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凤尾蕉叶 |
释义 | 凤尾蕉叶是苏铁科植物苏铁的叶子,因苏铁又名凤尾松、避火蕉,故称为凤尾蕉叶。凤尾蕉叶可入药,中医认为它甘酸,微温,可用于理气、活血,治疗肝胃气痛,经闭,难产,咳嗽,吐血,跌打,刀伤等。 中文学名:凤尾蕉叶 拉丁学名:Sago Leaf 界:植物界 门:裸子植物门 纲:苏铁纲 目:苏铁目 科:苏铁科 属:苏铁属 分布区域:主要分布与福建、广东,现各地普遍栽培。 基本信息凤尾蕉叶 (《纲目拾遗》) 【拼 音】 FENGWEIJIAOYE 【英文名】 Sago Leaf 【来 源】 为苏铁科植物苏铁的叶。 【功 效】 理气、活血。 【主 治】 治肝胃气痛,经闭,难产,咳嗽,吐血,跌打,刀伤。 【性味归经】 甘酸,微温。①《福建民间草药》:“甘,微温,有小毒。”②《浙江民间草药》:“性寒,味酸。” 入肝、胃、肺三经;《闽东本草》:“入肝、胃二经。”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或烧存性研末。外用:烧存性研末调敷。 【别 名】 苏铁 ,又名:番蕉(《群芳谱》)、凤尾松(《花镜》)、铁树(《纲目拾遗》)、避火蕉(《中国树木分类学》)、大凤尾(《陆川本草》)、铁甲松(《四川中药志》) 【药用部位】 本植物的花(凤尾蕉花)、种子(铁树果)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动植物资源分布】 分布福建、广东,现各地普遍栽培。 【拉丁名】 药材Folium Cycadis Revolute原植物苏铁Cycas revoluta Thunb. 【考 证】 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中药化学成分叶含苏铁甙(Cycasin)0.027~0.061%。此甙有毒,并有抗癌作用。另含苏铁双黄酮(Sotetsuflavo-ne)。茎亦含苏铁甙(去皮后含量为0.023%),还含大量淀粉(44.50%)、蛋白质、脂肪、糖类、精氨酸、苹果酸、胆碱等。 叶含双黄酮类化合物,如苏铁双黄酮(sotetsuflavone)、扁柏双黄酮(hinokiflavone)、2,3-二氢扁柏双黄酮(2,3- dihydrohinokiflavone)、穗花杉双黄酮(amentoflavone)、2,3-二氢穗花杉双黄酮(2,3- dihydroamentoflavone)。另含苏铁毒甙(cycasin)。 来源为苏铁科植物苏铁的叶。 植物形态苏铁,又名:番蕉(《群芳谱》),凤尾松(《花镜》),铁树(《纲目拾遗》),避火蕉(《中国树木分类学》),大风尾(《陆川本草》),铁甲松(《四川中药志》)。常绿灌木或乔木,高2~3米。干粗壮,圆柱形,多单生,有极明显的叶痕。叶多数,外弯,聚生于干顶,羽状复叶,长0.5~2米;小叶多数,革质,线状披针形,先端渐尖而锐,边缘背卷,上面秃净,下面被疏毛,中部的小卟长达15厘米左右,愈至下部的愈短,基部叶片退化为锐刺.花单性,雌雄异株;雄花序曰柱形,长达45匣米,由多敷紧贴的覆瓦状排列、楔形的鳞片构成,每一鳞片下面遍布多数球状,1室的花药;雌花序为半球状的头状体,心皮叶阔卵形,密被褐色毡毛,篦状深裂,其下侧着生3~5个胚珠。种子扁卵形,长约4厘米,角质,棕赤色。花期夏秋。分布福建、广东,现各地普遍栽培。 药用信息【性味】甘酸,微温。 ①《福建民间草药》:"甘,微温,有小毒。" ②《浙江民间草药》:"性寒,味酸。" 【归经】《闽东本草》:"入肝、胃二经。" 【功用主治】理气、活血。治肝胃气痛,经闭,难产,咳嗽,吐血,跌打,刀伤。 ①《纲目拾遗》:"平肝,统治一切肝气痛。" ②《福建民间草药》:"活血行瘀,去风解毒。" ③《陆川本草》:"消炎,止血。治痰多咳嗽,痢疾刀伤跌打。" ④《浙江民间草药》:"消痰止咳,理气活血。"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烧存性研末。外用:烧存性研末调敷。 【选方】①治胃痛:铁树叶五钱,水煎服。(《浙江民间草药》) ②治难产:铁树叶三片,煎水一碗服。(《指南方》) ③治妇女经闭:苏铁叶晒干烧存性研末,每次取二钱,用红酒送下,日服一次。(《福建民间草药》) ④治吐血:铁树叶、紫金牛各五钱;加糯米饭草四钱,青石蚕三钱。煎服。(《浙江民间草药》)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