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佛教大辞典 |
释义 | 基本信息ISBN编号: 978-7-80643-446-8 作者: 本书编委会 出版社: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 出版日期: 2011年8月 开本: 16开豪华精装 图书卷数: 全3册 市 场 价: ¥699元 引内容简介《佛教大辞典》共收佛教及与佛教相关方面的词条11899条,内容包括十三大类;(1)教派、学派、宗派;(2)人物;(3)典籍;(4)教义;(5)因明;(6)佛、菩萨、罗汉、鬼神、诸天等;(7)称谓、教职、教制;(8)仪轨、礼俗、节日;(9)法物、法器;(10)圣地、遗迹、寺院、佛塔等;(11)组织、团体、机制;(12)历史事项;(13)建筑、文学、艺术及其他。 本辞典前附彩色图版七十二面,大致按“早期佛教”、“中国佛教”、“国外佛教”的顺序编排。“词目笔画索引”后附词目首的“汉语拼音索引”和“四角号码索引”,以方便读者检索。 前言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三大世界性宗教,以其历史悠久、传播广泛、影响深远、内容繁复著称。佛教故事、佛教文学、佛教音乐、佛教建筑、佛教造像(包括壁画和雕塑)及其历史遗迹等等,其影响远远超出现在佛教信徒活动的范围。今天亚洲有些地区的佛教早已消逝,但该地区佛教遗迹仍散发着灿烂的艺术光辉,每年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世界各国游客。可见真正有价值的文化遗产已为人类共享。佛教历史悠久,教派众多,其教理教义、典籍文献、宗教哲学、思维方式、逻辑模式、心理分析以及健身防病之法,与其他宗教相比独具特色,值得以现代科学方法总结和深入发掘。这些思想文化资源都是构建我国新文化的珍贵遗产。建设新文化如果忽略佛教文化,将是不可想象的。 早在1921年,丁福保先生编成了《佛学大辞典》,筚路蓝缕,厥功至伟。此后八十多年,世界发生了空前的变化,中国也发生了空前的变化。世界各国和我国的佛教研究都有了很大的发展,有关佛教文化、佛教典籍、佛教历史等方面的专著及工具书不断出版,硕果累累。而日益频繁的国际学术文化交流,为我国佛教研究者开拓视野。另外,我国考古学界还不断发现新的文献及资料(如敦煌文书、西夏佛教文献等),深化了佛教的学术研究。所有这些,都为我们编写《佛教大辞典》提供了必要条件。 半个世纪以来,在老一辈专家学者的带动下,在汉传佛教、藏传佛教以及国外佛教诸多研究领域中涌现了大批中青年专家,其中有些专家在国内外学术界受到同行的钦重。我们编撰这部辞典主要是依靠这一支老、中、青相结合的科研队伍,同时还得到一部分海外学者的支持。这些是《佛教大辞典》得以完成的保证。 本辞典可以向读者奉告的约有五端:一、编委会邀请最适合的人选撰写他擅长的条目。二、取材广泛,用材审慎;解释原文,忠于原义。三、本国条目求详备,外国条目保持客观。四、尽量吸收国内外学术研究新成果。五、诠释佛教名词概念用现代规范语言,力求不失原义,避免原文照录、以经解经给读者造成的不便。 佛教卷帙浩繁,门类众多,内容复杂。编撰者学识有限,本着对读者负责,对学术负责的本愿,不求完备,但求存真。 任继愈 2002年12月 目录凡例 词目笔画索引 汉语拼音索引 四角号码索引 正文 附录 一 佛教大事年表 二 部派佛教分派表 三 藏传佛教格鲁派达赖、班禅世系表 词目分类索引 后记 书摘十通 教义名数。亦称“十神通”、“十明”。因修习禅定而获得的十种神通。