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复礼中学 |
释义 | 复礼中学,前身是明代著名理学家、教育学家、文学家刘元卿(1544—1609)始创于400多年前的复礼书院。 一、复礼书院明隆庆六年(1572),理学家、文学家、教育家刘元卿(1544—1609)因会试不第,埋头著书和热衷讲学。为了讲学,倡里弄二十四姓士民创办书院,中为明德堂,前为门,题词“复礼书院”;后为“四贤祠”(即立王守仁、邹守益、刘阳、耿定向四位理学家的神主牌),祠有楼房三间,中为“留贴阁”(藏唐李怀绝交贴)。明万历七年(1579),神宗诏毁书院,全国大多数书院被迫停办,刘元卿又将复礼书院改名为“五谷神祠”,仍聚众讲学如故,万历十二年(1583),学禁方开,复礼书院仍复原名。书院创办以来,历经400多年,一直是治学场地,是县历史悠久的一座学府,曾培育了一批批学子。书院位于江西省莲花县闪石乡境内。 二、复礼中学江西复礼中学坐落在江西省莲花县闪石乡中心,始创于400多年前,学校占地面积5263.1平方米,其中运动场地1000平方米,绿化面积1000平方米,教学用房4000平方米,教工宿舍1165.32平方米,学生宿舍1000平方米,其它用房1352.2平方米。可同时开设从初中到高中封闭式教学班;图书馆藏书5000册,报刊杂志173余种。 2000年以来建起了科技楼,内设微机室、教师课件制作室、多媒体网络室、语音室、音乐室、理、化、生实验室,现代化教学设备一应俱全。 2000年学校开始招高中生,集中力量办高中,在职攻读硕士研究生的5人。随着国民对教育日益增长的需要学校规模正在迅速扩大。 学校重视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实施“能本管理”,即引能、培能、用能,多形式、多途径引进优秀教师;通过“民心工程”和适当条件,待遇、情感和多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目前教师队伍稳定。学校探索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充分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勇过推行“比向选择,竞争上岗”的聘任制度,实施“多能者多劳,多劳者多得,优质高酬”的分配制度,健全和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达到了“管理活泼”的目的。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创造了教育的喜人业绩。学校多次评为省、市、县精神文明单位,教学目标管理,教学质量先进单位,法制教育先进单位,文艺活动,体育达标,素质教育,园林绿化等先进单位,高考优胜单位等称号。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教学工作全局。学校初步形成有一定的办学规模、办学水平、办学质量、办学特色和有良好社会声誉的省重点中学。被授予江西省第九、十、十一届文明单位、人民群众满意学校、中小学德育示范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示范示范学校;先后被评为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师德建设省先进单位、省园林化单位、扶贫助学省先进单位、省市安全文明校园。 坚持德育为首,育人为本的宗旨抓德育工作。不断探索德教工作新路,取得了显著成效,评为江西省中小学德育示范学校。坚持每年以不同的主题在学生中深入开展《告别不文明行为,塑现代中学生新形象,做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活动, 2007年以“知荣辱、树新风、强素质”为主题,2008年以“迎奥运、树新风、强素质”为主题。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