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GB/T18204.26-2000
释义

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公共场所空气中甲醛浓度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公共场所空气中甲醛浓度的测定。

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公共场所空气中甲醛的测定方法方法GB/T 18204.26-2000

Methods for determination of formaldehyde

In air of public places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公共场所空气中甲醛浓度的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公共场所空气中甲醛浓度的测定。

第一法 酚试剂分光光度法(仲裁法)

2 原理

空气中的甲醛与酚试剂反应生成嗪,嗪在酸性溶液中被高铁离子氧化形成蓝绿色化合物。根据颜色深浅,比色定量。

3试剂

本法中所用水均为重蒸馏水或去离子交换水;所用的试剂纯度一般为分析纯。

3.1吸收液原液:称量0.10g酚试剂[C6H4SN(CH3)C:NNH2·HCl,简称NBTH],加水溶解,倾于100ml具塞量筒中,加水到刻度。放冰箱中保存,可稳定三天。

3.2吸收液:量取吸收原液5ml,加95ml水,即为吸收液。采样时,临用现配。

3.3 1%硫酸铁铵溶液:称量1.0g硫酸铁铵[NH4Fe(SO4)2·12H2O]用0.1mol/L盐酸溶解,并稀释至100ml。

3.4碘溶液[C(1/2I2)=0.1000mol/L]:称量30g碘化钾,溶于25ml水中,加入12.7g碘。待碘完全溶解后,用水定容至1000ml。移入棕色瓶中,暗处贮存。

3.5 1mol/L氢氧化钠溶液:称量40g氢氧化钠,溶于水中,并稀释至1000ml。

3.6 0.5mol/L硫酸溶液:取28ml浓硫酸缓慢加入水中,冷却后,稀释至1000ml。

3.7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C(Na2S2O3)=0.1000mol/L]:可用从试剂商店购习的标准试剂,也可按附录A制备。

3.8 0.5%淀粉溶液:将0.5g可溶性淀粉,用少量水调成糊状后,再加入100ml沸水,并煎沸2~3min至溶液透明确。冷却后,加入0.1g水杨酸或0.4g氯化锌保存。

3.9甲醛标准贮备溶液:取2.8ml含量为36~38%甲醛溶液,放入1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此溶液1ml约相当于1mg甲醛。其准确浓度用下述碘量法标定。

甲醛标准贮备溶液的标定:精确量取20.00ml待标定的甲醛标准贮备溶液,置于250ml碘量瓶中。加入20.00ml[C(1/2I2)=0.1000mol/L]碘溶液和15ml 1mol/L氢氧化钠溶液,放置15min,加入15mL 0.5mol/L硫酸溶液,再放置15min,用[C(Na2S2O3)=0.1000mol/L]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至溶液呈现淡黄色时,加入1ml 5%淀粉溶液继续滴定至恰使兰色褪去为止,记录

所用硫代硫酸钠溶液体积(V2),ml。同时用水作试剂空白滴定,记录空白滴定所用硫化硫

酸钠标准溶液的体积(V1),ml。甲醛溶液的浓度用公式(1)计算:

C=(V1-V2)×N×15/20……………………(1)

式中:C――甲醛溶液浓度(mg/ml)

V1――试剂空白消耗[C(Na2S2O3)=0.1000mol/L]硫代硫酸钠溶液的体积,ml;

V2――甲醛标准贮备溶液消耗[C(Na2S2O3)=0.1000mol/L]硫代硫酸钠溶液的体积,ml;

N――硫代硫酸钠溶液的准确当量浓度;

15――甲醛的当量;

20――所取甲醛标准贮备溶液的体积,ml。

二次平行滴定,误差应小于0.05ml,否则重新标定。

3.10甲醛标准溶液:临用时,将甲醛标准贮备溶液用水稀释成1.00ml含10μg甲醛、立即再取此溶液10.00ml,加入100ml容量瓶中,加入5ml吸收原液,用水定容至100ml,此液1.00ml含1.00μg甲醛,放置30min后,用于配制标准色列管。此标准溶液可稳定24h。

