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佛理
释义

佛教教理概述

佛陀的教导以四圣谛为根本。四圣谛中的第一圣谛是苦圣谛。那么,什么是苦呢?

有人听到佛教讲苦,就认为佛教是苦的宗教,是消极、悲观的宗教。其实,这里所讲的苦,并不是一般人所理解的痛苦的苦。那它是什么意思呢?

苦,在这里特指生命现象。

佛教有一部很重要的禅修论著叫做《清净道论》(Visuddhi-magga)。该论解释说:苦,巴利语为dukkha,由du(下劣的)+kha(空无的)构成。因为生命是许多祸害的依处,亦即是说有了生命就必然会有各种各样的不圆满,所以说是下劣。同时,生命在根本上并不存在那些愚痴的人们所执着的恒常、清净、快乐、自我的本质,所以说是空无。因为下劣和空无,所以称为“苦”。

上面是从词源学的角度来分析的。在经典中,佛陀通常这样解释“苦”:

什么是苦圣谛呢?生是苦,老是苦,死是苦,愁虑、悲哀、痛苦、忧伤、烦恼是苦,与所讨厌的在一起是苦,与所喜爱的分开、别离是苦,不能实现追求、愿望是苦。简而言之:执取身心即是苦。

佛教虽然强调“苦”,但并不否认生命有快乐和幸福的存在。佛陀曾经说过,假如作为欲乐目标的颜色、声音、气味、味道、触觉等完全是苦,完全没有快乐可言,那么,人们就不可能从中获得快乐。正是因为这些对象有让人产生快乐的特性,人们可以从中得到快乐和享受,所以才会去追求它们、执着它们。由于追求、执着它们,从而使自己被污染。

生命,在佛陀的教法中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佛教要分析生命的构成,认知生命的真相,研究生命的本质,最终目标是为了解脱生命的诸苦。

佛教把构成生命的因素分为五类,称为五蕴:

1.色——物质身体;

2.受——苦、乐等的感受;

3.想——辨认、记忆作用;

4.行——意志或各种心理作用;

5.识——识别、认知。

我们这个具有眼睛、耳朵、鼻子、嘴巴、躯干、四肢的身体称为“色蕴”或“色法”。色,在这里并不是指颜色,更不是指女色、情欲,而是一切物质现象的统称。物质现象包括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看得见的有颜色、光等,看不见的有声音、气味、味道、软硬、轻重、冷暖等等。

为什么将物质现象称为“色”呢?

色,巴利语råpa,源于动词ruppati,意为变坏、破坏、压迫、逼迫。所以佛陀说:以变坏故,称为色。即是说,一切物质都具有变坏的本质,叫做色法。

除了称为色蕴的物质现象以外,受、想、行、识四种心理现象合称为“名蕴”或“名法”。名,在这里的意思并非指名字或名称,而是对一切心理现象的统称。

为什么要将心理现象称为“名”呢?

名,巴利语nàma,源于动词词根√nam,意为朝向,倾向。因为能朝向目标以识知它,或者能导致朝向目标,所以称为名。

根据佛教,所有的名法(心理现象)都必须有目标,而且总是在执行认知目标的作用。同时,这些名法并非只是单独地出现的,它们一产生则成组成组地产生,并且各自对目标执行其各别的作用。比如说“看”的动作,就包含了8个名法在同时参与执行作用。

名法又可以分为两类——心和心所。

心 (citta)——识知目标的心理活动。

心所 (cetasika)——伴随着心一起产生并能协助心全面地识知目标的各种心理作用,例如感受、想、思、作意、喜悦等等。

在识知目标的过程中,心起着主导的作用,犹如国王;心所起着辅助的作用,犹如执行各自职责的大臣。心所不能离开心单独生起,因为诸心所必须依靠心才能协助识知目标。同时,心的产生也必定伴随着诸心所的产生。心只有得到了诸心所的协助,才能完成其识知目标的作用。

名色法包摄了我们所处的这个世间所有的物质现象和心理现象,有时也特指身心现象。

五蕴又叫做名色法,包括物质身体和各种心理现象,这就构成了所谓的生命。只要有了名色、有了生命,众生就会执着这一堆名色为“我”和“我的”,佛教称为“我见”、“我执”。

由于这一堆名色法是作为被自他执取的对象,所以称为“五取蕴”。只要有了被执取的五蕴,圣者们说这即是苦。

佛教强调:正如生病可以找出病因,生命也必然是有因的。然而,生命并非由所谓的上帝、生主、大梵天、大自在天所创造的,也不是由佛菩萨的创造的。佛教并不承认有所谓的上帝、造物主。

那生命的起源是什么呢?

