海拔高程5200—6000m。所在地属青藏高原荒漠、半荒漠地带(干旱)羌塘高原区。

喀喇昆仑山脉的东段呈东西向横亘于本区西北部,在骆驼湖附近山脉急折至北北西—南南东向斜贯本区中部,山脉主脊海拔高度约6000m,山区冰川发育,许多冰川从山脊两侧下延到湖盆边缘。河流众多,由冰川融水补给形成的河流就有100多条,但多为短小的间歇性河流。本区湖泊也很多,主要有美马错、阿鲁错、扎和平错、鲁玛江冬错等。沼泽地分布在美马错东南、阿鲁错的地势低平地区。

美马错等湖泊主要为冰川融水形成的河流补给,由于降水稀少,蒸发强,湖泊多呈微咸水(含盐量1—49g/l),水化学类型属硫酸镁亚型。沼泽区水源补给主要为河水。本区气候寒冷干燥。年平均气温0℃—1℃,最暖月(7月)平均气温约10℃,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14℃,极端最高气温22℃,极端最低气温-35以下,无霜期20—40天。年平均降水量150—200mm。冬季多大风。本区主要为高山草原土、高山草甸土,但沼泽湿地区多为盐化草甸土和盐化草甸沼泽土。

本区地处羌塘高原西北部,受气候干寒的制约,发育的植被主要为高寒草原、高寒草甸,而在地势低洼的湖泊和沼泽湿地区,则多发育了水生植被和以嵩草—苔草为主的沼泽植被类型。沼泽植被中常见的种属有青藏苔草、坚果苔草、扁穗草、嵩草、藏野青茅、赖草等。沼泽区的水禽有棕头鸥、斑头雁、赤麻鸭等,周围地区的鸟类有秃鹫、胡兀鹫、红隼、大

狂鸟等猛禽,还有藏雪鸡、西藏毛腿沙鸡、角百灵、褐翅雪雀、棕颈雪雀、细嘴沙石灵等,此外,周围地区的兽类有野牦牛、藏羚、野驴、藏原羚、盘羊、岩羊、藏狐、狼等。

本区交通不便,人烟稀少,受人类的干扰较少,基本保持了高原荒漠生态系统的原始状态,是进行生态系统研究的理想基地,拟建立自然保护区以保护原始的高原荒漠生态系统。目前,土地利用状况是当地居民放牧和狩猎,部分地方有过牧现象。

历史沿革

西藏民主改革前,这里为改则、色锅和帮巴三大部落之地。"改则"、"色锅"、"帮巴"原是族名,后演变为部落的名称。

西藏民主改革前,这里为改则、色锅和帮巴三大部落之地。“改则”、“色锅”、“帮巴”原是族名,后演变为部落的名称。分别隶属于西藏噶厦政府和后藏的扎什伦布寺管辖。1960年10月,改则县人民政府成立,辖路南、路北共4个区。1961年3月23日,县址由门董村迁至现在的隆仁。1970年底将路南2个区划出,新成立了措勤县,两县均隶属阿里地区管辖至今。县府现驻改则镇。

改则县辖5个区(洞措区、察布区、物玛区、麻米区、康托区),21个乡,75个村委会。

1997年,面积96279平方千米,人口1.5万,均为藏族。辖5区(洞措区、察布区、物玛区、麻米区、康托区),21乡。县政府驻隆玛仁布。(根据《政区大典》整理)

洞措区(DongcuoQu) 1964年4月设置。位于县政府东南,距县政府90千米。面积1.76万平方千米,人口0.32万。辖4个乡,其中洞措乡3个村委会,罗坡乡4个村委会,永措乡4个村委会,森多乡3个村委会。有洞措拉康、罗坡拉康等宗教场所。

察布区(ChabuQu) 1978年10月设置。位于县政府正北,距县政府160千米。面积1.22万平方千米,人口0.31万。辖4个乡,其中洞鄂乡4个村委会,鲁古乡4个村委会,西固乡4个村委会,玉扎乡4个村委会。

物玛区(WumaQu) 1964年4月设置。位于县政府西北,距县政府90千米。面积1.94万平方千米,人口0.3万。辖4个乡,其中牧玛乡4个村委会,甲措乡3个村委会,先遣乡3个村委会,色当乡4个村委会。

麻米区(MamiQu) 1964年4月设置。位于县政府西南,距县政府90千米。面积0.97万平方千米,人口0.33万。辖6个乡,其中茶措乡3个村委会,罗玛乡3个村委会,古建乡2村委会,定昌乡3个村委会,拉秦乡3个村委会,古昌乡3个村委会。境内有麻米寺。

康托区(KangtuoQu) 1963年9月设置。位于县政府东北,距县政府30千米。面积6345平方千米,人口0.19万。辖2个乡,其中日玛乡辖一、二、三、四、五、六6个村委会,玉多乡辖一、二、三、四、五5个村委会。境内有扎江寺。

2000年改则县辖1个镇、6个乡。总人口17502人,各乡镇人口:改则镇3672 麻米乡3605 洞措乡2054 察布乡3033 物玛乡1834 先遣乡1447 古姆乡1857 (单位:人)

经济概况

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改则县非公有制经济异军突起,规模不断扩大,人员不断增多,对改则县经济的贡献不断提高,已成为改则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改则县一项长期的战略举措。

由于该县受特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的严重制约,基础设施薄弱、投入不足、教育落后、人才匮乏。要大力发展经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2004年,改则县通过援藏单位投资、国家投入和自筹资金等方式,积极促进小城镇基本建设,效果良好。

2004年改则县小城镇基本建设项目总投资达5622.9万元,主要建设了党政综合办公楼、市政道路、县中学教学楼及附属工程、县完小宿舍及校内路面硬化工程、绒山羊扩大繁场土建工程、县卫生服务中心疾病控制、畜产品交易市场、城市亮化工程、小车班职工宿舍建设项目、中国移动改则基站、县大门及路面硬化工程、商品房等。这些项目的建成,极大地改变了城镇面貌,增强了城镇的辐射带动功能,使改则县小城镇建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行政区划

全县辖1个镇、6个乡:改则镇、物玛乡、先遣乡、麻米乡、洞措乡、古姆乡、察布乡。共有1个居委会、49个行政村。县人民政府驻改则镇鲁仁居委会。

改则镇 辖1个居委会、2个村委会:鲁仁;玉多村、日玛村。

物玛乡 辖8个村委会:抢古村、扎果村、达热村、本松村、根琼村、布孜村、莎玛隆村、扎多那日村。

先遣乡 辖6个村委会:热雄村、巴热村、德布康如村、那日松巴村、玛尔果村、扎布村。

麻米乡 辖10个村委会:茶措村、定昌村、次吾嘎木村、古昌村、吓夏村、热扎村、克勤村、吴青村、那木切村、行前村。

洞措乡 辖5个村委会:洞措村、才日果雷村、确德村、那木起村、夏龙村。

古姆乡 辖3个村委会:森多村、岗如村、珠玛日村。

察布乡 辖15个村委会:曾康村、龙桑村、察布村、吐那村、卡尔江玛村、丁固村、牛嘎玉村、多玛村、札美仁村、玛日马村、果查村、珠江玛村、达热加欧村、木布村、玛姆卓木村。

改则镇总人口3672人。

麻米乡 总人口3605人。

洞措乡总人口2054人。

察布乡 总人口3033人。

物玛乡总人口1834人。

先遣乡 总人口1447人。

古姆乡总人口1857人。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13:4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