4 仪器和设备

4.1大型气泡吸收管:出气口内径为1mm,出气口至管底距离等于或小于5mm。

4.2恒流采样器:流量范围0~1L/min。流量稳定可调,恒流误差小于2%,采样前和采样后应用皂沫流量计校准采样系列流量,误差小于5%。

4.3具塞比色管:10ml。

4.4分光光度计:在630nm测定吸光度。

5采样

用一个内装5ml吸收液的大型气泡吸收管,以0.5L/min流量,采气10L。并记录采样点的温度和大气压力。采样后样品在室温下应在24h内分析。

6分析步骤

6.1标准曲线的绘制

取10ml具塞比色管,用甲醛标准溶液按下表制备标准系列。

表1 甲醛标准系列

管号 0 1 2 3 4 5 6 7 8

标准溶液(ml) 0 0.10 0.20 0.40 0.60 0.80 1.00 1.50 2.00

吸收液(ml) 5.00 4.90 4.80 4.60 4.40 4.20 4.00 3.50 3.00

甲醛含量(μg) 0 0.10 0.20 0.40 0.60 0.80 1.00 1.50 2.00

GB/T 18204.26-2000

各管中,加入0.4ml,1%硫酸铁铵溶液,摇匀。放置15min。用1cm比色皿,以在波长630nm 下,以水参比,测定各管溶液的吸光度。以甲醛含量为横座标,吸光度为纵座标,绘制曲线,并计算回归斜率,以斜率倒数作为样品测定的计算因子Bg(微克/吸光度)。

6.2样品测定

采样后,将样品溶液全部转入比色管中,用少量吸收液洗吸收管,合并使总体积为5ml。按绘制标准曲线的操作步骤(见9.1)测定吸光度(A);在每批样品测定的同时,用5ml未采样的吸收液作试剂空白,测定试剂空白的吸光度(A0)。

7 结果计算

7.1 将采样体积按公式(2)换算成标准状态下采样体积

V0=Vt·T0/(273+t)·P/P0…………………………(2)

式中:V0――标准状态下的采样体积,L;

Vt――采样体积,L=采样流量(L/min)×采样时间(min);

t――采样点的气温,℃;

T0――标准状态下的绝对温度273K;

P――采样点的大气压力,kPa;

P0――标准状态下的大气压力,101kPa。

7.2 空气中甲醛浓度按公式(3)计算

C=(A-A0)×Bg/V0…………………………(3)

式中:C――空气中甲醛mg/m3;

A――样品溶液的吸光度;

A0――空白溶液的吸光度;

Bg――由9.1项得到的计算因子,微克/吸光度;

V0――换算成标准状态下的采样体积,L。

8 测量范围、干扰和排除

8.1测量范围

用5ml样品溶液,本法测定范围为0.1~1.5μg;采样体积为10L时,可测浓度范围0.01~0.15mg/m3。

8.2灵敏度

本法灵敏度为2.8微克/吸光度

8.3检出下限

本标检出0.056μg甲醛。

8.4干扰及排除

10μg酚、2μg醛以及二氯化氮对本法无干扰。二氧化硫共存时,使测定结果偏低。因此对二氧化硫干扰不可忽视,可将气样先通过硫酸锰滤纸过滤器(见附录B),予以排除。

8.5再现性:当甲醛含量为0.1,0.6,1.5μg/5ml时,重复测定的变异系数为5%、5%、3%。

8.6回收率:当甲醛含量0.4~1.0μg/5ml时,样品加标准的回收率为93~101%。

第二法 气相色谱法

9 原理

空气中甲醛在酸性条件下吸附在涂有2,4-二硝基苯(2,4-DNPH)6201担体上,生成稳定的甲醛腙。用二硫化碳洗脱后,经OV-色谱柱分离,用氢焰离子化检测器测定,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高定量。

检出下限为0.2μg/ml(进样品洗脱液5μl)。

10 试剂和材料

本法所用试剂纯度为分析纯;水为二次蒸馏水。

10.1 二硫化碳:需重新蒸馏进行纯化.

