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富蕴地震台 |
释义 | 台站概况富蕴地震台位于新疆准葛尔盆地北缘的阿勒泰地区,富蕴县城北部。占地面积 79 672 m 2 ,建筑面积 1 025m 2 。高程为 794.2m ,设有测震和地倾斜观测。地震仪拾震器和地倾斜观测仪均安装在台站北约 400m 的山洞内。 富蕴地震台分为监测区(摆房)和记录、办公区,两者之间用 450m 摆线连接。监测区半径为 150m 为环境保护区。记录、办公区 50×80m 为环境保护区,位于富蕴县赛尔江东路,西侧为中国石油公司加油站,东侧为老年中心住宅区,北面为经济住宅(平房)。 富蕴台处在地质构造复杂的蒙古弧西弧与欧亚小字型东翼反射弧的复合部,属阿尔泰地震带。 1931 年在县城以东几十公里的可可托海一二台断裂带发生 8 级大地震, 1970 年在阿尔泰地震带南段复合部发生 7.1 级大震, 1986 年在二台断裂北部发生 5.4 级双主震, 1987 年在二台断裂北端发生 5.8 级地震, 1996 年在该断裂的阿勒泰北发生了 6.1 级地震。 1976 年 1 月在山洞内架设 JB 型金属水平摆式倾斜仪开展地倾斜工作至今。 1985 年元月 , 仪器光杆距增加到 2.0m , 1994 年又增加到 4.0m 。 1976 年在台站修建地磁观测室架设垂直强度磁力仪一台,开展垂直分量日变观测, 1981 年停测。 地震观测地震观测简述 1970 年,新疆北部广大地区还没有一个地震台,为了监视和研究阿尔泰地震带地震活动,原中国科学院兰洲地球物理所于 1970 年 7 月间派周汉瑜、徐维汉等同志到富蕴县了解震情,宣传有关地震科普知识,并在新疆有色金属局地方人民政府的协助下,在可可托海矿区设立了临时地震观测台,使用三分向 V73 级地震仪进行观测,同年 9 月新疆地震大队成立,临时台移交给新疆地震大队管理。 1972 年 4 月新疆地震大队派王志云、陈阵阳等人勘选台址。 1973 年 4 月 1 日临时台由可可托海迁到富蕴县托儿所,利用人防工程继续开展观测工作。 1974 年 4 月新台址竣工,新建测震室 200m2 ,并在泥盆-石炭红石英沙岩中开挖出一个进深 10m 的山洞摆房摆房覆盖厚 8 - 10m 洞内温差 0.2℃ ,年温差 4℃ ,湿度 95 %, 1974 年 5 月 1 日新台址正式投入使用,测震观测仪器仍为 v73 , 1976 年地震台新装备了金属摆倾斜仪 1977 年新曾 DK - 1 型中长周期墨水记录地震仪, 1996 年 7 月用 DD - 2 型地震仪取代了 65 型短周期地震仪, 1998 年 5 月 FBS-3 数字地震仪取代了 DK - 1 中长周期地震仪, 1998 年 5 月后,有数字地震仪和 DD - 2 型地震仪开展观测。 1998 年 5 月数字地震仪投入运行。台站工作人员严格履行数字地震台值班制度和数字处理系统管理规定进行资料分析处理工作并认真填写值班日志、 “ 单台地震观测报告 ” 、 “ 数字与模拟观测对比报告 ” ;曾在 1998 年底新疆地震局的数字仪资料评比中荣获第一名,在试运行期大量使用数字地震仪进行地震速报,取得很好的效果, 2000 年 7 月月配置了后台分析机和光盘刻录机, 2000 年 8 月又将 16 位数字采集器更换为 24 位采集器,观测条件和设施有了很大的提高和改善,解决了数据备份这个关健问题; 2000 年 12 月顺利通过国家地震局的验收。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