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傅以新 |
释义 | 中文名:傅以新 国籍:中国 出生地:山西寿阳 出生日期:1943年 职业:博士生导师、教授 毕业院校:中央美术学院 代表作品:《故城夕照》、《夜河奔骥》、《云浓山醉》、《清光万里》 个人简介1943年生于山西寿阳,196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山水画科, 曾任天津美术学院教授,1994年任中央民族大学文艺研究所教授。现为博士生导师、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校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林业美术家协会顾问。 作品参加全国美展、国画展、全国山水画邀请展、国际书法展、全国书法邀请展、香港中国绘画艺术精品展、台湾中国大陆当代百人画展及文化部、对外友协、中国美术馆等主办的赴外画展,发表于《美术》、《艺术家》、《中国年鉴》、《人民日报(海外版)》、香港《文汇报》、《世界华人美术年鉴》、美国《时代报》、《华侨日报》、日本《朝日新闻》、加拿大《世界周刊》,并有《国画家》、《中国画》、《新华文摘》、《北京观察》、中央电视台、中国海峡之声广播电台作专题介绍。出版有《傅以新水墨画选》,《傅以新画集》,《傅以新专辑》等。传记收入国内多种名人辞典和英国剑桥、美国国际传记中心《世界名人录》、印度《亚洲名人录》。作品《故城夕照》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夜河奔骥》入选全国首届中国画展。作 品有《云浓山醉》、《清光万里》等。 出版有《傅以新水墨画选》。获鲁迅文艺奖金(优秀作品奖)、华北书法奖、曼谷世界艺术博览会金奖。作品发表于《美术》、《书法》、《求是》、《艺术家》、《中国年鉴》、《中国当代书法艺术大成》、香港《文汇报》、《大公报》、美《时代报》、《华侨日报》、日《朝日新闻》、加《世界周刊》,并有《国画家》、《中国画》、《新华文摘》、中央电视台等作专题介绍。出版有《傅以新水墨画选》、《傅以新画集》、《傅以新山水画赏析》、竹简版书法集《易经》、《孙子兵法》及专著多部。 社会评说用有限的文字评论傅以新似乎很难,因为他多才多艺。用同行的话说就是:画好、字好、诗好、文好,还通音律,特别是西方古典音乐。他的画,如用一个词来概括,那就是——大气。傅以新笔下的山水有一种震撼力,透过画面深沉的氛围,传达出一种强烈的情绪。他的代表作《祁连春色》就曾令多少人驻足留连:连绵无尽的群山,层层叠叠推向远方,山势起伏涌动,形如海上波涛;横豆半空的长云,遮山蔽日。云移山影动,天光下泻,亮色的山峦如游动的蚊龙。绿色的山坡和辽阔的高原草场,带来春的气息,而飘浮在天际浓云中的祁连主峰,依然白雪皑皑。一群白鸟振翅翔飞,穿出苍深的幽谷。正在追逐雄鹰的骑手,勒住狂奔的骏马,眼前壮丽的山景令他们陶醉。同样被陶醉的还有画前的读者。 傅以新笔下的山水,向我们展示着生命的律动,它们有性格,有情感,有气度。作为山水画家,他对神奇博大的大自然充满敬畏、热爱和感恩之情。生千北方、长于南方、最后又定居于北方的他,既有北方山川养育的坚韧、直朴的气质,又有江南水乡蕴育的雅致、清爽的风韵,在儒雅谦和的表征下,血管里奔腾着热情和豪迈。他的画正是儒雅与豪放的混合体。 长期的艺术实践,傅以新的画风得到不断强化,对传统模式的突破和拓展取得显著的成果,例如他对光的钟情。对中国画来说,光是一个禁区,他的导师李可染、李斛、宗其都突入了这个禁区,而傅以新承接师训,更直白地表现日、月,阐述光的感受。《暾暾日出》是80年代纯水墨的代表作:一轮朝阳从山后突然跃出,当群山还陷于昏暗时,前山的白搭已被照得通体透亮,太阳四溅着光芒,强烈的黑白反差带给人视觉的震撼。《清光万里》表现平原的夜色:园月高悬,四围一片浑沛,虚擦的树影表现出小树在月色申的晃动;在月光倒影中,小溪涟滴在轻轻颤动。著名作家冯骤才见后激动地说:"一定要好好留存,这是不能再有的好作品!"不论是早期的水墨,还是后来的重墨青绿,对光的膜拜始终是他不舍的情结。《圣光》表现了映身在太阳辉光申的远峰,用纯粹的朱红色喧染的山体似被阳光穿透,在深沉昏暗的云山对比中,显得无比洁净和遥远,吸引着观者视觉的焦点。画家借助人格化的山川形象,塑造出神奇瑰丽的诗意境界,赞美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想。古代哲人崇尚�"天人合一"的理念,在此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傅以新的创作灵感得自于与大自然的亲近。无论云岭荒滩,还是急河凄谷,都是他与大自然对话的平台,高山的云海,平川的薄雾,夏目的浓荫,让峡的夜幕,奔腾的飞瀑,夕照中的苍山,都在他笔下得到深情的倾诉,也揭示着他创作的艰辛。他是以心在作画,以画来寄托大自然带给他的那份情怀。他的画决不是那种用程式化的符号去设释的山水,更不是无病呻吟的强作态,因此能生出感人至深的魁力,常令观画�"一过三折返",越品越有味。 傅以新的艺术还得益于他广博的学识修养,这一点突显在书法方面。他曾主持报章《小窗书法》、《书史纵横谈》专栏,对书法史料的剔伪存真,对书法精神的把握,对历史人物的减否,都有独到的见地。他曾受邀为多部书法专著作序,足见他在书法理论方面所获的社会认知。然而真正展现他书法修养才华的舞台,还是书法创作。 傅以新受过严格的传统书学训练,幼承家学,大学期间又深得齐门两大弟子李苦禅、刘冰庵的教诲,苦禅老师曾盛赞他的书法"少有老气",以后更一发而不可收。傅以新有坚实的传统功力,但作为画家又很自然地把绘画理念(不是形态)溶入书法之中,他讲究字体的造型之美、点画的搭配之美、线条的变化之美、章法的顾盼之美、内涵的雄壮之美,溶传统典雅形质与律动的审美取向为一体,形成强有力的影响,确立了在书界的地位。"国际书法展"专家组对傅以新的草书《雨步漓江诗》有过如下评述:"点画错落,盘桓连绵,如珠落玉盘,又如行云流水",准确地概括了他草书的特质和艺术价值。他的隶书,以汉碑为风骨,又溶入了篆书的结构和汉简草体的笔意,强悍厚重而具装饰美感,还体现着灵动的笔墨意趣。他的被誉为填补出版空白的竹简版书法集《易经》和《孙子兵法》,充分反映出他的书学水平和成就。书画双擅,是艺林最看重的"身份",在当今如凤毛磷角(这里不包括有画名后又以字充数的“名家字"和专作笔墨构图游戏的"画家字”,傅以新侪身于这凤毛磷角中,当之无愧。 美,是无法掩抑的。 (文作者:爱新觉罗·连经,北京画院艺委会委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市政协常委。)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