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佛像解说 |
释义 | 图书信息作 者: [德国]赫尔穆特·吴黎熙 著出 版 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3-8-1 字 数: 170000 版 次: 1 页 数: 301 印刷时间: 2003-8-1 纸 张: 胶版纸 I S B N : 9787801498496 包 装: 平装 编辑推荐中国的现代精神,从本质上来讲应当归功于翻译。自近百年以来,整个西方的知识都被“翻译”到了中国。今天如果谁要是走进中国的书店的话,他一定会惊讶不已:西方的每一部著作,无论是对中国持批评的态度,还是一些保守的意见,都会在原著出版没有多久就会被译成中文。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文化或日常生活,政治或宗教,中国读者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了解到西方以往的思想以及那里的新近出版物。 内容简介论述了佛像艺术的发生和发展,佛像艺术的种类,艺术流派和艺术风格,佛像的铸造及绘画的制作工艺和所用材料的分析,古代印度、西方罗马和中国的艺术风格对佛像艺术的影响。书中印制了作者从西方博物馆和私人的收藏中甄选的152种佛像作品,并在图像解说中揭示这些佛像的教义内涵、艺术特点、流派风格及产生的时代和地点。 本书的主要为:艺术工作者、研究者,教徒,宗教研究者和广大爱好者们。 作者简介赫尔穆特·吴黎熙(HelmutUhlig)1922年生。曾在维也纳学习过哲学、艺术史及文学理论。他是当代最受欢0迎的研究亚洲的著作的作者之一。他的研究领域主要在文化史、人类文化学以及亚洲的宗教。除本书外,他的主要著作还有: 《探寻佛陀的足迹》 (1973)、 《神座之上——兴都库什和喜马拉雅山的神奇之旅》 (1978)、 《丝绸之路——古代中国和罗马之间的世界文化》(1986)、 《西藏——开放的神秘地区》(1986)。 李雪涛1965年生。曾在北京、德国玛堡(Marburg)、波恩学习过汉学、比较宗教学以及日尔曼语学。波恩大学哲学硕士。多年来一直从事中国佛教的研究工作,主要著作:A Multilingual Dictionary of Chinese Buddhism(慕尼黑iudicium出版1999年版)。 图书目录波恩大学沃尔夫冈·顾彬 (WolfgangKubin)博士教授: 中文版序/1 赫尔伯特·海特尔(Herbert Hartel)博士教授: 序/1 赫尔穆特·吴黎熙(HelmutUhlig):佛陀及其造像 题 记/1 地图一览/2 六烁迦罗/5 佛陀及其造像/7 导 论/7 佛陀——其生平、教义及传说/11 舍利、堵波及其象征意义/19 犍陀罗、马土腊及阿默拉沃蒂 ——有形体的佛陀造像之形成/29 笈多王朝及佛教的古典时期/36 波罗时代及佛教艺术在印度的终结/43 佛像传遍亚洲/47 本初佛及五如来/53 喇嘛塔及曼茶罗 ——佛陀的象征性造像/63 唐卡的世界/68 佛陀造像中的傲慢与僵化/73 洛登喜饶扎雅(LodenSherapDagyab): 第一批佛陀造像 ——从西藏的角度所作的阐述/76 恩斯特·瓦德施密特(ErnstWaldschmidt)教授: 另外一个有关佛像的传说/85 乌里希·冯·施略德(UlrichvonSchroeder): 佛教青铜像和绘画制作的技艺/88 约瑟夫·黎得乐 (JosefRiederer)博士: 小型铸像之金属分析/99 图像及详尽的解说/107 …… 新版图书信息书 名: 佛像解说 作 者:吴黎熙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10月1日 ISBN: 9787509709344 开本: 16开 定价: 68.00元 内容简介《佛像解说(第2版)(全彩)》内容简介:德国的民族学学者、艺术史专家吴黎熙的《佛像解说》,以简洁的文字、丰富的史料,论述了佛像艺术的发生和发展,佛像艺术的种类、艺术流派的艺术风格,佛像的铸造及绘画的制作工艺和所用材质的分析,古代印度、西方罗马和中国的艺术风格对佛像艺术的影响。