10.2 2,4-DNPH溶液:称取0.5mg 2,4-DNPH于250ml容量瓶中,用二氯甲烷稀释到刻度。

10.3 2mol/L盐酸溶液。

10.4 吸附剂:10g 6201担体(60-80目),用40ml2,4-DMPH二氯甲烷饱和溶液分二次涂敷,减压,干燥,备用。

10.5 甲醛标准溶液:配制和标定方法见酚试剂分光光度法。

11 仪器及设备

11.1采样管:内径5mm,长100mm玻璃管,内装150mg吸附剂,两端用玻璃棉堵塞,用胶帽密封,备用。

11.2空气采样器:流量范围为0.2~10L/min,流量稳定。采样前和采样后用皂膜计校准采样系统的流量,误差小于5%。

11.3具塞比色管,5ml。

11.4微量注射器:10μl,体积刻度应校正。

11.5气相色谱仪:带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11.6色谱柱:长2m,内径3mm的玻璃柱,内装固定相(OV~1),色谱单体Shimatew(80~100目)。

12 采样

取一支采样管,用前取下胶帽,拿掉一端的玻璃棉,加一滴(约50μl)2mol/L盐酸溶液后,再用玻璃棉堵好。将加入盐酸溶液的一端垂直朝下,另一端与采样进气口相连,以0.5L/min的速度,抽气50L。采样后,用胶帽套好,并记录采样点的温度和大气压力。

13 分析步骤

13.1气相色谱测试条件

分析时,应根据气相色谱仪的型号和性能,制定能分析甲醛的最佳测试条件。下面所列举的测试条件是一个实例。

色谱柱:柱长2m,内径3mm的玻璃管,内装OV-1+Shimalitew担体。

柱温:230℃。

检测室温度:260℃。

汽化室温度:260℃。

载气(N2)流量:70ml/min;

氢气流量:40 ml/min;

空气流量:450 ml/min。

13.2绘制标准曲线和测定校正因子。

在作样品测定的同时,绘制标准曲线或测定校正因子。

GB/T 18204.26-2000

13.2.1标准曲线的绘制:取5支采样管,各管取下一端玻璃棉,直接向吸附剂表面滴加一滴约(50μl)20mol/L盐酸溶液。然后,用微量注射器分别准确加入甲醛标准溶液(1.00ml含1mg甲醛),制成在采样管中的吸附剂上甲醛含量在0~20μg范围内有五个浓度点标准管,再填上玻璃棉,反应10min,再将各标准管内吸附剂分别移入不敷出5个具塞比色管中,各中入1.0ml二硫化碳,稍加振摇,浸泡30min,即为甲醛洗脱溶 液标准系列管。然后,取5.0μl各个浓度点的标准洗脱液,进色谱柱,得色谱峰和保留时间,。每个浓度点得重复做三次,测量峰高的平均值。以甲醛的浓度(μg/ml)为横座标,平均峰高(mm)为纵座标,绘制标准曲线,并计算回归线的斜率。以斜率的数作为样品测定的计算因子Bs[μg/(ml·mm)]。

13.2.2测定校正因子:在测定范围内,可用单点校正法求校正因子。在样品测定同时,分别取试剂空白溶液与样品浓度相接近的标准管洗脱溶液,按气相色谱最佳测试条件进行测定,重复做三次,得峰高的平均值和保留时间。按下式计算校正因子:

f=C0/(h-h0)

式中:f――校正因子,[μg/(ml·mm)];

C0――标准溶液浓度,μg/ml;

h――标准溶液平均峰高;mm;

h0――试剂空白溶液平均峰高,mm;

13.3样品测定:

