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负氧离子健康仪
释义

负氧离子健康仪 - 负氧离子健康仪简介

负氧离子健康仪是一种用于保健的健康电器,主要是采用高科技手段生成空气负氧离子,空气负氧离子也叫负氧离子,是一种自然因子。对人体有广谱高效的医疗保健作用,在医学界有“空气维生素”“森林之肽”“空气维他命”“长寿素”之美称。世界5大长寿村的长寿老人比比皆是,都是因为空气负氧离子含量高。主要是基于负氧离子的还原性(抗氧化防衰老)的特性。

负氧离子健康仪 - 负氧离子的定义

失去电子的分子(团)或原子显示正电性叫正离子,获得多余电子的分子(团)或原子显示负电性叫负氧离子。 空气负氧离子又称负氧离子,是指获得1个或1个以上的电子带负电荷的氧气离子。空气主要成分是氮、氧、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氮占78%,氧占21%,二氧化碳占0.03%,氮对电子无亲和力,只有氧和二氧化碳对电子有亲和力,但氧含量是二氧化碳含量的700倍,因此,空气中生成的负氧离子绝大多数是空气负氧离子。它是空气中的氧分子结合了自由电子而形成的。自然界的放电(闪电)现象、光电效应、喷泉、瀑布等都能使周围空气电离,形成负氧离子。负氧离子具有极佳的净化除尘,减少二手烟危害、改善预防呼吸道疾病、改善睡眠、抗氧化、防衰老、清除体内自由基、降低血液粘稠度的效果,在医学界享有“维他氧”“空气维生素”“长寿素”“ 空气维他命”等美称。

离子的分子式是O2-(H2O)n,,或OH-(H2O)n,或CO4-(H2O)n。我们所说的具有环保功能的空气负氧离子主要指前两种小粒径负氧离子。简单的说是指带负电荷的氧离子,无色无味。空气是由无数分子、原子组成的。当空气中的分子或原子失去或获得电子后,便形成带电的粒子,称为离子;带正电荷的叫正离子,带负电荷的叫负氧离子。负氧离子是空气中一种带负电荷的气体离子,空气分子在高压或强射线的作用下被电离所产生的自由电子大部分被氧气所获得,因而,常常把空气负氧离子统称为“负氧离子”。

负氧离子健康仪 - 生态级负氧离子的定义

小粒径负氧离子也叫轻离子或小离子 ,是一种等同于大自然的空气负氧离子,也有资料称其为生态级负氧离子。具有迁移距离远、活性高的特点,空气负氧离子按其迁移距离和粒径大小分为:大、中、小三种离子。对人有益的是小离子,也称为轻离子,其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只有小离子或称之为小离子团才能进入生物体。

医学研究表明:对人体有医疗保健作用的是小粒径负氧离子。因为只有小粒径的负氧离子才易于透过人体的血脑屏障,发挥其生物效应。大自然中的空气负氧离子之所以造就众多长寿村,是因为小粒径的负氧离子比例高,小粒径的负氧离子由于活性高、迁移距离远从而在长寿地区上空形成负氧离子浴环境,目前很多负氧离子家电之所以效果不佳,是因为采用传统负氧离子生成技术很难生成小粒径的生态负氧离子。对人体的医疗保健作用一般,只有除尘降尘作用,一般用在空气净化领域较多。

空气离子大小不一,按微粒直径大小的不同可分为小离子(0.001-0.003µm)、中离子(0.003-0.03µm)、大离子(0.03-0.1µm)3类;(1纳米=0.000000001米 1纳米=0.0000001厘米 1纳米=0.001微米)其在单位强度(V/m)电场作用下的移动速度称之为离子迁移率,它是分辨被测离子直径大小的一个重要参数。空气离子直径越小,其迁移速度就越快,迁移率与离子大小的关系如图15-3所示。离子迁移率是表达被测离子大小的重要参数。离子运动速度与离子直径成反比,而离子迁移率与离子运动速度成正比,故离子迁移率与离子直径成负比。

