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福建航海专科学校
释义

1920年2月 陈嘉庚在集美学校创办水产科,学制四年,渔航兼学。 1921年2月 “福建私立集美学校”总校名定立,内分中实部(包括中学、水产科、商科),师范部,女师部,小学,幼儿园。 1921年9月 水产科与商科合称为“集美学校实业部”。 1924年1月 水产科改称为“集美学校水产部”。 1925年1月 水产部改为“集美学校高级水产航海部”,招收初中一年肄业学生,学制五年,渔航兼学。 1926年5月 陈嘉庚从法国购进一艘载重为274吨的拖网渔轮,定名为“集美二号”。该轮为中国第一艘拖网渔轮,也是当时全国最大的渔轮。

改部为校

1927年3月 改部为校,定校名为“私立集美高级水产航海学校”。

1932年9月 增办新学制,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三年,开始编高一组。

1935年春 校名改为“私立集美高级水产航海职业学校”。

1937年12月 因日寇入侵,学校迁往安溪县官桥乡。

1938年1月 集美各中等学校全部迁入安溪文庙,合并办学,定名为“福建私立集美联合中学”,水产航海职业学校改为水产航海科。

1939年2月 水产航海、商业、农林等三科脱离“联合中学”,定名为“福建私立集美职业学校”,移往大田县城关。

1939年10月 因日寇飞机轰炸,职业学校疏散到大田城外玉田村上课。

独立为校

1941年8月 独立为校,恢复原名“私立集美高级水产航海职业学校”(简称“集美高水”)。

1942年8月 为便于闽南沿海各县学生入学,“集美高水”迁到安溪县城南街王田祖神祠。

1944年2月 福建教育厅因“集美高水”设备完善,将省立水产职业学校委托“集美高水”代管(该校至1946年3 月迁至莆田县。)

1945年8月 抗战胜利,学校由安溪迁回集美原址,但原校舍被日寇飞机轰炸破坏严重,学校逐步修复校舍。

专业设置及历史沿革

1947年9月 学校分设渔捞科、航海科两个专业,但渔捞科只招收一届就停办了,学校主要办航海科。

1949年9月23日 集美解放。

11月28日 国民党军队飞机轰炸集美,校舍遭到严重破坏。学校迁到后溪下店圩借民房续办。

1950年6月 学校迁回集美原址。 集美学校董事会责成高级水产航海职业学校校长陈维风筹备创办商船专科学校。

1951年1月 国家教育部电准成立“福建私立集美水产商船专科学校”(简称“集美水专”),由“集美高水”负责办理,招收高中毕业生,开设驾驶专业,学制为三年。

1951年2月 福建私立集美水产商船专科学校招生开学,暂用集美高级水产航海职业学校的校舍,并由陈维风任校长。

1951年8月,福建私立集美水产商船专科学校与集美高级水产航海职业学校脱离,独立成校,由原任山东大学水产系主任沈汉祥教授任校长。 “集美水专”独立办校。 设在惠安崇武的“福建省立水产职业学校”并入“集美高水”。

1951年秋1952年9月 经教育部批准,“集美水专”与厦门大学航务专修科合并成立“国立福建航海专科学校”(简称“福建航专”),校址设在集美。 设在福州马尾的“福建省高级航空机械商船职业学校”航海科并入“集美高水”。

1952年12月 经福建省教育厅批准,校名改为“福建省同安私立集美水产航海学校”。

1952年9月 福建私立集美水产商船专科学校与厦门大学航务专修科合并成立福建航海专科学校。校址设在集美,校长为刘荣霖。

1953年,院系调整,高教部决定将福建航海专科学校并入大连海运学院。陈嘉庚同意上述调整,但提出大连海运学院每年必须向福建招生,以维持福建高级航海人才的培养。

1958年,集美水产航海学校的水产、航海分开建校,航海部分改称福建省厦门市私立集美航海学校。

1961年,改称福建集美航海学校。 “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被迫停止招生7年,大量教学仪器、设备和部分校舍被毁坏,图书资料散失殆尽。

