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辐毛鬼伞 |
释义 | 形态特征:子实体小。菌盖初期卵圆形后呈钟形至展开,直径2.5-4cm,高2-2.5(3)cm,表面黄褐色,中部色深且边缘色浅黄,具浅黄褐色粒状鳞片在顶部较密布,有辐射状长条棱。菌肉白色,很薄,表皮下及柄基部带褐黄色。菌褶直生,白色至黑紫色,密,窄,不等长,自溶为黑汁状。菌柄较细,白色,圆柱形或基部稍有膨大,长2-5cm,粗0.4-0.7cm,表面在初期常有白色细粉末。柄基部的基物上往往出现放射状分枝呈毛状的黄褐色菌丝块。孢子印黑色。孢子光滑,黑褐色,椭圆形,有芽孔,6.5-8.5μm×3-5μm。 中文学名:辐毛鬼伞 拉丁学名:Coprinus radians (Desm.) Fr. 界:真菌界 目:伞菌目 科:鬼伞科 属:鬼伞属 分布区域:浙江、四川、江苏、湖南 中文学名:辐毛鬼伞 拉丁学名:Coprinus radians (Desm.) Fr. 中文别名: 同物异名: 分类地位:伞菌目、鬼伞科、鬼伞属 分布地区:浙江、四川、江苏、湖南、甘肃、西藏、河北等。 经济用途:此菌可食用,但必须在幼期采食。其报道试验有抗癌作用,对小白鼠肉瘤180和艾氏癌的抑制率分别为70%和90%。该菌外形特征与晶粒鬼伞(C. micaceus)非常相似,但最明显的区别是,辐毛鬼伞生长的基物上形成大片黄褐色或土黄褐色的粗绒毛状的菌丝块是它的显明特征。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