空气离子按体积大小可分为轻、中、重离子三种。轻离子的直径约为10-7cm,在电场中运动速度较快,为1~2 cm2/V.S中、在自然界中或普通环境中迁移率大于0.4 cm2/(V.s)为小离子,重负氧离子的直径约为l0-5cm,在电场中运动较慢,仅为0.0005 cm2/V.S。在自然界中或普通环境中小于0.04 cm2/(V.s)为大离子,中离子的大小及活动性介于轻、重离子之间。而其中的小负氧离子或小负氧离子团,则有良好的生物活性。

才能进入生物体。

负氧离子健康仪的最新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生态级的小粒径负氧离子生成技术已经问世。

选择生态负氧离子健康仪的方法

1、仪器检测:由于小粒径的负氧离子具有活性高、迁移距离远的特点,所以可以通过看负氧离子的迁移距离来鉴别,具体操作如下:取负氧离子产品一台,在没有风机外吹的情况下,用负氧离子检测仪检测,只能在负氧离子发射口15-30公分处检测到负氧离子,在1米以外的地方就检测不到的属于大粒径的负氧离子。在3-4米的地方仍然能检测到负氧离子的属于小粒径负氧离子。特别要注意的是,必须是在没有风机外吹的情况下检测,其结果才准确、可靠。

2、看技术:看是否采用了负氧离子转换器技术。目前只有负氧离子转换器技术能够实现人工生成小粒径负氧离子。

3、效果实验:医学研究表明:对人体有医疗保健作用的是小粒径负氧离子。因为只有小粒径的负氧离子才能透过人体的血脑屏障,发挥其生物效应。由于小粒径的负氧离子容易进入人体,因此可以通过实验看负氧离子是否快速进入人体来确定。中国空气负氧离子暨臭氧研究学会的专家们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刚进入人体还未来得及被人体转化吸收的负氧离子可以通过电导率极高的纳米级碳素(富勒烯)尖端电极释放出来。因此可以通过一个实验装置将进入人体的负氧离子释放到充满烟雾的玻璃瓶或玻璃杯里,如果能快速清除烟雾,就证明生成的是小粒径负氧离子。实验方法:使人在负氧离子发射窗口吸入负氧离子,同时用手触碰实验装置的尖端电极的一端,尖端电极另一端放在充满烟雾的玻璃瓶或玻璃杯里。如果能快速清除烟雾,就证明生成的是小粒径负氧离子。

很多负氧离子生成厂家都知道小粒径负氧离子好,所以对外宣称自己是0.0004纳米的负氧离子,等等这类的说法,都是不负责任的,没有依据的,小粒径负氧离子是根据迁移距离来定义的,小粒径负氧离子不是单指其粒径小,其特点是活性高,迁移距离远的才是小粒径负氧离子的定义标准。由于负氧离子的粒径目前没有测试仪器测定,所以一些不法厂家就宣传自己的是零点几几纳米的,我们知道由于空气中的负氧离子主要是负氧离子和若干个水分子结合而成的,而在高中物理:氧原子半径0.074纳米,在不考虑原子结合间隙的情况下,一个氧分子的直径是0.3纳米左右,水分子的直径0.4纳米,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最小的负氧离子都在1纳米左右。凡此不负责任、不通过依据来宣传的厂家不可信赖。

负氧离子健康仪的历史进程

一、J .Thomson第一个以公式方法来表达离子的特性,同时建立了正、负氧离子(负氧离子)的模型。

二、1889年德国科学家Elster和Gertel发现了空气负氧离子(负氧离子)的存在。

三、19世纪末,德国物理学家菲利浦·莱昂纳德(Philip. lionad)博士第一次在学术上阐述了负氧离子对人体的功效。他提出存在于自然环境中的负氧离子有益于人类健康,并指出负氧离子含量最多的地方是在山谷瀑布周围。

四、20世纪初,1902年Asamas等通过大量实验肯定了空气离子存在的生物意义.

