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凤山书院 |
释义 | 浙江淳安县锦沙凤山书院锦沙向西有一山,名曰凤山。此山前峰後屏,左环右抱,形似凤翔,故启名凤山。山间有一庄,名凤山庄,庄周涧流潺潺,林木茂密,且盛产茶叶,又名茶园山。凤山震发陆公(锦沙陆氏26世)学识渊博,且诲人不倦,於南宋嘉定年间,被封为国子监学录。为传授学识,嘉定己巳(1209)年,震发公专筑堂屋书院一幢,用以讲学,对此举,南宋绍定6年淳邑养村进士洪杨祖书赠“凤山书院”四字,砖刻镶嵌於书院门楼。清乾隆11年,锦沙46世孙万里撰文《凤山书院记》赞:“淳乡贤,自汉迄今谨39人,而学录公序列14。”由此可见震发公实属当时一代名儒。又锦沙47世孙图南所撰《凤山书院记》中称震发公是:震以明道示以实学之根本,屏书视听四缄实学之履端,穷则不失为名儒,达则不失为名臣,直作天地间第一流人物。凤山书院曾建而毁,毁而又建数次。於1946年的一次修建时,由淳邑名士方镜清重书“凤山书院”四个大字於门楼上。凤山书院因年久失修於1976年前後再次倒塌至今。 湖北南漳县凤山书院凤山书院位于湖北南漳县城北郊凤凰山之半腰,坐北朝南,与水镜庄隔河相望。凤凰山南端一峰突起,形似凤首;左右小丘如同两翼。北接泰鸿山,花木簇拥,有孔雀展屏之姿,山名来由于此。 概述凤山书院位于湖北南漳县城北郊凤凰山,出城北行1公里,沿数十级石阶攀登上山,经“奎星阁”入大门,大门横额上书“凤山书院”四个大字。进大门有讲堂三间为“三谊堂”,堂后为“聚书楼”,又名“藏经阁”,斋房24间分列左右。最后一进楼为“梓潼祠”,又名“文昌阁”,供奉主宰功名禄位的文昌帝君。文昌阁东侧有凤凰山记功碑三座。全院共有房舍48间,布局整齐,规划井然。楼阁立于青山绿水之间,风光秀丽,景色宜人。 凤山书院建于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知县李芸经认为。“振兴文教,养育人才,教固为政之要”。他带头捐银,集白银5660两,建成书院。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改称养正学堂,光绪三十三年改为高等小学堂。民国前期,在此设县第一高等小学校、凤山中学。1928年书院房屋被烧毁。 沿革明代嘉靖元年(1522),布政司参政秦伟买西门内僧寺改为书院。内建正堂、南厅房、东西厢房各4间,东院正北讲堂3间,东厢房7间,西耳房3间,南房3间,土平房3间,外为大门。书院落成后,命名为“凤山书院”。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知县乔允升创编县志时已废。清乾隆二十年(1755),知县吕崇谧集绅士人等捐银3000两,于县署乐察院废址重建书院,次年落成。内建讲堂5间,东西厢房各5间。堂后正房5间,东西厢房5间,旁建厨房、仓库、马厩共20间。另建大门3间,二门1间。院内掘水井,院周筑围墙。自此,明代倾废之凤山书院复兴。 乾隆起,知县、绅士人等相继捐助银,供修金及膏火之资。乾隆五十七年(1792),增建东厢房2间。道光三十年(1850),于院内空地建考棚20间。同治十二年(1873),重修书院。光绪初,增建西偏院西厅5间。光绪二十四年(1898),改称学堂。不久,又复旧名。光绪二十八年(1902),又称“凤山学堂”。光绪三十年(1908)改称“官立高等小学堂”。 建制凤山书院始设山长,并设掌教主讲等职。乾隆三十年(1765),山长改称院长,清末又称山长。道光间,书院建立条规,规定“俾院中号舍,不得托吏役以为来往充公之所;其主讲者,听绅士公议聘请,不由官荐”。榆次西长寿人王格平以名进士被聘,于咸丰、同治间在此主讲20余年。一时人才辈出,科第蝉联。县南咸阳村人庞焕章,光绪间廪生,也于凤山书院讲授多年,饮誉而卒。 生徒入院就读,须经考试,择优录取。被录取之生徒膳食由书院供给。清未,书院分秀才、童生两组,分别教授,人数空前。 乾隆间,每月知县有课,院长也有课。每月初六、二十六日由主讲命题考试,称“正课”。考试内容分作文作诗两种。考毕,择优给奖,分昭、特、优三等,奖银2-3两。每月十六日,由知县命题考试,称“官课”。以后,为节省经费,每月减正课一次。光绪二十八年(1902),月课内容改为经义、策论。光绪三十年(1904),科举废,月课停。光绪三十四年(1908),实行编班制,并试行四年学制。自此,明代创建的凤山书院为学堂取代。 费用书院费用,县署年有所给。但常常是“仅敷院长修脯资而士子之供膳厥无,以故诸生徒聚散无常”。因此,“不得不靠县绅人等不断捐输,存商生息加以解决”。自乾隆二十一年(1756)起,至清末止,县绅士等累计捐银20000余两,先后交商生息,以供师生束修、膏火之资。由于经费有源,凤山书院经历150余年兴盛不衰。晚清,人文之盛,无不仰赖书院。 历史一、凤山书院时期 (乾隆十一年即1746年-光绪三十四年即1908年) 这一时期的教育,以山长(也称院长)主持讲学,讲学内容主要是和科举制度相适应的四书五经等。书院的后期,培养了不少的能人志士,如黄志信、庄尊贤、陈少瀛、庄佑南、肖甸邦等人。 二、凤山小学堂时期 (宣统元年即1909年-1911年) 1909年,灌口知名人士陈瓞臣在同乡会的资助下,将凤山书院改为同安县第一所近代学校:凤山小学堂,并亲任校长。凤山小学堂开近代教育风气之先,庄依瓦、陈瓞臣、庄尊贤、陈延香等辛亥革命的志士都在这里活动过。 三、凤山学校时期 (民国元年即公元1912年-1918年) 1912年,凤山小学堂改为凤山学校,学校只有三个班级。