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福建深沪湾海底古森林遗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释义

基本简介

福建深沪湾海底古森林遗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暨福建深沪湾海底古森林遗迹于1992年被国务院批准确立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它坐落在素有“峙海金狮”之称的晋南名镇——福建省晋江市深沪镇,以保护距今7500多年的海底古森林、距今9000—25000年历史的古牡蛎礁遗迹及周边海岸带典型地质地貌为主要内容的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海底古森林和牡蛎礁遗迹,对研究2万年前的古地理、古植物、古气候及海陆变迁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该保护区总面积31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面积2平方公里。除核心区域受到严格保护限制外,缓冲区和实验区海域均属免费开放,允许小规模的科普考察和地质旅游活动。同时,在保护区基础上正在筹建一国家级地质公园,其中博物馆作为晋江对外宣传科普教育的重要窗口,在周一至周五工作时间内免费对外开放。

科普教育

该保护区于1999年被福建省科协命名为省级科普教育基地,2009年被中国科协批准为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为能充分发挥科普教育基地的宣传教育功能,利用保护区和地质公园的建设平台,长年担任周边社区中小学校的校外劳动基地,通过组织中小学生参与环保义务劳动、参加地学知识讲座等,向学生灌输环保理念,不断扩宽学生的科普知识,全面拓展学生的素质教育。同时,保护区与中科院地质与地理物理研究所、厦门大学海洋系等院校合作,通过联合召开全国性地质学术会议、加强科研项目合作等形式拓展地质地学等科研领域的研究。还长年担任福师大地理系、华侨大学旅游系、泉州师院地理系等院校的学生实习基地,为其提供科研研究场所,培育新一届的科研人才。

科研价值

该保护区内的深沪湾海底古树桩民间早有发现,但不知其科学价值,长期未能引起注意。其实,福建泉州、晋江一带早就有“沉东京、浮福建”的古代传说,且影响深远,这可能是指深沪湾陆地的沉没,扦可与深沪湾海底古森林遗迹相联系。20世纪80年代时期中国地震专家首次在福建、广东沿海调查“沉东京”与历史地震的关系,为现代地震预测积累了许多重要的科学资料。海底古森林和牡蛎礁遗迹的严格保护,将有利于深沪湾和台湾海峡地质构造运动和地震的研究。

7000年前的海底古森林和近万年前的牡蛎礁等珍贵的“自然古迹”以及深沪湾海陆变迁的生动史话,对科学工作者或是游人都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保护区既可对群众进行科普教育,使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获得科学知识,又可为发展海滨旅游业提供重要的资源。

在日本富士湾和鱼津分别发现了赤杨和柳杉的海底古森林,已被列为国际自然遗迹。赤杨只有4棵,距今八九千年;柳杉才有十几棵,距今2000年。而我国深沪湾的海底油杉,从年代、规模、数量方面均可与之妣美。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对此有极大的兴趣,且多次前往考察、研究。在海外的泉州、晋江籍华侨也为故乡有此珍宝而骄傲。深沪湾海底古森林遗迹自然保护区的真正价值将逐步被世界所认识,成为人类宝贵的自然历史遗产。

管理状况

保护区总面积31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面积2平方公里。除核心区域受到严格保护限制外,缓冲区和实验区海域均属免费开放,允许小规模的科普考察和地质旅游活动。同时,在保护区基础上正在筹建一国家级地质公园,其中博物馆作为晋江对外宣传科普教育的重要窗口,在周一至周五工作时间内免费对外开放。

1999年被福建省科协命名为省级科普教育基地,2009年被中国科协批准为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为能充分发挥科普教育基地的宣传教育功能,利用保护区和地质公园的建设平台,长年担任周边社区中小学校的校外劳动基地,通过组织中小学生参与环保义务劳动、参加地学知识讲座等,向学生灌输环保理念,不断扩宽学生的科普知识,全面拓展学生的素质教育。同时,保护区与中科院地质与地理物理研究所、厦门大学海洋系等院校合作,通过联合召开全国性地质学术会议、加强科研项目合作等形式拓展地质地学等科研领域的研究。还长年担任福师大地理系、华侨大学旅游系、泉州师院地理系等院校的学生实习基地,为其提供科研研究场所,培育新一届的科研人才。

古森林遗迹和牡蛎礁遗迹是自然界运动变化遗留下来的实物证据,它对于研究台湾地质构造、海平面升降、古生态环境,特别对于研究“晚更新世一140米海平面”理论等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鉴于它的重要性,几年来晋江市委、市政府投入大量资金,通过建设保护区科技大楼、聘用保护区协管员、开展定界立标工作、加大科研力度和加强其他防护设施建设,使保护区的管护能力大大提高。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20:3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