所谓的生命,只是一个从生到死的过程,这个过程称为“轮回”(saüsàra)或“生死轮回”。导致生死轮回的原因就是烦恼。有了烦恼,就会造作各种各样的行为,这些行为在道德上称为“业”(kamma,行为,造作)。善的行为称为善业,坏的行为称为不善业或恶业。当善业或不善业遇到因缘成熟的时候,就必然会带来相应的果报(vipàka)。

我们的这副身心、每天所遭遇的境遇,就是自己行为的结果。亦即是说,命运的好坏是靠我们自己创造的,我们是自己行为的承担者。同时,我们也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有果必有因。生命,就是在烦恼的支助下,由所造作的业(行为)带来的结果。

没有了因,就不会有果。没有了烦恼,就不会有生死轮回,就不会再有苦。

佛教的目的在于灭苦——让苦完全地止息。要灭苦,要解脱生死,就要致力于断除烦恼。因此,修学佛教的目的在于断除烦恼!

佛教教理的实践

概论

应该怎样去除这些烦恼呢?

佛教将断除烦恼的方法叫做修行。

修行,又叫禅修,巴利语bhàvanà。

bhàvanà是什么意思呢?

是培育!

培育什么呢?

培育戒、定、慧!

戒定慧合称为三学,即三项训练。

其中,戒是指道德、品行;

定是指心的平静;

慧,是智慧。

大家认为道德品行是好还是不好啊?大家喜欢道德败坏,还是喜欢品德高尚呢?

内心的平静是好还是不好啊?大家喜欢烦躁,还是喜欢内心平静呢?

有智慧好还是不好啊?大家喜欢智慧,还是喜欢愚痴呢?

佛陀教导我们要培育的就是这三学:

1. 修戒——完善道德品行;

2. 修定——致力于内心平静;

3. 修慧——培育智慧。

戒定慧三学是次第的关系,即循序渐进的关系。先要完善自己的品德;有了品德,就应尝试让自己的心平静;内心平静了,应进一步提升智慧。

有些经典也将戒定慧三学分为八个部分,称为“八支圣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和正定。其中,正见和正思惟属于慧学,正语、正业和正命属于戒学,正精进、正念与正定属于定学。也就是说:修习八支圣道即是在培育戒定慧。

不要认为修行就是枯坐蒲团、不吃人间烟火。所谓的修行,就是修习戒、定、慧,培育品德、平静和智慧。

烦恼根深蒂固,想要断除烦恼不是件轻而易举、想断就断的事,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烦恼由粗到细分三个层次,修行也是由低到高分三个阶段。修行的三个阶段分别可以去除三个层次的烦恼,即:

1. 通过持戒去除违犯性烦恼;

2. 通过修定去除困扰性烦恼;

3. 通过修慧去除潜伏性烦恼。

佛教常见修持方法

入出息念

在这里将为大家介绍三种简易可行的修行方法,让我们的心通过专注于特定的目标来培育平静与智慧。

第一种方法叫入出息念,即通过专注呼吸培育定力的方法。

当您回到家之后,如果没有其他的杂事,可以抽一个时间段,半个小时、四十五分钟或者一个小时都可以。在这个时间段里,不要看电视,不要开电脑,把手机、电话都关掉,找个安静的地方,例如自己的房间、书房坐下来。找一个舒适的坐垫坐着,垫大约高四指,或者更高一点,把臀部垫高一点,这样的话可以保持身体重心平衡,容易坐得久。然后保持上身正直,不要弯腰、驼背,也不要绷得太直,要自然地平直。

轻轻地闭上眼睛,然后全身放松,让身体处于轻松、自然、舒服、适合禅修的状态。这个时候,应当暂时放下工作的事务,放下生活的烦扰,放下家庭的琐事,把妄念纷飞的心收回来,不要追忆过去,也不要计划未来,把所有跟禅修无关的东西、外缘都统统放下,决意回到当下,回到这一刻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当身心都处于自然、轻松、舒适的状态之后,再把心念确立在鼻头、人中或嘴唇上方这一带区域,尝试去觉知自己的呼吸。