五、1903年俄罗斯学者首次发表了利用负氧离子治疗疾病的论文。

六、1905年Langerin在大气中发现了第二种离子称为Langerin离子或大直径带电粒子,又称为重离子。

七、1909年A.Pouer发现了第三种离子即中等直径的离子,称之为中离子。

八、20世纪30年代,德国Dissuader开创了大气正、负氧离子(负氧离子)生物的研究,形成了关于负氧离子(负氧离子)生物效应的第一次研究高潮,有数以百计的论文、研究和实验报告,证明了负氧离子(负氧离子)对人体有明显的有益作用。而正离子则相反,特别对人的血压和新陈代谢有明显的破坏作用。

九、1932年美国RCA公司Hamsen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医用空气负氧离子(负氧离子)发生器,这些研究由于发生第二次世界大战而终止。

十、直到后来20世纪中叶美国加州大学的A.P.Kragan教授和他领导的研究小组开创了离子生物效应的微观研究与实验。把对空气负氧离子(负氧离子)的研究推向了第二次的开发与使用的高潮。Kragan教授做了大量的动植物和人体试验。发现负氧离子具有延长生物寿命1/3的功能。并从人体的内分泌和机体内部循环及各种酶的生成反应等方面去论证负氧离子是如何影响人体和动植物,是如何产生各种生物效应的。世界各国许多研究者也在他们各自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以上的试验,认为负氧离子有明显的生物效应。

十一、1978年我国由伊朗的沙啥瓦特博士引进一台电子仪器——生物滤器(biological filter),即我国负氧离子(负氧离子)发生器的前身;

十二、1985年06月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和中国予防医学中心卫生研究所研制出高效空气负氧离子(负氧离子)发生器,并获取专利授权,专利号: 85202177

十三、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国部分大专院校、科学院所和专业医疗机构的一批专家学者开始涉足《负氧离子(负氧离子)医学》。他们将负氧离子(负氧离子)技术应用到临床实践中,通过对各种疾病的探索性治疗,开辟了一条新的治疗疾病途径,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西安医科大学、北京空气负氧离子(负氧离子)研究应用中心、北京师范大学空气离子研究应用中心等科研机构进行了专业负氧离子(负氧离子)医学研究,使我国负氧离子(负氧离子)医学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在临床实践中,我国已有很多医疗单位运用负氧离子(负氧离子)技术探索治疗各类疾病。

十四、二十一世纪、2010年,山东济南新活健康电器公司研发出两项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专利技术:负氧离子(负氧离子)转换器技术和纳子富勒烯负氧离子(负氧离子)释放器技术,应用该技术可以制造出等同大自然的小粒径、高活性生态级负氧离子(负氧离子),开创了人工负氧离子(负氧离子)产生技术的生态化时代, 并成功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授权,专利号:ZL201020182758.2 ZL201020263299.7。第一台生态级负氧离子(负氧离子)生成机---森肽基的问世标志着人类在生态负氧离子(负氧离子)发生技术上已有了重大的突破。新华社、光明日报等权威媒体争相报道。

十五、2011年4月,中国空气负氧离子(负氧离子)暨臭氧研究学会官网开通运行,网址:

此网站作为我国第一个负氧离子(负氧离子)行业网站开始运行,必将快速推进我国空气负氧离子(负氧离子)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相信目前负氧离子(负氧离子)产品市场混乱的局面很快结束,由于概念性负氧离子(负氧离子)产品及不合格假冒伪劣产品的过度炒作造成的市场疑问将会很快消除,为有着“空气维生素”“ 空气维他命”“ 长寿素” 之美誉的负氧离子(负氧离子)正身。

负氧离子健康仪 - 负氧离子健康仪的医疗保健原理

现代医学之负氧离子医学原理

空气离子对整个机体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呼吸系统,经神经反射和体液机制实现的,同时空气离子对皮肤末梢神经感受器的影响也有一定的作用。空气离子是非常小的质点,易于随呼吸抵达肺的深部。呼吸道粘膜分布着广泛的神经末梢,空气离子进入呼吸道后,通过机械或电荷的刺激,引起呼吸道和肺内迷走神经感受器兴奋,冲动可传到延脑迷走神经核和呼吸中枢,兴奋进一步扩散还可影响延脑血管运动等重要生命中枢,引起相应的各种生理反应。