1970年,学校并入厦门大学,筹建海洋系航海专业。

1973年,撤销厦门大学航海专业,复办集美航海学校。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学校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1978年底,经国务院批准,学校改为大专学校——集美航海专科学校。

1984年秋,该校试办五年制专科班,招收初中毕业生。目前,该校设有驾驶、轮机、电气3个系;海洋船舶驾驶、海洋船舶通讯与导航、海洋船舶轮机管理、海洋船舶电气管理4个专业。

1985年以来,举办76期各种培训,为企业培训技术人才4017人。经国家教委批准,该校于1986年成立夜大学,学制三年半。

1987年,该校举办远洋运输业务与海商法、船员应用英语、柴油机动力装置与管理和修船学基础等四门单科函授,学制均为一年半。 该校已建设有一支质量较高的师资队伍。

1989年,全校共有教职工757人,专任教师264人,其中高级职称的51人、中级职称的121人。学校重视科研工作,至1989年,有9项科研成果通过技术鉴定,其中一项获全国发明展览会铜牌奖,3项获省、市科技成果进步奖。教师、干部共出版专著17部。

1983年开始,编辑出版《集美航海专科学校学报》。 该校具有良好的教学条件与学习环境。改为大专后,学校增建了一系列实验室,建立了实习船队,购置3万吨级的远洋实习船,引进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航海模拟器等一流设备。学校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自1955年改为四年制后,实习时间约占一年,分为海上实习、航行实习和毕业实习三个阶段。由于有严格的技能训练,学生毕业后实际工作能力较强。据统计,四年制的第一届(1959年)毕业生,凡是上船工作的,后来都当了船长。该校毕业生航证考试的合格率,83届为90.5%,87届达93.18%。 学校图书馆藏书230085册,订有中文期刊890种,报刊103种,外文刊物139种。馆藏中,船舶驾驶等专业方面的书刊资料丰富。 学校占地291亩,建筑总面积81719平方米。校园绿化40多亩,覆盖率达36.3%。

1987年,获全国绿化先进单位称号。 学校重视面向海外,对外交流。

1983年,香港集美校友会向中央建议,发扬母校面向海外、广纳侨生的办学特色,恢复在海外招生。 1984年秋,获准对海外招生。

1980~1989年,学校先后接待了美、英、法、挪威、瑞典、新加坡、泰国等32个国家的外宾来校参观访问。

1985年12月,联合国经社委员会与中国交通部联合在集美航海专科学校举办国际商法讲习班,国际海事委员会4位专家开了讲座。学校相继从澳大利亚、美国聘请4位外籍教师来校任教。学校两次组团到香港考察海运教育和航运状况。学校领导先后赴埃及访问阿拉伯海运学院及赴瑞典参加世界海事大学召开的教育讨论会。 1984年以来,先后选派12名中青年教师赴挪威、日本、加拿大、美国、英国进修学习。该校在海内外素享盛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29年中,共毕业学生470人,为中国培养了早期的优秀海员和现代航海业的先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已培养毕业生7275名,他们遍布国内航运部门,有许多航海人才进入国际航运界。校友中,有担任过世界最大客轮“伊利莎白皇后”号船长、世界最大油轮“维运”号船长、中国最大远洋拖轮“德大”号船长、最大油轮“丹湖”号船长、最高级远洋客轮“耀华”号船长;有中国第一个驾船进入北极圈的船长,参加第一次太平洋洲际导弹试验的唯一民用船船长等。

1986年,作为中国长江科学考察漂流探险队队长的王岩,就是该校1983年的毕业生。 1989年5月,国家教委批准该校升格为集美航海学院。本、专科并存,本科学制为四年,专科为三年;招收初中毕业生的本科,修业年限为5年。

2004年,集美航海学院并入集美大学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7:4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