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弗谢沃洛德·费奥多罗维奇·鲁德涅夫
释义

弗谢沃洛德·费奥多罗维奇·鲁德涅夫(Всеволод Фёдорович Руднев),俄国海军少将、日俄战争英雄。

早年

1855年8月31日生于今俄罗斯图拉州东部的韦尼奥夫县。1873年毕业于俄国海军学校。1876年毕业于海军步兵学校。1877年晋升为海军准尉。1880-1883年曾随“非洲号”巡洋舰完成一次环球航行。1883-1900年先后在舰艇上担任多种职务和岸防装甲舰舰长。1900年任旅顺口军港副司令。1903年任仁川分舰队“瓦良格号”巡洋舰舰长,晋升大校。

仁川海战

1904年2月5日日本宣布与俄国断交后,停泊在中立的朝鲜仁川港的日第2战队巡洋舰“千代田号”,即发现自己正处于停泊该港的俄“瓦良格号防护巡洋舰”和炮舰“高丽人号”的夹击之中。而“瓦良格号”的排水量6,500吨,配有6英寸火炮8门,航速为23节,是一艘火力较强的巡洋舰。为防止俄舰突袭,日联合舰队特调巡洋舰“浅间号”前往支援。7日晚,“千代田号”在俄舰对局势根本不知晓的情况下,趁夜驶出港口脱离险境,在贝克岛附近与第4战队会合。

8日下午,当“高丽人号”从仁川港起航,准备驶往中国旅顺时,即遭到“千代田号”、“浅间号”和“高千穗”3艘日舰的阻击,拉开了日俄战争的帷幕。同日,第4战队负责掩护3艘运兵船悄悄驶往仁川。9日清晨,当陆军在仁川登陆结束后,第4战队司令瓜生外吉即向“瓦良格号”发出最后通牒,限它于中午前必须离港,否则将会被击沉,由此造成港内其它国家船只的损失也将统统由俄方承担。

在各国军舰的催促下,鲁德涅夫下令“瓦良格号”与之前被迫退回的“高丽人号”在桅杆上升起战旗,起锚向八尾岛驶去。鲁德涅夫上校笔直的站在舰桥上,镇定自若。停泊在仁川的其他国家的官兵全体列队向俄舰高呼“乌拉”,各舰还奏起《上帝保佑沙皇》,俄舰也奏起了国歌。在港外即遭到“浅间号”等日舰的夹击炮轰,激战瞬时爆发。此间,他行动果断,身先士卒,鼓舞了全舰官兵。但由于交战双方实力悬殊,加上平时缺乏训练,两艘俄舰很快就受到重创,并撤回港内。下午4时30分,眼看逃出无望,为不使军舰落入敌手,他下令将两艘残舰与港内另一艘俄舰“松花江号”全部凿沉。至此,俄海军仁川分舰队覆没。

战后

战斗结束后,鲁德涅夫通过中立港返回俄国,随即因在此战英勇无畏和指挥有方,被授予圣乔治勋章和封为侍从武官,晋升少将。同年4月任“安德烈·佩尔沃兹万内号”装甲舰舰长,后转任彼得堡海军第14支队支队长。次年因对一起水兵反沙皇集会负有责任被解职。1908-1912年在《俄罗斯古风》杂志上发表《“非洲号”巡洋舰航行回忆录》,并为《海军文集》撰写有许多文章。1907年出版了《“瓦良格号”巡洋舰在济物浦(仁川)的战斗(1904、1、27)》一书。1913年7月20日在今图拉州扎奥克斯基区梅申基村去世。1956年,图拉市为其建立了一座纪念碑。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29 20:0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