不要跟着呼吸进到体内,也不要跟着呼吸出到体外;不要注意呼吸的柔软、细滑、轻盈、流动、热、冷、推动等感觉,也不要用眼睛去“看”呼吸,只是让心觉知进出于鼻端、人中这一带区域的呼吸就行了。

在觉知呼吸的过程中,如果发现妄想很多,心仍然没办法平静下来,建议大家这时可以用数息的方法来克服。

数息的方法是:在吸气的时候,知道入的息;呼气的时候,知道出的息;在入出息的末端心中默念“一”;然后,吸气的时候知道入的息,呼气的时候知道出的息,在入出息的末端心中默念“二”……如此默念着数息。

在数数的时候,可以从五到十之间任选一个数字。例如:选择从一数到八。这样,则在每一次呼吸的末端数:入、出、一;入、出、二;入、出、三;入、出、四;入、出、五;入、出、六;入、出、七;入、出、八。如果想选择在入息的末端数息也可以,即出、入、一;出、入、二……出、入、八。也可以选择数到十。无论如何,在数息的时候,心应该放在呼吸上,数字只是一种工具、一种方便,不应当把心放在数字上。

如果这样数息,心还是有妄想的话,就应当下定决心:“让我从一数到八的时候,心不飘走!”用数息的方法来设定一个时间段。假如我们数息从一数到八需要两分钟的话,那么,在这两分钟的时间段里心就不会飘走。如此一个数息来回是两分钟,两个来回就有四分钟,三个来回就有六分钟……用这种方法来逐渐增加我们专注的时间。

在数息的过程中,一旦发觉心飘走了,被妄想中断了,就应当重来。比如数到六的时候,发觉心飘走了,就不应当再继续数下去,重新回到一!假如仍然继续数下去的话,心将会对数息变得麻木,以后可能养成一边数数一边打妄想的坏习惯,那么数息就不能发挥作用。所以,一旦察觉到在数息的过程中心飘走,就回到一!一定要让自己在从一数到八这段时间内心保持清净无染。

能够用这样的方法持续地专注呼吸大概十五分钟、二十分钟,乃至半个小时,如果心平静了,妄想也减少了,就可以不用再数息,只是将心安住在鼻头、人中这一带区域持续地觉知呼吸就行。

觉知呼吸其实是很简单、很单纯的一件事情。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无时无刻都在呼吸,呼吸无时无刻都在,只是我们一直以来都忽略它的存在而已。要觉知呼吸,无须造作,无须刻意,只须尝试去知道、去关心一直都存在的呼吸就行了。

这是通过专注呼吸来使内心平静的方法,叫做入出息念。只要能经常学习关注呼吸,你将会发现:你的情绪更容易控制了,你的内心更容易平静了。

散播慈爱

接着再为大家简单地讲一讲散播慈爱的方法。

什么叫做散播慈爱呢?就是学会祝福他人,祝愿他人开心、快乐。

在散播慈爱的时候,闭上眼睛,先祝福自己,希望自己开心,希望自己快乐。你可以默念:“愿我快乐、开心!”同时要用心感受自己真正地开心、真正地快乐。如果感受自己的快乐有点困难,那可以回想自己过去曾经做过的一件令你很开心的事情,例如帮助他人、乐善好施等,然后感受当时的快乐,并把这种快乐维持下去。

这样做大概几分钟之后,再选一位你很恭敬、很尊重的人作为散播慈爱的对象,例如你的老师、对你有恩的人等,但必须是同性,异性是不适合的。将你的祝福发出去,用心去祝愿这位善人快乐、幸福。你可以默念:“愿这位善人快乐、幸福!愿这位善人快乐、幸福!”同时要用心去感受对方真的很快乐、很幸福!可以将慈爱散播出去后,就这样尽可能持续地维持下去。

能够对恭敬的人散播慈爱后,可以继续祝福其他恭敬的人,然后祝福你的家人,祝福你的朋友,祝福公司的同事,祝福所有的人,包括认识的人、不认识的人,乃至一切有情。这就是慈爱!

在散播慈爱的时候,你的心必定是快乐的、喜悦的、平静的、柔软的、宽广的。她可以很有效地消除烦躁、不安、忧愁、怨恨、不满等情绪。要经常地学习散播慈爱,经常地学会祝福他人。当你拥有了慈爱,当慈爱成为你内心的素质之后,你将会发现:不但你的心情改变了,你的性格改变了,连你身边的人、周围的世界也都改变了!

