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甫里集 |
释义 | 作者简介陆龟蒙(?-881年),字鲁望,唐朝吴郡(今江苏苏州)人。陆龟蒙出身败落世家,举进士不中,一度为湖州、苏州刺史的幕僚,后隐居松江甫里。他经常往来于太湖,自号江湖散人、天随子、甫里先生,后以高士召,不赴。去世后,唐昭宗于光化三年(900年),追赠其为右补阙。陆龟蒙与皮日休齐名,并称“皮陆”。 书籍简介《甫里集》,别集,二十卷,唐陆龟蒙撰。 陆龟蒙虽隐居甫里,但并不忘现实。唐王朝后期的社会衰败、边患战乱、民间疾苦等,在其诗篇中都有所反映。如“今来九州内,未得皆恬然,贼阵始吉语,狂波又凶年”(《崦里》),“中原犹将将,何日重卿卿”(《寄远》),“前回边使至,闻道交河战。坐想鼓鼙声,寸心攒百箭”(《孤独怨》)。《筑城词》讽刺将军不顾民众,但求高功;《新沙》揭露统治阶级的剥削,无孔不入。其他如“古者为邦须积蓄,鲁饥尚责如齐籴。今之为政异当时,一任流离恣征索”(《刈获》),“万户膏血穷,一筵歌舞价”(《村夜之二》),都反映了统治阶级的残酷剥削,和人民的痛苦生活,与皮日休的乐府精神相近。陆龟蒙还有一些即景咏怀的近体诗,情趣清高,神韵颇佳。如七绝《怀苑陵旧游》、《白莲》等,甚为清代神韵派诗人称道。《雨夜》一诗,也写得平澹、真切,富有生活体验。但他在苏州与皮日休的唱和之作,大多缺乏生气,堆砌典故、怪字,博奥难懂。《读襄阳耆旧传固作诗五百言寄皮袭美》、《读阴符经寄麻门子》等五言古体,刻意仿效韩愈诗的险涩句法,在晚唐“另开僻涩一体”,思想和艺术都没有多大价值。 陆龟蒙小品文的成就,胜于其诗。作者或用譬喻、寓言,借物寄讽;或用历史故事,托古刺今,具有比较深刻的思想意义。《冶家子言》嘲笑穷兵黩武的统治者;《禽暴》、《记稻鼠》谴责官僚地主残酷剥削人民的罪行,把当时的统治集团比作贪婪的老鼠,揭示了官逼民反的道理。而《田舍赋》、《后虱赋》、《登高文》、《野庙碑》等,也都是忧时愤世之作,文笔出色。尤其是《野庙碑》一文,巧妙地借人们祭奠庙中土人木偶的迷信,无情地揭露了大小官吏凶狠的面目,并给予辛辣的讽刺和斥骂,具有独特的光采。南宋时林希逸作《甫里先生文集·叙》,认为陆龟蒙诗似陈子昂,文似元结。鲁迅也曾称许陆的小品文,在诗风衰落的唐末“放了光辉”(《小品文的危机》)。 版本《甫里集》由宋叶茵辑,包括陆龟蒙自编《笠泽丛书》所收各文,凡诗赋杂著等十九卷,附录一卷,有陆龟蒙传。今有影印清黄丕烈校本,张元济撰校勘记一卷。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