空气离子可以通过肺泡上皮层进入血液,以其本身电荷对血液中的胶质和各种细胞的电代谢施加影响。胶体质点的吸附层和扩散层之间存在数十毫伏(mV)的电位差,当吸入空气离子时,肺泡内空气离子的电位亦可达数十毫伏(mV)。即使进入血液的空气离子电荷数量很少,对于平衡状态下的血液电荷也将产生明显的作用,血液中带电粒子的组成和分布可受其直接影响。在肺泡内的空气离子,通过静电感应作用,可隔着肺泡上皮细胞影响毛细血管内血液的电荷,从而影响血液的电代谢活动。空气离子通过上述复杂的神经-体液机制,引起机体各系统的生理反应而达到预防治疗疾病的目的。

诺贝尔医学奖之负氧离子医学原理

1、英国科学家悉尼·布雷内、美国科学家罗伯特·霍维茨和英国科学家约翰·苏尔斯顿经过不断的实验与探索,发现了程序性细胞死亡的秘密。并获得诺贝尔生理及医学奖,《程序性细胞死亡理论》认为:人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病变是百病之源。细胞健康依赖于正负氧离子的动态平衡,一旦这个平衡被打破,细胞就会产生病变,从而导致整个身体患病。正离子使细胞膜变硬变厚,使营养物质不能进入细胞进行代谢转换能量,比如糖不能进入细胞,停留在血液中就成了糖尿病;而细胞内代谢产生的废物也不能排出细胞,导致细胞病变。负氧离子刚好相反,能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让营养物质水分等能进入细胞进行代谢,转换成能量供人体利用。比如血液中的糖能进入细胞代谢,血糖值就会下降。所以负氧离子对维持细胞健康至关重要。通过对生命体给予自然界的能量负氧离子,可以使破坏人体健康的酸性、氧化、活性氧、乳酸等因素逐渐减少,给生命体内部创造良好的环境,激活细胞的新陈代谢,造就健康的身体,增强生命体自然治愈能力,进而克服疾病。

2、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德国生理化学家舒贝因博士研究研究认为,人类生活环境中负氧离子的含量浓度与人体健康水平直接相关。同时,因为空气负氧离子能与空气中有机物起氧化作用而清除异味,空气中的飘尘微粒在空气负氧离子的电荷作用下容易被吸附、沉降,使空气得到净化。如果空气污染增加,空气中的负氧离子浓度就会迅速下降,所以空气负氧离子浓度可以反映空气质量的好坏,其浓度水平也成为评价一个地方空气清洁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现代疗养学之负氧离子保健原理

空气负氧离子的医疗保健原理主要是因为负氧离子具有抗氧化(还原性)防衰老的突出作用,而负氧离子的抗氧化性(还原性)是一种基本化学原理,化学反应就是电子层上电子的交换,失去电子叫氧化,得到电子叫还原,失去电子的分子(团)或原子显示正电性叫正离子,获得多余电子的分子(团)或原子显示负电性叫负氧离子。因此负氧离子带有负电位,即有多余的电子,可以补充给老化细胞或血球电子。从而实现抗氧化防衰老,消减自由基的作用。所应用的领域有负氧离子治疗仪、负氧离子空调、负氧离子电视、负氧离子吹风、疗养院等。详情可以查阅科普图书资料或网上查询以验证。负氧离子就是获得多余电子的氧离子。在生物体内,脂质的电子被抢夺,会氧化成老年斑;蛋白质的电子被抢夺,细胞功能将失常;基因的电子被抢夺,就会得癌症。在生物体内,这种抢夺电子的物质被称为“自由基”,从量子医学层次讲,电子被抢夺是万病之源。同样,铁生锈,石头风化,植物腐烂,都是氧化的结果。)负氧离子带有负电位,即有多余的电子,电子补充给自由基后,自由基被还原即消除了自由基,而自身转变为氧分子O2。

日本自然医学之负氧离子医学原理

现代疾病之所以难以治愈,绝大部分原因在于正离子的作用,即使非常先进的现代医学,也并不能从真正意义上治好疾病,其结果往往是药物的副作用加速了生物体细胞组织的老化。而负氧离子疗法能够使酸性的生物体组织及血液、体液由酸性变成弱碱性,促使机体生理作用旺盛,新陈代谢加快。当生物体的各项机能恢复平衡时,体内不断产生的活性氧就被中和成水,氧化物质可迅速得到还原,机体的自然治愈力也随之恢复、增强。