1916年学校派代表参加霞阳学生运动会的各项比赛,获优异成绩,得到海澄县政府奖励的“尚武精神”横匾,名声大振。学校由三个班级发展到七个班级。1918年,凤山学校改为私办公助的学校。 四、灌口小学时期 (1919年-1936年) “五四”新文化运动改变了中国教育发展的方向。1919年,凤山小学改为公立学校,并取名灌口小学,采用现代教育的“四二制”(初小4年,高小2年)。随着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学校声名鹊起,远播角美、东孚、后溪等地。到1923年,学校已经发展到8个班级,灌口小学成为一所颇有名气的学校。 五、灌口中心小学时期 第一时期(1937年-解放初期) 1937年春,灌口小学由于办学成绩显著,被同安县立为县第三中心小学,即灌口中心小学。这是学校发展历程中极为重要的新起点。但由于社会环境动荡不安,学校办学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第二时期(1950年-1965年) 解放后,灌口中心小学迎来了鼎盛的发展时期。自1950年开始,学校走上了正常办学的道路,1951年,学校隆重地成立了中国少年先锋队组织。1956年,学校附设初中班,1958年以后,学校的规模扩大,并迁移到现在的校址,时有学生800多人、教师35人、14个教学班。1959年,学校成立党支部,并被评为厦门市红旗学校。1960年,学校荣列省106所重点小学之一,成为全省教育战线有名的一面红旗。 第三时期(1966年-1976年) 十年“文革”动乱,同样使灌口中心小学成为“重灾区”。1967年,学校被迫停止执行原来的教学计划,所有的学生,不分年级一律学习毛主席语录,学校成立公社教育革命小组。部分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被无端地扣上“走资派”、“反动学术权威”的帽子。自1971年起,小学实行五年制教育。 第四时期(1977年-2005年) 1977年,学校进行了调整改革,1979年恢复中心小学的领导机构。1988年,学校筹款36万元,建起了有22间教室的教学楼,办学规模和教学质量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 六、厦门实验小学集美分校 (2006年8月) 2006年8月,“实验小学集美分校”正式挂牌,标志着学校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从此,这所学校的视野更为开阔、实力更为雄厚,校园面积30亩,设有48个班级。目前,学校正朝着“努力创建岛外一流小学”的办学目标前进。 书院诗词【作者:曾宏父】 【年代:宋朝\\代】 【诗文】: 暮春浴罢振春衣,正是流觞修禊时。 世事藏机应落落,人情忘我总熙熙。 醉能辞醉原非醉,诗到无诗乃是诗。 伟矣兰亭众君子,不将文字看藩篱。 旅游相关交通——南漳距离襄樊40公里,省道305通过全境。区内乡镇路况很好,车次很多。到偏僻地方租车较为方便。 特产——黑木耳、香菇、苎麻。 澳门凤山书院凤山书院 位于澳门。为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广东香山(今中山)知县彭科倡建之七书院之一,以位于凤凰山下,故名。院规借鉴《白鹿洞书院学规》。供乡民(包括澳门居民子弟)入学。同治八年(1869)重修。光绪三十年(1904)改为恭都公立小学堂,为该地区最先出现的学堂。1913年易名为下恭镇立初等、高等小学校;1917年再易名凤山学校,又称香山第七区第一高等小学校。1918年,增办商科,名为凤山甲种商业学校。 福建省闽侯县荆溪镇凤山书院俗称文昌阁,位于凤髻峰。书院主体建筑奎光阁现为二层钢筋混泥土结构,面阔三间,单檐歇山顶,院内四周有短墙,墙内有天然奇岩怪石,蔚为壮观。宋理学家朱熹曾多次游经此地,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如“绿树生期间,幽宁相和。搴蓬聘遐眺,击节成浩歌。独语无人悟,兹怀竟如何?停骖石岜馆,解缆清江滨。中流棹歌发,天风水生鳞。名都固多才,我来友其仁。兹焉同舟济,讵止胡越亲。相期岂今夕,岁晚无缁磷。” 顺德凤山书院凤山书院 位于广东顺德。明知县吴廷举创建于城西凤凰山麓。旋废。后知县叶初春改为四贤祠,祀明布政使刘大夏、知县吴廷举、吏目邹智、举人李承箕。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知县姚肃规捐修,创建书舍,仍祀四贤。雍正二年(1724)改为镇标守备署。乾隆三年(1738)绅士游法珠等请迁营署,还复书院,未成。二十三年知县高坤捐俸复建。构堂8楹为讲院,可坐数百人,院后有楼祀四贤,左为魁星阁,凤山之下有池,环池筑学舍40余间,池旁为西厅,面山临水,可钓可观,厨房、浴室皆备。仍名“凤山”。嘉庆十七年(1812)知县周祚熙、咸丰元年(1851)署县郭汝诚倡同绅士罗家政等重修,建监院一所,修复学舍28间,重新头门。每岁由官延师主讲,甄别考取生童进院肄业。光绪二十四年(1898)招收内课生监45名,童生35名,每人月给膏火银2两。经费主要来自官拨田产及租银。康熙二十二年拨田211.76亩、租银597.32两。嘉庆间续有增加。后延请名儒,讲习切磋,每科累有中第者。光绪三十二年改设高等小学堂。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