作者从西方博物馆和私人的收藏中甄选了152种佛像艺术作品,并对这些佛像的教义内涵、艺术特点、流派风格作了学术性的解说,逐个注明了时代和产地,这和前面史论性的文字互为补充,构成了一部佛像艺术简史。 作者简介作者:(德国)吴黎熙 译者:李雪涛 李雪涛,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1965年生,曾在北京,德国马尔堡(Marburg)、波恩学习过日耳曼学、比较宗教学和汉学。德国波恩大学文学硕士、哲学博士。主要从事中国佛教史、德国汉学等方面的研究。 吴黎熙(Helmut Uhlig,1922-1997)曾在维也纳学习过哲学、艺术史及文学理论。多年生活在柏林,是20世纪70~90年代德语世界有关亚洲文化著作最重要的作者之一。研究领域主要涉及文化史、人类文化学以及亚洲的宗教等诸多方面,曾用20多年的时间专门研究佛教的宗派及佛教艺术。 除了本书外,主要德文著作还有《探寻佛陀的足迹》(1973)、《神座之上——兴都库什和喜马拉雅山的神奇之旅》(1978)、《丝绸之路——古代中国和罗马之间的世界文化》(1986)、《西藏——开放的神秘之地》(1986)、《佛陀——通往智慧之路》(1994)等。 图书目录中文版序顾彬(Wolfgang Kubin)教授 序 赫尔伯特·海特尔(Herben Hurtel)教授 佛陀及其造像 吴黎熙(Helmut uhlig) 题记 地图一览 六烁迦罗 阿提佛陀(本初佛)及如来的各种形式 导论 佛陀——其生平、教义及传说 舍利、卒堵波及其象征意义 犍陀罗、马土腊及阿默拉沃蒂——有形体的佛陀造像之形成 笈多王朝及佛教的古典时期 波罗时代及佛教艺术在印度的终结 佛像传遍亚洲 本初佛及五如来 喇嘛塔及曼茶罗——佛陀的象征性造像 唐卡的世界 佛陀造像中的傲慢与僵化 第一批佛陀造像——从西藏的角度所作的阐述 察雅·洛丹喜饶(Loden Slerap Dagyab) 另外一个有关佛像的传说 恩斯特·瓦德施密特(Emst Waldschmidt)教授 佛教青铜像和绘画制作的技艺 乌里希·冯·施略德(ulrich von schroeder) 小型铸像之金属分析 约瑟夫·黎得乐(Josef Riederer)博士 图像及详尽的解说 图001 佛陀头像 图002 夜叉像 图003 佛陀或菩萨像 图004 佛陀坐像 图005 佛陀头像 图006 男性头像 图007 佛陀头像 图008 佛陀立像 图009 佛陀禅定像 图010 摩耶之梦 图011 菩萨最初的七步 图012 离迦毗罗卫城出走 图013 苦行者乔达摩 图014 禅定 图015 成就正觉前的准备 图016 佛陀传道 图017 佛陀显水火神通 图018 传说中的场面 图019 作为传道者的佛陀 图020 佛陀涅榘 图021 佛陀 图022 敬礼三宝 图023 弥勒菩萨及其侍从 图024 八分舍利 图025 敬礼率堵波 图026 佛陀头像 图027 佛陀 图028 佛陀头像残块 图029 佛陀头像 图030 佛陀头像 图031 佛陀头像 图032 佛陀头像 图033 佛陀立像 图034 佛陀立像 图035 佛陀头像 图036 佛陀坐像 图037 佛陀头像 图038 佛陀石碑像 图039 佛陀立像 图040 佛陀坐像 图041 还愿率堵波 图042 欧洲坐姿的佛陀 图043 释迦牟尼佛像 图044 天冠佛陀立像 图045 金刚萨垤 图046 弥勒 图047 佛陀头像 图048 佛陀立像 图049 佛陀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