据八十《华严经·十通品》、六十《华严经·十明品》,菩萨有“十种通”:(1)“他心智通”,能知晓三千大干世界众生的不同心理活动(心差别);(2)“无碍天眼智神通”,能见到种种众生的生死轮回过程,以及相貌美丑等情况;(3)“过去际劫宿住智神通”,能知自身及一切众生过去所做之事及所有情况;(4)“尽未来际劫智神通”,知未来众生的一切情况;(5)“无碍清净天耳智神通”,能随心所欲地听到所有音声;(6)“无体性无动作往一切佛刹智神通”,听到各世界的如来名号,能“不动本处”,即在彼佛处现身;(7)“善分别一切言辞智神通”,知晓种种众生的种种言辞;(8)“无数色身智神通”,知晓一切法远离色相,为度一切众生而“开示演畅一切法色,具足一切普贤行色”;(9)“一切法智神通”,知“一切法无有名字,无有种性”,菩萨能够“小取世俗谛,不住第一谛”;(10)“住一切法灭尽三昧”,能修习波罗蜜而无休止,在无数劫中其身“不离散”。如果具备此十种神通,“悉得一切三世无碍智神通”。据《华严经疏》卷四六,神通来自禅定。“神”指“妙用难测”,“通”指“自在无碍”。“十通”是小乘佛教所讲“六通”的展开,其中(2)和(4)是“天眼通”的展开,(5)和(7)是“天耳通”的展开,(6)和(8)是“神足通”的展开,(9)和(10)是“漏尽通”的展开,(1)和(3)分别相当于“他心通”和“宿命通”。由于每种通都讲“智”,所以“十通”均以“大智”(佛的 智慧)为“体”。参见“六通”。十教 中国佛教华严宗判教学说。由唐代李通玄判立,常与其“十宗”相联系。据《新华严经论》卷三,李通玄称“自参圣教”,“准其教旨,略立十种教”。此“十教”为:第一时说“小乘纯有教”,指佛因为“凡夫”以“世法”为实有,讲戒以防恶行善;第二时说《般若经》,“破有明空教”,指佛讲“法空”以破执著,使众生“渐向法身”;第三时说《解深密经》,和会空有,“明不空不有教”,指佛融会“空”和“有”,使众生不执著于任何一个方面,逐渐“达识成智”;第四时说《楞伽经》,“明说假即真教”,通过讲《楞伽经》和《大乘起信论》,“顿说第八业种之识,名为如来藏识”;第五时说《维摩经》,“明即俗恒真教”,讲“无明有爱为如来种”;第六时说《法华经》,“明引权归实起信教”,讲引导三乘人归于“本智”;第七时说《涅槃经》,“令诸三乘拾权向实教”,讲一切有情众生皆有佛性,与佛无异;第八时说《华严经》,“于刹那之际,通摄十世圆融,无始终前后通该教”,讲华严法门超越时空,无始无终,总括一切教义;第九时说“共不共教”,讲“人、天、三乘”众生听共同的佛法而,悟解获益不同;第十时说“不共共教”,讲不同地方的菩萨听共同的佛法而获益能同能别。后两者是强调因众生理解接受能力不同而划分若十教,并非佛法本身有什么差别。“如是十教,总是如来于本法界一刹那际一时一声,顿印如响,随众生自分根力渐顿不同。是故今以圆教故略分十种教门”。由此强调诸教之间的圆融无碍,本来为一无差别的整体。参见“十宗”。 十谛 教义名数。为十地中第五地菩萨所具有别方便智。据晋译《华严经》卷二五、《探玄记》 二:(1)“世谛”,对不能接受大乘佛教的人讲四十六行等教义,此为“化根未熟”者。(2)“第谛”,对有能力接受大乘佛教的人讲第一义法空别诸法自相,此为“化根已熟”者。(3)“相谛”, 理解“第一义谛”、认为真谛即是“断灭”的众生诸法非有非无即一实相的教义,此为“化疑 者”。(4)“差别谛”,对于听了“一实相”教义后为“一实相”就是“一”的众生,讲“二谛差别非一道理,此为“化谬解法者”。(5)“说谛”,对于 “差别谛”以后,认为诸谛“各有体”的众生,讲谛”是因缘会合而成,没有“自性”,此为“化离 者”。(6)“事谛”。(7)“生谛”。(8)“尽无生 (9)“令入道谛”。此四项分别讲说“知苦”、“断 “证火”、“修道”,均为“化正见者”。(10)“一切次第成就诸地如来智谛”,讲成就大乘的“如实行,此为“大乘可化者”讲的。此“十谛”的形.苦、集、灭、道“四谛”的展开,“即是于前四谛作观察”而来。其中,一是通观四谛法相差别,二四谛体空”,三是通观四谛“非有非无”,四是通观四谛“有无各异”,五是通观四谛“缘起集成”,六是观迷于四谛而成“苦”,七是通观因迷于四谛而成“集”,八是通达四谛而获“证灭”,九是通解四谛获得“道智”,十是穷达四谛“缘起实性,清净法界”。从这十个方面分析观察四谛就成“十谛”。 十喻 即以十种譬喻说明一切法不实的空观道理。