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佛手瓜白粉病
释义

基本信息

中文名:佛手瓜白粉病

英文名:Chayote powdery mildew

病原中文名:葫芦科白粉菌和单囊壳

病原拉丁学名:Erysiphe cucurbitacearum Zheng&Chen 称葫芦科白粉菌和S.fuliginea(Schlecht ex Fr.)Poll称单囊壳

病原分类地位:子囊菌亚门

病害类型:真菌

主要危害作物:佛手瓜

主要为害部位:叶片

为害症状

南方露地栽培时有发生,北方主要发生在棚室或露地或反季节栽培条件下。主要为害叶片。叶面初生白色小粉斑,后逐渐扩展融合,严重时整个叶面覆一层白色粉霉状物,持续一段时间后,致叶缘上卷,叶片逐渐干枯死亡。叶柄和茎蔓均可染病,症状与叶片相似。

病原形态特征

ErysiphecucurbitacearumZheng&Chen称葫芦科白粉菌和Sphaerothecacucurbitae(Jacz.)Z.Y.Zhao称瓜类单囊壳,均属子囊菌亚门真菌。E.cucurbitacearum菌丝体生于叶两面.现不定形污白色粉斑片,后相互融合;分生孢子桶柱形或近柱形,大小17.8~27.9×12.2~15.2微米;子囊果主要生在叶背,扁球形,聚生,暗褐色,直径85~137微米,多为95~122微米,壁细胞呈不规则多角形,直径6.3~20.3微米,具17~56根附属丝,一般不分枝,少数呈不规则分枝1次或1~2次,弯曲,长45~250微米,个别达315微米,长为子囊果直径的0.5~2倍,粗细不均,有的上部细下部稍宽,宽3.0~10.2微米,多为5.1~7.6微米,壁薄,平滑,具隔膜0~6个,褐色,中部向上渐淡;子囊5~13个,多为7~11个,长卵至矩圆形或卵形至椭圆形或其它不规则形,具柄或短柄,个别近无柄,大小48.3~68.6×25.4~35.6微米;子囊孢子2个,卵形,带黄色,大小18.8~22.9×12.5~15.2微米。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白粉病菌可在月季花或大棚及温室的瓜类作物或病残体上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田间再侵染主要是发病后产生的分生孢子借气流或雨水传播。由于此菌繁殖速度很快,易导致流行。白粉病在10~25℃均可发生.能否流行,取决于湿度和寄主的长势。低湿可萌发,高湿萌发率明显提高。因此,雨后干燥,或少雨但田间湿度大,白粉病流行速度加快。较高的湿度有利于孢子萌发和侵入。高温干燥有利于分生孢子繁殖和病情扩展,尤其当高温干旱与高湿条件交替出现,又有大量白粉菌及感病的寄主此病即流行。白粉病的分生孢子在45%左右的低湿度下也能充分发芽,反之在叶面结露持续时间长的情况下,病菌生长发育反而受到抑制。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播种前应在地面新高脂膜防土层板结,隔离病虫源,提高出苗率。

2、种子处理。播种前用新高脂膜拌种,驱避地下病虫,加强呼吸强度,提高种子发芽率。

3、加强栽培及肥水管理,适当施用氮肥,降低田间湿度。雨天注意清沟排水,防止渍水,在开花前、幼果期、果实膨大期各喷洒壮瓜蒂灵使瓜蒂增粗,强化营养输送量,增强植株抗逆性,促进瓜体快速发育,使瓜型漂亮,汁多味美。

4、药剂防治。发病初期用要及时喷洒药剂加新高脂膜形成保护膜,隔离病源菌,防止病菌借风雨再次传播感染。

地理分布

南北均有发生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4 0:5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