负氧离子健康仪的研发由来

在自然生态环境中,如同万物生长离不开阳光、空气和水一样,人类健康同样离不开负氧离子,是人类必不可少的物质。在旷野、海滨、山村、瀑布、喷泉等地,空气中的负氧离子较多。而在城市,由于人类无视自然生态的平衡,忽视可持续发展的自然规律,短期行为和功利主义等导致人类生存环境的严重破坏,特别是现代都市,人口密集、烟囱林立、烟尘剧增,还有汽车排出的废气,空气被污染,负氧离子数量大大减少,破坏了生态平衡,使正负氧离子比例严重失调。空气中大量的病毒、细菌、有害物质、有害气体及含有多种成分的尘埃,它们都带正电荷,随空气浮游在人们周围,是诱发各种疾病的根源,人们的健康受到威胁。负氧离子能够与其相遇、聚合后坠落,使其失去活性。

现代工业大量废气排放造成地球大气层的破坏,全球气候变暖,温室效应,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各种自然灾害加剧;有害物质过量排放,使空气、土壤、水源污染;每一、两年一次的大规模因细菌、病毒引起的流行病肆虐等等,严重困扰着人类的健康超级细菌更是因为人们过度使用抗生素等药物造成。

现代文明给人类带来物质享受,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原先的生活方式和习性,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大量的负面影响。营养过剩造成各种代谢紊乱,体内毒素排泄受阻,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室内四季温控的环境使螨虫、蚜虫、孢子类及各种细菌、病毒大量繁殖,浮游在空气中,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内;现代化的家具、室内装饰、装潢材料夹带着甲醛等有害致癌物质侵蚀着人类的健康。

现代病的症状名目繁多,有无名发烧、肢体器官酸胀、疼痛、疲倦乏力、头昏眼花、情绪波动起伏、神经衰弱失眠、内分泌失调、新陈代谢紊乱、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等。现代病正吞噬着人们的健康,使人们处于亚健康状态。然而现代医学又往往对其束手无策。

人类要具备抵抗各种病毒、细菌的防疫能力,创造健康的体魄,最重要是增强自身自然免疫力及对各种疾病的自然治愈力,使荷尔蒙生理作用旺盛。大自然能量中的负氧离子作用于人体,可以发挥强大效果。负氧离子能改善自然生态环境,净化空气;可以调节人类机体内在的生物节律,抑制老化;使肝肾功能、肠蠕动功能活化;使血液、体液的pH值呈弱碱性,促进体内废物、毒素的排泄;改善脂质、糖代谢;促进吸收消化,产生代谢激素;活化NK细胞,抑制有害菌、病原菌的增殖,防止感染。因此,负氧离子被誉为“人类空气的维生素”。

关于负氧离子对人体的医疗保健作用及环保作用,在我国科技界或医学界早有验证,其中代表我国科研技术顶尖水平的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和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环境卫生与卫生工程研究所早在80年代,就通过大量的研究实验证明了负氧离子对人体的医疗保健作用,先后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北京医院、中日友好医院等一流医疗单位进行了共计3000例的临床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总有效率达到96.8%,无效率占3.2%,并于1986年开发研制了高效负氧离子治疗仪,通过科技评审并荣获专利授权(专利号:85202177), 荣获第二届全国发明展览会银牌奖。这项发明已受到国际空气气象协会的重视,被邀请参加今年美国举行的ISB学术讨论会。管理医疗卫生用品中具有最高权威的官方机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及卫生部,也批准注册了多项负氧离子治疗保健产品,并在医疗领域广泛推广应用。进入90年代,西方医学界已广泛采用负氧离子治病,并取得显著疗效。如美国学者狄苏尔用负氧离子治疗高血压,有效率达90%;西德学者苏尔滋用负氧离子治疗3000例哮喘病人,有效率达97.4%;俄罗斯学者用负氧离子治疗哮喘,有效率达90%。国外使用负氧离子产品已形成一种保健潮流、环保时尚。

负氧离子健康仪的专家说法

而空气负氧离子疗法是属于自然疗法的范畴,通过使用自然因子--负氧离子进行治疗保健,通过世界各国大医院经过大量临床实验,空气负氧离子疗法是一种无副作用的自然疗法。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20:1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