无论是觉知呼吸,还是散播慈爱都不难做到,大家应该尝试去做。不仅在特定的时间段可以练习,在平时有空时也可以练习。例如回到公司后,如果离上班的时间还早,可以坐在自己的座位上,闭上眼睛,先放松一下身心,接着觉知自己的呼吸……

还有其他很多种业处,虽然专注的目标有所不同,但方法都大同小异,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正念正知

在佛教中还有一种很重要、很实用的修行方法——保持正念正知。

正念——让心稳固地沉入所专注的目标,不散乱、不飘浮。

正知——对当下所做的每一件事时刻保持清明、觉醒。

在巴利藏经中有一部很重要的经文叫《大念处经》。在这部经文中,佛陀曾这种教导:

“诸比库,比库在行走时,了知:‘我行走。’在站立时,了知:‘我站立。’在坐着时,了知:‘我坐着。’在躺卧时,了知:‘我躺卧。’无论身体处于何种状态,他只是如实地了知。……

再者,诸比库,比库在前进、返回时保持正知,向前看、向旁看时保持正知,屈、伸[手足]时保持正知,穿衣持衣时保持正知,食、饮、嚼、尝时保持正知,大、小便利时保持正知,行走、站立、坐着、睡眠、觉醒、说话、沉默时保持正知。”

培育正念正知的方法并不需要限定在特定的时间段、特定的地方,以及采用特定的姿势,在日常生活当中的每时每刻,只要生起正念,就可以进行这种练习:以正知来做一切事情,对所有的事情只是保持正知。

在这里,我们以行走为例子来说明保持正念正知的实际操作方法。

有四种正知:

1.有益正知(sàtthakasampaja¤¤a)——在想要行走之前,先考虑所去的地方是否有益,选择有益的而行,无益则不去。

2.适宜正知(sappàyasampaja¤¤a)——在行走之前,先考虑现在前往是否适宜,选择适宜的而行,在不适宜的时间则不去,等待时机合适才去。

3.行处正知(gocarasampaja¤¤a)——这里的“行处”是指修定所专注的目标,即业处。在选择有益以及适宜的之后,将禅修的业处放在心中的第一位,在行走时持续地觉知它。例如在行走时也保持觉知自己的呼吸,而不是在走路时胡思乱想。

4.无痴正知(asammohasampaja¤¤a)——在行走时持续地修观,观照只是一堆名色法在行走,并没有所谓的“我在行走”、“有人在行走”等。

将心放在行走发生的动作本身,就是正念;清楚地了知行走,就是正知。

当一个人想到要走时,不假思索地动身行走,就是没有正念正知。

在行走时,保持持续地觉知禅修业处,这是在修止;持续地观照行走的名色法,或观照名色法的无常、苦、无我,这是在修观。

对于站立、坐着、躺卧、向前看、向旁看等,也同样以此四种正知来理解。

对于身体的姿势、动作是这样,对于感受、心念也是这样。当你感到快乐时,是否清楚地知道现在生起了快乐的心?当你感到不满时,是否清楚地知道现在生起了不满的心?当你贪恋一种东西时,是否清楚地知道现在生起了贪心?当你对一件东西生气时,是否清楚地知道现在在生气?当你感到紧张时,是否清楚地知道现在很紧张?……

当一个人沉迷外境时,他的心很可能处于迷惑的状态——追逐外境、患得患失。将心抽离外境,这就是觉醒;当你清楚地觉知自己当下的身心状态时,这就是正念正知。

例如:当你对一个人的言行感到生气时,那是因为你在意他的言行,此时你的心已经被他的言行套住了。如果你能将心从他的言行中抽离出来,反观自己的心,你将会发现:生气只是将自己的心紧紧地绑在对方的言行上;而且,生气的心也是一样的丑陋,也好不到哪里去。将心抽离外缘,清醒地觉知当下的身心状态,这就是正念正知!

只要你懂得了培育正念正知的方法,你就懂得修行。懂得修行的人,并不只是正经八百地坐在蒲团上、坐在禅堂里才叫修行。掌握修行真谛的人,走路、站立、坐着、穿衣、吃饭、喝水,乃至上厕所,哪个时候不能修行?哪个地方不能修行?

将心安住于当下的身心状态,这就是正念正知!这就是修行!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8:4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