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福清古城 |
释义 | 唐时,设5个城门,但没有城墙。明正德八年(1513年)改为4个城门,东名文兴、西名双旌、南名龙江、北名玉屏。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三月,为了防御倭患,才修筑城墙。城高6米,厚4.6米,周长3310米,并建有女墙2300个、警铺24座、门楼4座。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十二月,知县罗向辰把北面城墙增高1.3米多。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进行大规模修建,把北门改在偏西方向,名凤仪门;偏东北隅1/3设小北门,名玉屏门;移西门于山之半,东、西、南三门仍名文兴、双旌和龙江。这次改建,计移旧城墙1300多米,增新城墙600多米及铺舍若干,使全城巍然改观。明天启四年(1624年),又于东北增筑5个敌台,西北城墙增高1米多,覆以堞楼数百米。明崇祯七年(1634年)、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清乾隆十年(1745年)又先后进行多次修葺。直至民国26年抗日战争开始时,福清城还保存得相当完好。 抗日战争爆发后,民国27年国民政府以“攻守便利”、“城池沦陷后易反攻”等为由,把城墙拆毁。这座城墙先后存在384年。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