采样后,将采样管内吸附剂全部移入5ml具塞比色管中,加入1.0ml二硫化碳,稍加振摇,浸泡30min。取5.0μl洗脱液,按绘制标准曲线或测定校正因子的操作步骤进样测定。每个样品重复做三次,用保留时间确认甲醛的色谱峰,测量其峰高,得峰高的平均值(mm)。

在每批样品测定的同时,取未采样的采样管,按相同操作步骤作试剂空白的测定。

14 计算

14.1用标准曲线法按下式计算空气中甲醛的浓度。

C=(h-h0)·Bs/(V·Es)·V1

式中:C――空气中甲醛浓度;mg/m3;

h――样品溶液峰高的平均值,mm;

h0――试剂空白溶液峰高的平均值,mm;

Bs――用标准溶液制备标准曲线得到的计算因子,μg/ml·mm);

V1――样品洗脱溶液总体积,ml;

Es――由实验确定的平均洗脱效率;

V0――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采样体积,L。

14.2用单点校正法按下式计算空气中甲醛的浓度;

C=(h-h0)·f/(V0·Es)·V1

式中:f――用单点校正法得到的校正因子,μg/(ml·mm);其他符号同上式。

15 测量范围、精密度和准确度

15.1检出下限浓度和测定范围:若以0.2L/min流量,采气20L时,检出下限浓度为0.01mg/m3;其测定范围为0.02~1mg/m3。

15.2精密度:甲醛浓度为20μg/ml和40μg/ml的标准溶液,进样10μl时,其重复测定的相对标准差分别为8%和9%。

15.3准确度:将甲醛溶液为20μg/ml、30μg/ml和40μg/ml的标准溶液,各加10μl于样品管中,测定其回收率分别为105%、112%和98%。

15.4干扰和排除:使用本法所列举的气相色谱条件,空气中的醛酮类化合物可以分离,二氧化硫及氮氧化物无干扰。

附录A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制备及标定方法

A.1试剂

A.1.1碘酸钾标准溶液[C(1/6KIO3)=0.1000mol/L]:准确称量3.5667g经105℃烘干2小时的碘酸钾(优级纯),溶解于水,移入1L容量瓶中,再用水定溶至1000ml。

A.1.2 0.1mol/L盐酸溶液:量取82ml浓盐酸加水稀释至1000ml。

A.1.3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C(Na2S2O3)=0.1000mol/L]:称量25g硫代硫酸钠(Na2S2O3·5H2O),溶于1000ml新煮沸并已放冷的水中,此溶液浓度约为0.1mol/L。加入0.2g无水碳酸钠,贮存于棕色瓶内,放置一周后,再标定其准确浓度。

A.2硫代硫酸钠溶液的标定方法

精确量取25.00ml[C(1/6KIO3)=0.1000mol/L]碘酸钾标准溶液,于250ml碘量瓶中,加入75ml新煮沸后冷却的水,加3g碘化钾及10ml 0.1mol/L盐酸溶液,摇匀后放入暗处静置3min。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析出的碘,至淡黄色,加入1ml 0.5%淀粉溶液呈兰色。再继续滴定至兰色刚刚褪去,即为终点,记录所用硫代硫酸钠溶液体积(V),ml,其准确浓度用下式算: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浓度=0.1000×25.00/V

平行滴定两次,所用硫代硫酸钠溶液相差不能超过0.05ml,否则应重新做平行测定。

附录B

硫酸锰滤纸的制备

取10ml浓度为100mg/ml的硫酸锰水溶液,滴加到250cm2玻璃纤维滤纸上,风干后切成碎片,装入1.5×150mm的U型玻璃管中。采样时,将此管接在甲醛吸收管之前。此法制成的硫酸锰滤纸,有吸收二氧化硫的效能,受大气湿度影响很大,当相对湿度大于88%,采气速度1L/min,二氧化硫浓度为1ml/m3时,能消除95%以上的二氧代硫,此滤纸可维持50h有效。当相对湿度为15~35%时,吸收二氧化硫的效能逐渐降低。所以相对湿度很低时,应换用新制的硫酸滤纸。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23:2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