原出(摩诃般若经》初品:“解了诸法如幻、如焰、如水中月、如虚空、如响、如犍闼婆城、如梦、如影、如。*缘、如化。”据《大智度论》卷六释:“幻”指“幻、幻师作种事”,相当于“魔术”所作。“焰”即“炎”,亦称“野马”,“以日光风动尘故,旷野中见如野马”,往柱被误认为水。“水中月”,诳骗小儿.见以为真。“虚空”,此指空无所有,故曰“有名而无实”。“响”,指声响,特指语言,此论以“响”为“声触”,是“风”欺诳耳根的产物。所谓“犍闼婆城”,指海市蜃楼:“曰初出时,见城门楼,宫殿,行人出入,日出高转灭。”关于“梦”,列有五种:其中因“身中不调”而生者三种:“若热气多,则多梦见火,见黄见赤”;“若冷气多.则多见水见白”;“若风气多,则多见飞见黑”。此外,因“所闻见事则多思惟念”入梦;因“天(神)与梦令知未来事”。此“五种梦皆无实事而妄见”。关于“影”,从其”但叮见而不可捉”,说明“见闻觉 知,实不可得”。以“镜中像”作喻,指其非所作、能作之物,但“非无因缘”,说明“因缘”法是“假”而“无自性”,“从因缘生不自在”。所谓“化”,即“变化”,包括药物致幻、魔术表演和禅定之神通变化等,“皆无有实”。《十善业道经节要》 明智旭编讪。一卷。系唐代实叉难陀译《十善业道经》的新编摘要。书首载清雍正十一年(1733)帝谕文。书后附智旭编订的《善恶十界业道品》。均见载于日本《续藏经》。《十善戒经》 即<受十善戒经》。(十善经》 即(人乘经纂要义》。知 十善道 梵文Dvadasanga。指十种叮得“善报”的善业. 乃以“善”为导向,对身、口、意等思想行为的规范.[瓤大智度论》卷八等说,此中“身业道三种:不杀、不盗、不娌;口业道四种:不妄语、不两舌、不恶u、不绮语;意业道三种:不贪、不恼害、不邪见”。此十“不”中,包括不自作、不教他人作,赞誉行“不”者,代行“不”者欢喜。又略作“十善”。东晋郗超(奉法要》说“十善防心”,谓“身不犯杀、盗、捏;意不嫉、恚、痴;口不妄言、绮语、两舌、恶口”,并以此为“天行”。即可得欲界天报的善行。十遍处 即“十一切处”。《十缘经》 即<佛说兴起行经)。 十想 教义名数。为对治侄、怒、痴等“三毒”、出离生死所修习的十种观想。<大智度论》卷二一论“不净”中“九相”与“十想”的关系说:“无常等十想”与“九相”皆为除灭“侄欲等三毒”,而“九相如缚贼,十想如斩杀”。然此“十想”中的“不净想”,实已包括“九相”。或说,二者“同为离欲,俱为涅槃”。此“十想”,据《成实论》卷一六至卷一七解释:(1)无常想:“一切法皆从缘生,因缘坏故,皆归无常。”由修无常想,“能坏一切欲染、色染及无色染”。其观法为“一心正观五阴无常”。(2)苦想:“当观世间一切皆苦,生厌离心,不受诸法,则得解脱。”其观苦的方法,在思维苦的性质、苦的种类,以及修苦想所得厌离世间之利益等。(3)无我想:“见一切法皆破坏相”,则知“无我”;由修无我想,则具苦想;亦能由无我想“断一切烦恼及业”,故“得常乐”,得解脱。(4)食厌想:由于“一切苦生,皆由贪食”,“亦以食故,助发侄欲”,所以“于欲界中所有诸苦皆因饮食、娌欲故生。断食贪苦,应修厌想”。其修习方法,在观想“此食体性不净,极上味果不净”;“又以饮食因缘受田作、役使、积聚、守护如是等苦。由此因缘起无量罪……若离食则得大乐”。(5)一切世间不可乐想:因“见诸世间一切皆苦”,“则心不乐一切世间”。其观沾:“见富贵人有守护等苫,见贫穷人有短乏苦。又见好处者将堕恶处,见恶处者现受诸苦。”修习此想,“能于世间种种相中心不贪著”,不生烦恼,速得解脱,“于生死中不复久住”。(6)不净想:即观身不净。由修不净想,制伏贪欲。“不净具足则不起娌欲,不起娌欲则诸罪门闭,随顺泥洹”。此与“不净观”内容同。(7)死想:“众生多以忘死故,起不善业,若忆念死,则能断除。又常念死故,于父母、兄弟、姊妹、亲里、知识等中贪爱则薄”,最后,由“厌死故求解脱”。其修习方法,为观身无常。(8)断想:……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